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论期末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236908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92KB
现代课程论期末整理.docx
《现代课程论期末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课程论期末整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课程论期末整理
课程论
一、课程内涵
1、较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
2、课程论诞生的标志:
1918年【美】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人类历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我国也有学者把1902年杜威的《儿童与课程》与博比特的《课程》一起看成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共同标志。
3、泰勒原理(或称目标模式)(P5):
对泰勒原理的评价(重点)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的课程论是围绕一下四个基本问题展开论述的:
1.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根据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泰勒将课程编制过程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四个环节。
其中,确定目标最为关键,其他不走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要对教育目标作出明智的选择,必须依据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并以教育哲学(办学宗旨)和学习理论(学习心理学)为尺度对来自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进行过滤筛选。
这就是著名的“泰勒原理”。
4、【美】古德莱德从课程的层次提出五种不同的课程(P10):
理想的课程,正规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5、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P19):
基本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基本性目标取向是指依据一定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
行为目标取向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具有目标精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对课程目标的描述。
表现性目标取向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的首创性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6、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7、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P29):
1.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要相统一的原则。
2.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
3.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
4.外显性和过程性相统一的原则。
5.学科特殊功能与课程整体功能相统一的原则。
8、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P32):
1.确定教育目的。
2.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确定课程目标。
9、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P33):
重点
1.过分重视学科知识方面的目标,忽视学生的需要。
2.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单一功能,未能体现出学科发展的整体目标。
3.过于重视未来生活的需要,而忽视了学生的现实社会生活。
4.过于注重“教程”,而忽视“学程”。
三、课程标准
10、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教育的结果所做的要求性描述,是教育质量应达到的具体指标。
11、新课改背景下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P46):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12、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P54):
1.在国家层面上,它标志着公民素养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
2.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它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落实有了根本依托。
3.在教材层面上,它标志着教科书走向了多元化有了可能。
4.在教学层面上,它标志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有了保障。
四、课程结构
(一)
13、课程的类型(P59):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是最古老、使用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经验课程亦称“活动课程”,是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它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是指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类型,具有强制性。
选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由教育机构提供的供学生按一定规则自由选择的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是指由国家统一组织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课程。
地方课程是指由地方组织开发并在本地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主开发并在本校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显性课程(也叫正式课程或正规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方式出现的课程,是按照预先编订的课程表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活动,其主导价值在于教育目标明确,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
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潜隐课程,隐蔽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印象的那部分内容。
预设课程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之前经过精心设置的课程。
生成课程是指课程内容未经预先设定,而是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
综合课程的分类: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和经验本位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的优势(P60):
1.打破了分科课程固有的界限,实现了课程内容以及教育价值的有机结合。
2.能够增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实现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
不足:
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容易出现“挂一漏万”,课程内容的组织难度较大,容易形成“大拼盘”的现象;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课程实施的难度增大。
课程结构走向综合性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趋势(P60):
1.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个性发展的要求。
3.当代社会人类认识论和知识论嬗变的趋势。
五、课程结构
(二)
14、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主要由九部分组成(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点)(P82):
重点
1.指导思想。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通知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定了新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和改革的留个具体目标。
2.课程结构。
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改革来实现:
一是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
二是改革选修课,使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三十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
3.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力图通过制定标准的形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课程的目标。
强调每一门课程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突出课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4.课程实施。
主要围绕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教学规范的转型,重建教、学、教材、教师与学生的概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等问题,同时倡导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5.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新课改在教科书建设方面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制定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计划框架,集中力量建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标多本”建立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
同时为了确保教科书的质量,国家将制定响应的教科书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与教科书的审定制度,同时倡导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6.课程评价。
心内科成倡导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7.课程管理。
在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上,改革过去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实行有指导的、逐步的放权,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职责。
8.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
9.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本次课改,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
同时,试验区将分层推进,滚动发展,发挥示范、培训、指导的作用,建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体系。
15、新课改目标(P84)(重点)
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主要在于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改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概念边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6、义务教育课程结构的特征P88(06没有)
17、新课改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P89):
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2.设置综合课程。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要扩充
18、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P97
六、课程资源
(哪些资源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成为课堂资源)
19、课程资源的特点(P106):
多样性、潜在性、动态性和多质性。
20、课程资源的分类(P110):
1.根据资源所处的空间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根据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划分为蚊子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3到8的分点06级不要求)
21、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P116(重点)
22、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应注意的问题(P122):
1.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形成课程开发意识。
2.正确理解多元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之间的内在关系。
3.确立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筛选原则。
4.建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保障制度。
七、课程实施
23、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P133):
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缔造取向。
(可能是名词解释)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堪称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
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2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P136):
重点
有实施的对象、实施的主体、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各小点详细内容)
25、完善新课程实施的若干对策(P151,需具体展开):
重点
1.加强对新课改实施过程的研究。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新课程实施的配套设施建设。
3.加强沟通与对话,重视课程实施主体的影响。
4.减轻教师负担,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课程 期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