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集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deflate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66149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73.31KB
导学案集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deflateWord格式.docx
《导学案集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deflate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集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deflateWord格式.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5、商的统治
(1)王朝兴衰: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盘庚纣
制
与 紧密结合(占卜)(甲骨文、鼎)
残酷性
6.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的统治。
(2)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 ,拱卫王室。
(3)、概况:
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
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内容:
①对象:
、 、先代
②主要封国:
鲁齐燕卫宋晋楚,其中深入东北最远的是,最东的是。
③诸侯王的权力:
诸侯王的义务:
、、。
(5)评价:
①稳定性延续性:
有利于,传播了先进的周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体的形成。
②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势力增强,最终出现了周王室的权威衰落、的后果,分封制走向瓦解。
(6)、崩溃: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
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
7.西周的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1)、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实质:
按照血统关系分配,维护联系。
(3)、内容:
①核心是继承制。
②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
(4)影响:
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诸侯――――”这样的宗法等级。
稳固秩序,防止争夺;
巩固分封制;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7.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制根据大宗小宗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分封制。
8、礼乐秩序
“礼”的含义:
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
“乐”的含义:
辅从于“礼”,以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二)、体验收获
1.最初“王”字是斧钺的象形,它最能说明的是()
A.金属工具已经开始使用B.政治权力产生的时候就是一种强权
C.军事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统治者D.“王”具有无限的权力
2.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3.下列西周诸侯国中属于同姓封国的是①齐②鲁③燕④晋⑤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
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D.奴隶起义频繁
5.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A.礼仪B.政权C.风俗D.政治制度
6.《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
()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7.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
8.《左传》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
A.尊重祖先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与征伐D.善于带兵打仗
9.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三)、交流互动
四、引导解难
五、小结提高
六、回顾整理用表格归纳如下:
中国
早期政治制度
夏朝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2、
3
商朝
西周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当时文明中最为高贵、典雅、精致的文化。
七、扩展提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
早期大规模的活动和商代的制度)。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
商代的和西周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
商代的各个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继承享有统治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
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
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
材料二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
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
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
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
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制度是什么?
对后世政权有何影响?
(2)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
原因何在?
2、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对西周的统治各起了什么作用?
“三环教学法”之导学案(试行)
高一年级历史集备组组长徐怡时间
教学内容: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2)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至高无上的皇权
“始皇帝”的来历及特点
联系现实,指出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中至今仍有显著作用的措施,培养学生将古今史实类比的能力。
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问题探究
情景设置
概括阐释
论从史出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度
三公九卿制的职能特点
郡县制的
全面推行
郡县制的职能,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特点及实质
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影响
政治经济及消极作用
(一)自主学习
【A.六王毕,四海一】
(1)秦的统一郡县过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用了10年时间,消灭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秦完成统一。
结束了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定都。
(2)措施:
1.公元前215年,将军率军北击匈奴,修、“”,加强北部边防。
2.统一岭南,修,在岭南设郡。
这是岭南地区归入管辖的开端。
3.平西南夷,修,任命官吏,这是西南地区进入版图的开始。
(3)秦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扩大了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格局的形成。
【B.海内为郡县】
▲地方:
郡县制的建立:
1.起源:
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推广:
秦始皇采纳的建议,把郡县制作为控制的制度,推广到全国。
3.内容:
①“郡”是直属于中央的 区划,设 (行
政)、 (军事)、 (监察)等职官,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 、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4、特点:
①形成了中央地方的形式,实现了向中央的集中。
②郡县长官由任免调动,不得,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5、意义:
(1)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西汉继续推行,削除,使“”整体更加巩固。
▲中央【百官公卿】
:
1、皇帝制度
(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称号,自称。
(2)确立了皇帝的地位。
2、三公九卿制三公:
丞相:
协助皇帝。
太尉:
主管。
御史大夫:
丞相助手,负责。
九卿:
主管部门。
3、朝仪制度参加人员:
丞相、、诸卿。
议题:
讨论。
作用:
大臣集思广益,减少皇帝的有效途径。
4、汉承秦制
(1)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的官僚制度。
(2)汉武帝时设置了和,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1、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3、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
4、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
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
5、秦朝时期,郡的监御使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
6、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7、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8、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势力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
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10、秦始皇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六、回顾整理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实现统一
巩固统一,加强集权
政治
灭六国,
北征匈奴,
南征夷越
推行郡县制
皇帝制
建立三公九卿制
焚书坑儒,挟书律
思想
七、拓展深化
阅读下列摘编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三则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
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
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并说: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
‘朕’”的建议。
材料二: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
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
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1从材料一、三的“皇帝”称号及“制”“诏”“朕”“玺”等规定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根据材料所涵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一,皇位是怎样继承的?
④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
12、问答题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秦始皇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及后世有什么影响?
“三环教学法”之导学案(试行)
高一年级历史集备组组长徐怡组织教师:
时间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3)
1.了解皇帝制度;
西汉的中朝与外朝;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宋朝的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
元朝的行省制度。
2.理解封建皇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
3.了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4.了解秦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中国省制的开端。
三、协作学习(学生活动)(23----33分钟)
【自主学习】
(一)法令出一:
皇帝制度
1.创立:
创立了“皇帝”制度。
2.特点:
皇帝有天下的地位,集权、权和权于一身。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弊端:
皇权具有和随意性的理念,影响着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4、影响:
秦朝以后,历代的变化都以维护、服务于为基本原则。
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与“”的关系。
(二)君权与相权
1.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原因:
作为帝王的助手,之间难免发生矛盾。
2.限制相权措施:
汉武帝限制相权:
(1)频繁更换
(2)从身份低微的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决策。
(3)形成与“外朝”相对应的。
唐朝分散相权:
(1)中央设、和,三省长官都是。
(2)尚书省下设、、、、、六部。
(3)设,参加官员身份等同于。
宋朝分割相权:
(1)设,长官职务相当于。
(2)设,作为副宰相。
3、目的:
(1)防范擅权
(2)力求加强统治,提高效率,弥补繁多而宰
相不足的缺点。
4、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不断加强。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体制的设置
(1)秦代:
在和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的官员。
(2)西汉:
中央:
主管的机关是当时的监察机构。
地方: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各设一人监察。
(3)唐代:
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
(4)宋朝:
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5)元朝:
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由复按。
2.评价;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2)消极:
制度的决定了监察体制的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形成发展
先秦
西汉汉武帝时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
从隋朝创立开始,科举制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发展为
特点
官位世袭
以官举世
评价
将官职限定在范围内
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保证了专制政府来源,提高了官员等,但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
(五)行省制度的设置
1.郡县制的演变:
()郡、县两级→()道、州、县三级→()路、州、县三级。
2.行省的设置:
(1)创建时间:
(2)主要内容:
①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②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分别由和管辖。
(3)与中央关系:
①行驶权力受到节制。
②中央的机构监督行省官员。
③中央采取等形式对行省官员加以控制。
(4)重要意义:
①元后,我国仍然采用行省的设置。
②有利于加强,调整好与的关系。
【体验收获】
1.皇帝制度的创立始于
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
.唐代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等同于
A.太尉B.御史大夫C.宰相D.刺史
.西汉时期,负责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郡守B.太尉C.刺史D.县令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B.政治腐败
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科举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始于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元朝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行省D.宣政院
.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
C.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
D.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
8.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
A.郡、县B.路、州、县C.道、州、县D.路、府、州、县
.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扩大了官吏来源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元朝时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的机构是
A.中书省B.宣政院C.行中书省D.尚书台
【交流互动】
四、引导解难(师生活动)(5分钟)
【优秀学生小组酌情加分】
五、小结提高(教师活动)(3分钟)
六、回顾整理(学生活动)(3分钟)(知识过手:
当堂课知识整理、记忆、理解互抽)
七、拓展深化【习题分层次、有针对性、有代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汉书·
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
”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
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魏书·
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
”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加洪宴“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
”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
.两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分别是什么?
.隋唐以后,中国开始采取什么选官制度?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至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中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明太祖说: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请回答:
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
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
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
从制度的角度说明你的认识。
高一年级历史集备组组长徐怡组织教师:
教学内容: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4)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专制时代晚期封建王朝建立的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知识;
2、了解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重大措施,理解其边疆政策的现实意义;
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刻体会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认识和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历史的强烈欲望。
二、温故抽查(师生活动)(2----3分钟)(过手检查:
据学生成绩状况抽查上堂课知识【进步学生小组酌情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1、自主学习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1)、废臣相,使直接隶属于皇帝,臣相制度被永远废弃。
(2)、废臣相导致繁杂的集中于一身的弊端。
2、设立:
明成祖朱棣设立,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
3、特点:
(1)、是皇帝为了而建立的。
(2)、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3)、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
4、评价
(1)、标志着的加强。
(2)、受太监牵制,宦官参政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二)、军机处
1、军机处
(1)目的:
清朝年间,为适应的需要而设立。
(2)、地位;
是辅助皇帝处理的最重要的机构。
(3)、职责:
①、最先是协办,后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旨意办事。
(4)、特点:
①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案集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deflate 文档 docdef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