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一模文学类文本重点题型总结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2185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8.15KB
上海语文一模文学类文本重点题型总结Word格式.docx
《上海语文一模文学类文本重点题型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语文一模文学类文本重点题型总结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在领略伟大和辉煌的同时,必须明白我们首先应该接受残酷。
凡·
高的金黄色的像太阳一样燃烧着的向日葵是残酷的,因为它曾使凡·
高的心灵备受摧残而又令后来者手持画笔望洋兴叹。
《老人与海》《神曲》《喧哗与骚动》《人间喜剧》是残酷的,因为后来的作家在涉及同类题材时没有达到它的精神境界。
《红楼梦》也是残酷的,它站在中国古典小说塔尖的位置上使其他作品黯然失色。
而中国的艺术,能让人领略到残酷的却是太少太少了。
徐悲鸿画马与齐白石画虾,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我不明白为什么之后还有一些国画家孜孜不倦地画马和虾,真是不可思议。
⑥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
凯勒的《假如让我看见三天》,在命题上是残酷的,因为她永远看不到她要看到的三天,只是她文章中的三天太罗曼蒂克,她没有让我们看到残酷的三天,因而这三天不是永恒,它时隐时现。
⑦我非常喜欢福克纳的《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的结尾:
⑧那男人躺在床上。
我们在那里立了好久,俯视着那没有肉的脸上令人莫测的龇牙咧嘴的样子。
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态,但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
他所遗留下来的肉体已在破烂的睡衣下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黏在了一起,难分难解了。
在他身上和他身旁的枕头,均匀地覆盖着一层常年积累下来的灰尘。
⑨后来我们才注意到旁边那只枕头上有人头压过的痕迹。
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这时一股淡淡的干燥发臭的气味钻进了鼻孔——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
⑩这是最精彩的结尾,因为它是残酷的,是岁月,爱情的残酷,同时更是艺术的残酷,让我们接受它。
11.以第②、③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5分)
11.关键词重复出现。
两段文字,“残酷”一词共出现7次,如不断敲击的重音,一次次震撼读者的心灵。
(2分)运用拟人的手法,“(残酷)威风凛凛地走向艺术”、“残酷微笑着向他们走来”,充分展示出艺术的魅惑与冷酷的双重特征。
(2分)这些特点,凸现了本文的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分)
长宁(嘉定)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16分)
此处忆江南刘汉俊
①做了一夜的水之梦,古镇在橹声中醒来。
②这一觉睡了7000年。
这一带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马家浜文化圈,是先民的家园,文明的摇篮。
③这一觉睡了2500多年。
这里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界处,发生过一些著名的战事,是历史的切片,中国的从前。
④这一觉睡了1100多年。
这里在唐朝咸通年间建镇,几度起落,几经枯荣,是江南的化石,文化的标本。
⑤几千年的中国,风尘仆仆地走来,在杭嘉湖平原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美美地歇了一宿,留下一段美丽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乌镇——一个牵动全世界鼠标的互联网小镇。
⑥乌镇美,美在水。
一条河从春秋时期流来,南北贯穿乌镇。
河的本名叫车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两条支流分别叫西市河、东市河。
京杭大运河抵近乌镇,分出一支从镇的西北角注入,一直往前走是河,略一分神就成了港,稍一驻脚便成了湖,七拐八弯就织成了水网。
乌镇宛在水中央。
乌镇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依水建街、傍水设市;
西栅大街随水而形,汲水而生,家家是临河阁楼,户户有汲水晓窗。
碧水清荡,似有鱼儿在游,看得见的是各种绿,软泥上有青荇在招摇,望不见的是水乡的根。
鸟瞰乌镇,房屋林林总总、挤挤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满眼是紧凑与生动,像茂密的藤萝做自然的舒卷。
西市河宽不过20米,鸡犬之声相闻。
隔河人家,轻唤一声儿,对岸便探出头来回应。
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长的老胶卷,每一格都是故事。
墙根躺三两排木椅,支三两根木柱,下八九级石阶,便有渡船荡着波儿在候着。
河埠系舟,水畔勒马,到处有码头,随地是水口,出门便上船,起岸就进店,乌镇人随时可以出发,哪里都能生根。
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
独自坐在平顶的摇橹船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绿波拍打你的心波,轻轻荡。
乌镇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鸡,凝成一幅壁上画、岸边图、水中景。
水乡乌镇,是温润的江南玉,任由风雨刻刀精心地雕、细细地磨,在流水时光里淡淡地沁养。
⑦桥是乌镇的书签,乌镇是桥的故乡。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乌镇没有两座一样的桥。
乌镇的桥始建于南宋,今有70多座。
或庄严持重,结结实实,披一身斑驳的绿苔;
或纵身跃然,寥寥几笔,如国画里一勾灵巧的飞白;
或朴素平坦,简简单单,像老农民的汗巾,随意搁在河腰上。
通安桥,万兴桥,如意桥,迁善桥,咸宁桥,平安桥,延嗣桥……寓示乌镇人价值观的桥名,读得你慈眉善目,佛心满满。
倚桥顾盼,凭栏张望,一秒钟的邂逅,一百年的守候。
中国的爱情多与桥有关,断桥、鹊桥、廊桥……乌镇该是有故事的地方。
桃红李白青石条,斜风细雨青石桥,乌镇是青色的雨巷里行走的江南女子,着一袭蓝印花布旗袍,撑一柄青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个袅袅娜娜留在空蒙画里。
软软的风,牵起江南的衣角,分分钟在等。
画外音,是人间四月天在轻轻地吟。
⑧乌镇的民居大多砖木结构,河中生柱,水上架阁。
角角落落的创意,里里外外的匠心,结构密集但有章法,紧凑中常有闲笔。
高墙深宅,园林奇石,爬墙虎沿着窗棂攀缘。
每一户窗牖都很讲究,大窗套小窗,扇叶微启。
进门有梯,楼上有阁,虽然逼仄却有妥妥的舒适感,不会壅塞,没有磕绊。
屋挨屋,墙跟墙,门通门,进一家门做百家客。
枕水人家,千家一条枕,万户不同梦,各进各的温柔乡。
⑨醒来的乌镇,从曙色里钻出来那么多的船儿,或撑一支长篙,或摇一柄烂桨,聚向水村渔市。
夸着自家的瓜果菜蔬、鸡鸭鱼虾,你让我推,讨价还价,从容和气不争吵,吴侬软语像唱歌,句句是水乡晨曲和谐的音符。
⑩乌镇人家逐水草而居,在烟雨中寻梦。
青砖青瓦青石板,木门木船木桌椅,虽有些斑驳,却是岁月留痕,是李杜苏白遗落的稿笺,是乾隆六下江南丢失的诗句。
河边修竹丛丛,粽叶蓁蓁,芦花依依,乌镇的雨季是水草的天堂。
河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一会儿便是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草在水中舞了。
秋雨滴篷牵牵扯,残风打头丝丝凉,乌镇是泊在淡烟疏雨里的一条船。
秋色里的乌镇残荷清凄水清泠,凝住了霜桥夜泊风雨楼,冻住了枯树寒鸦半只桨,只有斜阳穿柳,一缕青烟飘向天外。
⑪哪一块是唐宋的砖,哪一片是明清的瓦,哪一片青叶是南梁太子心碎的诗词在低吟,哪一滴水珠是吴越子弟心酸的泪滴流到今?
江南是中国的乡愁,乌镇是江南的愁乡。
那一缕缕风、一丝丝雨,是满天诗词在飞飏、满天泪滴在找眼窝;
那一爿爿粉墙黛瓦,一湾湾河港水巷,走进明信片,把心事寄给远方。
寻亲乌镇,倚桥而立,枕河而眠,立起的是思念,躺下的是愁肠。
乌镇是天界馈赠的一幅水墨画,飘落在江南的一隅,让你流连忘返,直想卷起带走。
⑫带走是奢念,冥想却是长长的巷子。
古镇是该有巷子的,斑斓故事,锦绣文章,全藏在这百转柔肠里了。
拾掇起记忆的残片,四通八达地走向幽深或者遥远,让你牵肠挂肚却又看不尽、想不清、思无期。
没有巷子的老街没有历史,没有巷子的人生没有风景。
⑬小巷深深,一定要有路灯来照亮,但乌镇的街灯常常被人忽略。
铁皮白罩,简洁、端庄,秀美、素朴,挂在街角,不夸张,不挡道,不遮视线,却是青砖粉墙上不能或缺的一笔,是乌镇的缩影。
曙色初上就隐退,只装点你的风景;
夜幕一降便上岗,在该亮处发光。
月读天,风读地,灯读人。
巷口处遥遥对对的,是一只陈年的灯笼,轻轻地晃,敲着岁月的更。
⑭历史是最好的美容师,时间是最好的泥瓦匠,窘迫的步履焦躁的心,紧巴巴的念想皱巴巴的情,来乌镇一憩,这里能修复一切。
⑮但我们能修复被撕碎的乡愁么?
当一堆奇形怪状的建筑垃圾、富丽堂皇的文化败笔充斥眼帘的时候,乌镇却提供了一个乡愁样本。
⑯没有乌镇,怎能忆江南?
⑰没有江南,何处寄乡愁?
(选自2016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文艺》,有删节)
以第⑩或第⑪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示例1】第⑩段多用整句(1分),如“河暗、浪白”句,“秋雨、残风”句以及“凝住了、冻住了”句,生动展现了乌镇古朴中透着文化,清冷中蕴含着无限心事(1分);
韵律和谐,句式工整(1分),蕴含了文学性(1分),表达了作者对充满文化底蕴的乌镇的赞美和喜爱(1分)。
【示例2】第⑪段多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以“青叶在低吟”“水珠在流泪”句,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乌镇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包孕了无数人的愁绪(1分);
以“明信片”“水墨画”等比喻(1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风景如画的乌镇静谧优美(1分);
表达了作者对乌镇的赞美和喜爱之情(1分)。
宝山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灵魂的伤痕
卢隐
①我没有事情的时候,往往喜欢独坐深思,这时我便把我自己站在高高的地方,——暂且和那旅馆作别,不轩敞的屋子——矮小的身体——和深闭的窗子——两只懒睁开的眼睛——我远远地望着,觉得也有可留恋的地方,所以我虽然和他是暂别,也不忍离他太远,不过在比较光亮的地方,玩耍些时,也就回来了。
②有一次我又和我的旅馆分别了,我站在月亮光底下,月亮光的澄澈便照见了我的全灵魂。
这时自己很骄傲的,心想我在那矮小旅馆里,住得真够了,我的腰向来没伸直过,我的头向来没抬起来过,我就没有看见完全的我,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夜里我可以伸腰了!
我可以抬头了!
我可以看见我自己了!
月亮就仿佛是反光镜,我站在他的面前,我是透明的,我细细看着月亮中透明,自己十分的得意。
后来我忽发现在我的心房的那里,有一个和豆子般的黑点,我不禁吓了一跳,不禁用手去摩,谁知不动还好,越动着这个黑点越大,并且觉得微微发痛了!
黑点的扩张竟把月亮遮了一半,在那黑点的圈子里,不很清楚的影片一张一张地过去了,我把我所看见的记下来:
——
③眼前一所学校门口挂着一个木牌,写的是:
“京都市立高等女学校”。
我走进门来,觉得太阳光很强,天气有些燥热,外围的气压,使得我异常沉闷,我到讲堂里看她们上课,有的做刺绣,有的做裁缝,有的做算学,她们十分的忙碌,我十分的不耐烦,我便悄悄地出了课堂的门,独自站在院子里,想藉着松林里吹来的风,和绿草送过来的草花香,医医我心头的燥闷。
不久下堂了,许多学生站在石阶上,和我同进去的参观的同学也出来了,我们正和她们站个面对面,她们对我们做好奇的观望,我们也不转眼地看着她们。
在她们中间,有一个穿着紫色衣裙的学生,走过来和我们谈话,然而她用的是日本语言,我们一句也不能领悟,石阶上她的同学们都拍着手笑了。
她羞红了两颊,低头不语,后来竟用手巾拭起泪来,我们满心罩住疑云,狭窄的心,也几乎迸出急泪来!
④我们彼此忙忙地过了些时,她忽然蹲在地下,用一块石头子,在土地上写道:
“我是中国厦门人。
”这几个字打到大家眼睛里的时候,都不禁发出一声惊喜,又含着悲哀的叹声来!
⑤那时候我站在那学生的对面,心里似喜似悲的情绪,又勾起我无穷的深思。
我想,我这次离开我自己的家乡,到此地来,不是孤寂的,我有许多同伴,我,不是漂泊天涯的客子,我为什么见了她——听说是同乡,我就受了偌大的刺激呢?
……但是想是如此想,无奈理性制不住感情。
当她告诉我,她在这里,好像海边一只雁那么孤单,我竟为她哭了。
她说她想说北京话,而不能说,使她的心急得碎了,我更为她止不住泪了!
她又说她的父母现在住在台湾,她自幼就看见台湾不幸的民族的苦况,……她知道在那里永没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她才留学到此地来,……但她不时思念祖国,好像想她的母亲一样,她更想到北京去,只恨没有能力,见了我们增无限的凄楚!
她伤心得哭肿了眼睛,我看着她那暗淡的面容,莹莹的泪光:
我实在觉得十分刺心,我亦不忍往下看了,也忍不住往下听了!
我一个人走开了,无意中来到一株姿势苍老的松树底下来。
在那树荫下,有一块平滑的白石头,石头旁边有一株血般的红的杜鹃花,正迎风作势;
我就坐在石上,对花出神;
无奈兴奋的情绪,正好像开了机关的车轮,不绝地旋转。
我想到她孤身作客——她也许有很好的朋友,但是不自然的藩篱,已从天地开始,就布置了人间,她和她们能否相容,谁敢回答呵!
⑥她说她父亲现在台湾,使我不禁更想到台湾,我的朋友招治,——她是一个台湾人——曾和我说:
“进了台湾的海口,便失了天赋的自由;
若果是有血气的台湾人,一定要为应得的自由而奋起,不至像夜般的消沉!
”“唉!
这话能够细想吗?
我没有看见台湾人的血,但是我却看见眼前和血一般的杜鹃花了:
我没有听见台湾人的悲啼,我却听见天边的孤雁嘹栗的哀鸣了!
”
⑦呵!
人心是肉作的。
谁禁得起铁锤打,热炎焚呢?
我听见我心血的奔腾了,我感到我鼻管的酸辣了!
我也觉得热泪是缘两颊流下来了!
⑧天赋我思想的能力,我不能使他不想;
天赋我沸腾的热血,我不能使他不沸;
天赋我泪泉,我不能使他不流!
⑨呵!
热血沸了!
⑩泪泉涌了!
⑪我不怕人们的冷嘲,也不怕泪泉有干枯的时候。
⑫呵!
热血不住地沸吧!
⑬泪泉不竭地流吧!
⑭万事都一瞥过去了,只灵魂的伤痕,深深地印着!
【注释】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五四时期著名作家。
本文是她教书之余在日本旅游后所作,发表于1922年8月11日第46期《时事新报·
文学旬刊》。
以第⑦——⑬段为例,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评析本文的抒情方式。
(4分)
答案示例】用叹词“呵”语气助词“吧”,以“人心是肉做的却被铁锤打热炎焚”、“泪泉干枯”来比喻夸张,以“天赋我……,我不能……”排比反复,强烈而直接地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这种抒情,不加丝毫的掩饰(直抒胸臆,一任情感宣泄,心中的悲愤情绪喷溢而出,激切直露,等等),以滚烫的文句倾诉着赤诚的爱国之情。
强烈的爱国情同胞情与语言形式美达到完美统一。
【答案示例】用叹词“呵”语气助词“吧”,用“人心是肉做的却被铁锤打热炎焚”、“泪泉干枯”来比喻夸张,以“天赋我……,我不能……”排比反复,强烈地直接地抒发了内心的痛苦。
这种抒情,不加丝毫的掩饰,虽然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七个段都是这样,也显得单调。
二、引用的作用(答题要点:
内容上突出主旨,结构上具体分析,另外引用诗句和文学作品可以增加文章意蕴等)
闵行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6分)
蟋蟀在堂
①我的房间前面有一个长满了杂草的园子,杂草上飞舞着叫不出名字的蝶子。
不远处,点缀着豆角花的绿篱外面是脉脉的流水,旁立着一排墨绿色的烟树,河静静地流着,树静静地立着,都不愿意弄出更多的声响。
②我便常常这样看着园子,看着杂草在风中静默着,看着粉蝶儿寂寞地飞来飞去。
秋深了,种子随风飘荡、落入泥土,那些草儿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全无归于泥土的喜悦。
也许,它们知道时令已秋,寒冬将至,心中带着些莫名的悲伤吧。
偏巧天气也不太好,时不时零星地飘着些细雨,狗尾巴草耷拉着脑袋,偶尔懒懒地晃动一下子,薄薄的寒意透过窗子沁到屋子里来。
③上个月从城里搬到乡下,心里也像这园子一样空落落的,长满了往事的杂草在风里摇曳。
早上的鸟声似乎是相熟的,透着些惊喜和顽皮,却又千篇一律。
到了晚上,窗外阵阵蟋蟀的鸣声,整齐中又有些参差的调子,倒确实是携带了不少的凄凉。
一晃之间,已经有将近二十年没有住过一楼了,没有细细地看过园子里的花草,没有那样真切地听过蟋蟀们的鸣唱了。
④十五六年前,我住在故乡一座城市底楼的宿舍里。
房子的前面是一个球场,到了暑假,球场边上便长满了三四十公分高的杂草。
右前方有一个沙坑,刚满周岁的儿子常常到沙坑里脱了鞋玩沙子,沙子把他的脚弄得痒痒的,儿子说“丫丫眯眼了”,那情景仿佛就在目前。
杂草里还生了一些南瓜,粗大的翠绿色的藤蔓倔强地蔓延着,在杂草间掘出一条生路,那情境至今叫我惊异。
到了南瓜成熟的时候,我和妻子一齐动手,竟大大小小收了十几个,弯曲的瓜身上挂着一层白霜儿,与深黄色的瓜体相映生色。
那片杂草曾是儿子的乐园,到处是蟋蟀们的身影,窗外天天一地虫声,而我却从来没有侧耳倾听过,更不用说细细地玩味呢,——或许,年轻时不会特别在意蟋蟀那可有可无的鸣声吧。
儿子后来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昆虫,买了很多关于它们的书,几乎成了一个小专家,说得清好多种昆虫的来龙去脉,而今也对蟋蟀们毫无兴趣了。
⑤时间再倒退回去,和蟋蟀有关的记忆是一道菜。
故乡广袤的田野是蟋蟀们最后的狂欢所,每到秋收时节,砍倒玉米秸秆后的田里到处是蹦跳着的蟋蟀们的身影,种了豆子、芋头、花生的翻耕的土地里也到处是它们的身影。
有点闲空,人们便捉蟋蟀,用狗尾巴草将它们串在一起,弄个三五串,便可以带回去下酒。
先把蟋蟀的头拔掉,清除胃囊,然后过油,略略一炸,便可以入盘了。
运气好的时候,还会捉上一串蚂蚱。
乡下有句夸张的话:
一只蚂蚱腿,可下半斤酒。
蟋蟀不如蚂蚱美味,半盘下半斤酒总是不错的。
父亲喜欢用它下酒,再配上几样时鲜,比如把新鲜的花生捣碎,用鲜红的辣椒来炒,或是汆一盘微山湖的藕片,或是一碟可以生吃的豆角。
⑥老家的院子在村子的东南角上,临近田地,每到秋深屋子里便会钻进很多蟋蟀,有时候他们还会跑到被子上来。
前几天,我的屋子里也住进了蟋蟀,一到晚上九、十点钟,它便应和着屋外的同伴们叫起来。
杜诗云: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说的就是类似的情形吧。
只是那声音已与前几天有些异样。
八月的虫声,中气足,高亢慷慨,若烈士之音;
九月的虫声,缓慢中杂了些颓唐,若病夫之哀。
高昂激越的东西渐渐消失了,生命似乎在焦灼中耗去了大半能量。
《诗经·
蟋蟀》云: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意思是说,蟋蟀在堂屋鸣叫,一年又匆匆到了岁末。
每读这首诗,我都会莫名地感伤,今夜雨中听那凄凉的虫声,则不由想起以前的琐事来。
解诗的人说《蟋蟀》宣扬的是及时行乐,也有人说它“忧深思远”,也许各有其道理吧。
时间总是很残忍的从你身上拿走很多东西,却再也不把它们还给你,人们不及时行乐又能怎么样呢?
倘若一味地及时行乐,忧思也就不再是真正的忧思了。
⑦我在屋子里一边写东西,一边听着那起起落落的虫声,忽然很想喝酒。
(有删改)
16.第④段,作者写“那情景”的用意是什么?
(3分)
17.试分析第⑥段两处引用古诗作用的异同。
16.(3分)突出时光飞逝,引出下文的蟋蟀鸣声,为后文写对时光的感悟做铺垫。
17.(4分)示例一:
相同点:
增强了文章的意蕴与表现力。
不同点:
引用杜诗,形象的写出了夜晚屋里屋外蟋蟀鸣声互相应和的情形;
引用《诗经•蟋蟀》,形象的写出了“我”听到蟋蟀鸣声时的内心感受,引起下文对时间的独特感悟。
示例二:
都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引发对生命短促与时光流逝的忧思,增强文化底蕴。
引用杜诗以深秋时节蟋蟀鸣声衰微,表明生命能量耗去太多,让人颓唐悲哀;
引用《诗经•蟋蟀》,以“蟋蟀在堂”,预示一年到了岁末,表达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伤。
静安区
用福克纳的作品结尾有何用意?
.再次选用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具体场景作为结尾,揭示生命、爱情、艺术的残酷与永恒的主题,(1分)卒章显志;
(1分)在结构上,也与开头相呼应。
10.作用:
其一,实例典型,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其二,通过干洗店材料来揭示主旨,体现了文体特征;
其三,涉及到音乐、绘画、小说等相关的艺术领域,具有普遍性。
(对一点1分)
10.分析本文引用名家名作的作用。
徐汇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向晚的玫瑰云林贤治
①多少少年心事,都被纷纭的世事湮没无痕。
但有一个夜晚是记得清楚的:
我伏在床沿的木箱子上,凝望户外的一方水井般深邃的星空,没有丝毫睡意。
那是何等热情善感的年龄呵,我被书中的一个意象深深吸引住了——
②在一色灰蒙蒙的天空中,涌现出一块巨大的、美丽得人间少有的玫瑰色的云彩,它独自浮现在天际,看起来像是一个微笑,像是来自陌生的远方的一个问候……
③看脚注,这段文字出于卢森堡注的《狱中书简》。
可是,翻遍了图书馆的卡片,哪里找得到原著啊?
乡村中学的图书馆就像夏天的地窖一般匮乏。
卢森堡的名字是知道的,历史教科书里介绍她是德国共产党的著名领袖,李卜克内西的同志和战友,多次被捕,在狱中写下政论名著《论俄国革命》,最后英勇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之下。
仅此而已。
④20年后,在一家古旧书店,我终于买到了存念已久的《狱中书简》,一本70来页的薄薄的小书。
读完这本小书,我才发现:
没有了“玫瑰云”,卢森堡是不完整的。
⑤书简共22封,收信人都是李卜克内西的夫人一个人,但它所通往的世界却是异常宽广。
信中描绘了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又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
黄醋栗树,黑桦树,蝴蝶梅,青雀,夜莺……揭开扉页,便恍如置身于自然旷野中。
每一片叶子,每一支羽翎,在卢森堡笔下都被赋予了蓬勃的生命气息。
每次听到青山雀的顽童嬉笑般的啼声,她总忍不住发笑,并且模仿那声音来回答它;
当半死的孔雀蝶再也不能翔舞,她对它大声说话,饲以盛放的鲜花;
甚至如同听一首悦耳的短歌一般,聆听狱卒走过潮湿的沙砾地所发出的低微的声响。
她恳切地请求朋友,为她到植物园去一趟,然后把看到的景象告诉她。
她说,这是她的一桩心事,是除了坎布莱战役的结果以外的地球上最重要的事情。
她说过,听到一声情意绵绵的鸟叫,她会深受感动,如同接受朋友的甜蜜的慰安;
而当一连几天听不到鸟声,就又会感到莫名的惊悸……
她在信中说:
“我这个人太柔弱,比我自己想象的还要柔弱。
⑥卢森堡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竟从小动物的身上找到了与人类命运相关联的同一主题。
她了解到德国鸣禽因科技的发达而渐次被消灭时,感到悲痛无比,由此想到了北美洲红色人种被有文化的人从本土排挤出去而渐渐沦亡的事实。
有一次,她看到驾车的水牛被鞭打的情景,不禁流下了眼泪。
“卸货的时候,那只淌血的水牛,筋疲力尽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茫然朝前望着,它柔顺的黑眼睛里流露出的神情如同一个眼泪汪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语文 文学 文本 重点 题型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