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手打资料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6535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8.75KB
班级管理手打资料Word格式.docx
《班级管理手打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手打资料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
(6)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7)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八)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有学生把班主任划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保姆型”。
说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像个保姆一样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声,然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一点活力,更不会教育给学生终生学习和做人的本领,什么都包办代替了,像个老妈子一样。
⏹第二种是“警察型”。
说这样的老师就差手里拿着警棍了。
每天用显微镜这样的眼睛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再用放大镜一样的眼睛在强化学生的缺点。
学生说在这样的老师眼里,永远没有优点,有了他也视而不见。
⏹学生说,对“保姆型”的老师是由于可怜他,看他太辛苦了,同情他而服从他;
对“警察型”的老师是由于怕他才服从他。
心里一点不佩服。
4.重视提高班主任的个人影响力
在职务影响力和个人影响力之中,更重要的是班主任的个人影响力。
个人影响力是班主任威信的根本且长久的源泉。
(三)中学教师与班主任
结合教材中的“校长观点”,反思如下观点:
⏹1、不愿意做班主任。
有的师范生说:
我将来只教书,不想做班主任。
所以我不用学习关于如何做班主任的课程。
⏹2、不可能做班主任。
有的师范生认为,教师那么多,相比而言,班主任只是少数的岗位,所以班主任只是少数老师才去做的。
这个观点在“小学科”的专业的学生当中尤其普遍。
⏹3、做班主任无需专门去学。
是老师就可以做班主任,不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去学习如何做班主任。
担任班主任的意义:
⏹1、担任班主任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2、担任班主任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3、班主任之责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赋使命
第二章班集体初步建设
一、理解班集体
⏹班级就是班集体吗?
(一)班集体的基本内涵
班集体:
就是一个拥有共同的发展愿景和共同奋斗目标,形成了为每一位成员所接纳的一系列价值观、班级成员之间彼此和谐相容的心理文化氛围,拥有高度凝聚力的群体。
(二)班集体的本质:
学习型组织
1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包括两个层面:
为学、为人。
是一种组织学习,有别于个体学习。
2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
(1)学习型组织基础——团结、协调及和谐。
⏹
(2)学习型组织核心——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自学习机制”。
⏹(3)学习型组织精神——学习、思考和创新。
⏹(4)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系统思考。
⏹(5)组织学习的基础——团队学习
3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五项要素
⏹ ①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SharedVision):
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 ②团队学习(TeamLearning):
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
⏹ ③、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MentalModels):
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 ④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
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
⏹ ⑤、系统思考(SystemThinking):
应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4以学习型组织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班集体: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班集体是一个自组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组织,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体和组织体。
健康班集体一经形成,便无需外部的指令就能够自行适应、自行复制、自行演化、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
新闻一则:
某学校的某班学生正在体育课上做热身运动。
当地许多学校曾引进“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但现已纷纷解除教官队伍进驻校园、班级的协议。
思考:
班集体就是军营吗?
如何看待军事化的班级管理?
二、班集体建设
⏹
(一)什么是班集体建设?
指班级成员在学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在正确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下,以促进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在共同的学习与生活、活动与交往中,通过发挥学生集体与个体的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过程。
⏹班集体建设的基本内涵:
✓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班集体的最大利益;
✓寻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和谐统一;
✓班级成员共同塑造班集体之观念。
(二)班集体初建的基本目标:
健康班集体
所谓健康的班集体,是指班集体及其成员的生活方式应当是健康的。
健康班集体可以从合作原理、横向关系、尊重与信赖、鼓励勇气、责任心、民主的法治主义、作为调节者的教师等纬度加以理解。
(三)健康班集体的基本原则:
合作原理
⏹合作原理是健康班集体的基础
⏹竞争的明显弊病:
制造了大批的失败者、导致班级人际关系(生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普遍恶化
⏹培养心态超脱的合作者:
“我可以为他人做些什么?
”
以合作原理替代竞争原理
(四)班集体初建的主要内容
⏹1、初步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策略
⏹2、班集体建设规划的制订
⏹3、班集体组织初建的策略
⏹4、班集体规章制度的初步制订与执行
⏹5、班集体文化的初步建立
1、认识和了解学生
✓认识与了解学生的含义是什么?
✓在哪些方面认识与了解学生?
✓所谓认识和了解学生,主要是指认识学生的社会性层面,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性别、民族、残疾、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
✓认识和了解学生是为了干什么?
2、班集体建设规划的制定策略
⏹班集体建设规划与swot分析法
⏹什么是swot分析法?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培养运用swot分析法于班主任工作的习惯
⏹新手班主任如何运用swot分析法?
✓客观评价自己;
✓区分现实与未来;
✓系统思考;
✓避免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定位班集体建设的近期目标。
3、班集体组织初建策略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组建起一支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同学、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
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努力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
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为班集体成员一致认可、心悦诚服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要认识到,积极分子可以是多种类型的,可以是全面发展型的多面手,也可以是单向突出的个体,而且,积极分子的队伍也是动态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注意不断吸纳优秀学生加入到班干部队伍中来。
4、班集体规章制度的初步制订与执行
⏹规章制度内容的合理性
⏹规章制度制订程序的民主性
⏹规章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和平等性
⏹班级规章制度乃至于学校规章制度不是供班主任和学生顶礼膜拜的圣物。
我们应当认识到,规章制度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外部条件,最终,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学生内在的自觉及其自主自律性的养成,而这一切最终要取决于班主任自身人格力量的感染力。
5、班集体文化的初步建立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班集体文化?
实例:
我们的班徽
(五)班集体初建的典型问题与对策
一、如何让学生接纳新手班主任
(一)树立威信
(二)民主管理
(三)批评有方
二、新手班主任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一)防止自己曲解学生
(二)与问题学生一起寻找“病因”
(三)真诚地尊重问题学生
三、怎样才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一)让学生找到“家”的归属感
(二)在人际交往和活动中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新手上路
⏹
(一)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
(二)新手班主任的常见问题
第三章学生发展指导
核心概念:
学习指导;
品德发展指导;
随机性品德发展指导;
心理健康指导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班主任的工作要求,班主任的学生发展指导从学习、品德、心理、身体方面展开。
一、学习指导:
(一)含义:
广义的指包括针对获得经验的学习指导和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指导。
狭义的专指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指导。
按学理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创造、引导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的过程和规律,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以利于现在和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中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比较突出的问题:
(1)预习方面:
多数不预习,预习的也只是简单翻翻,深度不够。
某重点中学的调查表明,预习时看看课本的占50%,看课本做练习的占34%,而找资料作研究的只有3%。
(2)作业方面:
不复习就做,边做边查书;
完成任务赶进度,或拖沓没效率;
对作业不善归纳、总结。
上述调查表明,先复习后作业的学生仅占14%。
(3)听课:
专心听下来的少,易分心;
被动听课,主动思考、提问题少,往往是老师提问,而学生不提问,缺少主体参与和精加工;
笔记简单,对笔记很少整理、加工;
笔记就是抄板书。
有人(佟德,1999)抽取10位教师所教的83名初中生的语文课堂笔记,其中有8位教师交的65份笔记,内容大致相同,包括作者简介、背景、生字、解词、段落分析、写作特点、重点句的分析,都是对教师板书的复制。
切实反映了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接受器。
此外,写得很满,没有留空;
用笔是一色的,很少采用其他符号。
优差生笔记的比较发现,优秀学生只是更工整,更有条理。
(4)复习:
不复习;
简单翻翻:
没有再加工;
缺少科学记忆方法,死记硬背多。
(5元认知方面:
自我监控能力差,缺少自我规划和自我定向,被动接受任务;
不注意系统归纳总结;
只对答案正误,不反思为什么。
(6)自我学习方面: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差。
在六年级的课堂上尝试用自学法教学,发现多数学生不会看书,不会画线,不会归纳概括、更不会补充事例,写批语。
(二)学习指导的做法的类型
——从知识到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习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培养能力的重要策略。
☐课程式
☐规程式
☐讲座式
☐渗透式
☐治疗式
☐交流式
(补充)学习过程的四种机制
☐
(1)奠基。
即灌输最基本的东西,作为某一方面经验的生长点。
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观点是比较对的,但还不够全面,因为它没有包括所有的学习,特别是奠基性的学习。
奠基性的学习主要靠教育、靠灌输、靠环境的反复刺激,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在脑中打下深刻的印记。
比如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认识对桌子、凳子、电视、衣服、食物等生活用品的认识,对花草树木、鱼虫鸟兽,车辆等外部事物的认识,都应该属于奠基性的学习。
由于奠基性的学习是一个人经验的生长点,所以,早期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奠基越宽广,可以生长的点就越多,经验的生长就越快越好。
当然,早期教育必须正确,不正确的认识与不良的习惯比没有认识和习惯更麻烦。
☐
(2)累积。
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生长、添加和丰富。
比如最初孩子知道爸爸是谁,长的什么样。
后来在长期的生活中,孩子逐渐地了解、知道了爸爸的脾气、职业、习惯、人品等,这样孩子关于他爸爸的经验就丰富起来了。
我们在中小学的教材设计上,大多是采用螺旋式上升的结构,比如小学的自然、社会课,内容很简单,到中学后,学科分化细化,内容不断加宽加深,这是适应累积学习的。
☐(3)更新。
是对原有经验的修改、变更乃至更换。
当原有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变得过时、陈旧时,当原有经验和新的知识、观念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就需要修改、变更乃至更换。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换脑筋、重新学习,就属于更新性的学习。
☐(4)重构。
对原有经验知识的重新组织。
(三)意义
☐1、学习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指导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3、学习指导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四)学习指导的主要内容
☐1.学习动机的指导
☐2.学习态度的指导
☐3.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
☐4.个体差异的指导
☐5.学习环境的指导与调节
1.学习动机的指导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需要。
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
(1)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自我强化;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外部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方法:
(1)提供学习结果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2)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3)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2.学习态度的指导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所构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个性倾向性。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受学习动机的制约,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获得一定的经验而习得的,通常可以从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倾向和意志努力状态等方面来加以判定和说明。
班主任培养学生学习态度主要有四种方法:
☐1.认知法
☐2.强化法
☐3.榜样示范法
☐4.集体熏陶法
3.学习方法(策略)的指导
4.个体差异的指导
给“学困生”一件合适的“睡袍”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耿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
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
亦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要设置合理的目标。
尤其是对学困生,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不是一件合适“睡袍”,适时、适当的“睡袍”,才能让学困生的行为和语言与这件“睡袍”出现一致的配置,这样也就不会因“睡袍”的不合身而让他们无所适从,适时抛给学困生的“睡袍”,还能激发起他们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前后一致的良好表现。
教师应为学困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五)学习指导的要义
☐1、入趣
☐2、入情
☐3、入理
☐4、入境
二、品德发展指导
(一)班主任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特殊意义与责任
☐1、品德指导首先是解决“信不信”的问题,班主任要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
☐2、观察学习和模仿是品德发展的主要途径,班主任要成为品德的示范者
☐3、班集体的氛围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巨大,班主任要成为健康班集体的建设者
(二)品德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
☐1、是非观
☐2、责任感
☐3、爱心
☐4、尊重
(三)品德发展指导的基本方法
☐1、说服
☐2、示范
☐3、讨论
(四)随机性品德发展指导的要义
1.含义
随机性品德发展:
指导是指班主任及时捕捉学生品德发展的契机,或是及时发现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采用合适的方法给予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一种活动。
2.指导步骤
☐捕捉道德事件
☐提升道德认知
☐强化道德体验
☐引导道德行为
3.随机性品德发展指导的原则
☐1、适时性
☐2、情感性
☐3、差异性
☐4、细微性
三、心理健康指导
(一)意义
☐1、促进学生学业成功
☐2、保证学生健康地生活与成长
☐3、适应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指导的主要内容
☐1.青春期教育
☐2.情绪、情感教育
☐3.人际交往指导
(三)有效心理健康指导的要求
☐1.同理心
☐2.真诚
☐3.尊重
四、身体健康指导
☐1、营养指导
☐2、体育锻炼指导
☐3、健康用脑指导
第四章班级活动组织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班级活动的内涵
●班级活动的类型与意义
●班级活动设计原则
●主题班会的开展
一、何谓班级活动?
所谓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的、根据国家课程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二、班级活动的类型
●班队会活动
●学习活动
●科普活动
●文化体育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
三、班级活动多多益善?
●开展班级活动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需要班主任的精心设计、安排和组织。
●班级活动在不同的年级在形式、内容和活动次数上应有所不同。
●盲目的班级活动不仅会使得活动本身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白白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丧失了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甚至还会抹煞学生进一步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
四、班级活动的意义
●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
五、班级活动的设计要求
(一)班级活动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二)体现时代的特征与要求
(三)坚持全员参与,切实关注每个学生
(四)精心准备每次活动,抓住每次教育契机
六、班级活动设计的原则
●教育性原则
●合目的性原则/适切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
●重在参与原则
七、怎样开好主题班会?
●What,Why,When,Who,How,Where?
●主题明确吗?
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主题班会谁来开?
班主任/学生/任课教师/家长/其他社会人士/视听材料……?
●何时开展主题班会?
以什么形式呈现?
角色扮演/演讲/歌唱/舞蹈/电影/
●实际效果如何?
从哪些角度来分析?
学生个人/班集体/教师/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
●是否需要小结?
主题班会的选题因素:
●
(一)班级整体发展的需要。
●
(二)班级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育的需要。
●(四)学校教育常规管理的需要。
开好主题班会要做到:
●
(一)紧扣教育的主旨
●
(二)以真实、真诚、真效为活动原则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章班级纪律管理
▪请判断对错:
▪小学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可以予以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但是不得开除学生。
▪在我国,法定的学生纪律处分中只有勒令退学需要记入学生档案。
排顺序:
▪在我国,法定的学生纪律处分形式包括六种(记大过、警告、记过、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留校察看),它们的惩罚程度顺序(由轻到重)依次是:
▪纪律是构成学校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纪律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纪律?
二、纪律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三、如何应对冲突?
四、班主任怎样进行惩罚教育?
▪从学校教育教学角度理解:
▪1.课堂教学中的纪律
▪实践中存在这样观点,纪律的功能被认为主要在于维持教育秩序,避免出现意外的可能打乱教育秩序的事件。
因此,纪律管理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保持有条理、不混乱。
“‘纪律不良’或‘无纪律’的概念常常和强烈活动和高声喧哗的课堂的表面现象联系在一起。
”于是,学生的活跃被视同为不遵守纪律
▪2.课堂教学外的纪律
▪新课程的基本旨趣是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中的纪律理念也需发生相应地转变,这就要求从传统的工具性纪律向发展性纪律转变。
发展性纪律秉持这样的理念,即纪律始终是服务于学生的内在发展而赋有存在的意义的。
所以,纪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静止的、被动的和暂时的束缚物,而是一种内在的、活动的、主动的和持久的教育因素。
▪——刘丙元《学校纪律的性质与功能:
从规限、管理到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2期
▪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通知【教基[2004]6号】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
▪一个观点:
▪纪律并不是一个旨在维持课堂秩序的简单的手段,它是一种“课堂道德”,它体现着基本的道德性情。
1、纪律是对常规性的追求
2、纪律是自我控制的体现
▪纪律:
党政机关部队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现代汉语词典,2002,598,超星)
▪人类社会达到稳定所依靠的秩序规范无非有以下三种:
一是道德性规范,二是契约性规范,三是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班级 管理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