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0570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1.27KB
浅谈当代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文档格式.docx
《浅谈当代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代家庭教育的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你等一会,我收拾一下麻将桌,并笑了笑”,然后,叫自己的孩子:
“喂,去楼下买些水果回来吃”,接下来便从兜里掏出了五十元钱给了孩子。
之后,家长才过来和我交谈,当听我说孩子在校作业书写差,作业上错误多时,这位家长就气急败坏地说:
“我每天都叫他好好写作业,他就景不听,
这死孩子”等一些粗暴的?
语,等孩筐回来后便大声训斥孩子。
之后,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孩子总是用“喂”一个字代替了叫“守妈”,在戓离开之前,我不得不问这样一帪问题:
?
你让孩子买水柜,应该剩下三四十元岧,怎么孩子沥把剩余的钱给你那”,家长则回答:
“没事的,就那样几个钱,给他零花了。
”
事例二:
在一次学校体育课中,我班王某在打篮球过程中,不小心撞倒了李某,在王某再三的说对?
起的前提下,李某中由分说对王某进行拳打脚踢,在这个过程中王某的脸部受到了划伤,并去医院治疗。
我及时与双方家长联系,当李某的家长来校后不问明事情的原委,开口就是:
“谁欺负我家孩子了,打他活该,打坏了我有钱,给他治不就得了吗?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吗?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可以折射出一些家长在思想、品行、道德、文明礼貌、性格的严重缺失,他们会对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1)、使孩子养成金钱至上的金钱观,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
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
据调查,46.23%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上网打游戏的现象随之出现;
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
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
quot;
崇拜金钱&
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2)、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①、测验考试成绩&
达标&
后的&
奖金&
。
②、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
零钞碎票&
③、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④、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
帮工钱&
⑤、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
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
得来全不费功夫&
,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
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
冷宫&
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
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3)、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
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
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
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
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
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
在家里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
喂&
来代替。
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
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
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
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
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
我&
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这些种种不良的现象真实地反映了现实家庭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
勿用质疑,当然会使其子女荣辱观与行为的缺失。
试想,我们的孩子每天耳濡目染父母的不良言行,对他们的成长自然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
人们也常说:
从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烙印。
也有人说: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家长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
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父母的思想、品行、道德、文明礼貌、性格甚至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他们常常把成年人作为行为的参照群体,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加以认同并积极模仿,父母的言行怎样,他们就看样学样。
所以说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而不是父母看着孩子长大的。
试想,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必然缺少了文化的支撑,家庭教育必然苍白乏力,家庭和谐也就缺少了根本的基石。
2、家庭沟通的缺失。
现在许多家庭缺乏与子女间的沟通,有的家长工作之余赌博成瘾、喝酒、忙于发财致富,忙着官场追逐,忙着应酬的为人父母者,舍不得将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很少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没有共同时间,也就无法倾听孩子的心声,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更看不清孩子成长的脚步,当然也无法随时拨正孩子前进的方向。
可以这么说,没有共同时间进行沟通的家庭是虚拟的家庭,没有共同时间进行沟通的亲子关系,便失去相互沟通、分享快乐的土壤和阳光。
家长一般重视在金钱支配上精打细算,但在家庭生活时间安排上,如何科学合理地配置,却很少顾及。
具体表现:
(1)、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
隔代人&
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
重心&
、&
中心&
轴心&
&
吃什么&
穿什么&
用什么&
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
长辈们那&
特别的爱&
,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
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
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
关爱&
中滋生。
(2)、父母给与孩子的往往是过于富足的物质条件,而忽视的恰恰是孩子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的恰恰是孩子心灵的成长;
关心的只是孩子与别人的竞争,而忽视的恰恰是自己与孩子的沟通,致使今天孩子成长的环境出现“三大三小”:
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的空间越来越小;
住房的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
外面压力越来越大,内在动力越来越小,致使今天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叛逆的、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
在美国的一个家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父亲因整日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以至于孩子长期得不到父亲的关爱。
有一天,父亲刚回家就又要出门,孩子问父亲:
“爸
爸,您一小时能赚多少钱?
”“10美元,孩子。
”父亲得意地回答。
孩子想了想,用恳求的语气问:
“爸爸,我想用10美元买您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吗?
”可见,孩子多么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玩乐,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
小名由于父母忙于赚钱,在外地打工,在爷爷奶奶的照顾和关心下,慢慢的长大,在别人眼中,认为小名很幸福。
然而,小名并不感到幸福,因为父母很少回家,爷爷奶奶也不了解自己在想什么,所以每当他遇到烦恼时,要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由于长年远离父母,小名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和老师交流,也没有玩得很好的同学。
平时除了上网外,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由于经常上网,小名的成绩直线下降。
有一次,父母利用双休日回来看望儿子,谁知在家里和学校都没有找到儿子,于是赶紧在附近寻找,最后在一家网吧里发现了小名。
看到小名沉迷于网络,父母非常生气,狠狠地责骂了他一番。
小名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在外面躲了一整天才回家。
看到以前乖巧听话的小名上网成瘾,父母非常痛心。
事例三:
北京大兴一名学生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信中说:
“爸爸妈妈,我走了,永远地走了,再也不想回到这个不温暖的家了?
你们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就当我被车撞死了。
你们不要找我了,就算找到了,我也不会回来的。
”半年来,他的父亲跑遍了整个大兴县,也未见儿子踪影,母亲哭得一只眼睛已经视线模糊。
通过以上三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是多么需要与父母进行彼此的沟通和理解。
因此,我们当代家庭必须加强亲子沟通,优化孩子成长的基础环境。
因为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惑,作为家长,平时应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放任不管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3、家庭情感支持的缺失。
当今家庭有些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没有把握好严格要求中的“适度”,还总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不管子女能否接受,而他们却对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
其结果是,有些家长采取的能骗就骗,能瞒就瞒,要么就是讽刺、威逼,审迅,要么就是剥夺和体罚。
因此,势必会使孩子对此非常反感,必然会使孩子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虽然现在父母意识到了以往教育方式的错误,但亲子之间的关系一直难以升温。
因此,有些家长总是在思考,为什么在不少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难以沟通,缺少共同语言?
为什么家庭悲剧时有发生?
其根源也许在于家庭中缺乏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因此,各位家长要理解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家人的理解和尊重,小孩更是如此,做父母的不能以权威的姿态与孩子说话,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
同时,家长对于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孩子的错误应该宽容相待,而不应苛刻责备,否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4、家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是每一个人都渴求的,但并非人人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局限于没有疾病就是健康。
这样一来,我们的许多家长就只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体格是否健壮。
忽视了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和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有效的方法。
人们长说: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一人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然而,在当今家庭中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现在许多家庭缺乏心理文化教育氛围,让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最终走向堕落;
有的家长品行不端正,行为放纵,开口闭口都是粗口话,对孩子也起到了不可乎视的影响;
更有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采取娇宠态度,在生活上“包办代替”、社交上“过度保护”、学习上“全力以赴”,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懒惰、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劳动技能低,环境适应能力差的性格。
使孩子娇生惯养,受不了半点艰辛与委曲,进而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现偏激行为。
还有些家长对孩子严格要求,不管子女能否接受,而他们却对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
其结果是,使孩子不断处于防卫和高度紧张、高度压抑的心理状态,从而孩子的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必然影响家庭教育的时效性。
5、重智轻德现象严重
“以德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已不单只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千千万万家长们的首要任务,因为我们都知道: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良好的家教将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那么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那就是使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健全的人,说白了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个有健康人格的人,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外,更要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关系着他对社会是贡献还是损害。
社会公德和诚信教育是适用于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即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是整个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层次,所以说对孩子进行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具有道德启蒙的意义。
6、家长过度的补偿心理
今天中学生的父母,大都是“文革”中的“老三届”和“小三届”,自己的童年时代,正赶上十年动乱,没看书,整天听到的是“批斗”、“打倒”,看到的是混乱、武斗?
历史给这一代人留下了深深的缺憾。
于是,当这一带人长大,成为人之父母,而对各方面的压力便不约而同地产生一种强烈的补偿心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失去的,要从自己唯一的孩
子身上补回来,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自己上山下乡、去过兵团吃过苦,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再去体验?
于是,父母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孩子,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创造未来,一方面是充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是各种各样永无休止的“题海”,不断给孩子加压,结果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孩子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一种感觉和企望:
是他们让我学的,赶快毕业吧,这样我就解放了。
家长这种强烈的补偿心理,换来的是孩子对学习和生活无兴趣,无责任心。
二、家庭教育的策略
1、困难和挫折是最好的大学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困难和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居里夫人是全世界女性的骄傲。
她那种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着实令人折服。
她曾经说过:
“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
不论对任何困难都不屈服!
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
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
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
培养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对今天的孩子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话题中,挫折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让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洗养尊处优的习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韧性、耐挫力和受挫后的恢复能力,从而使他们不仅学会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
这样,他们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
这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我们做父母的,不愿让孩子去经历苦难,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孩子设计充满笑脸和鲜花的明天。
但是,生活是无情的,也许有千百种灾难在等待着一个年仅几岁或十几岁的孩子,畏惧这些灾难的人,永远不会有幸福。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一帆风顺长大的孩子,很难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可是,在我们国家,挫折教育做得却很不够。
由于父母的娇宠,孩子的心理承受力相当脆弱,一点点小的挫折或失败就有可能酿成一桩惨祸。
例如:
一个9岁的男孩,平时在家里很得宠,在学校是个中队长。
有一天,他向哥哥要糖吃,哥哥说,糖是留给爸爸的,没有给他吃,这孩子一气之下竟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了。
心理脆弱
到了何等地步!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太幸福了,许多家长唯恐自己的孩子再遭受艰难困苦,能够替孩子承受的,他们都“承包”了。
幸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幸福”。
一些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孩子,由于生活的磨练,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品质。
黑龙江省有个男孩子叫纪洪波,他的爸爸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妈妈没有双腿,只有一只胳膊、两个手指。
从小,爸爸妈妈就没有抱过他,学走路时摔得鼻青脸肿。
3岁起,他就自己照看自己了;
到了5岁时,他就能帮爸爸做饭了。
后来,爸爸死了。
妈妈便不吃饭、不起床,她不想活下去了,因为她不想连累儿子。
小洪波对妈妈说:
“妈妈,你不能死!
你死了,我就成了孤儿了。
你好好地活着,我一定能养活你!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来给妈妈做饭、熬药,帮妈妈套上假肢后,自己再吃饭上学。
一次,他病了,咬着牙挣扎着走下楼时,昏倒在地上,被路过的民警送进了医院,他才知道自己患了十二指肠溃疡,面临着穿孔的危险。
医生告诉他要住院观察时,小红波哭了:
“我住院,谁来照顾我妈呢?
我想,像纪洪波这样经历磨难和挫折的孩子,才会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也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我们的祖国。
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是童年和青少年时受过挫折并不断的解决困难中磨练出来的。
这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卢梭曾经说过: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幸吗?
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所以,对孩子的过分娇惯、百依百顺,只会产生强烈的负面效应;
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只能是让你的孩子一次次地与能磨练他成长的艰难困苦、失败挫折失之交臂,使他们缺乏面对挫折并战胜挫折的勇气和经验,一旦遭遇挫折,便无所适从,一蹶不振。
巴尔扎特说过:
“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快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懦弱者是万丈深渊。
”一个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的。
那位父母能够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
我想,明智的父母一定不会把孩子泡在蜜罐里,养在温室里,让他们经历磨练,了解苦难,激发出同情心、责任心和意志力,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是幸福快乐的基础。
2、父母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已,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应有健康的兴趣、爱好和高尚的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
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再到
模仿学习;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
人们常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的许多习惯与个性品质很大程度是从家长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积累起来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道德观念与言行对孩子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往往有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举止却是最需要引起注意的。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因一时之快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民无信而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赶”等有益的格言,深刻地反映出中华民族历来视诚信为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尤为重要。
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家长日常中的“言而有信”就是最好的“教材”。
下面的两个情景我们不防思考一下:
当你对孩子作出承诺时,是否能真正兑现承诺?
你对亲人、对朋友作出承诺时,又是否能兑现承诺?
常常有这样一些家长,在日常中为了安抚孩子,就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例如:
我给你买某某东西、我几点钟就回家、你考试考试到100分我就带你去旅游等等。
这些情急之言在出口之后往往就是孩子努力的目标,因此,家长千万要慎言慎行,做出“言出必行”,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
与此同时,我认为作家长的要相互尊重,礼貌用语。
当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分歧时,双方应该及时沟通,积极探讨,形成正确的教育合力。
带孩子出门要以身作则,不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放车,不乱扔纸屑、不大声喧哗;
不带孩子去不适宜未成年人去的场所,生活上不大手大脚等,这些方面我们要做孩子的表率。
教育孩子要尊敬长辈,谦让同辈,学会感恩;
让孩子每天做一项家务当成家庭作业坚持下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成为一个知书达理、道德高尚的人。
3、促进家庭和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是一个感情集体,每一个家庭都笼罩着一定的气氛。
因此,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
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
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事实证明,家庭成员之间相处和睦,能共享欢乐,分担忧愁,彼此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大家处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多么的幸福。
反之,家庭成员争吵打闹,互相猜疑;
或家庭聚赌,这些不良的因素,极大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只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4、把握好“爱”的尺度,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
恰当的爱是造就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
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百依百顺,不管错对与否都是有求必应,往往会害了孩子。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家长的“爱”要“严”而有“度”,在生活中努力用“爱”抑制孩子的不良,让孩
子在“关爱和尊重”中找回自信,把孩子受伤的心灵扶到正路上来。
为心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家庭“亲情”环境,让孩子对自己所拥有的家庭充满自信,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孩子会更加注重塑造自己在家庭、集体和社会中的形象了。
5、微笑着看孩子,运用“太好了”的心态欣赏自己的孩子。
在现实家庭生活中,家长要用“太好了”的心态去欣赏和鼓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对生活充满自信,乐观的对待挫折。
成功事例如下:
过去因儿子成绩差,总和妻子吵架。
每次孩子考砸了,我们夫妻二人就互相埋怨,还要训斥孩子是“笨蛋”,结果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差,有一天,终于落在了全班最后一名。
所以我就想,心烦也没用,不如换一种方法试一试。
我接过儿子的考试卷,微笑着说:
“太好了,儿子!
这回你再也没有什么负担了!
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你是不是病了?
”我接着说:
“没病。
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啊,你不用担心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就是在进步!
儿子大受启发,一想,对啊,在童话《龟兔赛跑》里,乌龟还能跑第一呢!
于是,他心里高兴起来、轻松起来。
第二次考试,他的成绩全班第19名。
我拿过考试卷子兴奋地说:
比上一回已经前进十几名了!
”听了这话,儿子也很高兴。
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的第五名,我激动地说:
“太好了!
儿子,你真了不起!
离第一名就差四个人了!
“后来,我的儿子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名!
一天,儿子回来晚了,沮丧地对我说:
“妈妈,上午听写生字,我错了很多。
老师让我中午重写。
”我们有向以前那样劈头盖脸地数落孩子,而是微笑着说:
孩子,这次你能比别人多练一遍生字了!
”孩子很惊讶的看着我。
没有想到,孩子这天中午把作业写的又快又好。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仔细想一想,很有道理。
为什么说出了“太好了”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当代 家庭教育 存在 问题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