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docx
- 文档编号:2245024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24KB
读书心得《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docx
《读书心得《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心得《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心得《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
读书心得——《格林童话》的性别观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
“性别观就是人们对性别总体的认识与观念,包括对性别角色及两性关系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一个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会影响人们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
“性别刻板印象又称‘性别陈规’‘性别角色定型’,有时候又称为‘性别偏见’,它是针对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简单概括表征。
”通常表现为人们对两性角色特征和两性关系特征僵化的、固定的看法。
儿童在既成的文化背景下成长,必然受到包括“性别观”和“性别刻板印象”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儿童生理上的性别差异虽然是天生的,但心理层面的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却是在后天文化背景的教育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每个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他(她)的社会所认为的适合于男子或女子的价值、动机、性格特征、情绪反应和行为态度。
”童话作为儿童成长时期掌握知识、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重要启蒙读物,在为儿童讲述故事的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了性别观的认知材料,成为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重要载体。
童话展现出来的性别角色分化、性别态度和性别价值取向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甚至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效仿的性别角色模式。
《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在19世纪初搜集整理的童话集,共收集童话200余篇,其中《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名篇脍炙人口。
《格林童话》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的珍宝,对儿童具有一种无可言喻的吸引力,其间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和作用。
与此同时,《格林童话》在性别观念方面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一个社会文化资源。
只要是与童话中所提倡的性别观相一致的行为,儿童在社会行为中就有可能因不断受到强化而被保持巩固下来,成为较稳定的性别意识特征。
而那些与传统性别观不相符的行为,则因自幼得不到强化而可能逐渐减少,甚至消退。
透过《格林童话》所讲述的各式故事的表层,以性别理论的眼光关注故事背后性别意识的深层内容可以发现,格林童话对男女两性性别特质、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行为的描述,为儿童提供了一种示范性榜样,成为儿童的模仿对象。
童话所提供给儿童的一种性别期待,则强化着儿童对作品中的性别观的认同,稳固着儿童的传统性别意识,使儿童不自觉地趋同于童话中的性别符号,并用它来指引自己的行为活动。
一、《格林童话》中“男才女貌”“男刚女柔”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
《格林童话》所包含的“性别刻板印象”体现在对男女主人公的外貌、性格与才干的描述上。
“男才女貌”是《格林童话》诸多故事中所展现的“性别刻板印象”的第一个传统倾向。
女性在《格林童话》中被突出的是娇美的外在形象,如《白雪公主》就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白雪公主的美貌。
作品开头,王后对女儿外貌的想象与期待便是“皮肤长得能像这洁白的雪一样娇嫩,头发能像这窗子的乌木一般乌黑发亮”[4]。
等她的女儿渐渐长大,果真和王后想象的一样,长得白里透红,美丽动人,白雪公主以她的美丽形象留在了儿童读者最初的印象里。
随着白雪公主逐渐成长,她出落得比明媚的春光还要艳丽夺目,比王后更美丽动人,最后还因其美丽的容颜,使得王子对她一见钟情,哪怕当时王子所见到的只不过是公主的遗容。
至此,白雪公主的美貌不仅给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他们的意识里,白雪公主的美貌最终与她的幸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白雪公主吸引王子并获得王子拯救的条件,是拥有男权社会对女性性别特质的要求——美貌。
正如灰姑娘要穿上“水晶鞋”后,才能以她的美貌迎合男性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从而才能得到王子的青睐,最终得到自己的幸福。
与白雪公主的美貌一样,《格林童话》里许多故事的女主角总是美丽的化身:
灰姑娘的美丽“使所有的人惊叹不已”,莴苣姑娘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孩”,玛琳公主“国色天香”,“青蛙王子”中的小公主“美得让太阳都惊讶不已”。
最关键的是,这种对女性外貌美的描写,是置于男性的审视之下进行的。
正如王子对灰姑娘美貌的赞可才让灰姑娘的美貌有了价值一样,男性赞许、认可的目光才是女性外貌美的衡量标准。
《格林童话》所建构的“社会认可的理想女性”,就这样对女童的性别价值判断产生了最初也最深刻的影响。
男性视野里的性别价值观念,使得女童对自身进行评价时会产生与这种评判标准相对应的自豪感或自卑感,这种心理迫使女童对自身进行反思,并使自己努力靠近人们普遍认可的性别价值。
久而久之,这种以外貌的美丽与否来判断自己的性别价值的观念就会定型化,进而稳定地指导女孩的人生目标、价值选择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
而男主人公在《格林童话》的许多个故事中则往往表现出知识经验丰富、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具有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性别价值特征。
这种性别价值特征在《白雪公主》中,可以说是表现到了极致,这种极致的代表就是作品中七个小矮人的形象。
《白雪公主》里的七个小矮人在外形上彻底颠覆了其他作品里传统的男性形象,他们既没有英俊的外表,更没有伟岸的身躯,但他们却是白雪公主人生绝境中的“第一个”拯救者,是白雪公主感受和依赖的“第一次”人间的温情,甚至是白雪公主走向幸福生活的“第一个”依托。
白雪公主在继母的追杀下逃入浓密的森林深处,在走投无路时误入七个小矮人的住所。
最后,白雪公主在七个小矮人的守护、同情与帮助下,一次次脱离险境。
在作品中,七个小矮人的男性“力量”,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善良正义、聪明才智以及对白雪公主适时的救助体现出来的。
七个小矮人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男性的勇敢、智慧和拯救弱者的力量,使他们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不仅为男性读者所认同,更是对女性读者极富吸引力的。
而这种性格特征,正是传统男权文化下,人们对男性美好人格和性别价值特征的认同与期待。
七个小矮人的形象特征,典型而极端地体现出男性不一定要以外貌取胜,却一定要以品行与才能、智慧与力量取胜的传统男性性别刻板印象。
同样,在《灰姑娘》中,王子依靠自己的智慧想办法辨认出灰姑娘,使她成为自己的妻子;《聪明的小裁缝》中,小裁缝以自己的聪明猜出公主的谜语,通过才智战胜了熊,才和公主举行了婚礼,从此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格林童话》中的这些男主人公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外貌,但他们能够吸引读者的原因,都是他们的聪明才干和这种才干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格力量。
与此相反的是,童话中的女主人公大多表现出外貌美丽但应对困难与困境的能力低下,往往需要男性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甚至才能走向幸福。
童话中所传递的这种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往往促使男孩更多地关注自己才能的培养与发展,而女孩则更加重视外貌形象的修饰与塑造。
这种性别意识可能削弱女孩对学习和事业方面的重视与投资,使女孩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外表美的追求之上,进而在对“外貌”的过度追求中,使女孩的从属地位不断延伸。
如果说“男才女貌”主要体现的是对男女主人公外貌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那么《格林童话》在另外一些故事中所传递的主人公“男刚女柔”的特点,则体现了男权传统性别观念对男女两性人格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
《格林童话》里有众多王子的形象,这些王子们总是拥有着不可撼动的权威,有着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的刚毅。
《白雪公主》中的王子爱上了白雪公主,想带走白雪公主的遗体,在遭到了小矮人的拒绝后仍不肯放弃,并用他的虔诚和坚持感动了小矮人,勇敢地向白雪公主求婚,带白雪公主回到皇宫。
《灰姑娘》中的王子因为拥有权威,才能举行选妻盛会并认识了灰姑娘,最后凭借聪明才智找到灰姑娘的住所,并认出灰姑娘。
《无所畏惧的王子》里,主人公“王子”自小就不愿被王宫的高墙深院所束缚而勇敢地出去闯荡大千世界,在无形之中传递给读者一种男性刚毅的信息。
后来,王子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巨人时毫不畏惧,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实力,而且还在无意中获得了更强大的力量,又凭借勇敢和机智降伏了众魔,赢得了姑娘的芳心。
这样的形象塑造,无疑是对王子自主、权威和勇敢的一种肯定。
这类童话里的男主人公具有无所畏惧的品质,在面对困难时,他们选择的是用自己的能力和机智去解决,从而使自己摆脱困境,获得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这种对男权传统文化意识里,男性应该具备聪明才智、应该勇敢坚毅的性别刻板印象的趋同,会通过童话故事的讲述促使男孩用“男儿当自强”的规范来要求自己,把这种男性所具有的才能和刚毅作为自己的追求。
进而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才能的培养与事业的成就,加强他们对学习和事业方面的重视与投资,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问题的解决与对成功的追求之上,进而在对理想的追求中,使男孩的支配地位不断延伸,从而拥有操纵两性世界的能力。
而在这些故事中,女性都以柔弱的性格特征被置于需要依附于男性的地位。
温柔顺从是她们的性格,“相夫教子”是她们的职责。
《灰姑娘》中的主人公灰姑娘生来就是爸爸妈妈的“乖女儿”,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后,面对继母和两个姐姐的虐待,从不抱怨,忍辱负重,依然很“乖”。
正是这种无助与柔弱的形象,使得灰姑娘在遭受继母与姐姐的刁难时,得到了麻雀、百灵和神奇小鸟的同情与帮助。
最终,灰姑娘以她美丽的外貌和温顺柔弱的性格,不但获得了王子的同情,而且获得了王子的爱情,最终与王子举行了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婚礼。
同样,《白雪公主》中的主人公白雪公主在遭受继母的嫉妒、迫害和追杀时,既没有选择向父王告发继母的恶行,更没有,也无力选择奋起反抗继母,而是选择了忍耐和逃亡。
同样是她这种柔弱无助的形象,使她得到七个小矮人的帮助,获得王子的同情与爱情,最终改变命运,获得重生。
女主人公们都被塑造为弱小的、服从的、依赖的形象,这些美丽的童话不但没有责备她们的软弱无能,反而以她们最终得到王子的爱情,获得人生的幸福,来肯定并赞美她们让人爱怜的柔弱形象和忍耐顺从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无疑把女孩生性弱小,面对强势应该服从、顺从,面对困难需要依赖于具有智慧、才能或权势的男性,通过获得他们的同情、帮助甚至是爱情来摆脱困境,获得幸福的性别观念传递给了儿童。
这实质是男权话语单方面对女性的归纳,也是男权话语单方面对女性的规范与要求,同时还是男权文化对男性自身强权地位的一种维护。
这些女主人公的字典里没有“反抗”这个词,但她们都被虚拟了一个“幸福”的未来,一个通过依赖于男性而获得“幸福”的未来。
这样一种性别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得女孩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回避、淡化甚至压制自我意识的发展,自觉乃至自律地以男性的眼光来审视和体察自己,使自己从外形到人格都符合男权文化传统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形成了一种带有男权文化特点、富有象征意味的性别特质。
二、《格林童话》中“男主女从”“男主动女被动”角色关系的刻板印象对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影响
《格林童话》所体现的男权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还体现在男女主人公所扮演的角色关系方面。
在《格林童话》中,男性扮演着女性的领导者、保护者和拯救者的形象,进而形成“男主女从”“男主动女被动”的性别关系上的刻板印象。
从《格林童话》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关系来看,女性均以公主、女儿、妻子、母亲的面貌出现。
她们是家庭中的一员,恪守妇道、忠于家庭、相夫教子是她们不可违抗的职责。
而男性的身份通常是王子、领导者、冒险者、智者,他们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独立和强权。
在这样的关系中,女性是被动的弱者,时常处于等待救赎的地位,而男性则往往扮演着评判者、拯救者的角色,对女性的人生有着决定权。
《灰姑娘》中的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选择未婚妻,举办了一个为期三天的盛大宴会,邀请全国年轻漂亮的姑娘前来参加,以便王子能精心挑选到自己如意的新娘。
于是,所有的年轻女性都在为自己能参加这个舞会而做全力的准备,包括灰姑娘和她的两个姐姐,她们都梦想着能够在舞会上受到王子的青睐,获得王子的爱情,进而实现自己最高也最美好的人生理想。
在这个故事中男性拥有对女性的“选择权”和“评判权”,他们不仅可以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伴侣,而且只有他们才有这种优先选择的权利。
而女性却只能等待着有这样的盛会举办,渴望自己受到邀请,为了能在盛会中受到男性的青睐而装扮自己。
“王子们”因为他们的男性性别而掌握着话语权,“灰姑娘们”则始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格林童话 读书 心得 性别 儿童 意识 形成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