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98336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74.12KB
届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届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宋太祖军事成功是顺应天意D.宋太祖计划在河北定都
【答案】B
【解析】显德七年是公元960年,慕容延钊是陈桥兵变的重要任务,可知材料反映的军事行动是陈桥兵变,表格内容反映赵匡胤为夺位谋划周密,B正确;
河北真定属于后周,不属于契丹,A错误;
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陈桥兵变,并非计划在河北定都,排除D。
4.王守仁巡抚南、赣、汀、漳等地时,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制订颁布了《南赣乡约》,指出:
“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
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
”这说明
A.乡约是社会基层管理组织B.心学已经成为官方正统
C.养成了仁厚的乡风民俗D.理学重视教化、知行合一
【解析】根据“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
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可知,《南赣乡约》重视仁厚的乡风民俗,故C正确;
由乡村群众集体制订,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并自觉自愿履行的民间公约,并非社会基层管理组织,A错误;
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知行合一”,排除D。
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
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结合乡约的含义分析解答。
5.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国人对洋务运动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其中最能体现其运动目的的称呼是
A.自强新政B.同光新政C.洋务运动D.同治中兴
【答案】D
【解析】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同治中兴最能体现其运动目的,故选D;
洋务运动高举“自强”“求富”的口号,所举办的实业或多或少都对列强的侵略造成了冲击,所以最能体现其是回应西方冲击的是自强新政,排除A项;
新政并非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排除B;
洋务运动反映出运动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西方,不能体现出根本目的,排除C。
6.1941-1942年,中共根据当时政治局面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即“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这一变化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B.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D.源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解析】1941-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为了调动地主和农民的抗战积极性,掀起中共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制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故D正确;
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A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不是国共关系,排除B;
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无法体现中国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排除C。
结合1941-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和1947年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分析这个时期的政策。
7.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
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
这一举措
A.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B.配合了国家的改革开放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D.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之义
【解析】根据“1956年”“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周恩来的讲话是为了激发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正确;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结束,A错误;
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B错误;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错误。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6年”“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结合所学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分析解答。
8.下图是1978年12月、1997年8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中共“十五大”精神的推动D.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解析】由表格数据看出,1978年我国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97年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其他经济类型并存,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B正确;
A是材料反应的现象,不是原因,排除;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排除D。
9.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世纪后期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
“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 以上体现了
A.古代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B.罗马法的自觉性、斗争性、权威性、追求平等性
C.限制贵族滥用权力、提高平民权利D.实践人文精神废除奴隶制
【解析】根据“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体现了罗马法的自觉性、斗争性、权威性、追求平等性,故B正确;
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的信息,排除C;
古罗马是奴隶社会,不可能废除奴隶制,排除D。
10.据史料记载“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
”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
【解析】试题分析:
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张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
根据题干信息“竞争代替……中世纪的管制”强调了自由竞争的思想。
A项属于政治,C项属于经济思想,D项属于经济内容,都不符合题干中强调的“竞争”。
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影响
11.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B.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D.美国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解析】根据“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故D正确;
A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不符合“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排除;
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C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但不符合“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排除C。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远远超出经济领域”“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分析解答。
1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箱子上写着“NuclearWar”,用双手按住箱子的是表情惊恐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人,标题为“Letsgetalockforthisthing”。
该漫画主旨所对应的历史背景是
A.局部战争的激烈战况伤害了美苏利益
B.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两极格局形成冲击
C.欧洲一体化成为美苏合作的历史契机
D.超级大国争霸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
【解析】由材料“NuclearWar”可知,所述为核战争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应为,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将世界置于核危险之中,D符合题意;
ABC均与材料中箱子上的信息不符。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徽州地区(祁门、休宁、歙县等地)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使用通货情况表
年代
买卖契约数
使用通货分类
宝钞
银
谷物
绢布
洪武2年1369-1398
49
37
6
5
建文1399-1402
22
7
11
4
永乐1403-1424
103
84
1
14
3
洪熙1425
宣德1426-1435
40
9
21
正统1436-1449
54
35
12
景泰1450-1456
30
27
2
天顺1457-1464
33
31
成化145-1487
90
备注:
永乐七年有一例用元中统钞交易,未入通货分类
材料二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命户部与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自一钱以上,按比例增加重量,足值铸币,这是明初的第一种法定货币。
自洪武八年起,又发行“大明通行宝钞”,不可兑换、不限制发行数量。
此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
之后官府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交易,另一方面推动宝钞流通。
到正统年间,尽管宝钞与银的比价已经贬值千倍,但是朝廷仍下诏“各处诸色课程,……今后俱照例收钞”。
成(化)弘(治)时出现了“宝钞今惟官府行之,然一贯仅值银三厘,钱二文。
民间得之,置之无用之地耳”的现象。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颁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
一钱以下止许用钱”,白银的使用得到了官方认可。
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折银计算,“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等
材料三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后以银元为主币,但当时国内通货混乱。
据统计,截止到1929年,中外银行的银元主要的有15种;
全国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不下30家,发行的纸币上百种。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总统1934年实施《购银法案》,向国内外高价收购白银13亿盎司,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工商厂家和银行钱庄纷纷倒闭停业。
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
废除银本位制,实行白银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
同时实行白银管制,大幅度提高白银出口税率。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
规定法币可无限制买卖外汇。
实行汇兑本位(以外汇为本位,信用由外汇的价格决定),确定法币与英镑的汇率为1元比1.25先令。
美国政府以当时中国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不支持改革为要挟,要求把中国售银所得的款项存在纽约、并由美、英平分中国的货币权。
双方最终妥协,签署了“中美售银协议”,将法币纳入美元集团。
国民政府获得了发行法币的外汇准备金,法币改革得以实施。
——摘编自周春英《英美日三国与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法定货币演变及特点,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政策”的认识。
【答案】
(1)变化:
明朝货币从铜钱到宝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或白银货币化由非法到合法并普及全社会)。
特点:
用银自民间开始,屡禁不绝;
民间趋势促动与朝廷法令推动相结合(或自下而上的趋势与自上而下的展开并行);
民间趋势促动为主
原因:
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政局较为稳定;
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宝钞信用日益丧失;
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
明朝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或明朝长期保持巨额对外贸易顺差);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量白银涌入中国。
(2)认识:
法币政策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实行的废除银本位制、采行纸币制改革。
是中国货币史上的重大改革,基本上实现了中国货币的近代化。
论述:
面对长期币制混乱、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和白银大量外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国民政府在统一全国后,宣布废除银本位制,推行法币。
这一政策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中国摆脱了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稳定了法币的汇率和信用。
统一货币,刺激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法币本身是一种不成熟的汇兑本位制,改革过程中又不得不沦为英、美的附属货币,带有浓厚的殖民地性质;
也使官僚资本迅速完成了对金融的垄断,也为后来的通货膨胀政策提供了可能。
结论:
货币的统一与安全关乎经济和民生,必须建立独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在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主权;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富强。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
【解析】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概括得出,明朝货币从铜钱到宝钞,再到铜、钞、银兼行,最后白银升为主币。
根据“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分析得出用银自民间开始,屡禁不绝;
根据“之后官府一方面严令禁止金银交易,另一方面推动宝钞流通”“白银的使用得到了官方认可”得出民间趋势促动与朝廷法令推动相结合,民间趋势促动为主。
根据所学,可从政局较为稳定、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宝钞信用日益丧失、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量白银涌入中国等角度分析回答。
根据“1935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根据英国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的方案,实行法币政策”“废除银本位制”“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并结合所学得出认识:
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分别从壁纸改革的背景、积极影响和局限性进行论述。
可从建立独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在积极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主权、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富强等角度总结回答。
14.以下是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两幅插图
图275,《巴图族的简单生活》,图281《苏丹大饥荒》
根据图片和图片说明,依据你的理解和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结合一幅图片也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
全球化下的生态危机与贫富分化(或:
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阐释: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人类影响自然界的技术手段的提升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并把污染和有害物质转移到其他国家,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
图中的巴图族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作者说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有优势,往往是获利者;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以及种族、宗教、地区冲突和自然灾害,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
图片苏丹大饥荒,就是贫富分化的生动写照。
回扣: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对全球化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示例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或:
融入现代生活与环境保护、融入全球化与生态保护)
图片中巴图族人的生活显然是落后和封闭的,在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要发展经济,步入现代化的生活,融入到全球化之中而不要被边缘化
但是在发展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同时,必须避免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注意生态保护,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留住青山绿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优美的环境留给子孙万代。
我们要的不是巴图人的落后生活,但是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拟出论题:
全球化下的生态危机与贫富分化。
然后结合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分析阐述,经济全球化带来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最后进行总结,说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日本进行了以现代公务员制度构建为主的官僚制改革,为日本战后政治发展与经济建设构建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后的日本公务员制度汲取了美国成熟制度的诸多优点,又结合日本社会特色和传统文化,构建了富于日本特色的公务员体系,是西方政治行政体制在东方文化维度下运行的成功尝试,成为日本战后经济腾飞,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有力推手和保障。
日本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两类。
其中,在国家机关和国营事业中供职的称国家公务员,在地方政府和地方公营事业中供职的称地方公务员。
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都由国民直接选举或者间接选举产生,任期有限,没有终身任职制,总理大臣一般都是在国会中占有多数议席的政党领袖担任。
战后除了少数官员作为政治家参与国民选举和议会表决任职外,绝大多数要通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
通过考试录用的一般职国家公务员不受政局动荡影响,确保了国家机关行政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工作免受损失,甚至在全国出现了“政治空白”的非常时期,也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各种政策的贯彻执行。
在公务员制度中实行职级制和“年功序列”制,以此为标准,决定工资待遇,规定报考官职。
与此同时,对日本官僚制暴露的缺点也应该高度重视防止重蹈覆辙,比如黑金政治、权钱交易、缺乏活力等。
在构建官僚制度同时推进民主建设,把握政治民主与官僚制的平衡。
——摘编自《日本官僚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影响。
(1)公务员分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两类;
任用制分为选举和考试两种;
实行职级制;
推行“年功序列制”。
(2)战后公务员制度改革影响深远,是西方政治行政体制在东方文化维度下运行的成功尝试,成为日本战后经济腾飞,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强国的有力推手和保障。
中国的现代公务员制度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中日同属亚洲文化圈,日本的公务员改革对中国有重要的价值和启发作用。
(1)特点:
根据“日本公务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两类”得出公务员分为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两类;
根据“除了少数官员作为政治家参与国民选举和议会表决任职外,绝大多数要通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得出任用制分为选举和考试两种;
根据“实行职级制和‘年功序列’制”得出实行职级制,推行“年功序列制”。
(2)影响:
可从对战后公务员制度改革影响、日本战后经济腾飞以及对中国有重要的价值和启发作用。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朝韩首脑会晤于4月27日在板门店南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这是朝鲜战争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韩国土地,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美国智库韩国经济研究所高级主任斯坦加龙认为,中、美等国为创造朝韩首脑会晤的必要氛围做出重大贡献。
没有各方落实安理会涉朝决议、推动对话实现的一系列努力,今天的好局面就不会出现。
朝韩以平昌冬奥会为契机展开的一系列积极互动值得赞许,让半岛气氛从对抗转为对话。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道下德成说,朝韩或许会在无核化问题解决的前提下达成一些合作共识,但这个前提有赖于朝美会谈结果。
未来朝美首脑会谈最乐观成果是双方就无核化和朝美关系改善达成原则性共识,但真正实现共识可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韩国统一部前长官丁世铉说,这次会晤可能成为半岛冷战结构解体的起点。
只要会晤进行顺利,朝核问题能通过对话得到解决,韩朝关系或将以超出想象的速度迅速恢复。
届时不仅金刚山旅游项目和开城工业园区会得以重启,韩国还可能帮助朝鲜在元山港口一带新建工业园区,帮助朝鲜进行经济建设,从而起到消除韩朝间敌对意识的作用。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韩关系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韩关系缓和的积极影响。
(1)在1945年8月9日,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
美国和苏联的在全球争霸。
(2)促进朝韩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
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积极影响:
可从促进朝韩经济的发展、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以及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等角度分析回答。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王文韶,字夔石,浙江仁和人。
咸丰二年进士,铨户部主事。
累迁郎中,出为湖北安襄郧荆道。
左宗棠、李鸿章皆荐其才。
初,英、法并缅、越后,西南缘边防务益棘。
文韶绥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第十 一次 模拟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