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解说词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9692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8.17KB
电视解说词Word文档格式.docx
《电视解说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解说词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
而在你真正动笔写解说词之前,首先要充分思考,围绕专题片的主题进行构思,然后一气呵成。
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把你在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观点表达出来。
必须把自己的感情世界融入其中,将内心的情感用文字淋漓尽致地写出来。
可以相信,在这种境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也定会打动观众的心。
相反,同样是在作一个电视专题节目,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如果没有打动你的心或者引起你的兴趣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写出打动观众心的解说词。
只有你对采访对象、镜头中所表现的内容或你想说明的事物感情真挚、兴趣十足、关心专注,这样你写出来的解说词才会感染观众。
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有人说,前期采访我也很认真,坐下来开始写解说词我也很投入,可写出来的解说词就是不能打动人。
我想主要原因那就是文字功底欠缺了。
头脑里没东西,肯定倒不出“货”来。
如果知识面广、文字能力强,那语言的组合就会很顺畅,文字的表述就如同源涌般溢出。
因此,要写好一篇解说词,必须有文学“细胞”,善于用文字语言表述、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画面。
现在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很少讲究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而更多的是些公式化、简单化、不生动、干巴巴的文字罗列或一些数据排序充斥整篇文章。
有的就是一篇工作报告或总结报表,就连播音员配音时读起这样的解说词来都感受乏味得很。
这样的专题节目若受看才怪呢?
一篇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不一定是运用了多少排比句、多少古文诗句、多少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但它首先应当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品起来很有味道,集语言的新鲜性、评说的深刻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一体。
通篇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即使不看电视片,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细读起来让人振奋、引发思考、唤起遐想、回味无穷。
深入采访、融入真情、文字功夫是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重要三步。
对电视记者而言,不能只注重图像、画面,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
只有这样,你制作出的节目才能更受观众欢迎。
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加之优美的解说词,这样的电视节目就如同配上了绿叶的红花能不受人喜爱吗?
视听天地电视专题解说词写作技巧
李红(荆门电视台448000)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类节目中永远不是独立的艺术,它的生命与画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起着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的作用,又与画面、音响等元素一道共同起着向观众传情达意的作用。
可以说,解说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视专题类节目的优劣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撰写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除了运用一般性的写作手法外,尤应注重“铺开写”与“提起来写”两种写作技巧,才能较好地展示其“叙述”和“表达”的功能。
一、配合画面“铺开写”解读画面求认同
所谓“铺开写,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要配合画面铺陈开来写,发挥“叙述”的功能,求得收视者的认同。
一部电视专题类节目确定“说什么”后,在“怎么说”中少不了“叙述”。
在“叙述”这个环节上,解说词要将有必要向观众解释说明的背景、经历、数据等铺陈开来,叙述清楚,用口语化的语言简洁明了地写,不能让观众产生理解上的模糊和岐义。
以荆门电视台和美国纽约国际影视传媒公司合作的52集大型电视系列片《他乡中国情》为例。
《在美国过年》一集中展示了在美国的华人怎样度新春、过新年、牵乡情、怀故园的情节,片中解说词对其新闻背景作了必要的介绍,其中这样写道:
“对于纽约市的华人来说,羊年新春是一个不寻常的新年,2002年11月7日这一天,由于46位纽约市议员全部投了法案赞成票,中国农历新年被正式纳入纽约市公共节假日,这一法律在当天生效,这不仅使中国农历新年成为纽约历史上第一个被纳入公共节假日的亚裔节日,也使纽约市成为全美国第一个将亚裔传统节日纳入公共节假日的城市,这充分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承认和尊重。
”这种平实铺叙的解说,向观众传达了信息,讲明了背景,达到了烘托主题的目的。
除这种成段的“铺开写”之外,近年来,电视专题类节目中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叙述方式——将解说词和当事人采访同期声穿插起来,有时甚至细致到一句解说一句当事人同期声采访的穿插,将两种不同的声音穿插结合起来的“铺开写”的方式,灵活而不沉闷,比较适合有强烈冲突的事件叙述,央视《今日说法》和《社会经纬》栏目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叙述方式。
这种方式在地方台相关体裁的表述与展现中也被广泛采用,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同。
二、“提起来写”画外意升华主题表深意
所谓“提起来写”,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既要配合画面写,也要写出画外之意,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之目的。
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想深一点”,才能发挥其“表达”之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理、情是专题类节目的三要素。
“事”是片子所反映的对象、表达的客体,它常常叙说的是一个或一段故事,反映的是故事里活生生的人;
“理”是故事中所蕴涵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
“情”是作者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
“说理”和“抒情”都需要解说词从具象的人与事中,写出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东西来。
如此“提起来写”,便可在叙述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感悟,让事和理乘真情之舟,抵达观众内心深处的“彼岸”。
仍以《他乡中国情》解说词为例。
笔者在《边缘人——在美国做主妇》一集中写道:
“华人移民到了美国,难免会有乡愁和失落感,尤其是对那些在国内有着一定事业基础的女性,因此寻觅各种方式使乡愁得到某些释放或解脱,在她们的生活当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于是不同背景的女人们定期聚集在一起,聊一聊,叙叙旧,实质上就是要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使心灵得到填满,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这样的家不是某国某地的某个家,而是内心的去处,这种家并没有具体的实体,但会让心感到充实而又温暖。
”这样“讲理”,触及心灵,言语虽不多,回味却深长。
三、“铺写”“提写”两兼用叙事说理便生动
一篇专题类节目解说词如果通篇都是“铺开写”,平铺直叙,把事情说清楚就算完成了,这样的节目只能算是长新闻,不能称其为专题类节目;
如果通篇都“提起来写”,围绕理性思考组织素材而不注重情感表达,这样的节目只能说是新闻评论,也不能称其为专题类节目。
笔者认为,电视专题类节目融事、理、情于一炉,解说词既要“铺开写”又要“提起来写”,要在这两种写法中实现“无缝链接”。
从观众反映来看,通篇夹叙夹议,叙事、抒情、议论三者相结合的解说词很受欢迎,这种解说词写法,不拘泥于叙事、不拘泥于具象,也不离开一些具体事件、具体事情来空发议论、独自抒情。
作者首先是非常真诚地去体味片中人的情感、处境,然后在写作中把握好尺度,让解说词离片中的报道主体既不十分“近”,也不十分“远”,而是若即若离,有“根”有“叶”、有“血”有“肉”地表达,这样有利于触动观众的心灵,把情绪调动起来。
中央台《考古中国》系列片中解说词几乎都是这种写法。
笔者在为《他乡中国情》撰稿时,借鉴和采用了这种写法,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
以《一半在东,一半在西——美国画家李如侠》一集为例,解说词写到:
“说不清为什么,李如侠偏偏爱用如今中国人平时都很少用的毛笔。
当有几千年历史的毛笔被环绕在西方人的手指间,难道这柔软的笔锋向他透露的是古老文明的讯息?
”这段解说配合李如侠写毛笔字的画面,配合《图兰朵》的音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众普遍反映对片中“那个美国人还会写毛笔字”的印象十分深刻。
又如荆门电视台拍摄的反映一群退休老人酷爱唱京剧的长纪录片《皮黄情》中,有一组画面是张师傅正在唱戏,老伴给他倒了杯水,然后坐得远远的瞅着他。
解说词写道:
“张师傅在家吃完饭,又细细品味起早已熟知的唱段,对他来说,看不厌、听不烦的是‘皮黄’,对从不沾‘皮黄’边的妻子来说,看不厌、听不烦的是一辈子的老伴。
”观众反映这种风格的解说词有韵味,值得细细品味。
所以,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把握好“铺开写”与“提起来写”的关系,对于加强节目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大有裨益的。
电视解说词写作
电视解说词谁都会写,但真正写得好,写得符合电视的特点和规律,并不那么容易。
许多文章写得好的人,不了解电视制作的特殊要求和特殊规律,按一般写文章的方法来写解说词,结果却和电视的其他表现方法配合不起来。
如何处理好画面语言同解说词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各表现手段、构成因素之间有机配合的问题。
这种配合关系的处理,是合理运用电视语言,正确处理、安排解说词使用的关键,也是我们要讲的重点。
第一个问题:
电视解说词的结构特点
准确地说,电视解说词写作并不是一种写作,而应当是一种处理和安排。
为什么说是一种安排,它和电视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是有关系的。
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所谓多因素,是指电视语言是由多种艺术因素和多种技术表现手段共同构成的复杂结构。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它包括画面、美术、音乐、解说、字幕、同期声,以及各种特技、录音等技术手段构成。
而这些手段往往是在电视节目中共时态发挥作用。
这些不同的手段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表述任务,共同构成电视语言的表述系统。
所以说,我们在使用电视解说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电视语言的立体结构这样一个特点,考虑到它和其他电视手段的配合关系和协调关系。
所以说电视语言的立体结构决定了解说词写作只能是一种处理和安排。
第二个问题: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主要是指:
电视解说不去独立地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也不去独立地塑造电视艺术形象,它必须和电视的其他手段(尤其是画面)一道配合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报道,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
在一般情况下,解说词不能脱离画面单独存在,也不能独立成章。
电视解说词的接收对象不是读者,也不是听众,而是观众。
观众的视觉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画面上,所以解说词写作一定要围绕画面进行。
必须为“看”而写。
体现电视解说为“看”而写的特点,在文字处理上起码包涵这样两层意思:
第一、电视解说的文字中应该包含有一定量的潜台词,即没有直接说出,但可以感觉到这样的意思,随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向画面上引导。
这样的潜台词就是“请看画面”。
第二、电视解说词应来自画面,从画面中寻找一个切入点,然后展开解说,又回到画面中去。
它必须在画面中找到一个细节,找到一个信息点展开解说。
第三、在电视解说词的表述过程中应该有大量的、足够的指代性语言。
如“这个,那个;
这些,那些;
这里,那里;
如此,这般;
以及“他、他们”之类的指示代词特多。
由于电视解说在电视作品中的地位,决定了它自身形态的不完整性和非独立性。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解说从手法上说,只是一种“镶嵌”的艺术,而不是自我堆砌;
它不承担所有“画龙”的任务,只承担其中“点睛”的任务。
往那里镶嵌,向何处点睛,是否镶嵌得天衣无缝,能否点睛在关键之处。
需要认真设计和安排。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处妙笔,则点石成金。
由于电视解说非独立性的特点,创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尽量用画面叙事,用画面讲故事。
对于电视节目需要表现的内容信息,能够用画面表现的,尽量用画面表现。
要善于使用画面讲故事,提高画面自身的叙事能力。
电视画面本身有极强的表现力,也有很出色的叙事能力。
电视语言有很多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不少编导,不善于用画面表述,而习惯于用解说。
遇到需要传达的内容信息,需要讲述的故事情节,首先想到的是传统的文字叙事。
实在不行,就大量地使用人物采访进行叙述。
而不会用画面讲故事,不擅长使用画面的叙事。
什么时候需要用解说呢?
只有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再考虑使用解说。
一是对那些曾经出现和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未能及时拍摄到或保留下来相关图像,试图用画面再现过去,再现历史,电视画面无能为力。
二是对画面形象无法必须的尚未发生的事情;
或对将来可能出现的事物进行预测和展望。
三是画面难以直接揭示、剖析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是画面难以表达那些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
五是画面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2)电视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和解释。
千万注意,不要见山说山,见水说水,只是“看图说话”式地撰写解说,简单重复说明画面已经充分交代,观众一目了然的画面形象。
没必要作重复的解释和说明。
解说应当向观众介绍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无形的信息,和画面有一定联系,但观众直接看不出来的信息。
电视解说不去简单解释说明画面,更侧重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3)在一般情况下,解说的最后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
就是说,从操作的程序上,应当先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完成的具体情况,再考虑解说词的处理和安排。
这里我们讲的是一般情况,特殊类型个别情况将在另章讨论。
解说是“镶嵌”,是“点睛”,没有画面,往那里镶嵌?
没有龙体,向何处点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少人在制作节目的程序上,习惯于事先写好解说词,然后根据解说词文字稿的内容再来编画面。
有些人干脆把磁带录好彩条铺好黑场,把解说词录在磁带上,然后根据解说词插入相关的画面镜头。
这种作法比较简单,解说和画面的位置也容易对齐,目前采用这种先解说、后画面的作法,为数还不少。
但是这种作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声画两张皮”。
解说事先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表述系统,然后配上相关的画面图解文字,解说与画面各行其是,都缺少针对性,失去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和特点。
有人提出,事先没有解说词的基础,我们根据什么去编辑画面呢?
可以有一个文字脚本或策划方案呢?
可以。
但这个文字脚本或策划方案,仅仅是一个最初的设计和勾勒的雏形,它为我们的拍摄、采访、编辑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和逻辑思路,但不能作为最后的解说词使用。
因为文字脚本或策划方案,面临着一个电视化的过程。
在这个电视化的过程中,文字脚本的许多内容要被转化为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要被不同的电视手段分化,瓦解。
就是说要被“五马分尸”。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转化为画面表现,还有一部分内容分别被转化为音乐、字幕、同期声采访等手段,只有一部分内容被改造为解说词。
文字稿的电视化过程,就是一个被肢解和取代的过程,所以文字脚本是不能直接作为解说词使用的。
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写作,也和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
它必须符合电视的特点和规律,起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前期拍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充分考虑它的可操作性。
文字脚本必须适合操作,能够操作。
甚至连时间周期,路线场点,经费人力,技术设备,难易程度,这些条件都要考虑周全。
无法操作的文字,是没有用的。
第二、要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与可视性。
文字脚本的写作要充分考虑电视形象化传播的特点,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全部内容都适合电视表现的。
文字脚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侧重那些具有可视性、画面感的材料。
第三、在文字脚本阶段,最好确定下将来节目的叙事角度和叙述人称。
因为叙事角度和叙述人称的事先确定,对前期的采访拍摄都有先在的规定性,直接影响拍摄方式和拍摄风格,影响采访记者的提问和介入方式。
但文字脚本无论如何精彩,它也不能作为最后的解说词直接使用。
解说词一定要根据编成的画面去合理安排布局,它来自画面,又引导画面。
(4)电视解说词不要求文字形式的完整。
一般文章的作者,尽量追求文字形式的完美。
但解说词不作这样的要求,因为它既不需要,也没有必要追求文字上的完美无缺。
我们把解说词从电视节目中分离出来以后,单独去看,就可以发现,它在文字形式上有许多缺陷和不足。
它的文字结构是不严谨的;
某些语言是不连贯的;
思维是跳跃的;
因果关系是残缺的;
指代关系是不清楚的;
比例是不匀称的……给人东拉一句,西扯一句;
突如其来,忽然又去的感觉。
刚说到历史,又转到当代;
才提到海外,又扯回中国;
不是有因无果,就是有果无因。
其因其果到那里去了?
可能在画面,可能在采访同期声,也可能在字幕。
总之,并不一定体现在解说词中。
如果用文学写作的标准去衡量它,会轻而易举地指出许许多多文字上的缺陷,甚至给人前言不搭后语,没头没脑,支离破碎的感觉。
但是,这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正是电视解说在文字形式上的特点。
解说词是一种“镶嵌”,要求配合。
所谓“镶嵌”,就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有突出有回避。
这样才能“嵌入”画面。
如果一味追求完整,文字上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其结果只能是“硬贴”成两张皮。
解说词的缺陷和不足,正是留给其他电视语言发挥的地方。
表面上只言片语的解说,一旦进入电视语言的总体系统,就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因此,电视解说无需考虑自身文字的完美,不能自说自话。
解说过于追求表面文字形式的完美,反而是愈益反损,失去了电视多种手段表现的综合优势。
(5)解说不要描绘自然景色、描写人物形象。
因为解说语言对形象的描述再准确、再生动、再传神,也远远不及画面一个镜头那样,能形神兼备、纤毫毕现。
在表现事物的外在形态方面,画面语言有其天然的优势,完全用不着解说词去搜索枯肠,用抽象语言做隔靴搔痒式的苍白描写。
语言描绘形象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准确”。
尽管语言在传达其他信息方面极其准确,画面极其不准确,唯有在描绘形象上,二者正好相反,画面描绘非常准确,语言描绘非常不准确。
因为文字语言描绘形象,只能用模糊语言,而不能用精确语言。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唤起读者无穷的遐想神思,勾画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电视传播则不然,它不必去唤起观众的形象感,尽量避免对画面形象的直接描写,尽可能少用描述性语言和过多的形容词汇。
至于花红草绿的景色,热闹壮观的场面,对电视画面来说,是小菜一碟;
对电视解说来说,是废话一堆。
所以,写解说,一定牢牢记住三个字“少描写”!
一般情况下应当先编好画面,然后根据画面的情况安排解说。
但根据电视节目的不同类型,不同题材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安排。
如政论片、文献性纪录片等。
政论片和文献性纪录片的情况比较特殊,可以事先写好一套相对完整的解说词文稿,然后根据解说词的叙述结构、意义表达,去拍摄、寻找相关的画面作形象的说明。
解说作为基本的表述手段,电视的其他表现手段围绕解说进行安排。
所以,这类节目定位特点是“解说为主,解说先行”。
那么,政论片和文献性纪录片对解说有那些特殊的要求呢?
(1)解说的语言有独家资料,独家观点。
比较完整的表述形式。
(2)以具体的细节,具体的故事情节代替政论。
(3)论述带着信息进行。
其次是电视新闻可以先写好新闻稿
为什么电视新闻消息的制作可以先写好新闻稿,然后再根据新闻稿来编辑画面呢?
这样不会造成“声画两张皮”的问题吗?
电视新闻可以事先写好新闻的文字稿,然后根据文字稿再来编辑画面。
其一,因为电视新闻消息一般报道的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复杂的旁枝末节,而且新闻消息报道的时间比较短,平常一条消息也就是几十秒钟,或一、两分钟而已。
记者一般都是自采、自写、自编,记者在写稿件的时候,对将要编辑的画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对有限的一些镜头和顺序基本上是“成竹在胸”。
特别对记者比较熟悉的常规报道,画面镜头的基本框架路子早已是轻车熟路。
所以,在撰写新闻稿的时候,脑海中已经对未来的画面有了形象的储存。
可以根据脑海中的画面处理和安排新闻稿的文字。
其次,我们国家有些消息的报道要求必须使用“新华社统搞”无论报纸、广播、电视,所有的传播媒介必须使用统一的稿件,统一的文字向外发布消息,不容许进行任何改动或增删,也不需要考虑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
所以,各种媒介吃“大锅饭”的情况,就只能根据事先确定的统一的文字稿再来编辑画面,用相关的画面对文字稿进行辅助的图解。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宣传部门规定的“统稿”,要求统一口径,统一文字。
比如,对逝世领导人的履历、评价,重要会议的公报等,都不允许媒体各行其是地进行报道。
像类似这样的情况,只能根据文字稿编辑画面。
其三,有些电视新闻消息的报道没有充分的电视化,同报纸、广播的新闻消息的报道没有明显的区别。
没有不可替代的画面信息,万能画面太多。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不像写文章,拿一摞稿纸和一支笔,就可以洋洋洒洒,天马行空般地任意挥洒。
电视解说必须全方位地考虑问题,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难就难在这里。
标题:
[转帖]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虽然观众在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的是画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视 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