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9197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3.85KB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剖析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发现鱼浮头的急救办法有(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机、泼洒增氧药物)等。
•13、鱼苗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
(2)℃,鱼种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
(5)℃。
•14、在复口吸虫的生活史中,(螺类)为第一中间宿主,(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鸥鸟为终末宿主。
•15、病鱼“跑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口饵料)(池塘漏水)(车轮虫寄生)。
•16、竖鳞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鳞片竖立),主要危害(鲤鱼、金鱼)。
•17、疾病发生与(环境)、病原体与鱼类的体质有关。
•18、大黄使用前用(氨水)浸泡12小时,目的是使蒽琨衍生物游离出来。
•19、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0、烂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鳃丝(溃烂),常粘有污泥。
患严重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皮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这个病灶区俗称(开天窗)。
•21、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大致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
•22、九江头槽绦虫生活史需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才能发育为成虫。
•23、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
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体的(肠道)部位。
•24、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
•25、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三个时期。
•26、硫酸铜的毒性与水温成(正)比,与pH成(反)比。
•27、小瓜虫适宜的繁殖水温是(15--25)℃,大量寄生时,在鱼体表形成(白色小点状囊泡)症状。
其传播方式是(幼虫)。
•28、水产药物选择应遵循(有效、安全、方便、廉价)基本原则。
•29、疫苗的应用除采用注射方法外,还可采用(童虫、壮虫、老虫)等方法。
•30、锚头鳋雌性成虫可分为(童虫、壮虫、老虫)三种形态。
•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海水鱼养殖中,对寄生虫疾病最常用、有效、安全的方法是(A)
•A.淡水浸洗B.口服抗寄生虫药物C.抗菌素海水浸泡D.注射抗病毒药物
•2、下列(C)寄生虫钻入寄主血液中。
•A.车轮虫B.小瓜虫C.拟阿脑虫D.聚缩虫
•3、下列容器中不能用于盛装含氯消毒剂的有(D)。
•A、木质容器B、塑料容器
•C、陶瓷容器D、金属容器
•4、硫酸铜在软水中使用比在硬水中具有(C)和药效。
•A.降低毒性B.中和毒性C.增高毒性D不影响
•5、鳃片指环虫的头部背部有(B)个黑色眼点。
•A.1B.4C.3D.2
•6、鲤斜管虫病流行的水温是(B)℃。
•A.8-10B.12-15C.20-25D.26-30
•7、如果采用口服法治疗水产动物疾病,主要缺点有:
(C)
•A、水产动物易受机械损伤B、用药量大
•C、受食欲的影响很大D、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
•8、双穴吸虫的尾蚴在(D)发育成囊蚴。
•A.鸥鸟肠内B.鱼体肌肉内C.锥实螺D.鱼的视觉器官
•9、四极虫寄生在鱼的(A)部位。
•A.胆囊B.腹腔C.鳃D.鳍
•10、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B)不但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
•A 车轮虫病 B 小瓜虫病 C 斜管虫病 D 鱼波豆虫病
•11、在酸性水域中,鱼体全身布满白点,象裹了一层米粉是(D)。
•A 小瓜虫病 B 白皮病 C 鲤痘疮病 D 甲藻病
•12、锥体虫病的传播方式是(C)。
• A 直接感染 B与病鱼接触 C 靠水蛭感染 D 鱼吞食而感染
•13、当用药物治疗鱼病时,若要使用挂袋挂篓法,必须满足下列哪个条件的药物才可使用。
(B)
•A、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大于药物的使用浓度
•B、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小于药物的使用浓度
•C、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等于药物的使用浓度
•D、不用考虑水产动物对药物的回避浓度
•14、下列药品中目前已被禁用的水产外用药为(C)。
•A.生石灰B.硫酸铜C.硝酸亚汞D.敌百虫
•15、可选择(A)作为治疗指环虫病的药物。
•A.90%晶体敌百虫B.硫酸铜C.氟哌酸
•16、由原生动物、蠕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引起的疾病称为(C)。
•A.病毒病B.细菌病C.寄生虫病
•17、血居吸虫的终末寄主是(A)
•A.鱼B.鸟C.人D.猫、狗
•18、病鱼体呈黑色,游动缓慢,皮下肌肉、口腔周围、各鳍基部、鳃盖边缘或肠道、肝等部位有点状出血现象,有时有“白鳃”的现象,这应是(D)
•A 车轮虫病 B 肠炎病 C 烂鳃病 D 出血病
•19、长期投喂高能量饲料时,水生动物容易患(C)
•A.车轮虫病B.虱病C.脂肪肝病D.白皮病
•20、淡水成鱼养殖阶段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是(A)
•A.爆发性流行病B.九江头槽绦虫病C.淋巴囊肿病D.车轮虫病
•21、用大黄氨水液来防治细菌性烂鳃病,1kg大黄应在(B)的氨水中浸泡12~24小时。
•A 10kg0.3%浓度 B 10kg0.6%浓度
•C 20kg0.3%浓度 D 20kg0.6%浓度
•22、鲤斜管虫病流行的水温是(B)℃。
•24、病鱼皮肤上布满白色小点的是(B)病。
•A.单轮虫B.小瓜虫C.口丝虫D.斜管虫
•25、鱼体的白内障病是由(C)引起的。
•A、血居吸虫B、侧殖吸虫
•C、复口(双穴)吸虫D、茎双穴吸虫
•26、(B)是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高峰季节。
•A.春天B.秋天C.冬天D.夏天
•27、漂白粉若贮存不好,久置会分解成(B)并放出氧气。
•A.二氧化碳B.氯化钙C.亚硝酸盐
•28、小瓜虫的最适繁殖温度为(A)。
•A.15-25℃B.5-15℃C.25-35℃D.12-18℃
•29、鱼类长期在池水pH值(A)的环境中,一般都可正常的生长。
•A.6.8-8.0B.小于6C.大于9
•30、可选择(A)作为治疗车轮虫病的药物。
•31、下列病原中(B)属固着类纤毛虫。
•A.毛管虫B.车轮虫C.累枝虫D.背泥登虫
•3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称(B)。
•A、单纯感染B、混合感染
•C、继发性感染D、重复感染
•33、一天中最易发生浮头的时间是(D)
•A.中午B.下午C.傍晚D.凌晨
•34、九江头槽绦虫病主要危害(C)
•A 鲢 B 鳙 C草鱼种 D鲤鱼
•35、白鲢在水中狂游乱窜,患的是(A)
•A.碘泡虫B.中华蚤C.锚头蚤D.车轮虫
•36、鲢鳙鱼肛门两侧溃烂,有一圆形红斑是(B)。
•A.赤皮病B.打印病C.尾柄病D.疥疮病
•37、许氏绦虫的中间寄主是(C)
•A.剑水蚤B.田螺C.颤蚓D.锥实螺
•38、鲤嗜子宫线虫的雌性成虫的颜色为(D)。
• A 白色 B 乳白色 C 无色透明 D 红色
•四、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贫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出血性贫血、吸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肾脏、脾脏疾病引起的贫血。
•(×
)2、鱼体的闭口病是由于血居吸虫引起的。
•(√)3、预防锚头蚤病时,可以利用患锚头蚤病的病后鱼获得免疫力的原理进行免疫。
•(√)4、全池泼洒食盐及小苏打合剂,可治疗水霉病。
)5、药物的麻醉作用是指药物使机体的活动全部停止而不易恢复。
•(√)6、检查用的病鱼最好选择症状明显、尚未死亡,或刚死不久的病鱼。
)7、寄生虫寄生在水生动物体上就会引起疾病。
•(√)8、棘头虫无消化系统,靠体表渗透吸收营养。
)9、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发生在越冬。
•(√)10、病毒对抗菌素药物不敏感,所以用抗菌素来治疗病毒性疾病是无效的。
•( ×
)11、药物的剂量与药物的作用成正比,剂量越大,效果越好。
•( √)12、水生动物营养过多和营养缺乏都可患病。
)13、九江头槽绦虫主要寄生在草鱼种的鳃上,因此可以用药浴的方法防治。
)14、车轮虫、斜管虫均属于体内寄生的寄生虫。
)15、发病鱼体两侧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红斑,以后逐渐扩大,形似在鱼体上盖了红色印章,这是赤皮病的主要症状。
•(√)16、很多种因素都会引起水产动物缺氧,甚至浮头,比如水产动物放养密度过高;
夏季暴雨,引起上下水层的对流;
冬季北方地区冰层覆盖水面;
池底腐殖土层过厚,有机物过多等。
•(√)17、水霉的菌丝可分为内菌丝和外菌丝,内菌丝主要是吸收营养和固着的作用,外菌丝主要是繁殖的作用,其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8、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的亲鱼。
•(√)19、磺胺类药物如果和磺胺增效剂合用(如甲氧苄啶,TMP),可以增强磺胺药效数倍。
)20、环丙沙星为喹诺酮类药物,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渔药。
•(√)21、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的变化,促使某些生物尤其是浮游植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质变坏、发臭、水质异常的一种生态现象。
•(√)22、赤潮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常附着在海产动物的鳃上而引起窒息死亡。
)23、碘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般常与光合细菌同用比较理想。
•(√)24、鲤鱼亲鱼被鲤嗜子宫线虫寄生后,往往不能成熟产卵。
)25、病毒可用肉眼或一般显微镜就能观察到。
)26、中华鳋寄生于鱼的体表、鳍和口腔等处,由于其头胸部钻入寄生组织内,而大部分的胸部和腹部露在鱼体外,呈针杆状,当大量寄生时,鱼体似披了蓑衣,故称“蓑衣病”。
)27、生石灰一般呈粉末状,当变成块状,说明成分已发生变化。
)28、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发生在越冬期间。
•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
•1、简述鱼体检查的基本步骤。
•答:
鱼体检查的顺序是先目检再镜检,其顺序分别是:
•
(1)体表:
按顺序从头部、口腔、眼睛、鳃盖、鳍等仔细观察,检查是否有大型病原体寄生在体表;
然后观察粘液、皮肤和鳍、肛门等处有无充血、出血、炎症、溃疡等。
•
(2)鳃:
重点观察鳃丝,首先观察鳃片颜色是否正常(鲜红色),其次观察粘液是否增多,再次看鳃丝末端是否肿大或腐烂。
•(3)内脏。
以检查肠道为主。
•2、镜检隐鞭虫病时,如何区别鳃隐鞭虫与鱼的红细胞?
两者大小相似,镜检时区别主要有两点:
•
(1)红细胞从血管中流出时,大量红细胞是按一个方向流动的,而鳃隐鞭虫是借波动膜不断地起伏颤动,虫体缓慢的扭动前进,而绝不会虫体按一方向流动。
•
(2)仔细观察时,鲤隐鞭虫可以伸长、缩短,当运动缓慢时,可见虫体后面拖一条伸直的后鞭毛。
•3、简述卵甲藻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方法
•主要症状:
疾病初期病鱼体表黏液增多,并有少量白色小点;
严重时白点连片重叠,像裹了一层“米粉”,“粉块”脱落处发生溃烂,并常有水霉继发感染。
•防治:
鱼池全池泼洒生石灰,既能杀灭嗜酸性卵甲藻,又能使池水呈微碱性。
•4、细菌性肠炎病和肠炎型草鱼出血病的症状有何区别?
•细菌性肠炎病:
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肠炎型草鱼出血病:
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和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
•5、比较室外池塘全池泼洒法和浸洗法的优缺点。
•
(1)全池泼洒法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杀灭水中和养殖个体体表的病原体;
缺点是用药量大,成本高。
常常破坏池中饵料生物。
•
(2)浸洗法的优点是对养殖个体消毒效果好,用药量少,成本低,对池中饵料生物危害小;
缺点是操作复杂,操作时易损伤养殖个体,浸洗时间难掌握,对池水中的病原体无作用。
•6、简述九江头槽绦虫的生活史。
•卵,(水中孵化)——钩球蚴(中间寄主),被剑水蚤吞食——原尾蚴(终末寄主),鱼类前肠——裂头蚴——发育成成虫。
•7、浅谈三代虫和指环虫在形态上的差别及物单殖吸虫病的防治。
•
(一)区别:
三代虫:
有1对头器(2个突起),没有眼点;
后固着器有1对中央大沟、8对边缘小沟、2根连接片;
胎生,一般为3代同体,有时还可看到第4代。
•指环虫:
前端有2对头器(4个突起),4个黑色眼点,呈方形排列;
后固着器上有1对中央大沟、7对边缘小沟、1~2根连接片。
•
(二)防治: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提高鱼体抗病力。
•治疗措施:
1、全池遍洒晶体敌百虫,0.5~0.7g/m3;
2、晶体敌百虫与面碱合剂(1:
0.6)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g/m3、鱼种下塘前用高锰酸钾药浴,15~20g/m3,15~30分钟。
•8、简述水产动物病害的预防方法。
•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
(1)改善生态环境。
设计和建筑养殖场时应符合防病要求;
采用理化方法改善生态环境;
采用生物方法改善生态环境。
•
(2)增强机体抗病力:
加强及改进饲养管理;
人工免疫;
培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建立检疫制度;
彻底清塘;
机体消毒;
饲料消毒;
工具消毒;
食场消毒;
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消灭陆生终末寄主及带有病原体的陆生动物;
消灭池中椎实螺等中间寄主。
•六、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1、健康养殖包含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内容
•
(1)认为提供养殖对象所需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
•
(2)养殖模式能使养殖对象活动正常,生理机能正常,能利用自我抵抗力抵御病原入侵及环境变迁。
•(3)投喂适当能满足养殖对象营养需求的饵料。
•(4)产品无污染。
•(5)利用资源最省。
•意义:
(1)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
(2)提高产品质量。
(3)促进科技进步。
•2、阐述淡水鱼类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别。
1、病毒性出血病的主要病症特征表现在:
•其口内上下腔明显充血,且上腔有明显的血肿,口腔及鳃盖内侧呈放射性充血现象,腮丝发白,腹部无明显腹水,虽严重贫血,但其腹壁没有明显变薄,明显充血,胸腔有可见血丝,甚至有条块状血凝现象,体表呈全身性较为均匀的点状充血,破损处指压可见血液渗出。
•2、细菌性败血症主要病症特征表现在:
•体表则呈斑片状充血(烂身病即源于此缘),指压没有明显的血液渗出,鼻闻则有腥臭味,腹部膨大并充盈淡黄或微红的腹水,重者拎起头部则从红肿的肛门里自溢,腹壁因贫血变薄,呈灰白色,无明显充血现象,心、肝、胆及其基部均呈发炎状,腮丝发炎肿胀但无发白,腮盖外侧呈放射性充血。
•3、浅述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方法。
(1)发病季节到来以前,人工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
(2)用出血病免疫疫苗浸泡当年夏花,亦有效果。
(3)采用生态防病养殖法。
稀养、混养、加强管理,可以降低发病率。
(4)药物防治。
先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达到0.7g/m3,再按每万尾鱼种以500g大黄拌入饵料中投喂,6d为一个疗程,头天应加倍。
(5)发病季节每半月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用量0.5g/m3水体。
(6)聚维酮碘30g/m3水体浸浴草鱼种15~20min,可预防草鱼出血病。
也可全池泼洒,用量为0.2~0.5mL/m3水体。
(7)每千克饲料中加200g黄芩、黄柏、大黄、板蓝根,再加170g食盐,拌匀后制成颗粒药饵,投喂,连喂7~10d。
•4、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哪些主要的给药方法?
分别简述其优缺点。
•1、遍洒法
•优点:
杀灭病原菌彻底(水中、体表)
•缺点:
用药量大、安全性差、副作用大、污染水体、杀灭水中有益生物
•注意事项:
①准确计算药量②勿用金属容器盛药③泼药时间与方法④泼药后注意观察,有异常及时补救
•2、浸浴法
药少,疗效好,不污染水体
拉网易损机体;
不可杀灭水中的病原体
①先配药再放鱼②药浴时间灵活掌握③细心操作避免受伤
•3、挂袋挂篓法
药少、简单、无危险、毒副作用小
杀灭病原体不彻底,只适合预防和前期治疗
①药物最小有效浓度﹤回避浓度②最小有效浓度﹤使用浓度﹤回避浓度③放药前停食1-2天,保证前来摄食
•4、浸沤法:
只适于中草药的使用;
缺点:
发挥药效慢,只适于预防。
•5、涂抹法
用药少,安全,高效,副作用小;
适用范围小
涂药后鱼体的头部应稍微高于尾部,防止药液进入口中或鳃中。
•6、口服法
杀灭体内病原体,用药少,方便,不污染水体
难于控制个体服药量(食欲)
•7、注射法
药量准确,吸收快,疗效好,用药量少,疾病较严重时也可使用
麻烦,易损机体
•5、论述气泡病发生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1)病因:
第一、甲烷和硫化氢形成的小气泡。
第二、水中气体过饱和(氧和氮)
•2)症状:
病鱼肠内、体表、鳃或血管内含有气泡,发病鱼苗浮于水面,失去平衡,随着体力的耗尽而死亡。
•3)防治措施:
1、避免池中腐殖质过多。
2、防止浮游生物过量繁殖。
3、发现气泡病,每667m2水面用4~6kg食盐水全池泼洒或直接冲入新水。
4、鱼苗运输时不要进行急剧送气。
•七、计算题(共5分,每题5分)
•1、有一池塘面积5亩,平均水深1.5米,现有40Kg草鱼,60Kg鲤鱼,90Kg鲢鱼,若草鱼肠炎、烂鳃病并发,需全池泼洒漂白粉和口服磺胺-2,6二甲氧嘧啶药饵,各需多少克药?
(1)全池泼洒漂白粉是1mg/L,5×
666.7×
1.5×
1=5kg
•
(2)口服磺胺-2,6-二甲氧嘧啶,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0g,2-6天减半。
•第一天:
[40Kg草鱼+60Kg鲤鱼]×
10g/50Kg=20g
•第2-6天:
20×
5/2=50g
•(第一天)20g+(2-6天)50g=70g。
•2、有一池塘面积15亩,平均水深1.7米,水温25℃,现有800Kg草鱼,400Kg鲢鱼,规格为15cm左右,检查发现草鱼出现草鱼出血病,拟定先使用硫酸铜全池泼洒,再使用大黄拌入饵料中投喂。
请计算,各自需要多少药物?
硫酸铜0.7g/m3×
1.7×
666.7m3×
15
•大黄:
15cm的草鱼、鲢鱼重量为44—48尾/kg
•每天:
(800+400)kg×
(44—48)尾/kg÷
10000×
500g/万共计6天
•第一天加倍使用
1,19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在欧洲兴起,鱼病学才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起初主要是描述鳟鱼肾病和鳗鲡的弧菌病,到20世纪才开始鉴定鱼病的病原菌。
2,一科学发现,首次证明了低等脊椎动物―鱼类存在T细胞免疫应答基础,揭示了鱼类和哺乳动物一样,具备抗原递呈体系。
3,公元前1142年:
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
公元前460年:
范蠡著《养鱼经》强调养殖环境需与鱼类习性相适应;
公元1073年:
宋朝苏轼著《物类相感志》首次对鱼病进行了记载:
“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以枫树皮投入水中则愈”
明代1628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
“凡凿池养鱼必以二,有三善焉,可以蓄水,鬻时可去大而存小,可以解讯”。
“不可以沤麻,一日即汛”,“池中不可着碱水石灰”,“凡鱼遭毒反白,急疏去毒水,别引新水”,“鱼之自粪多而返复食之则汛,亦以圊粪解之”。
4,水生动物疾病学主要研究对象是硬骨鱼类、甲壳动物(虾、蟹类)、软体动物(鱿鱼、章鱼、贝类)和棘皮动物(海胆)
5,水生动物:
是指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它包括一直在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鱼虾)等还包括曾经在陆地生活,又返回到水中的二级生物和昆虫(鲸等)。
6,动物流行病学:
研究动物群体流行病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子,再将此结果应用于疾病防治。
7,垂直传播:
亲代通过卵将病原体直接传给后代。
8,水平传播:
病原体在无世代关系的个体间的传播。
9,体液免疫:
抗体是免疫应答过程中重要的效应分子,且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我们把有抗原抗体结合产生的免疫称体液免疫。
10,赤潮:
在海洋,特别是内湾及浅海区常常发生由于某些浮游生物异常繁殖,并高度密集,引起水质败坏,发臭,海水变色的现象,由于常出现红色,水随风起伏进退,看起来像一种红色浪潮。
所以称为赤潮。
11,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
12,疾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产 动物 疾病 复习题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