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Word活页训练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题组训练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7078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38KB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Word活页训练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题组训练Word格式.docx
《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Word活页训练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题组训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考语文总复习Word活页训练文言文阅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题组训练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夫犬马人所知也。
判断句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
③不罄于前。
介宾短语后置
(鬼魅)不在(人们)面前出现。
二、核心题组
(一)译出关键实词
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
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
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
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
数日,复诣崇,还其书。
崇曰:
“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一行曰:
“究其义矣。
”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
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
谓人曰:
“此后生颜子也。
”一行由是大知名。
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
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
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
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
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
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
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
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
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
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
其谏诤皆此类也。
(有删改)
(1)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
答案 我探求了许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
(关键词:
“积年”“晓”“吾子”“见还”)
(2)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
答案 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用生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
“敕”“征”“固辞”“应命”)
(3)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
答案 (玄宗)多次拜访他,拿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咨询他,(他的)回答都很恳切率直,没有隐瞒。
“就”“访”,省略的主语须补上)
(4)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
答案 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备优厚礼品送嫁,按照太平公主当年出嫁的旧例。
“出降”“有司”“发遣”“故事”)
参考译文
僧一行,姓张,之前的名字是“遂”,魏州昌乐人。
一行小时候很聪明,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
当时道士尹崇是博学、德行高、学问深的知名先辈,向来有很多典籍。
一行拜访尹崇,借了扬雄《太玄经》回去读。
数日后,再来拜访尹崇,归还他的书。
尹崇说:
“这本书意思较为深奥,我探求了许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
”一行说:
“我已明白它的义理了。
”于是拿出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
尹崇大惊,于是与一行谈论其中精微的意蕴,十分嗟叹佩服一行。
对人说:
“这个后生是颜渊(孔子最杰出的弟子)啊。
”一行由此大大地闻名于世。
武三思钦慕僧一行的学识品行,来请求与他结交,一行逃跑藏起来,躲避了他。
不久出家为僧,隐居于嵩山,向和尚普寂拜师学习。
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官职名)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用生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
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傍悟真和尚学习梵律(从印度传来的音律学知识)。
开元五年,唐玄宗命令他的族叔(堂叔之类)礼部郎中张洽赍拿着皇帝的文书到荆州强行起用他。
一行到长安,被安置在光太殿,(玄宗)多次拜访他,拿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咨询他,(他的)回答都很恳切率直,没有隐瞒。
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备优厚礼品送嫁,按照太平公主当年出嫁的旧例。
一行认为(太平公主时)是唐高宗晚年,又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女儿,所以特地增加礼节。
并且太平公主骄横僭越,后来因为这获罪,不应该引以为例。
玄宗采纳了他的话,于是追加命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规模,只依照平常的礼数。
一行的直言规劝,都像是这样。
(二)译出关键虚词
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周文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
朝臣咸知,而莫敢谏。
庆乃进争之。
周文逾怒曰:
“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
”乃执庆于前。
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
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
”周文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
周文黯然,明日,谓庆曰:
“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
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庆威仪端肃,枢机明辩。
周文每发号令,常使庆宣之。
天性抗直,无所回避。
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
(《北史·
柳庆传》,有删节)
(1)周文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
答案 宇文泰于是醒悟就赦免了王茂,这时王茂已经被杀了。
解析 得分点:
“乃”,于是;
“而”,就;
“已”,已经;
“矣”,语气词,了。
(2)周文亦以此深委仗焉。
答案 宇文泰也因此深深信任倚重他。
“以”,因;
“焉”,代词,他。
北周太祖宇文泰曾对安定国的臣子王茂很生气,要杀王茂,却又不是因为王茂有罪。
朝臣都知道这事,但是没有人敢进谏。
柳庆于是上朝为王茂申冤。
宇文泰愤怒地说:
“你就是辩明他没有罪,我也要判你的罪。
”就捉拿柳庆到跟前。
柳庆毫不畏惧,大声争辩道:
“我曾听说君王有做不到的地方就是不清明,大臣有不为正道而争辩的就是不忠。
我只是尽我的一点愚诚之心,确然不怕死,只是怕您成了不明的君主啊。
”宇文泰于是醒悟就赦免了王茂,这时王茂已经被杀了。
宇文泰很黯然,第二天,他对柳庆说:
“我没有采纳你的意见,于是让王茂冤屈而死。
可以赐给王茂家钱财布帛,来显示我的过错。
”柳庆仪表堂堂,端庄严肃,处理要务头脑清晰。
宇文泰每次发出号令,经常让柳庆宣读它。
柳庆天性耿直,不回避什么。
宇文泰也因此深深信任倚重他。
(三)译出特殊句式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
濂(指传主宋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
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
濂恐事败,乃言:
“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
答案 银两、布匹和丝绸,诏书上没有写明(可以免除),如果一概减免,国家开支依靠什么?
(2)始夫人(指苏轼之母)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
“是岂所谓福哉!
不已,且愚吾子孙。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答案 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救济他们,使他们有产业。
(四)保持句意通顺
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苏廷评行状
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
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
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则曰: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
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
“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
公笑曰:
“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
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
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
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
卷十六》,有删节)
(1)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3)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答案
(1)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2)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3)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能流传,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1)“径与欢笑造极”,省略主语;
“府藏(fǔzà
nɡ)”,肺腑。
(2)“素”,向来;
“缘是大扰”,省略句。
(3)“非独……亦……”句式;
“僻远自放”,自我放逸、远离功名;
“过”,过失、过错。
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
祖父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
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
衣食稍微有了结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立即用完。
因为这个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
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
“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
”更加不再吝惜(钱财)。
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祖父说:
“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
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廷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或“学习”)。
祖父笑着说:
“这是件好事,官员把这个当着美观罢了。
”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
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如此等等。
假使(他)稍微能够在世上任职,他的功名难道还会少吗!
不幸被埋没,直到老死,在当时还没有声望。
然而古代的贤人君子,也有没有获取功名而有传记的人,只是因为世上有了解他(为他作传)的人啊。
祖父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能流传,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所以分条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
恭谨陈述。
7.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呜呼!
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虽然,已矣!
淳之身,父之所遗;
淳之身,君之所用。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但慈君推干就湿①,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②!
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③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选自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注
①推干就湿:
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形容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
②置后:
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
③西铭:
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
张溥死后,次年钱谦益等被立为后嗣。
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
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
(1)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
(2)淳之身,父之所遗;
(3)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答案
(1)两位母亲还健在,下面又有还没结婚的妹妹,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2)完淳的生命,是父亲留给的;
但完淳的生命,是给国君用的。
(3)像西铭先生那样立一个品行不好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好啊!
唉!
两位母亲还健在,下面又有还没结婚的妹妹,家运衰败,并无兄弟。
我死了并不值得可惜,只是哀痛八位亲人,靠什么维持生计?
即使这样,还是算了吧!
完淳的生命,是父亲留给的;
为了先父为了国君,死对两位母亲又哪里是辜负!
只是嫡母辛苦抚育我,教我学习礼仪、《诗经》,十五年来从未改变。
嫡母这样慈爱恩惠,千百年来少有,大恩还没有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
——现在我只得把嫡母托付给姐姐义融,把亲生母亲托付给妹妹昭南了。
完淳死后,妻子的遗腹能得到一男孩,那就是家门的幸运。
如果不是这样,千万不要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
会稽夏家是望族,到如今已经零落到了极点!
铭记气节,彰显道义,像我们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
像西铭先生那样立一个品行不好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好啊!
三、综合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书左仲甫事
张惠言
霍丘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
“父老良苦,曷为来哉?
”顿首曰:
“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
“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
且彼家畜,胡以来?
”则又顿首曰:
“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
“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
“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
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
“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
“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
“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余同年友仁和汤吉士金钊告余曰:
“往岁北来,道凤、颍间,往往询其民人繇俗。
有刑狱不当、赋役无节者,民曰:
‘非霍丘左耶来,谁与辨之?
’吾不识左君何如人也。
”余曰:
“吾友左君二十余年,其为人守规矩,质重不可徙,非有超绝不可及之才,特以其忠悱愉之心,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治效遂如此。
左君名辅,字仲甫,以进士分发安徽为知县。
初为南陵,调霍丘。
(选自《茗柯文三编》,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伛偻提携,造于县门造:
到、去
B.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奉:
送
C.各以月入米若薪入:
送进
D.君笑曰……不可可:
可以
答案 D
解析 可:
准许。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左仲甫深得民心的一组是( )
①父老数十人,……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②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③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④非霍丘左耶来,谁与辨之 ⑤吾友左君二十余年,其为人守规矩,质重不可徙
A.①③⑤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
答案 C
解析 ③是亳州百姓的埋怨,不能直接表现左仲甫得民心。
⑤是作者对其为人的评论,与民心无关。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文中,百姓称呼左仲甫为“耶”,“耶”是主人的意思,这称呼表达了人民对他的爱戴之情;
作者称其为“君”,也流露了作者对左君的尊重。
B.左仲甫善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南陵、霍丘一带,亳州的百姓也希望他来治理,而且在凤阳、颍州一带依旧能感受到那样的影响。
C.左仲甫治理霍丘,受到百姓的欢迎。
在获得丰收以后,大家带着食物来感谢左仲甫,他也欣然接受了大家馈赠的食物。
D.张惠言通过文章塑造了一位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清官形象,在对左仲甫赞不绝口的同时,流露了“以儒者治天下”的政治心声。
答案 B
解析 在南陵有影响的说法于文无据。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
(2)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答案
(1)我们县令不拿取百姓任何东西,而俸禄又不足以来供养自己,让百姓怎么办呢?
(2)我向百姓求取大米或柴火,后来的人必然像这样(依照这个惯例)来索取薪米,这样我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就没有穷尽的时候了。
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
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稻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
左君叫他们进来,说:
“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父老叩头说:
“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
自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
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
”左君说:
“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
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
”父老就又叩头说:
“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
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
”左君微笑着而接受了这些东西,用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
大家都欢欣鼓舞地离开,说道:
“本来想把这些东西奉送给县令,反而让县令破费了。
”士民一起商量说:
“我们县令不拿取百姓任何东西,而俸禄又不足以来供养自己,让百姓怎么办呢?
请把乡邑一分为四,各自按月份送大米或柴火。
”大家说:
“好。
”大家就向左君请求,左君笑着说:
“百姓厚待我的原因,是我不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我向百姓求取大米或柴火,后来的人必然像这样(依照这个惯例)来索取薪米,这样我胡乱拿取百姓的东西就没有穷尽的时候了。
”没有答应。
亳州有百姓向官府诉讼:
“亳州以前没有偷盗之事,如今多了,那些盗贼来自霍丘。
霍丘左君不能容忍盗贼,因而害了亳州,希望左君同时治理亳州。
我同科好友仁和人汤金钊(吉士:
明清时庶吉士的简称)告诉我说:
“往年到北方来,取道凤阳、颍州一带,我常常询问当地百姓那里的民风。
如果遇见案件处置不当、赋税徭役没有节制的,百姓就说:
‘如果不是霍丘的左君到来,谁会给我们分辨事实呢?
’我不了解左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说:
“我和左君结交二十多年了,他为人守规矩,诚朴敦厚,不可改变志向,没有超出常人、不可企及的才能,只是凭借着忠诚而洞达的心,推广实施从古人那里学来的东西,于是达到了这样的治理效果。
左君名叫辅,字仲甫,凭进士的身份被安排到安徽担任知县。
起初担任南陵知县,后来调任霍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步步高 高考 语文 复习 Word 活页 训练 文言文 阅读 理解 翻译 文中 句子 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