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赤壁市南鄂高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15435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75.20KB
湖北省赤壁市南鄂高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赤壁市南鄂高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赤壁市南鄂高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它在做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三人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可能都对
4.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以下从图像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乙同时出发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5.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2,后t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则物体在t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是( )
A.3v/4B.3v/2
C.vD.2v/3
6.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0~2秒内,A、B两人同向而行
B.0~2秒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7.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前3s内的位移是6m
D.3s末的速度是3.6m/s
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1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1,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v0+v1)
B.小于(v0+v1)
C.大于(v0+v1)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以20m/s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则汽车在制动后的5s内的位移是( )
A.45mB.37.5m
C.50mD.40m
1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10s内通过的位移为10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
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
D.第10s内通过的位移为2m
12.物体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1=2m/s2,加速一段时间t1,然后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4m/s2,直到速度减为零,已知整个运动过程所用时间t=20s,总位移为300m,则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A.15m/sB.30m/s
C.7.5m/sD.无法求解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做答)
1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填字母)
(1)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
2)
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
14.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由所画速度—时间图像求出小车加速度为m/s2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39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9分)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运动的规律而记录下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如下表所示。
试求:
时刻t/s
1
2
3
4
5
6
位置坐标x/m
0.5
4.5
8
12
16
瞬时速度v/(m·
s-1)
(1)汽车在3.5s末的速度;
(2)前4s内的平均加速度
16.(10分)一小球从空中某高处由静止释放,经3s落地,求小球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和小球在下落中第2s内的位移。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17.(10分)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及加速度。
18.(10分)A、B两车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同向匀速行驶,B车在前,车速v2=10m/s,A车在后,车速72km/h,当A、B相距100m时,A车用恒定的加速度a减速。
求a为何值时,A车与B车恰好不相撞。
线
物理答题卡
★请各考生注意检查试卷及答题卡正反面,发现有印刷问题及时报告监考老师进行更换★
1.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7
9
10
11
答案
二.实验题(本题共13分)
13
(1)
(2)m/s2.(4分)
14.
(1)vB=m/svF=m./s.(4分)
(2)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分)
(3)由图像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m/s2(2分)
三.计算题(共4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只写出结果和无主要方程而仅通过纯数值运算得出的结果,不给分。
15.(9分)
16..(10分)
★★★★★★
17.(10分)
18.(10分)
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1、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B
D
C
ABD
ABC
1解析:
A、C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A、C错。
而B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B正确,D项中火车长度不可忽略,所以D项错。
答案:
2解析: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铅球比赛中,铅球的初位置在与运动员手部分离的位置,末位置在落地点。
路程是铅球运动轨迹的长度,而铅球成绩测量时,是从铅球球体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显然记录的成绩既不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铅球经过的路程。
答案:
3解析:
选定了参考系才能确定其运动形式,若选择的参考系不同,描述同一物体运动时,其结果往往不同。
因此只有选项D正确。
4解析:
由图像知,甲、乙同时在t=0时出发,A正确,B错误;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出发时物体离原点的距离,C正确;
当直线与t轴平行时,表示物体位置不变,处于静止状态,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离原点距离相等,D正确。
5解析:
前t时间内的位移x1=×
=vt,后t时间内的位移x2=2v×
t=vt,所以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故C正确。
6解析:
0~2秒内,A沿x轴负方向运动,vA=m/s=12m/s,B沿x轴正方向运动,vB=m/s=30m/s,故A、B均错误;
5s内A的路程为60m,而B返回出发点,路程为60m+30m=90m,C错误;
B的位移在5s内为30m,而A为60m,故D正确。
7解析:
前2秒位移x1=at,前3秒内位移x2=at,则第3秒内位移x3=x2-x1=at-at,可得加速度a=1.2m/s2,则前3s内的位移x2=at=5.4m;
3s末的速度是v3=1.2×
3=3.6m/s,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故A、B、D正确
8解析:
由a=求得:
a1∶a2=2∶1,故A错;
由位移之比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得:
x1∶x2=1∶2,故B错;
由=得:
1∶2=1∶1,故C错D对。
D
9解析:
若物体做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在时间0~t1内的位移为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x=(v0+v1)t1,其平均速度为==,但物体实际的v-t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大于阴影部分的面积,所以平均速度应大于,故A、B、D均错,C正确。
10解析:
汽车运动时间t==4s<5s,则x=at2=×
5×
42m=40m,故D对
11解析:
由v=at,2=10a,a=0.2m/s2,故前10s内的位移x=at2=×
0.2×
102m=10m,A、B正确。
10s内平均速度==m/s=1m/s,C正确。
x10=at2-a(t-1)2=1.9m,D错误。
12解析:
最大速度为vm,前段:
=(0+vm)=vm,
后段:
=(vm+0)=vm,所以整段平均速度为
==,解得vm=30m/s。
二、实验题(本题共13分)
13.
(1)C
(2)0.6m/s2.(4分)
14.
(1)vB=0.400m/svF=0.721m./s.(4分)
(3)由图像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0.802m/s2(2分)
3、计算题(本题共39分)
15.解析:
(1)从表格可以看出,汽车在前4s做的是加速运动,4s后做的是匀速运动。
汽车在3.5s末的速度近似等于第4s内的平均速度:
v==m/s=3.5m/s。
。
4分
(2)汽车在前4s内的平均加速度
a==m/s2=1m/s2。
5分
(1)3.5m/s
(2)1m/s2
16.解析:
小球下落时的高度h=gt2=×
10×
32m=45m;
小球第2s内的位移可由公式h2=求出,。
2分
故h2=m=15m。
3分
45m 15m
17.解析:
法一:
基本公式法。
如图所示,初位置A、末位置C,由位移公式得:
x1=vAT+aT2
x2=vA·
2T+a(2T)2-(vAT+aT2)
vC=vA+a·
2T
将x1=24m,x2=64m,T=4s代入以上三式,
解得a=2.5m/s2,vA=1m/s,vC=21m/s。
法二:
平均速度公式法
连续两段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1==m/s=6m/s,
2==m/s=16m/s。
且1=,2=,
由于B是A、C的中间时刻,
则vB===m/s=11m/s。
解得vA=1m/s,vC=21m/s。
其加速度为:
a==m/s2=2.5m/s2。
法三:
逐差法
由Δx=aT2可得
a==m/s2=2.5m/s2①。
又x1=vAT+aT2②。
2T③。
由①②③解得:
vA=1m/s,vC=21m/s。
1m/s 21m/s 2.5m/s2
18.解:
vA=72km/h=20m/s
A,B相遇不相撞,则A,B相遇时速度相等,.....2分
设所用时间为t
对A车有:
v2=vA-at。
由位移关系:
xA=xB+100。
xA=vAt-
at2。
1分
xB=v2t。
由以上计算式可得a=0.5m/s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赤壁市 高中 学年 物理 学期 期中 试题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