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作物育种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7092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2.37KB
七大作物育种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
《七大作物育种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大作物育种指南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期性指标】建立规模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体系,研制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规范3套;
引进交流种质资源;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及发明专利50项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以上。
支持年限:
2016-2020
拟支持项目数:
1项
1.2主要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
研究大豆、油菜、棉花和蔬菜初筛特异种质和应用核心种质的表型和基因型特点,重点开展产量、品质、抗病虫、抗逆等育种性状的多年多点表型精准鉴定,以及全基因组水平基因型鉴定;
建立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库;
研究优异种质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创制携带野生近缘种和地方品种优异特性并具有育种
利用价值的新种质,并提供利用;
【约束性指标】完成7000份大豆、油菜、棉花和蔬菜种质资源重要性状表型精准鉴定和基因型鉴定,筛选遗传背景清楚的优异种质600份;
创制经分子鉴定确证的优异远缘育种杂交中间材料500份,获得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地方品种纯系和导入系1200份,创新目标性状突出且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异种质500
份,其中100份创新种质得到育种利用。
【预期性指标】建立规模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体系,研制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技术规范6套以上;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及发明专利50项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以上。
2.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
2.1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
开展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变异和演化研究,分析野生近缘种和栽培种的基因组多样性;
研究种质资源从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到现代品种演变过程中的选择信号,鉴定驯化与改良过程中受选择的基因组区段、单倍型和基因及其功能;
研究重要性状关键基因组区段、单倍型和基因的演化规律,挖掘有利等位基因,明确其遗传效应;
解析主要农作物骨干亲本、主栽品种与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组成与典型性状的关系,阐明其形成的生物学基础。
【约束性指标】阐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30个以上重要性状形成和演化规律,确定80个以上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关键基因组区段,发掘优异单倍型和等位基因200个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建立预测和筛选未来骨干亲本和主栽品种的技术体系,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40项以上。
2.2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应用遗传学、组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源-
库-流、株型、衰老、营养器官、产量构成因素、光能有效利用等性状的基因及调控元件,解析其功能及调控网络,阐明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发掘有育种利用价值的产量性状优异等位基因,并应用于育种。
【约束性指标】阐明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和遗传调控网络;
克隆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产量性状基因40个以上,其中单个基因在当前主栽品种的背景下提高产量5%以上的基因5个;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50项以上;
获得有育种利用价值的产量性状优异等位基因40个以上,并应用于育种;
创制高产新材料10份以上。
2.3主要农作物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应用遗传学、组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克隆主要农作物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健康功能品质等性状的基因及调控元件,明确其对品质性状的遗传贡献,解析其功能及调控网络,阐明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发掘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并应用于育种。
【约束性指标】阐明主要农作物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和遗传调控网络;
克隆调控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健康功能品质等性状且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的基因40
个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40项以上;
获得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40个以上,并应用于育种;
创制优质新材料10份以上。
2.4主要农作物抗病虫抗逆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克隆抗病(如水稻稻瘟病、黑条矮缩病、稻曲病等,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玉米灰斑病、茎腐病、粗缩病等,大豆胞囊线虫病等,油菜菌核病等)、抗虫(如水稻螟虫和飞虱、小麦蚜虫、玉米螟和粘虫、大豆食心虫等),抗逆(旱、涝、极端温度、盐、重金属等),水分高效利用等关键基因/QTL,鉴定其功能;
揭示作物感知、传递、应答和适应病、虫和逆境胁迫的分子遗传机制及调控网络;
发掘有育种利用价值的抗性优异等位基因,提出利用途径。
【约束性指标】阐明主要农作物抗病、抗虫、抗逆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和遗传调控网络;
克隆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抗病、抗虫和抗逆基因40个以上,揭示抗病、抗虫和抗逆境胁迫调控网络3个;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40项以上;
获得有育种利用价值的抗性优异等位基因40个以上,并应用于育种;
创制抗病、抗虫和抗逆新材料10份以上。
2.5主要农作物养分高效利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
克隆氮、磷、钾等养分高效利用的关键调控基因,解析养分高效利用的分子机制和遗传调控网络;
研究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吸收积累及与光合作用和逆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阐明其作用机理;
克隆提高农作物生物固氮效率的关键基因,明确其调控分子机制;
克隆养分高效利用相关器官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阐明器官发育与养分高效利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发掘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养分高效利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提出利用途径。
【约束性指标】阐明主要农作物氮、磷、钾等养分高效利用形成的分子机理和遗传调控网络;
克隆具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养分高效利用基因30个以上,揭示调控网络3个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30项以上;
获得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养分高效利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30个以上,并应用于育种;
创制养分高效利用新材料10份
以上。
2.6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与利用机理
研究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种质基础,发掘并创建杂种优势群及其利用模式;
揭示杂种不育和种(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机理,创新品种、亚种、远缘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开展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水平的杂种优势机理研究,研发杂种优势预测与利用方法,建立杂种优势分子育种体系;
创制新型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以及组配强优势杂交种的突破性新材料。
【约束性指标】阐明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研制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创
制新型不育系80份和恢复系100份;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创建和优化主要农作物的杂种优势类群;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20项以上。
2.7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
创新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针对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生物学问题,解析产量、品质、抗逆、抗病虫、养分高效利用等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深入开展基于水稻全基因组变异的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开展表观组、蛋白组、代谢组、转录组等研究,初步探索水稻3D、4D基因组,阐明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
创制优异遗传育种材料;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约束性指标】解析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网络30
项;
获得具有育种利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70个以上;
创制优异新种质1000份,其中100份应用于新品种培育;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建立高通量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和基因资源平台;
建立规模化基因鉴定利用与基因组育种技术平台;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80项以上。
2.8小麦等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
建立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和蔬菜等主要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分析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
开展重要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发掘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和调控元件,明确其功能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开展重要性状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组与代谢组研究,解析产量及品质形成、逆境胁迫应答、资源高效利用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网络;
开展全基因组优异基因的高效组合,创制优异遗传育种材料;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约束性指标】阐明产量、品质、抗病虫、抗逆、资源高效利用、生长发育等重要性状形成的调控网络30项;
克隆具有重要生物学和经济价值的基因40个以上;
创制优异新种质1000份,其中100份应用于新品种培育;
【预期性指标】建立高通量的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体系和基因资源平台;
建立规模化基因鉴定利用与基因组育种技术平台;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50项以上。
3.育种技术与材料创新
3.1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
创新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大豆、小麦、蔬菜等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核心种质,发掘并创建杂种优势群及其利用模式;
研究种、亚种、近缘种、生态远缘种、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强优势杂交种亲本快速选育技术,杂交种组配模式和杂种优势预测与利用技术,建立和完善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
创制强优势突破性新材料,以及新型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选育和示范应用主要农作物强优势杂交种。
【约束性指标】创建和优化主要农作物的杂种优势类群;
研制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70项以上;
创制优良亲本300份以上,其中新型不育系80份以上和恢复系100份以上;
培育强优势农作物杂交新品种150个,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示范推广面积3000万亩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50项、发明专利40项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篇以上。
分作物考核指标如下:
作物名称
约束性指标
预期性指标
水稻
创建水稻杂种优势类群;
研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创制优良亲本50份,其中新型不育系15份和恢复系20份以上;
培育水稻强优势杂交种30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
示范推广面积900万亩以上。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5项;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8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以上。
玉米
创建玉米杂种优势新类群;
研制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创制优良亲本50份,其中三高”自交系15份以上;
培育玉米强优势杂交种30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
油菜
创建油菜杂种优势类群;
研制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培育油菜强优势杂交种25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
示范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
棉花
创建棉花杂种优势类群;
研制棉花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培育棉花强优势杂交种25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
示范推广面积400万亩以上。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6项;
大豆
创建大豆杂种优势类群;
研制大豆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创制优良亲本50份,其中新型不育系10份和恢复系15份以上;
培育大豆强优势杂交种15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12%以上;
示范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
小麦
创建小麦杂种优势类群;
研制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10项;
培育小麦强优势杂交种15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
示范推广面积150万亩以上。
蔬菜
研制主要疏采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8项,创制优良亲本材料50份,其中优良不育系10份,优良自交亲和系及雌性系20份;
培育优势疏菜杂交新品种30个,比对照品种增产8%以上,示范推广100万亩以上。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0项;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5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以上。
7项
有关说明:
申请单位应按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大豆、小麦、蔬菜等分作物申报。
3.2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开发新型功能分子标记,精细定位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获得经济实用的分子标记;
整合重要性状的表型和基因组等数据库,研制分子设计育种软件,构建粮食作物分子设计信息系统;
研究复杂性状主效基因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等技术,建立高效品种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
通过基因聚合,创造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新材料,创制并示范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约束性指标】建立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
食作物品种分子设计信息系统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定位和标记重要性状基因120个以上,获得育种利用的分子标记220个以上;
研制多性状分子聚合技术8项以上;
创制育种新材料150份以上,优异亲本40个以上,选育新品种40个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当地三种以上主要病虫害;
新品种示范推广1500万亩以上;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50项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开发新型功能标记1200个;
建立重要性状的表型、基因组数据库5个以上,并实现信息共享;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30项以上。
3.3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定位和标记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基因/主效QTL,获得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构建低成本、高通量、高效率的SNP前景选择技术及背景选择技术、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完善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
整合重要性状的表型、基因组等数据库,构建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信息系统;
聚合优异基因创制育种新材料,培育并示范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
【约束性指标】建立大豆、棉花、油菜、蔬菜等
—15—
主要经济作物品种分子设计信息系统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定位和标记重要性状基因80个以上,获得育种利用的分子标记180
研制多性状分子聚合技术10项以上;
创造育种新材料
150份以上,优异亲本20个以上,创制新品种40个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抗当地二种以上主要病虫害;
新品种示范推广1000万亩以上;
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20项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篇以上。
【预期性指标】开发新型功能标记800个;
建立重要性状的表型、基因组数据库3个以上,并实现信息共享;
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项以上。
3.4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细胞工程育种
研发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染色体和染色体片段准确识别和分子跟踪选择新技术,建立新的外源染色体片段或基因定向转移新技术,完善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体系,挖掘鉴定远缘属种中可用于主要农作物品种改良的新基因源;
研究染色体片段易位与渗入机理,构建以远缘杂交材料和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群体为核心的育种材料,聚合优异基因,创制育种新材料,培育新品种;
开展大小孢子培养、高频率诱导等单倍体育种技术及体细胞融合研究,并用于快速获得纯合育种新材
料;
【约束性指标】研发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2项以上、单倍体育种技术1项以上、体细胞融合育种技术1项以上,大小孢子培养育种技术1项以上;
建立染色体研究新技术1项以上;
创制主要性状优异的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易位系等非整倍体材料2000份以上,高频率诱导系5个以上;
构建主要农作物各8种以上重要基因型的染色体片段渗入系群体;
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100份以上、优
异亲本5份以上;
培育优良新品种10个以上;
新品种示范推广600万亩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8项以上、发明专利10项以上;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篇以上。
3.5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
研究高能重离子辐射、空间诱变、地面模拟等诱发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效应,解析DNA损伤修复与突变发生的分子机理;
研究提高诱变频率和诱变育种效率的新途径、新方法;
创制大容量、呈梯度的主要农作物主栽品种突变库,建立目标突变基因高通量定向发掘平台,创制产量、品质、抗病、抗逆、株型等重要性状突变新材料,培育和示范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
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探索诱变技术知识产权评价、技术服务机制与育种发展模式。
【约束性指标】研发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诱变技术及突变体筛选技术4项以上;
阐明不同诱变因素诱发主要农作物变异的分子机理;
创建主栽品种的突变体库3个以上;
创制优异育种新材料100份以上、优异亲本5份以上,培育优良新品种10个以上;
新品种示范推广600万亩以上。
【预期性指标】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8项以上、发明专利10项以上;
1项。
申报要求
1.以项目为单元申报,内容需覆盖该项目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2.项目申报单位(包括参与申报单位)、申报人(包括参与申报人),对同一项目不得进行重复或交叉申报与参与。
3.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鼓励项目的示范推广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相结合。
“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指南编制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职务
1
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教授
2
戴陆园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3
李云海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
4
余四斌
华中农业大学
5
马殿荣
沈阳农业大学
6
孙其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
李建生
中国农业大学
8
赵团结
南京农业大学
9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大 作物 育种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