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docx
- 文档编号:2246487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33.32KB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docx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张仲达
摘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五大时期近百年的历史。
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关羽就是一位为历代仁人志士推崇的忠义智勇兼备的英雄形象。
他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
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英雄任务。
他的坎坷命运外貌形象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后人不仅崇敬而且还对他最后的结局赶到深深的惋惜。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他的优点“养成”了他的高傲自满虽然有勇有谋,但是他的谋略战略眼光短浅,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
关键词:
关羽;《三国演义》;形象;性格;命运
《三国演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其中描述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塑造了许多令人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
用大量的篇幅描写敌对双方战前、交战、战后的情景,形象生动而且非常逼真,让读者感觉置身其中。
关羽是一位义薄云天具有独特的气质和精神的英雄人物。
从他的外表到言谈举止都能感觉的出他是一位非于常人的盖世英雄。
他忠于蜀汉,知恩图报,义薄云天的豪杰,是一位万夫不当,有勇有谋的英雄。
他的魁梧有力、英勇善战,特别是他的忠贞不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历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三国演义》第一回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看到国家动乱,民不聊生,共举大事。
三人一拍即合,在张飞庄后桃园中,当时桃花盛开三人“结为兄弟”,誓词是: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结为生死兄弟,同心协力,同心同德,救困扶危,匡扶汉室,为国效力。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从刘关张的誓词可以看出小说塑造了一个义绝的人物形象。
且从关羽的出场看来: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刚出场的关羽自是一副威武忠诚之面目,首先让人对他的好感滋生三分。
关羽既于刘张二人结为金兰,自当肝胆相照,又是教人感叹五分。
再随后初出江湖,“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更被世人称赞其真威实勇,再得佩服七分。
一个武艺高强、威勇盖世的关羽形象便映入人的心中。
忠贞不二、义薄云天
“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在历代文人作品中,表现这两方面主题的内容比比皆是。
如宋江的忠义,岳飞的忠义等。
“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
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有时特指臣民对君主和国家应尽的道德义务。
以后引申特指忠于君主,主要指君臣关系、主仆关系,是下属对上司的义务。
关羽的忠令人敬佩,其很难做到。
“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
关羽虽只是一名武将,但在最困难的时候,在极其危难的处境中仍表现出大义凛然的精神状态。
关羽在下邳城外被曹军围困,曹操派张辽前来劝降,而关羽则慨然表示:
“今天我虽然身处绝境,但已经视死如归!
”辽曰:
“兄今即死,其罪有三。
”公曰:
“汝且说我那三罪?
”辽曰:
“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兄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
其罪一也。
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
其罪二也。
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
其罪三也。
兄有此三罪,弟不得不告。
”关羽听了以后,觉得好象有一定的道理。
公曰:
“兄言三便,吾有三约。
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
”辽曰:
“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愿闻三事。
”公曰:
“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这三件事,首先说到降归大汉,其次说到保护大哥的家眷,最后说到寻找大哥刘备,既有自己原则,又有当时危难时不得不屈服于人的策略。
曹操为了收买关羽,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金银珠宝很是敢送,虽然曹操这样对待关羽,但仍不能收得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后有人以诗叹曰: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
关羽的仁义不得不佩服。
“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
在作者看来,更是“义薄云天”。
因为重信守诺、知恩必报,向来就是“义”的重要表现。
关羽当初兵败被俘,虽然最终未被曹操金钱权势所迷惑,但关羽对曹操的所谓“恩德”,其实也并没有完全忘记。
他在当时的辞曹信中就这样说过:
“尚有余恩未报,候他日以死答之,乃某之志也。
”曹操没有听取手下众将的建议,坚持不杀关羽,“使归故主,以全其义”,成就了关羽“义”的美名。
于是,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厚爱,不仅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了袁绍的白马之围,特别是在赤壁火起后,在华荣道网开一面放走了被大火烧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的曹操。
这里,关羽冒死释曹,违背军令,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就是在关键时刻不顾军命,不讲原则,认敌为友,放虎归山,犯了政治上、军事上绝对不可原谅的错误;之后关羽也并非不知这样做的严重后果。
因为他事前曾和诸葛亮立过军令状,军中无戏言,违令是要杀头的。
关羽在曹操求命时,正面临着“忠”与“义”的剧烈冲突:
放走曹操,这是对刘备不忠;不放曹操,这显然又是忘恩负义。
在这两难的境况下,最后还是舍“忠”取“义”,以“义”为上,放了曹操。
报答以前曹操对他所谓的“恩”对于关羽此举,作者极为赞赏,说他是“义重如山”,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武艺超群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万夫不当,有勇有谋的人。
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正所谓文武双全。
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无数经典的故事,让人们无不为之惊叹,如:
“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这段,可以看出关羽过人的胆量。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一员大将,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而且武艺超群,勇不可当。
华雄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风四将,令十八路诸候“众皆失色”。
而当时的关羽只是刘备手下的一个“马弓手”,很多人不了解他、看不起他。
但他不惧外强内疑,毅然提刀出帐,飞身上马迎战华雄。
面对如此强敌,关羽却有“必胜之心”。
曹操在他临行前说:
“予将军一杯热酒壮行”。
关羽说:
“酒先放下我去去就来。
”于是便有了“酒尚温时斩华雄”的千古美谈。
试看“我去去就来”说得多么轻松!
试想,没有必胜的信心,没有肯定能战胜对方的胆量,怎么能如此洒脱?
在白马,曹操指着河北大将颜良在山下排的“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的阵势对关公说:
“河北人马,如此雄壮!
”关公却说:
“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真是豪气冲天。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孤胆英雄,无所畏惧。
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所畏惧的极致表现。
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匹夫之勇。
高超的武艺是他藐视一切对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再看关羽首秀大显身手,“温酒斩华雄”这一段——“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何其震撼!
何其神勇!
作者并没有描写关羽如何在战场上与其厮杀,但通过华雄斩前几位大将的衬托,当时情景的烘托却足以表现关羽勇冠三军的英勇神威,同样收到了传神的效果。
英勇善战,武艺绝伦、光明磊落,如此一位铮铮铁汉,怎么能不受众人的敬佩。
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大量的篇幅着重写关羽出生入死,骁勇善战的场面。
其中斩颜良,诛文丑,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直至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在大部分篇幅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惊险曲折的战斗场面,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以很短的篇幅来渲染关羽的英勇神威。
这一特点在“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章节中都得到了不同的程度。
万夫不当,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这一英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中对关羽的武功也很是着重描写,虽然不能说是天下无敌,但绝对也是名列一二,关羽的神勇主要表现在神速迅猛和智勇兼备两方面。
小说突出描写关羽的神勇,围绕着塑造关羽的形象,从多侧面多角度刻画关羽的武艺高强,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武英俊的豪杰。
才构成了上述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
刚毅、深通谋略
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
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
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张昭说他是“为人强梁”。
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
成大事者必定具有异于常人的胆量,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
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左臂被射中一箭。
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
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
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
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
“先生真是神医。
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
”华佗也说:
“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象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丝毫不吝啬笔墨,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
使得关羽超强的毅力性格更加突显。
华佗本是一代神医,他那刮骨疗伤的方法也很特别,而遇上关羽这样的英雄,神医,手法特别,坚毅的英雄三者相结合,才演义了这一脍炙人口的故事。
关羽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绝非只有匹夫之勇,关羽的谋略在“千里走单骑,单刀赴宴,水淹七军等等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战场上的神勇与战场外的英雄气概、超人的顽强意志,相得益彰,使得关羽这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尽显英雄本色。
他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
而且,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
最后,他不能说用兵如神,也算的上机智勇猛。
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
曹操派他的族弟镇南将军曹仁重兵驻守,并派平寇将军徐晃屯兵宛城,随时支援。
后曹操又派于禁领兵助守,曹仁命令于禁和庞德在襄樊城北屯驻。
可见曹军的部署已经相当完备。
但关羽并不畏惧敌人的严密防守,利用自己水军的优势,趁着暴雨,漳河水涨溢,樊城被洪水包围的形势发动进攻。
当时,城北的曹军已被淹没,于禁只得率领众将士逃避到高阜之处。
关羽早就抓到于禁平地扎营的弱点,趁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魏军猛攻。
于禁支撑不住,只能投降。
庞德率领一部分魏军继续顽抗,关羽集中力量围歼这部分魏军。
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庞德率领的魏军箭尽失竭,于是双方短兵相接,魏军大败,庞德突围企图乘小船向樊城逃去,关羽紧追不放,最终擒获了他。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
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把握战机的恰到好处,用兵如神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关羽的一生是成功的。
自黄巾之乱跟刘备一起东征西讨,就一生追随刘备左右,忠心不二。
虽下坯被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浅谈 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