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45063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75KB
新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答案】C
【解析】【分析】C.错在“后来专指皇后的礼帽”。
应该是:
后来专指帝王的皇冠。
故选C。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注意新闻问题的把握,专有名词的理解以及年代的称谓。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能筹交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觥”“白”都有酒杯的意思。
成语“心旷神怡”“气象万千”“峰回路转”均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年少万兜鍪”中的“兜鍪”本意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共33篇,分国编次。
【答案】B
【解析】【分析】A:
正确。
B:
“心旷神怡”出自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气象万千“出自宋·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阳;
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峰回路转“出自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C:
D: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文学常识涉及到古今中外众多的作家、作品、体裁和写作技法,零散琐碎,繁多庞杂。
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
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
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
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莅临:
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多用于书面。
古人礼貌地称呼别人的女儿一般用“令爱”“令嫒”,称呼别人的儿子则用“令郎”。
驿路:
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红楼梦》中的潇湘馆是小说中荣国府里大观园院落之一,薛宝钗的住所。
【解析】【分析】“莅临”“令爱”“令嫒”“令郎”都是古语词,到今天仍在使用。
“驿路”“驿道”也是古语词,是在古代社会的专有名词。
《红楼梦》、薛宝钗、潇湘馆则是重点掌握的文学常识。
【点评】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日常学习和阅读中,我们要注意积累和记忆。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中国移动启动的‘5G上珠峰’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句的主干是“行动取得进展”。
“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在古代,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中的“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
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解析】【分析】ACD正确。
B“干得很好”不是偏正短语,而是动补短语。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语法知识。
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叫作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的结构:
动词+补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补语分为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地点、环境)、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次数两类。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8.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孔子曾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者,也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是苏洵,不是曹操。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如“觥筹交错”中的“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
如《西游记》《镜花缘》《水浒传》等。
古代的很多诗文都是作者遭贬谪时所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给侄儿孙湘以示勉励之意的一首诗;
《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被贬谪巴陵郡时写给朋友藤子京的一篇文章。
虽是被贬,他们却是共同表达出一种对理想、志节的执着和持守。
句子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这是并列复句。
C.《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的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是云遮月的阴雨天,则来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就会下雪。
话剧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
它以演唱为主要手段。
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之为“襁褓”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样子》《茶馆》等。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
B.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而文化常识主要考查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等相关知识。
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A.水调歌头
B.如梦令
C.西江月
D.沁园春
(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A.晁盖
B.宋江
C.林冲
D.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D.古体词
【答案】
(1)C
(2)B
(3)A
【解析】【分析】
(1)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B.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勗《忆仙姿·
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C.西江月,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D.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
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
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根据字数和韵脚可以分析,这是“西江月”。
(2)《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一首诗词。
词的上片自述身世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二句显示出宋江对自己文才武略的自信心。
下片写遭受迫害的词人,记述词人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因酒醉喷发而出,豪情纵横地抒发了他深藏于心中的不凡怀抱。
(3)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
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
(1)C
(3)A
【点评】调是一种词调体式。
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
如“临江仙”、“一剪梅”、“蝶恋花”、“钗头凤”、“渔家傲”、“青玉案”、“江城子”、“破阵子”、“苏幕遮”等,后多为沿用。
长调是蒙古民族声乐,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1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
“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解析】【分析】C项有误,年龄的称谓:
垂髫:
三四岁八九岁;
“始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
总角:
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
20岁;
而立:
30岁;
不惑:
40岁;
知天命:
50岁;
花甲:
60岁;
古稀:
70岁;
耄耋:
80岁、90岁;
期颐:
100岁。
所以从小到大的排列应该是:
“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字形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1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1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1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答案】B
【解析】【分析】错误项分析: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以尊称对方。
此处“对自己的谦称”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主要题型有古代称谓、宗法、历法、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等。
1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变化多端,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
“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
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17.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五色斑斓。
(1)请根据诗意填写上相应的传统节日,使诗句完整。
A.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________。
B.年年________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C.爱________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D.忆对________丹桂丛。
花在杯中。
月在杯中。
(2)请写出一句描写重阳节的诗句,并指出诗句中涉及的节日风俗。
【答案】
(1)清明;
端午;
元宵;
中秋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风俗:
登高插茱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赏菊喝菊花酒。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诗句填写传统节日的能力。
A句出自宋代晏殊的《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诗句应为“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B句出自宋代赵蕃的《端午三首》,诗句应为“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C句出自元代的《折桂令·
元宵》,诗句应为“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D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一剪梅·
中秋元月》,诗句应为“忆对中秋丹桂丛。
月在杯中”。
据此填写即可。
(2)本题考查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
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涉及的风俗是登高插茱萸。
(1)清明;
中秋。
【点评】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腊月最后一天)、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
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
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
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
九月九)。
(2)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
表现节日的诗句有很多,春节: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唐)孟浩然《田家元日》。
重阳节: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秋节: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8.给下面各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1)根据下列句子,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春天节气(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A.立春
B.谷雨
C.惊蛰
D.春分
(2)“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3)《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D.天气渐渐转暖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那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李先生最近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
庆祝弄璋之喜,李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A.新婚
B.乔迁
C.得子
D.高升
【答案】
(1)B
(2)C
(3)B
(4)B
(5)C
(1)《浣溪沙》仇远。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
正当谷雨弄晴时。
故选B。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
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3)七月流火”一词源于《诗经》——《诗·
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所谓“流火”,《辞海》缩印本第952页释义:
“火,星名,即心宿。
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
时暑热开始减退。
”另孔颖达疏:
“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
”这说的是天气渐渐凉了。
(4)B符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意思是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
A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公正就耳聪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
D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5)弄璋:
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
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 文化常识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 中考 语文期末 专题 复习 文化 常识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