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7005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43KB
中外新闻传播史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外新闻传播史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闻传播史读书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跟随《钦定宪法大纲》下的“办报浪潮”,如参与了汉口《商务报》等。
虽然挣扎,但误入歧途,但不能抹杀他的革命性。
从“大江报案”可以看出他是个革命性大于他的业务能力的斗士。
真:
他让人想到,那个时期人办报往往是出于革命理想,他们想要救国救民,肩上有很沉的历史担子。
(2)对于成舍我——
焦:
他与国家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动荡不安的年代各自隐秘奋斗。
史论与业务化相结合。
同意以上观点,并且认为成进行的是品牌化、现代营销方式。
可以从他的经历、思想、生命来介绍这个有世界视野的报人,他的商业梦想大概是建立一个报业托拉斯。
特别是他创办的世新大学。
曾经有世新大学的老师来大陆讲学,他提到成舍我时,是满满的自豪,他认为,成舍我的新闻眼界与视角是很开阔的,因为他强调每个新闻学子都应该胸怀世界,这对我的启发很大。
(3)对于金雄白——
身份特殊的小资产阶级,专注社会板块,开辟了新的报业天地,做出卓越贡献。
他体现了不同的报人,在不同的选择下,从而走向不同的命运终点。
(4)对于陈布雷——
从一个革命斗士变为被(蒋介石政府)操纵的笔杆。
性格因矛盾,原则也模糊。
(5)对于陈德徵——
①毕业于浙大
②专注社会问题,爱折腾但会自保。
③开创了民意测验的先河,但从倾听民众心声变为自我宣传。
④悲哀的结局。
真:
对于一个人物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在业务方面他确实做出了贡献。
(6)对于陈纪滢——
文艺工作者,聪明有灵性。
记者里收集信息的活络人,并且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帮忙传递获取信息。
审时度势
敢闯荡,敢钻营,小聪明和大智慧的集成者。
他有他的坚持,但同时也不放弃他的追求。
(7)对于陈彬龢——
①身世是迷,商务印书馆的“滑头”。
②从一个日本文学拥护者转变为汉奸。
从用词尖利的民主斗士转变为圆滑、追逐名利,只活今天不考虑明天的投机主义者。
③既是节约协会副会长,又是奢华的人。
④报道形式开创了《申报》黄金时代。
(8)《申报》主笔列传——
共同特征:
①江浙秀士,考取功名无望
②确定了经营管理的负责制度
③考虑业务需求,亲近中国受众
④主笔的风格,办报的宗旨会根据社会环境而改变。
4.讨论结果
第一.从个人性格方面入手,介绍他们在同样动荡不安的局面中性格使然所造成的命运差距,还有他们在新闻界做出的贡献和影响。
第二、一个人1~2张ppt。
第三、总结他们的特征。
PPT结构
一,概况介绍
1.作者介绍
2.本书介绍
二,读书理由
1.报人研究
2.本书写作特点
三,人物历史
1.生平
2.贡献
四,读书收获
五,思考
各人任务
共同:
负责人物的生平、贡献及自己的读书收获,做成ppt
个别:
珍真——人物资料及ppt
概况补充整理
亚萱——讨论记录整理
人物
Ppt检查制作
诗恒——人物资料整理
传英——人物资料整理
读书报告汇总
二、读书报告
读张功臣《民国报人:
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并做读书笔记。
一.本书概括介绍
民国年间,报馆之多,报纸之杂,报事之纷乱,可谓空前。
多事之秋,报人当如何自处且看叱咤一时者如何海鸣,矢志不渝者如成舍我,随波逐流者如陈布雷,变节沦落者如陈彬稣……事业的跌宕起伏,人生的天壤之别,缘于一念之差,抑或本性使然
本书意在揭开新闻史上隐秘的一页,视角自然不同于大多新闻史书籍,作者从鲜被提起或具有争议的几位报人入手,以第一手资料,从报人报界的浮沉反映时代的剧变。
作者张功臣,祖籍河南,1960年生于新疆,大学毕业后在《新疆日报》从事新闻工作十一年,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某企业任职至今。
杂着有《白色夏季》《书谭独酌》《名着的诞生》《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僧格林沁传奇》《洋人旧事》十余种。
二.读书理由
选择读这本书,或者说应该读这本书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本书主要介绍新闻史上曝光率不高或者具有争议的报人,这对于以往新闻史事的记述是强有力的补充,研究新闻史理应查漏补缺,充分了解处于灰色地带的历史报人,全面深入认识新闻历史。
作为新闻学子,更应该由此树立全面、客观的新闻认识。
二是这本书的写作方法。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
“在有限阅读的基础上,排比材料,综合观点,一五一十叙述出来。
这样,在过去仅在某书中看到的一个名字,或在某文章中读到的一件史事,经过背景材料的叠加和同时代人的佐证,就成为一篇较为完整的人物往事,这对现有新闻史来说,就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作者身处日渐多元化的时代,不愿举步不前,认识到以往的新闻史编撰有“功利心”从中作祟,遮蔽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作者针对民国时期的新闻史,深挖被淹没了的重要史事和人物,把新闻史隐秘的一页页,翻给读者看。
尊重历史,以第一手资料呈现人物及史事,这就是本书最大也是最值得借鉴的特点。
三.报人历史
本书分为九个板块,对于报人的描述有特写,也有群像。
九个板块分别为:
大江曲——辛亥革命中的何海鸣,
往事半苍茫——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历史转弯的地方——时报馆里的金雄白,
请作布雷鸣——报人时代的陈布雷,
只是当时已惘然——《民国日报》总主笔陈德徵沦落史,
穿过了变幻风云——《大公报》客卿陈纪滢,
一半是斗士,一半是汉奸——陈彬龢在《申报》,
辣手着文章——《申报》总主笔列传,
“孤岛”血痕记——上海报人抗战往事。
下面就针对每个板块进行分析归纳
大江曲——辛亥革命中的何海鸣
何海鸣,本名时俊字一雁。
湖南衡阳人。
“大江报案”主导。
沦陷后期任汪伪政府宪政实施委员会委员。
曾先后办《爱国晚报》《民权报》《侨务》杂志,还自编《海鸣丛书》。
作品多社会言情小说,是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重要人物。
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署名“奇谈”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这两篇文章中指出:
中国社会已病入膏肓,必须有极大极烈之改革才能救中国,认为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
湖广总督瑞徵阅后大怒,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投案。
之后汉口各革命团体和报界公会集体抗议,谴责湖广总督摧残言论的暴行,新军士兵至报馆声援。
湖广总督瑞徵慑于民愤,从轻判处詹、何二人18个月徒刑。
这就是闻名历史的“大江报案”。
何海鸣就是如此个性之人,也让他的经历跌宕起伏。
在两个月后的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解救出狱,出任汉口军分政府少将参谋长。
1913年8月,何海鸣曾因申电讨袁遭到袁世凯十万元的悬赏通缉,他也因此逃到日本。
1921年底,归国后的何海鸣痛下决心,从此献身文章事业。
他将自己一部短篇小说《老琴师》寄给周瘦鹃,“颇得阅者赞许,即新文学家亦有赞可者。
”弃武从文的生涯就此开始。
但是虽然何是一位高产作家,到了1929年却在《上海画报》有《何海鸣潦倒沈阳城》的报道。
生活的拮据让他体会到文人的无奈窘迫,他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936年他开始出任天津《庸报》的社论主笔,成为附逆文人。
最终的结局也是悲剧的,抗战期间,身陷南京,贫病交加。
1944年病殁,竟无棺为殓,大汉奸周佛海闻讯,捐一笔款,才草草办理后事。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可能会造成他思想的转变,这种转变或者是毁灭性的。
但是那属于“当下的”判断,是属于他自己的判断。
而我们只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去伪存真,毕竟何海鸣是曾经为中国近代报业、中国革命痛声疾呼的文人武将,他关注的是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甚至他还是研究华侨历史第一人。
他所着文章使报业历史增添了许多亮彩,他也战战兢兢的高压统治下兴办了《庸报》。
至于何海鸣悲剧的结局,只能说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只能由后半生来偿还。
一个人的才华是不能成为一辈子的依靠,长远冷静的思考和审时度势,但不能失去最原始的初衷,保持探索和热情的心,或许是新闻文字工作者所需要坚持的。
往事半苍茫——成舍我的办报生涯
成舍我的报人生活,从开始记者生涯的安庆《民碞报》、沈阳《健报》、上海《民国日报》、北京《益世报》,到独自创立的《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民生报》,再到与同人发起的上海《立报》、香港《立报》《自由人报》,其丰富多彩,流光溢彩,本身就是一部报业风云史。
成舍我原籍湖南湘乡,1898年生于南京下关。
1912年,十五岁的成舍我加入了国民党,这个选择,对他一生的办报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来看一下成舍我的人生足迹:
1913年秋,《民碞报》聘请成舍我为外勤记者。
1913年癸丑报灾,于是成舍我在1915年投身当地由革命党人创办的小报馆《健报》,先做校对,不久升任副刊编辑。
随着时局的变化,1916年2月初,他来到上海,《民国日报》于做校对和助理编辑。
此后他又独自乘轮北上,来到北京,入北大国文系旁听,并且担任《益世报》总编辑。
1924年4月,成舍我辞去《益世报》职务,创办了《世界晚报》,成舍我公布了四条办报宗旨:
言论公正,不畏强暴,不受津贴,消息灵确。
随后他又创办了《世界日报》。
此后成舍我还创办了《民生报》,但后来因为得罪汪精卫,而以“泄露军情,鼓动政潮”为罪名,被查封。
成舍我离开南京后,来到上海,与肖同兹,管际安等人创办《立报》,它同样是份小型报,但在《立报》于上海出版的两年零两个月间,却是成舍我办报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但随着局势跌荡起伏,成舍我的事业陷入低谷,他本人也踏上了颠沛流离之路。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投降,《世界日报》得以复刊。
与此同时,成舍我本人的政治活动也有随波逐浪之势,之后他当选国民党立法委员。
1952年,成舍我举家从香港迁往台北,创办了世界新闻职业学校。
1988年,台湾解除“报禁”后,成舍我在九十一岁高龄时,又创办了《台湾立报》,这是他一生中创办的最后一个出版物。
1991年4月1日,成舍我病逝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终年九十四岁。
一生矢志不渝,苦苦追寻,成舍我留给世人宝贵的财富:
成舍我被誉为民国时期四大报人之一,是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首屈一指的报业实业家。
他创造了很多项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
他是中国新闻史上从事新闻事业时间最长的人;
同时他也是参与和创办新闻媒体最多的人;
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报团;
他创办的上海《立报》发行量曾达到20万份,刷新了中国有日报以来的最高纪录。
同时除了办报之外,成舍我亦重视新闻人才的培育,在先后在北平、桂林创办新闻专科学校,1955年在台北创办世界新闻职业学校,1997年改制为世新大学。
隔着历史的长河评论逝者成舍我,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无论我们从哪个视角出发,我们都会承认,10岁那年客串写过新闻稿的成舍我,起码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典型的独立记者。
成舍我先生将其一生奉献给了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教育,以终身记者自许。
直至晚年病中口不能言,仍以笔书写“我要说话”四字,恰是舍我先生毕生事业写照
历史转弯的地方——时报馆里的金雄白
金雄白,1905年生,青浦金家一大少,靠着伯父金剑花在上海《时报》任总主笔的裙带关系,金雄白于1925年来到了《时报》工作。
金雄白的亲身经历,是一代上海报人在新闻自由与新闻统制的夹缝中生存和挣扎的剪影。
生平经历:
(1)金初到《时报》时,伯父金剑花一来因“举贤避亲”,二来为了磨练傲慢不羁的金雄白,所以把他分配到校对房工作。
(2)任助理编辑,帮编本埠新闻。
在这期间,在伯父金剑花言传身教、耳提面命的指导和各种各样的实践磨练下,金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3)1926年,金被提升为外勤记者。
任外勤记者后,金对如何寻找消息、布置新闻网等很快入门,而且时有超长的发挥。
(4)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后,金改作政治新闻采访。
在政治的漩涡中,他为人机灵,胆子大又善言辞,不怕枪林炮雨的危险,忍着士兵的诟辱,金雄白称得上一个忠于职务的记者。
(5)北伐军抵沪后,上海变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国民党对报馆的控制与整肃也随之开始,新闻检查就此拉开了帷幕,特别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当局开始创建新闻与宣传审查体制。
(6)新闻检查开始后,为了应对每天本埠新闻版面充斥着的官样文章而造成的报纸销路日益下降的情况,《时报》打头阵掀起了一股社会新闻风潮,在这股风潮中,金扮演了弄潮的角色。
随着社会新闻不断在《时报》上亮相,读者的兴趣日益强烈,各大报纸也接踵而来。
《时报》的社会新闻,开辟了新闻的新天地,也为报史增添了一个独特的案例。
因为社会新闻,金在沪上报界有了名气。
(7)在实行新闻检查的同时,国民党机关也开始限制记者的采访空间,以从源头上对政治新闻加以有效的管控。
国民党在加紧巩固其地位的同时,正在悄悄地关闭曾经向新闻界敞开的大门,“新闻自由”的时代,随着一党专政的降临而结束了。
(8)1929年,金离开《时报》,他的离开并非自愿,而是为“太上老板”陈景韩所不容。
纵观金雄白的一生,他的果敢和英勇令人敬服,作为一个记者,他敢冒着枪林弹雨身临战争一线,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学习。
在金的身上,还可以看到那一代上海报人在新闻自由与新闻统制的夹缝中生存和挣扎的无奈。
曾经的《时报》指点江山,引导潮流,义正言辞,但是为了应对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它冒天下之大不韪,源源不断刊登距黄色新闻有时仅一步之遥的社会新闻,它被遭到同行讥讽,还被指责为堕落无行。
金雄白和《时报》的社会新闻,难道不是对新闻检查的一种变形的、无奈的反抗吗
在顾执中眼里,金雄白“仪表甚好,天资尤高”,聪明且能言善辩,“但不修边幅,举止轻浮,也不关心政治”。
金雄白沉浸于上海十里洋场醉生梦死之中,既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难道不也是那个特定时代上海十里洋场报界的一个缩影吗当初金雄白刚进《时报》时,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他只是一个靠着裙带关系进了报馆的“公子哥”,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公子哥”敢冒着枪林弹雨深入战争一线,就是这样一位“公子哥”面对国民党的强权不畏惧,也是这样一位“公子哥”在《时报》出现困难时尽力解围。
请作布雷鸣——报人时代的陈布雷
陈布雷(1890-1948年),本名陈训恩,浙江慈溪人。
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
19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年在上海《天铎报》作记者。
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
1927年加入国民党。
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事新报》主编。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
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
谈及陈布雷,就不免提及蒋介石与报人的交往。
蒋的幕僚班子里,舞文弄墨者以江浙文人居多,在报馆里历练过的也为数不少,陈这位幕僚长以名记者出道,随侍最高当局二十年有余,最终陈以自杀的方式落幕。
1911年,二十二岁的陈布雷从浙高毕业后,正式投身报界。
当记者时的陈布雷不但富有正义感,而且还有革命性,那时他的文章往往以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职责。
在本书作者看来,陈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封建意识同样深厚的文人,虽然倡导反帝反军阀,但并不赞成共产党搞阶级斗争,在政治立场上,更倾向于国民党。
”为了将陈收为己用,蒋介石威逼利诱,陈是个传统士大夫型的文人,对于权倾一时的蒋的赏识,并如此礼贤下士,陈自然是心存感激,有意报答。
“一入蒋门,便是蒋人”,在常人看来陈从此以后便风光无限了,但是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陈自己知道吧!
陈布雷的女儿在回忆起自己的父亲时,这样说到,“他(蒋介石)看出父亲留恋记者生涯不愿为官的心情,就让他到时事新报馆任总主笔,在重返报界期间,却时时将父亲召去代拟文字。
”陈布雷自己也时常发牢骚:
“为一个不懂文字而又刚愎任性的主子写文章,真是莫大的痛苦!
”
对于陈最终自杀谢幕,作者抛出三个疑问:
罪责归于蒋乎归于陈布雷本人乎更归于历史乎然而,陈的悲剧在更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因为当时在蒋介石威逼利诱下没有“就犯”,成为其幕僚的大有人在,他性格方面的软弱性是导致其自身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布雷在报业的贡献主要有:
1才华出众,报界奇才
着名报人邹韬奋曾写文章推崇他,说“陈布雷先生不但有正义感,而且还有革命性。
当时人民痛恨军阀,倾心北伐,他的文章往往以锐利的笔锋,公正的态度,尽人民喉舌的职责。
2.抗战时期,如椽之笔
陈布雷所着《抗战建国周年纪念告全国军民书》和《斥近卫荒谬声明》激励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最大决心。
只是当时已惘然——《民国日报》总主笔陈德徵沦落史
在国民党的政权转移到上海的最初几年,从《民国日报》总主笔一跃进入权力中心的陈德徵,曾担任过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宣传部长,上海市教育局长等显职,掌握着全市的文教、宣传大权,可以说是权倾一时,炙手可热。
但是,就在如日中天之时,他因为热衷于“民意测验”而得罪了蒋介石便突然从权力的宝座上跌了下去,从此再也没有翻身。
读完陈这部分内容之后,我颇有感触,在那个多事之秋、风云变幻的时代,报人与政治有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陈德徵的经历也让我看到了人性在“政治”这种特殊膨胀剂的刺激下扭曲、变形的写照。
1912年,陈德徵到杭州之江大学中学部就读,靠着勤工俭学,考入了该校化学系。
他虽是理科生,但热衷文学创作,加上擅长演说,有组织能力,被选为校学生会会长。
毕业的前一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之江大学在杭州第一个响应,陈德徵便成了风云人物。
在之江大学,陈始终是学潮中一个起劲的鼓动者,而且颇有斗争“策略”后来,随着他把这种德行发展成一种牢固的秉性,必然酿成一系列可怕的后果。
”这句简短的评价让我思索了很久,且不去论“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我只知道做学问之前,必然要先学会做人。
倘若腹中颇有学问,但做人不成功,那么,在我看来,这学问岂不成为祸害的“帮凶”
大学毕业后,陈德徵来到芜湖第五中学并被聘请为理化教员,在任教期间,陈还在《民国日报》邵力子编辑的副刊“觉悟”上发表了二十余篇文章,小说、诗歌、通信、评论,式样俱全。
这些文章以讨论教育问题居多,除此之外,还有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还就外国文学翻译中译名不统一和整理发扬中国文学问题,投书给主编《小说月报》的茅盾,很快得到赞赏的反应。
这些都是他后来加入《民国日报》阵营,进而成为国民党右派中坚分子的资本。
在芜湖时,陈还参加了进步中学教员和学生组织的“芜湖学社”并和他人一同创办半月刊《芜湖》(该刊除了在《民国日报》报馆设立发行处,还随报纸附送,可见两家的关系非同一般)。
张功臣书中这样评价此时的陈德徵:
“这时的陈德徵是个文学青年,更是个激进的革命分子……反封建、反军阀的政治态度,充满战斗风格的语言,显出一个呐喊着要与旧世界拼搏的热血青年形象。
1923年,陈德徵正式加入《民国日报》编辑部并以新文化运动的青年代表活跃在新南社中。
陈之所以接连获得《民国日报》和新南社两道进身之阶得益于他是《民国日报》总主笔叶楚伧的亲信。
1924年,国民党改组,由叶楚伧作介绍人,陈加入为党员,同年《民国日报》也被正式确定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
这时候的《民国日报》代表着最激进的社会思想,是反帝反封建大潮的中心。
国民党上海第五分部筹备处主任,是陈担任的第一个党政职务。
此后一两年,陈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许多关于国民党党务、国共合作、国民教育及妇女解放等问题的意见,这些为他日后进入权力中心积累了资本。
1927年,陈德徵以总主笔名义主持《民国日报》,为报馆总负责人。
因在清党活动中表现得踊跃积极,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再加上与叶楚伧关系密切,陈从此便跻身政界。
在张功臣笔下,这时的陈不仅仅是人品不端、心胸狭隘之类,挟私报复都到了杀人害命的地步。
1929年,陈认为,“反革命分子”不须法院审问,只凭党部的一纸证明,便可以对任何人定罪处罚,因为这件事情,陈和胡适还开过笔战。
从1927到1930,凡党务、教育、文艺等领域,陈无不插手干预,大展其威,到处安插自己的党羽,闻之者侧目,知之者胆寒。
“一阔脸就变”是人间常景,到了陈的身上,又添加了政治这种奇特的膨胀剂,使得人性更加扭曲。
从几年前的文学热血青年,到现在的盛气凌人兼党棍的无畏和霸气,在我看来是陈之前被压抑被打压的一种喷发,特别是政局动荡的年代,在政治这种特殊的膨胀剂的刺激作用下,是很容易让人狂妄自大、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被兴奋冲昏头脑的,最后陈沦为一介草民、游民的结局(热衷“民意测验”,在“中国伟人”的民意测验中陈的排名竟然居于蒋介石之前,这一下子就惹怒了蒋)就是最好的证明。
尽管陈最后的穷困不堪,但他没有为日本人做一天事,算得上一个有气节的人。
纵观陈的一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可怜可悲的人,他虽然不守信用、心胸狭隘,虽然公报私仇,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诸如国家尊严和民族气节方面,他是不含糊的。
从几年前谦恭地向各种报刊投稿的文学青年,到后来的不可一世、盛气凌人、飞扬跋扈,再到后来的穷困潦倒,人生大起大落的上演和呈现在陈的身上表现得淋淋尽致。
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我们应该引陈为戒。
穿过了变幻风云——《大公报》客卿陈纪滢
陈纪滢(1908—1997)作家。
本名陈奇滢,笔名有滢、丑大哥、生人、影影、羁瀛等。
河北安国人。
曾任职邮政部、邮政储金汇业局,后任《大公报》记者、编辑、驻新疆特派员、驻苏联特派员,创办《大光报》。
抗战期间主编《大公报》副刊。
被聘为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哈尔滨市文化指导委员会主任。
1948年第一届立法院立法委员。
台湾《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国广播公司常务董事。
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
1997年5月22日辞世,享年90岁。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在1931年接受天津《大公报》之聘,担任东北秘密通讯员的工作。
在邮局工作的便利性,既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也同时提供了荫蔽,他做事认真谨慎,又结交各路文化人,懂的聪明的在人群中找到消息的来源渠道,同时并没有人怀疑他的邮递员身份。
这样的灵巧活络在1932年8月东北邮区迁沪工作中又进一步得到发挥。
他到了上海,也未停止与《大公报》的联系。
他为人活络,不久就找到了关外的消息来源,同时又在抗日在沪办事处走动,认识到很多东北来人,使该报在东北方面的报道从未中断。
每个人在了解解读另一个人的时候,必定关注的是自己看重的方面。
所以这样得出的人物白描,不管是本书作者张功臣还是我的解读,都只是另一个“张功臣”或另一个“我”,并不是全面的民国报人。
我们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尽量展示尽可能客观的事实。
一半是斗士,一半是汉奸——陈彬龢在《申报》
在作者呈现的诸多报人形象中,陈彬龢属于比较复杂的一个人物。
多数笔者文章会用“沦落的报人”、“变节者”“倒戈的特务”“抗战中的附逆”等词汇描绘陈彬龢,诚然,这的确是陈真实所为。
不同于前辈们从“变”的角度记述陈彬龢的报人生涯,本文关注的是其贯穿一生的不变之处——“只有今天,没有明天”的人生信条。
先来看陈彬龢的出身。
陈彬龢的家庭成分与地位并不好,母亲曾是富商哈同夫人的侍女,但是却自小耳濡目染着上层阶级、商人社会的生活氛围,尤其不同文化上的熏陶“对他后来在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新闻 传播 读书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