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大考研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答案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457950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56
- 大小:55.14KB
北体大考研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答案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体大考研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答案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体大考研运动训练学历年真题答案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训练实践中,根据竞技状态获得阶段性训练的特点和季节特征,将训练大周期中的准备期的训练分为两个小阶段,即冬训阶段和春训阶段,以便有重点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
C、周期性原则的另一个依据是,有机体机能能力的提高也呈现一种循环往复的形式。
经过训练施加负荷,机体的能量物质消耗,通过恢复,能量物质再生,并产生超量恢复,从而使机能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如此循环往复进行,最终达到训练的预定目标。
2、论述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对运动实践的指导意义
(1)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从理论学习的角度,人们在谈及运动训练学时,通常超出专项范围,阐述运动训练理论和训练过程中带有共性及普遍性问题的理论体系,即一般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运动训练学源于专项训练理论,是以专项训练理论为基础,从个专项理论中总结出带有广泛适应性的共性规律,并使其上升为对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2)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3)运动训练理论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指导运动训练过程中为完成某种训练任务和达到预定训练目标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并遵循相应的训练原则。
A、运动训练理论可以给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制定者有益的帮助。
根据运动训练理论的要求并结合现有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更具有客观性和实效性。
B、运动训练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更为有效地宏观管理。
对竞技运动项目的管理包括项目比赛的组织与实施、比赛场地的限制、比赛的规则的制定等等。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然后再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管理。
C、运动训练理论对探讨和揭示训练规律提供依据。
D、运动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运动训练理论不断地创新,其包含的运动训练的方法也会有所改变,训练方法的改变不应定将原有方法的全盘否定,有可能是原有方法对指导训练实践有一定的缺陷或弊端,因此将适合现在训练要求的部分汲取过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体育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因此指导体育发展的理论也在同时进行更新于扩充,进行运动实践的训练手段、方法、训练原则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运动训练理论会对训练方法起到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
3、论述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身体练习等各种手段改善运动员身体的生理形态,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以及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
(2)身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A、在多年、全年训练中,要合理地、全面地、有计划地安排身体训练。
在安排多年训练的不同阶段和全年训练的各个时期,应从训练内容、比重、负荷等方面对身体训练做出全面地安排。
从小根据人体不同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抓住时机安排相应的身体训练内容,使各种运动素质得到适时的发展。
B、身体训练的安排要根据训练的对象年龄、项目和训练时期的不同,做到因人、因向、因时而异。
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身体发育状况不同,而且各人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训练中应当根据每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内容、不同比例、不同负荷的身体训练。
不同项目的身体训练也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不同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训练中要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发展运动素质。
同时,在运动训练中夜应根据准备、比赛以及恢复时期的不同,对训练的内容、比例等因素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有的放矢。
C、身体训练的内容要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相结合。
为了适应比赛的要求,节省训练时间,使运动员身体训练的成果能在比赛中体现出来,所以在安排身体训练时,应当使身体训练手段与技术、战术、心理训练相结合,力求采用少而精的训练手段,达到全面发展的训练目的。
D、应经常对身体训练的效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与纠正不足之处,使之全面、协调、按比例正常的发展。
4、论述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特征(同2002年简答题第1题)
1999年
简答
1、运动训练的特点(同2002年第1题)
2、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歇训练法以及特点
间歇训练法是指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有三种:
高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和发展性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的特点:
(1)高强性间歇训练法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短(40秒之内);
负荷强度大,心率多在每分190次左右;
间歇时间极不充分,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确定依据;
练习内容多为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
练习的动作结构基本稳定;
能量代谢主要启用磷酸原系统以及糖酵解供能系统。
(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
A、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群: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略长于主项比赛时间(约在100~300秒钟),负荷强度通常略低于主项比赛强度的10%~5%,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80或170次左右即可,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确定依据,动作结构前后稳定。
B、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
技术动作种类较多,动作练习多为组合技术,技术动作的负荷强度较高,负荷性质多为力量耐力性和速度耐力性。
(3)发展性间歇训练法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较长,负荷时间至少应在5分钟以上,负荷强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为每分160次左右,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为开始一次练习的确定依据,一次持续练习的动作种类可以单一,亦可多元,供能以有氧代谢系统为主。
3、大周期训练计划中各时期,各阶段的运动负荷是什么概念
训练大周期是以成功地参加1~2次重大比赛为目标而设计的。
尽管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计划有着鲜明的个体特点,但从训练计划的总体上看,又都具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特征。
(3)准备时期运动负荷:
A、准备时期的素质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负荷的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
B、准备时期的技战术训练,均以分解法为主,由于拥有较充分的时间,在破坏了旧的技术动力定型之后,还有时间重新建立起新的技术动力定型,因此允许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较大的“改造”。
(4)比赛时期的训练负荷:
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的量较小。
负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体能主导类:
训练的速度、高度、远度、负荷量增加,而重复次数、训练的时间则明显减少。
B、技能主导类表现性:
成套联系的比例增加,而单个动作的练习数量则大大减少。
C、技能主导类格斗性实战练习的比例增加,而无对手的个人练习的比例减少。
D、技能主导类对抗性:
两三人的配合训练、全队配合训练和实战训练的比重增加,个人技术的练习比重减少。
E、技能主导类准确性:
对运动员造成巨大心理负荷的训练和比赛增加。
(5)恢复时期的训练负荷:
为了达到恢复的目的,在恢复时期宜以游戏法、变换法为主进行训练。
恢复时期负荷的突出特点是要降低练习强度,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保持一定的量。
为此,在训练中多采用持续训练法,如慢速越野跑、较长时间的球类运动、自行车远行及划船等等。
4、力量素质有哪些种类?
谈谈实际训练中发展某一种力量素质的基本做法。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肌肉工作所克服的阻力包括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
(1)力量素质的分类:
A、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以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
B、依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C、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2)以发展最大力量为例,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A:
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的确定,应有利于改善运动员肌肉收缩时内协调地能力,即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
有利于增大运动员肌肉的体积。
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可控制在75%左右。
a力量训练必须有一个准备性的渐进过程,如对儿少训练,先是从40%左右的负荷强度开始,然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强度。
b每周应穿插一些更大强度,如90%~95%的负荷强度的训练。
B、负荷数量:
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的强度有很大关系,通常,以50%的负荷强度做20次为宜,每减少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以增加两次;
每增加5%的强度,重复次数则要减少两次。
用25%的负荷强度训练时,开始可连续重复做8次,随着运动员力量的增长,练习可达到的重复次数也必定会增加,当增加到12次后,即应及时提高负荷的强度。
C、组间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的持续时间和负荷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越长,负荷强度越大,间歇时间就越长。
此外,间歇时间的长短与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有关。
5、运动负荷和恢复与训练适应的关系
(1)适宜的负荷是形成训练适应的必要前提
只有在机体承担的运动负荷超过运动负荷阈,并与个人运动能力相适应时,才能产生训练适应现象。
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最佳组合才能导致理想的训练适应过程。
在此训练过程中,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与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所需要的最佳负荷数值越接近,越容易产生训练适应现象。
反之,不仅不能产生良好的训练适应,反而会造成运动员训练适应的下降,出现所谓的过度训练现象。
(2)负荷和恢复的统一是训练适应的重要条件
根据超量恢复的原理,负荷后的恢复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能产生良好的训练适应效果。
恢复时间过短,机体恢复过程尚未完成,不能获得超量恢复的效果,并且由于负荷累加作用,有可能造成机体负担过重;
恢复时间过长,超量恢复的效应已经消失,则不能在前次负荷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至多只能保持原有水平。
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把负荷与恢复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恢复过程的规律合理安排负荷与恢复过程,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3)训练适应要求运动负荷不断提高
训练适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停止训练后,机体编队没有运动负荷的环境条件产生适应,从而使已经获得的训练适应逐渐消退。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训练中运动负荷逐渐提高至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在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是指运动负荷的增加逐渐达到最大负荷;
在训练的各个阶段中,是指可周期性采用相对最大负荷。
所谓的相对最大负荷,是运动员在某个训练阶段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4)训练适应要求运动负荷波浪形的变化
由于训练适应具有异时性的特点,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的提高应呈波浪形变化,以使那些发生的较慢的训练适应过程不致于过分落后于那些发生得较快的训练适应过程,有利于训练适应顺利进行。
运动负荷的波浪形变化通常有三种类型:
小波形、中波形、大波形。
运动负荷的波形是由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波形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
负荷强度与负荷量波形动态变化的不相一致,也与训练适应过程异时性有关。
论述
1、根据训练的任务内容不同把小周期分为哪几个类型?
试指定某一种小周期训练计划
(1)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这样四种基本类型。
为适应不同任务而制定的各种相应的周训练计划,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负荷变化特点。
A、基本训练周: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
B、赛前训练周:
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
C、比赛周:
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
D、恢复周:
(2)以基本训练周为例,基本训练周的训练计划:
在全年训练中,基本训练周被采用得最多。
在准备时期,基本训练周是最主要的训练周。
在比赛时期中的赛前阶段和赛间阶段也主要按基本训练周的模式组织训练。
A、基本训练周训练计划中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
不同项群的训练内容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同样也反映在周训练计划中不同内容的交替安排上。
①体能主导类项群:
主要体现在各种素质和技术训练的安排中。
②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
运动员的训练中,技术训练占有突出的地位,几乎每天都要安排技术训练。
这时要注意根据不同技术训练的负荷特点,予以适当的交替安排。
③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
此类项目训练则将技术、战术训练的不同内容交替安排在一周的训练之中。
粗略的看来,几乎天天都是技、战术训练,但每次课训练的内容却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使运动员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能在持续不断地紧张训练中得到必要调节和恢复。
B、基本训练周负荷的特点
1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日数及课次有很大的区别,课次的增加,起初总是从增加训练的日数开始的;
每日安排两次课时,通常以一次为基本课,另一次为补充课,基本课一般安排提高专项所需要的竞技能力,而补充课则可安排比较广泛的训练内容。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在训练实践中,一般把一周的训练分为两半。
上半周的训练之后,在一周的中间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他形式的积极性休息作为调整。
在下半周的训练中,从负荷的内容及程度上常常与上半周的某些方面是相似的,这样一种结构,可以叫做周训练计划的两段结构。
周运动负荷的加大,是基本训练周负荷变化的主要特点。
2、结合某运动项目,谈谈如何对运动员进行现实状态的诊断
对运动员训练状态进行描述,首先是运动成绩,它集中地反映着运动员所具备的能力以及训练工作的成效。
但运动成绩却不应该是描述运动员训练状态唯一的内容,我们还必须对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成绩做出前因性解释,及运动员所具有的的竞技能力。
在给出了与运动成绩相对应的竞技能力模型之后,还应该进一步描述运动员的训练负荷状态。
所以,一个完整的现实状态的诊断,应该包含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及训练负荷诊断;
而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也应该相应的包含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及训练负荷指标。
★以100米为例:
(1)运动成绩诊断
评价一个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应该对运动员现实的参赛结果进行准确的评价。
即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也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
如100米项目,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跑出的成绩以及比赛后获得的名次与上一次训练过程中所能跑出的成绩进行对比,如果获得名次与运动成绩都有所提高,说明运动员通过近阶段的训练现实状态较之前有所提高,反之,状态持平或下降。
(2)竞技能力诊断
对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诊断时,必须考虑不同专项竞技能力结构的不同特点。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决定因素的作用各有不同,在诊断中要首先抓住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予以科学的诊断,并作为其竞技能力总体诊断的主要依据。
例如100米项目运动员的体能在竞技能力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评价100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可以从体能出发来诊断总体水平。
通过观察现实状态的运动员肌肉体积的增大情况、测定现实状态运动员身体机能水平以及测试现实状态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对运动员现实状态进行评价。
(3)训练负荷诊断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是在训练负荷的影响下产生的。
运动员所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竞技能力的变化都与其所承受的训练负荷的质与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100米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诊断可以从运动员现实状态所能承受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进行评价。
100米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较比赛距离短的距离为训练的常用手段,例如连续5次测试运动员现实状态下60米的成绩:
观察5次测试成绩的与以前训练成绩差距的大小,若5次测试运动员的成绩下降幅度较之前训练下降幅度小,说明运动员现实状态有所提高,反之运动员的现实状态不好。
2000年
方法运用题
1、请说明100米跑与10000米跑两个项目专项耐力的表现特点,并说明上述两个运动项目采用重复训练法训练时,在距离,强度,负荷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专项耐力的表现特点
A、100米跑的的专项耐力即运动员的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100米运动中供能主要是以ATP—CP系统功能为主,即在无氧代谢供能的肌肉活动中,磷酸肌酸分解供能,机体处在这种状态下,坚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此功能系统的供能时间在10秒钟以内,因此,在运动训练及恢复期,既应设法提高肌肉内磷酸原的储备量,又要重视提高ATP再合成的速率。
B、10000米跑的专项耐力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吸收、输送和利用氧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10000米运动中主要是靠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有氧氧化分解供能,此供能时间可以达到1~2小时,甚至更长。
因此丰富的糖原贮备可以延长运动员的工作时间。
(2)重复训练法时在距离、强度、负荷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A、100米跑应进行短时间重复训练法:
该方法普遍适用于磷酸原系统供能条件下的爆发力强、速度快的运动技术和运动素质的训练。
应用特征:
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短,约在30秒以内、负荷强度大、动作速度快、间歇时间充分、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各个环节前后稳定,间歇过程多采用肌肉按摩放松方式,以便能尽快促进机体恢复机能。
重复次数和组数相对较少。
B、10000米跑应进行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主要适用于有氧供能系统条件下的运动技术、战术、素质的训练工作。
一次练习过程中的负荷时间更长,通常在30~90分钟小时之间,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呈现负相关;
负荷时间较长,间歇时间相对较长。
2、请设计一个能够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系统工作能力的循环训练法。
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运用循环训练法可有效地激发训练情绪、累计负荷“痕迹”、交替刺激不同体位。
(2)提高运动员的有氧代谢系统工作能力,应采用循环持续训练法。
循环持续训练的方法是指按照持续训练法的要求,各站和各组之间不安排间歇时间,用较长时间进行连续练习的方法。
★循环持续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各练习站有机联系,各个练习的平均负荷强度相对较低,各组循环训练内各站之间无明显中断,一次循环的持续负荷时间至少要在8分钟以上,甚至更长。
负荷强度高低交替搭配进行。
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可有可无,循环组数相对较多。
上下肢练习、前后部练习顺序的配置或集中安排或交替进行。
组织方式可采用流水式或轮换式。
运用此方法可提高运动员持久对抗能力、运动技术的稳定能力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
可提高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力、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强度;
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的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举例:
全身不同肌群力量耐力的循环练习。
内容:
①俯卧撑10~15次
②蹲跳10~20次
3收腹两头起8~15次
4背仰两头起6~10次
5原地高抬腿30~60次
6撑地收腿5~10次
7跳跃30~50次
综合分析题
1、论述贯彻有效控制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训练中应准确把握和控制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训练的内容、量度及实施,并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调节,以使得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运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
(2)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
科学的训练计划,应该紧紧围绕着实现预先确立的目标,有机地组织训练过程的实施。
因此,要想使训练过程按预定的方式顺利进行,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B、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为了在不断地动态变化中实施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就应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通过多种多样的诊断方式,采集大量训练信息,从中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效应及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从而及时做出决策,对训练过程的不同环节发出修正指令,使运动训练过程与运动员的现实状态相适应,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被采集到的训练信息,必须要反馈给运动员,反馈给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产生实际的效益。
C、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尽管人们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努力使计划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但同时,训练计划又永远只是对未来训练实践的理论设计,它永远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与训练实践的要求相吻合。
由于人类机体的复杂变化及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预先制定的训练计划与运动员的状态不符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这时,则需要对原定的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2001年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体大 考研 运动 训练 历年 答案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