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风景区移民规划设计最终稿 大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8250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7.91KB
某风景区移民规划设计最终稿 大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某风景区移民规划设计最终稿 大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风景区移民规划设计最终稿 大学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风景名胜区行政隶属某市市管辖。
景区内包括一个镇、两个农场、一个乡、一个林场、三个部队农场,还含有四个农场(乡)的部分村屯。
总人口56730人。
共有劳动力18000人,人口密度53人/平方公里,劳动力密度17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
第二节移民实施与后期扶持情况
一、移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水利设施不能适应目前的生产、生活,少部分地区还不能达到能灌能排,现有设备陈旧老化,渠道淤塞,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急对目前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增加配套设施。
人畜饮水基本上是浅水井或地表水
各村屯基本未通砂石路。
近三分之一土地地处高岗,提水成本较高。
二、存在问题分析
自然因素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人为的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土地贫瘠,产量较低,使生产成本提高。
政策因素是因为这些群众移民后,国家对此一直没有优惠政策倾斜。
第三节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规划
一、社会经济社会现状
十五时期,经过全区人民的不懈努力,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城区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国民经济显著增强
到2005年,生产总值由2000年6676万元增加到12178万元,年均增长12.0%;
其中第三产业由2000年3083万元增加到5287万元,第二产业由2000年596万元增加到2896万元,第一产业由2000年2397万元增加到3995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162万元增加到281万元,剔除农业税不可比因素,年均增长11.6%;
---农村工作稳步发展
全面完成了土地二轮承包和税费改革,解决了农民土地纠纷,完成了农业税直补工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农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有了一定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1元;
比2000年1620元增长了63.6%,年均增长10.4%。
二、基础设施现状
由于移民安置村(农场、林场)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
供电:
随着村村通电工程的实施,现已实现了户户通电,但由于各村(场)的大部分电路还是三十年代建设,线路已经老化。
现也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交通:
有近一半的生产队或自然村庄未通砂石路
供水:
教育:
某镇三个行政村、某原种场、焦得布林场目前只在风景区内有一所高级中学,两所初级中学,有的自然村现在还没有小学,多数子女都到就近村去读书,还有一部分到外地上学,这不仅给学生上学带来很大不便,同时也给移民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而且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也十分落后。
医疗卫生:
移民安置村只有青泉村有一个简陋卫生所,还没有医疗设备。
就医一般得到其它市县或省城。
排水:
农村没有排水系统,生产生活垃圾沿街倾倒。
四、“十一五、中长期及远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
(一)发展目标
1、“十一五”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
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7600万元,年均增长17.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100万元,年均增长16%;
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750万元,年均增长32.3%;
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750万元,年均增长3.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3万元,年均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50万元,年均增长14.5%;
零售物价上涨指数力争控制在10%以内;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750万元,年均增长12.5%。
旅游人次达到100万人次,年均增长17.3%;
景区门票收入达到2480万元,年均增长20%;
旅游总收入达到1.61亿元,年均增长18.5%;
---社会进步。
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9.5%。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200元和4400元。
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平方米,移民农村人均砖木住宅面积达到24平方米,城镇职工各类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居民生活质量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规划保护。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30.9%。
加强城市建设工作,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
2、中长期发展目标
2020年基本实现移民达到小康水平
3、远期发展目标
2026年在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使移民生活进一步富裕。
(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措施
加大矿泉水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力度,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
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旅游经济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发展重点
1.切实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区经济发展需要,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稳步发展基础产业,到2010年,全区三、二、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46:
20:
34调整为48:
35:
17。
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旅游疗养为支撑,以农业为基础的旅游经济新格局,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
1、积极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发挥资源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矿泉特色农业,建设“矿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以开发火山矿泉特色产品为重点,把开发矿泉绿色食品和矿泉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矿泉米、矿泉豆、矿泉菜种植,加快矿泉鱼、矿泉鸭(鸡、牛、羊)养殖,形成规模优势,加快绿色产品的提档升级和认证工作,提高市场占有率。
加快旅游观光农业开发。
抓好大庆农场特色养殖,某原种场优良品种繁育,建设火山矿泉农业观光园;
积极扶持林业基地建设,同时大力开发种苗、其他经济林、食用菌等产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基金和项目,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搞好抗旱水源和节水设施、集贸市场、矿泉鱼繁育、防洪减灾等工程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农技110援助中心和农机服务中心。
强化镇域经济综合发展。
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环境。
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抓好扶贫、救灾、救济工作,积极做好民政、司法、武装、社区和街道工作,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大力发展服务产业
发挥旅游龙头牵动作用,以服务生产、服务生活,增加就业、增加经济实力为目标,鼓励国内外投资商发展第三产业。
紧紧围绕旅游疗养做文章,既发展与疗养旅游配套的商业、饮食业、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运输业,也要发展金融、通讯等新型的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新建住宅市场,加强物业管理,创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加快培育和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咨询、评估、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业。
全面提高移民就业和生活水平。
第二章移民社会经济现状
第一节移民人口及分布情况
我区移民安置区的移民生活落后,生产经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出外打工为主,土地少,移民经济收入低。
由于移民安置区的村、屯、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移民的生产生活。
饮水难、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生产生活难等老大难的突出问题表现明显。
一、移民人口资料
我区为省内外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移民主要分布在某镇政府下属的三个行政村,移民总户数为71户,人数为280人。
男女性别比例为5.9:
4.2;
年龄构成为20岁以下5人,20岁至50岁144人,50岁以上131人;
文化程度结构为文盲为52人、小学92人,中学103人,高中及中专33人,大学30人;
劳动力数量为176人。
二、移民的地区分布
2006某风景区移民安置总户数为71户,人口总数为280人。
其中:
青泉村23户,82人,龙泉村29户,120人,邻泉村19户,78人。
某风景区大中型水库原迁移民分布表
原迁移民所在村
原迁移民户数
原迁移民数
备注
青泉村
23
82
龙泉村
29
120
邻泉村
19
78
合计
89
280
第二节移民经济社会与资源状况
一、移民经济社会状况
移民安置区的移民生产经营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打工为主,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均拥有粮食600公斤。
二、移民拥有的各类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
某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以传统的农业耕作为主导。
风景区总土地面积106000公顷,其中耕地54943公顷,占风景区总土地面积的51.8%;
林地26787公顷,占25.3%;
牧草地11433公顷,占10.8%;
居民地及工矿用地1162公顷,占1.1%;
交通用地317公顷,占0.3%;
水域4864公顷,占4.6%;
未利用土地6494公顷,占6.1%。
(二)矿泉水资源
某风景名胜区矿泉水资源极其丰富,可分为五区三带。
1.火烧山矿水区、尾山碳酸矿水区
2.药泉山东重碳酸~碳酸矿水区、东焦得布山-向阳村重碳酸-碳酸矿水区
3.宝龙泉氡矿水区
三、移民劳动力培训、就业状况
移民培训主要以各类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和非农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
移民经过培训后可直接就业人数为210人,就业结构以个体私营经济或是开发养殖、种植为主以及外出打工。
第三节移民基础设施现状
一、人畜饮水状况
外省移民安置区的村、屯、林场人畜用水均基本上是浅水井或地表水,由于没有水质净化设施,导致饮用水含铁、锰数值超标,严重影响了人畜饮用水的质量。
二、供电状况
现已实现了户户通电,但由于各村(场)的大部分电路还是三十年代建设,线路已经老化。
由于缺少维护资金不能及时检修,导致经常停电,影响供电效果。
严重的影响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交通状况
省外移民安置区的3个村屯、农场、林场交通路段是砂土路面,且路面狭窄,状况极其不好,车辆难以通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给当地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医疗卫生状况
移民安置村只有青泉村一个有个简陋卫生所,还没有医疗设备。
缺乏防病、治病的条件,给当地的群众带来了“求医难”的困难,严重的影响了移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五、教育情况
六、农田水利设施
我区移民安置区没有任何农田水利设施,灌溉均靠自然雨水。
农田水利设施严重匮乏,涝天不能排,旱天不能灌,给移民群众在生产上带来了严重困难。
七、通讯、广播电视
联通、移动信号发射塔接收手机信号,移民安置村由于距发射塔较远,信号接收不好,导致移民生活生产诸多不便,信息无法沟通。
广播电视信号为卫星接收器,仅能接收少数几个频道。
八、农村沼气
移民安置村、农场、林场没有沼气,做饭取暖基本还是农作物桔杆。
第四节移民目前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收入方面:
外省移民安置区的移民经济收入均能保持在2300元,但耕地面积少,副业和养殖业发展缓慢,给移民带来了只能维持温饱的现状。
二.土地资源方面:
外省移民安置区的移民人均土地均保持在2.5-5亩,但土地质量较差。
三.基础设施方面:
外省移民安置区村,人畜饮水、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饮水难、上学难、行路难、通讯难、生产生活难,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
四.劳动力就业方面:
外省移民安置区的移民每年都有部分人外出打工,个别搞点副业来补充家庭的经济收入。
五.社会事业保障方面:
外省移民安置区的移民目前还没参加农村社会最低保障。
六.文化教育(职业培训)方面:
由于移民安置村没有中小学,移民子女上学只好到外地上学,这给移民家庭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加重了家庭负担。
移民每年只有极少人有能力接受职业培训,使其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劳务输出,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行业。
七.医疗卫生方面: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范围、目标和依据
第一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按照开发性移民方针的要求,在解决水库移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加大投入力度。
逐步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移民收入水平,建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村组直接受益,优先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全面发展。
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分析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协调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移民意愿,切实维护移民村群众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增强移民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国家的帮扶下,动员移民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5.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6.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规划编制方法
我区移民安置区移民扶持开发规划是以村为项目规划的基本单元。
村级扶持开发规划是建立在全面了解各移民安置村情况基础上、系统调查与分析我区移民存在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充分向移民征求解决方案,经合理论证和科学分析后,确定了我区能够缓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确定的缓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再科学、合理、细致地编制我区的移民项目规划。
第一步——村级和各编制单位及移民户基本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包括移民安置村、影响村和移民户、影响户的现状、问题的识别、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移民对扶持资金运用意见和项目需求等。
第二步——确定规划目标。
根据各村和我区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具体规划目标。
第三步——确认规划开发项目、资金使用方式。
规划工作人员从移民受益角度提出适宜于移民安置区的项目,充分征求移民的意见,同时对我区项目资金问题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和项目受益群体进行了分析。
第四步——实施规划项目设计。
根据规划项目规模大小实施不同的设计深度和管理模式,论证实施后达到扶持目标的程度。
第五步——编制规划报告。
第六步——移民规划经过充分论证后,上报规划。
四、规划编制过程:
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的作用,广泛征求移民的意见,将移民普遍关心与移民生产生活有关的项目列入规划中,同时积极与财政、规划建设局、社会事业发展局、卫生局、农委、交通、项目办等单位进行协商,进一步确定规划项目的可行性,使其为我区移民安置区发挥巨大作用,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
第二节规划依据
1、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
2、《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
3、《财政部关于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暂行管理办法〉》(财综[2006]29号);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发农经[2006]1249号);
5、经批准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6、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所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长期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
7、移民村组的社会经济现状调查资料,包括:
(1)移民村(组)移民群众的意愿和移民村(组)的意见;
(2)移民村组的社会经济情况;
(3)移民及村基层组织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资料;
8、《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9、《某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
10、《某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1、《某风景名胜区城市总体规划》
12、《某风景名胜区“十一五”规划》
13、有关行业的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
第三节 规划范围、任务和目标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某风景区(农村、农场、林场)移民安置区。
二、规划任务
规划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区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问题,重点是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交通、供电、通信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移民村群众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使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解决移民急需的问题。
三、规划目标
(一)规划水平年
2006年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中长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26年。
(二)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
通过加大投入,解决制约我区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使我区移民安置村(农场、林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我区“十一五”末的平均水平。
(1)基本建成能满足移民粮食自给的旱涝保收农田,争取人均3亩以上的基本口粮田;
(2)基本实现移民群众饮水安全;
(3)行政村通公路,并基本解决组内的交通问题;
(4)村(组)通电,基本实现移民村群众户户通电;
(5)行政村有卫生室;
(6)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移民村群众子女上学问题;
(7)争取移民户每户有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技能培训或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8)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电话;
(9)移民村群众生存条件明显好转,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中长期目标:
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改善我区移民安置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移生产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3、远期规划目标:
移民村生活水平达到我区农村生活平均水平,使移民生活进一步富裕,实现我区移民安置村的经济社会与景区同步全面发展。
第四章 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规划
第一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耕地和粮食产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移民安置区的移民人均拥有土地2.5-5亩,且土地状况极为不好,是一些中低产田,同时由于土壤的老化、农机具的陈旧落后,使粮食产量上不去,只停留在年产量600----800公斤,给安置区的移民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
存在的问题是:
1、中低产田比例高,改造能力低,影响粮食产量。
2、土壤检测手段落后,致使化肥使用手段不合理,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达不到合理配比,产量低,效益差。
3、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达不到标准化作业,使应有产粮潜力得不到发挥。
4、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作物品种混杂严重,病、虫、草害在局部地区还有发生,种子包衣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推广,良种繁育基地设施简陋。
二、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
移民安置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有很大差距。
田间水利配套工程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特别是抗旱、涝、冻的自然灾害能力差。
一是水利工程老化。
大部分灌区是50-60年代修建的,且设备老化,工程年久失修,灌溉保证率下降。
二是田间工程不配套、不完善。
主要是田间构造物不配套,排水渠道不畅。
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水利设施是空白,因而,急需配备农田水利设施,造福与民。
三、对存在问题处理的主要意见
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规划项目的后期扶持,使农业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使农业生产增加,使移民群众经济更加富裕。
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配套和部分荒滩、荒地的开垦,祢补安置区移民土地不足的现象,使移民群众真正在经济收入上有所提高,生产力水平上得到改善,逐步达到小康生活。
第二节基本口粮田规划
为改善移民的生产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移民经济收入,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包括土地整理、基本口粮田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
一、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及水利配套规划
到2010年,我市移民安置区共规划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共2个,项目覆盖全区1个镇、2个村受益人口5438人。
1、土地整理项目:
青泉村砖厂取土坑土地整理项目 土地整理面积10公顷,新增耕地4公顷,投资28万元。
受益人口2870人。
2、龙泉村农田水利配套项目:
打深水井8眼、农田水渠10公里及灌溉设备。
灌溉面积3.5万亩。
投资120万元。
受益人口2568人。
二、投资估算
根据以上规划项目,按照当地物价水平和有关行业规范和定额,确定从2009年-2010年,项目规划总投资148万元。
1投资估算依据。
(1)本规划投资估算按规划确定的工程内容及方案,结合移民安置区基本情况编制。
(2)依据项目建设规模、内容、项目建设区基础条件和项目资金投入安排,单体项目建设争取在一年内完成。
(3)建筑工程费:
参考黑龙江省内2007年同类工程造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风景区移民规划设计最终稿 大学论文 风景区 移民 规划 设计 最终 大学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