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6013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3.96KB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里讲的社会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血缘关系等等,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结成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法律关系是人们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道德关系又叫伦理关系,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由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规定的非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血缘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各种亲人、亲戚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关系、宗教关系、人际关系等。
所有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又不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结构。
首先,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其他各种关系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依赖于这个基础。
因此,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各种关系都居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
其次,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序结构。
一方面,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社会关系,其他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对生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独立的、纯粹的社会关系是不存在的。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一方面,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人创造的、承担的,都是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本质的反映。
另一方面,一切人又都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脱离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就失去了人的本质,将不称其为人。
人的一生是在社会关系中完成的,人是社会关系这个大舞台上的演员,没有这个大舞台,任何人都不能演绎自己的人生。
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础,无产阶级的人生观要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集体主义原则,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等等结论,都是在正确认识了人的本质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或者说是人的本质所决定的。
4.人的存在方式:
理性的存在、自然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文化的存在、实践的存在,等等
1.理性主义:
理性的存在“人是理性的存在”这一命题代表了关于人的存在的最古老的见解。
理性主义哲学传统把人的存在界定为理性的存在,其基本含义在于:
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而实在(自然、宇宙、世界)是符合自然法或理性的存在结构,因此,人的基本生存结构表现为,人凭着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的认识能力揭示外部存在的结构,把握人同客观事物的关系,同时,人凭着关于外部存在的知识和工具、手段等控制和操纵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实现人的对象化本质。
2.自然主义:
自然的存在自然主义哲学是以人与其他客观存在物的共同规定性为基点来界定人的存在的,它将人视作大自然的物种之一,由此强调自然、特别是客观规律性对人的活动的决定作用。
按照这种理解,人来自自然,服从于物质世界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规律。
同样,人的存在虽然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完成的,但它服从于与自然规律性有同等约束力的历史必然性。
因此,人从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3.存在主义:
自为的存在上述两种观点更多地把人的存在理解为受动的、被决定的活动。
现代非理性主义或人本主义思潮则倾向于从人的内在的超越性,即人的活动的创造本性来理解人的存在,从而把人的存在理解为超越性的存在、创造性的存在、批判性的存在,等等。
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探讨了意志、本能、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存在的意义,并试图从中挖掘出人的存在与其他存在的本质差别,即超越性和创造性,这种探索对于全面界定和理解人的存在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这些哲学流派未能将人的存在结构中的这些非理性因素放到人的总体性的实践活动中加以把握,因此,它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不能提出关于人的存在的总体性的理解,容易陷入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对人的存在的作用的失误之中。
4.哲学人类学:
文化的存在人是文化的存在这一命题是现代文化哲学对人的存在的基本界定。
现代文化哲学同现代人本主义一样,不主张从人之外的自然世界或客观世界寻找人的存在的根基,而坚持从人的文化创造和生活世界来理解人的存在。
5.实践哲学:
实践的存在: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把人的存在界定为实践的存在,从而提供了关于人的存在的总体性把握。
按照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构成人的本质的实践是人特有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象化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不是按照本能而自在自发地生存于自然的链条中,而是以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断再生产出自身和自然,从而生活于一个属人的生活世界或文化世界之中。
我们可在以下两种意义上,把人的存在界定为实践的存在。
第一,实践是人的具体特征和总体性的统一。
第二,实践是人“是什么”和“应如何”的统一,换言之,实践既是“描述性”范畴,也是“规范性”范畴。
5.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首先,关于人为什么要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
一方面,为了区别于动物,创造人的历史,人需要自由而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人的“一定生活方式”的自主性选择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克服片面发展的需要。
其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因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尺度,个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一致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分工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与人的发展的条件的历史分析中,指出了人类的发展分别经历由出现分工前到出现分工后再到消灭分工三个大的阶段,一步步由人类的极不发展但有个人原始粗陋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到人类的发展进步但相当多的个体失去自由、极其片面的发展,最后到人类的高度发展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统一和结合。
这三个阶段是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的逐步推进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己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的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梗桔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现代中国国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必须条件。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
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现代中国国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必须条件。
一;
经济的高度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若没有繁荣的经济作为保障,何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
只有妥善处理好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真正意义上对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离的,若要国富民强,民族振兴,必先要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没有国家的稳定繁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仅是空谈而已。
6.人的价值与尊严
(1)生命价值和尊严——作为普遍性的人的价值和尊严,即人作为一种生命而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它寓于人的本质内涵之中,是无法派生的核心要素,其唯一条件是人的生命本身,是人自身的主体性,这是一种强式的人的价值和尊严,具有客观性、平等性、底线性以及不可废弃、不可让渡、不可替代、不可非法剥夺的特点。
生命价值和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
(2)创造价值和尊严——作为独特性的人的价值和尊严,即个体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形成着的自我价值的确证、自我价值的认同,也可称为“社会性尊严”。
创造价值和尊严是通过个体自身努力而获得的、具有鲜明个我性的价值体系,具有差异性、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特点,是一种弱式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创造价值和尊严是“我之为我”的根本标志。
7.以唯物史观为视角,正确认识和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深化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深入发掘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基础。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2、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体系本身就包含以人为本,它们融为一体,并非从历史观的外部另加上去的。
而学术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命题则有从唯物史观外部予以补充的意味。
其次,以人为本当然要从人出发。
一般的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为其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
所谓现实的人,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
由于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才创造了受客观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现实的人的世界、人的社会。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就是它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以人为本应当有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在当前的日常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二是在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中,始终向人民群众宣传我们党的远大理想“解放全人类”,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应当看到,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以人为本正是这个学说的伟大人性和强烈人民性的集中体现。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更加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理解:
1、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
2、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3、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
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体地体现到发展中去。
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4、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自觉活动。
人民群众是推动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以人为本强调的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使人民群众发扬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成为决定自己命运、创造自己历史的主人。
5、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发展动力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素质高低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和学习。
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己和谐、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风气和制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西方哲学中的“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的理论内容及其局限。
1.社会唯实论。
社会唯实论因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正统派理论唯实论有相相通之处而得名。
在唯实论看来,除个别的东西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东西。
较为严格的唯实论认为,一般先于个别,个别是有由一般分化而来的;
较为温和的唯实论认为,一般存在于思维之中,它是对事物的共性(相似性、普遍性)的抽象。
社会唯实论是唯实论观点在社会理论中的贯彻或体现。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2.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名论因渊源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非正统派的理论唯名论而得名。
在唯名论看来,只有个别的东西(特殊、特相)才是实际存在的,而一般(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
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个个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3.局限性。
社会唯实论把社会实在最终归结为作为统一体的社会,而不是许多分散的、单独的个人。
认为社会固然是由个人组成的,但当他们组成为社会后便产生了一种超越个体总和的性质。
社会往往先于个体而存在,比个体的生命更持久,并影响和塑造个体。
一切社会事实,诸如语言、道德、宗教、习俗、风尚、思维范畴,都不是纯粹的个体活动所能产生的,而是集体活动的产物。
社会现象不能还原为生理或个体心理现象,必须用社会事实而不能用个体生理或心理过程去解释社会。
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T·
帕森斯早期的理论即他称之为“意志主义”的社会行动理论中也有社会唯名论的成分。
正因为如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们确认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这种思路影响到当代的某些社会学理论流派,如微观社会学理论中的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学等。
9.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核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是实践的社会观,是一种全新的社会观,它以实践观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自调节功能的有机系统。
社会生活的各种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
经济、政治、文化相互结合及作用的方式社会生活主要由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本领域组成。
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
政治和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文化是为经济和政治服务的。
同时,它们的区分又是相对的,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三个基本的方面。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是人类精神生活诸要素的总和,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观念体系和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的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的上层建筑。
3.社会共同体是人存在的社会形式。
社会共同体划分为:
政治共同体和非政治共同体两类,4.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10.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理论内容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范畴。
它是一个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发展理论。
马克思克服了康德、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孔德、斯宾塞的机械性等缺陷,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生成角度把社会有机体理论奠基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而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为社会有机体理论指明唯一科学的方向。
1.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
马克思认为,任何社会有机体都是一个严密的自组织系统,是各种社会要素按照一定次序建立起来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2.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3.社会有机体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活的有机体。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来看,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
其之所以会不断变动、进步,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有机体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处在矛盾运动之中。
4.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按人类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要求从人的实践出发来说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揭示出社会有机体的运行不是按生物规律,而是按人类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
5.社会有机体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
从实践出发来考察社会有机体,并不排斥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理解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把与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密切关系的人确定为“现实的人”,并确定“现实的人”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社会的主体,也是观察和思考社会有机体的出发点。
6.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从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性历史的演进过程。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本质上作为人与人彼此发生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因而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或者说是人们交往的产物。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个全面系统分析社会结构和基本特征、历时性和同时性展开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并归宿于最后人类获得解放和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它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主题,强调社会是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动力和目的。
2.社会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认识和利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必须将该现象放在社会有机体这个总的系统中来进行。
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诸多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前提性要素,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4.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
5.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一个重要意旨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联系和发展规律。
11.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社会结构的一般形式,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和意义。
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人口、自然环境和文化。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各要素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政治结构,其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
社会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文化结构的主体部分。
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创立唯物史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建构,也是马克思社会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一,马克思在本质上把社会结构首先看做一种关系性的社会结构。
与实体性社会结构和规范性社会结构不同,马克思把“社会结构”看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们物质生活关系和精神生活关系的总和。
第二,马克思把社会结构看做是具有层次性的社会结构,并与社会结构的系统性相统一。
尽管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结构具体层次的划分情况还没有取得共识,但几乎没有人否定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是具有层次性的。
第三,马克思把社会结构看做是具有动态性的社会结构,并与社会结构的稳定性相统一。
西方许多理论家都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社会结构,并将其与社会行动相对立,认为社会结构规范和约束了社会行动,从而使得社会结构保持在一种静态的稳定性之中。
第四,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并与社会结构的建构性相统一。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批判性以“实践”为基础,以“批判”为手段,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解剖,实现了对社会的全面把握。
12.社会存在的三个基本方面:
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这种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第二,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有时甚至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
人口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3、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