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第四小学理念文化设计方案2.docx
- 文档编号:2236563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6.93KB
乐安县第四小学理念文化设计方案2.docx
《乐安县第四小学理念文化设计方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安县第四小学理念文化设计方案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乐安县第四小学理念文化设计方案2
乐安县第四小学
理念文化系统规划方案
2015年1月
第一部分文化主题
廉·正
第二部分基本理念
学校精神:
务本持恒 追求卓越
校训:
廉以明志正以修身
校风:
明德养正博学广才
教风:
松之高洁水之善润
学风:
乐学精思 美言美行
第三部分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
求真求善求美
学校愿景:
智慧之源师生之家
培养目标:
品学兼优、多元发展的阳光少年
发展策略:
质量立根基文化铸特色
第四部分管理理念
管理原则:
敬小慎微刚柔相济
人才理念:
品德至上能力为本
服务理念:
爱心公心细心
前言
“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家。
”国之大计,在于教育,教育之魂,在于文化。
文化是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富有渗透性的育人力量,化人于无形,育人以心灵通达,德品俱佳。
乐安县第四小学建校于2012年,是乐安县小学教育中一轮冉冉起升的朝阳,是一艘刚刚扬帆起航的邮轮。
在教育的海平面上,无论是旭日的冲天还是邮轮的平顺,均离不开文化的助推,文以立标,文以取向。
起于文,则成于美;行于文,则利于长。
乐安县第四小学,建校伊始则立德重德,结合自身实际,构建起以“廉·正”为主题的理念文化,一显特色,二树品牌,三谋发展,是谓明举以促业收,道弘以促绩成。
第一部分文化主题
1.定义:
文化主题是文化的核心体、实质所在,也是文化之间相互区别的最深刻原因,对学校文化发展起着灵魂、旗帜和里程碑的作用。
2.乐安县第四小学的文化主题为:
廉·正
3.阐释:
廉,“一曰廉善,指善于其事;二曰廉能,指能行政令;三曰廉敬,指敬业爱岗;四曰廉正,指作风正派;五曰廉法,指守法不失;六曰廉辨,指明辨是非。
”(《周礼》)正,宏指正道,微指正身;既有正心正念,正本正气,正言正行之义,也含守正居正、养正善正之旨。
乐安县第四小学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支新秀,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确立“廉·正”为学校文化主题,旨在引导教职员工加强师德修养,做到廉洁从教,打好从教根底;引导广大学子培养做人之正气,夯实求学之正道,打好做人做事根底,从而为学校长远发展、师生全面发展开“廉”之风气,奠“正”之根基。
廉·正文化是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未来发展的引擎。
现阶段,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立人先立己,学校管理者身为学校发展的旗帜和先锋,首先应具备廉正从教的品德,树立为师生谋福祉的意识,为官正,为政廉;教师身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应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立廉正执教的标杆,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成才树榜样;学校学生应以廉正为立德之本,以廉正为求学之翼,以实现自身品学兼得。
廉·正文化为学校的发展搭建起坚实的平台,为学校管理提供文化规范,为人才的培养灌注正能量,它能促学校办学的提高,能铸学校发展的辉煌。
廉·正文化根植于乐安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
乐安地处江西中部腹地,有道教圣地大华山,有金竹千尺雄奇之飞瀑,集山灵水秀于一体,堪称千年古邑。
“清水入喉,虽无厚味回甘,但通体净霜。
”为人若水,水流而不腐,清明净透,心胸浩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之韵味道尽廉之深刻内涵。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道德经》)道教历来重“正”,用“正”,正以取胜,正以和人,以正稳绩。
乐安县第四小学,取乐安秀水之廉义,纳乐安灵山之正气,集地域文化之精粹,承地域文化之英华,以成自身特色之“廉·正”文化。
廉·正文化是对乐安优秀教育传统的继承。
乐安是古代科举文化的昌盛之地,加之受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的深刻影响,曾创“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的教育辉煌,在政界有廉之历史,在文坛有正之佳话,可谓人才济济。
教使人文质兼收,文于两袖清风之貌,质于廉正高尚之实。
乐安县第四小学尊廉·正文化,是对优秀教育传统的汲取,是对教育使命的秉承,是与古之教育思想的高度契合,融“古色”于己用,利于学校师生学高,德修,气正,风清。
廉·正文化是乐安革命特色的彰显。
乐安曾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教育基地。
革命先烈的廉正故事曾书写于此,革命伟人的廉正事迹曾流传于此。
这块红色土地上遍布完具大气大度、重情重义乐安精神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乐安县第四小学开展以廉·正为文化主题的教育,是对“红色”资源的尊重,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学校不忘本、不忘根的崇高精神,以利于学校师生养廉正之身,践廉正之行,利于学校熔古烁今,在“红色”熏陶中打造红色教育,铸自身“红色”教育品牌。
廉·正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
“廉,清也。
”(《广雅释诂》)“廉者,清不滥浊也。
”(《周礼·小宰注》)“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足见廉·正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摇篮中的深沉积淀。
正因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廉·正文化基础,才会诞生出众多饱富廉·正文化意蕴的诗文、格言、戏剧、歌曲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彰显其博大精深,才会有大量践行廉·正文化的君子故事,在时光的穿梭中,得以远远流传,以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也给当代中国涂上了廉·正之色。
乐安县第四小学作为教书育人之圣地,以廉·正为文化主题,是乘历史廉·正之风,以育当今君子之才。
廉生威,正生平。
廉·正文化直指精神层面,暗含行为要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廉·正文化集乐安地域文化、优秀传统、历史传承于一体而彰显博大精深,循学校现实、师生实际而突显特色,必将使学校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朝着创建一流名校的目标奋勇前行。
第二部分基本理念
一、学校精神
1.定义:
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提炼的、全体成员认同的精神支柱,它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乐安县第四小学的学校精神:
务本持恒 追求卓越
3.阐释:
务本持恒: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本,于自然,为天理天道;于事物,为其根基和本源;于人类,为其本分与良知。
教育有其本,小之,树人成人;大之,利国利民。
学校办学“务本”,是务“为教”之本——遵教育规律,立廉·正之风,切实为师生利益谋求发展;是务“育人”之本——恪守教育本质,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育新模式;老师务本,是务“传道、授业、解惑”之本——传廉德授正业;学生务本,是务为学、求学、格物、致知之本——承廉品继正学。
“恒”,是恒心,是毅力,是不懈的追求。
“持恒”即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教育之果,不可急于求成;教育之业,切忌急功近利。
学校办学是积土成山的过程,教师为业是积水成渊的努力,学生成人是磨杵成针的坚持。
乐安县第四小学建校时短任重,教育大道上,只有拥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气,才能建立独占潮头昂扬挺进的伟业。
追求卓越:
卓越不仅是一个标准,而且是一种境界;追求卓越,不仅是一个目标,而且是象征一个奋斗的历程。
学校办学做出卓越的业绩,成就教师的理想,培养成功的学子;教师教学教出出众的水平,完善自身成就学生;学生求学获得杰出的学业,谢父母答恩师。
乐安县第四小学,承天时建校,接地利办学,聚人和筑业。
学校不仅在硬件设施上要求建设高标准,而且在文化软实力上力争最强,以此形成了学校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这是学校追求卓越的实践,也显示了学校全体人员追求卓越的心态。
在未来的发展中,追求卓越更将成为激励学校人奋斗的动力和精神上的支撑,克困难迎挑战,为学校教育梦、教师为师梦、学生求学梦提供不断源头活水,终将开拓其辉煌明天。
二、校训
1.定义:
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
2.乐安县第四小学的校训为:
廉以明志正以修身
3.阐释:
廉以明志: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即淡漠名利,清廉自守,表达了“廉”的基本内涵。
以“廉以明志”为校训,提醒学校在喧嚣的时代背景下,高瞻远瞩,淡泊名利,坚守教育本真,守护一方净土,树立科学、内涵、可持续发展之志;提醒教师自律自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无私的情怀和奉献精神坚定职业梦想,投身教育事业;提醒学生从小树立廉洁意识,诚信勤俭、严于律己,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正以修身:
《礼记•大学》有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以“正以修身”为校训,提醒学校在办学中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和正义;激励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提高师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做学生的楷模;启发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以浩然正气修养身心,做品学兼优、多元发展的阳光少年。
“廉以明志正以修身”的校训与核心文化主题一脉相承,对学校乃至师生的发展、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三、校风
1.定义: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2.乐安县第四小学的校风:
明德养正 博学广才
3.阐释:
明德养正: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德”即指彰明德行,美德。
“养正”语出《易经·蒙卦》,意指通过因材施教地教育、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处事方式。
以“明德养正”为校风,体现学校重视道德教育,重视师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成人先成才,在“明德养正”校风的浸染下,乐安四小教师以师德立身,以善行处世,德才兼备,身正垂范;学子堂堂正正、谨言慎行、彬彬有礼,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努力培育优雅的言行,良好的习惯。
博学广才:
“博学”即指广泛学习,知识渊博,“广才”即指才艺广博,全面发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是智慧的乐园,是人才的家园,师生只有“博学”才能“广才”,只有“广才”才能“成学”。
乐安四小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勤学习、善思考,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为获得更广博的学问,学生百折不挠,进取不息。
师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丰厚着自己的智慧。
“明德养正博学广才”的校风,既与“廉·正”核心文化主题一脉相承,又与素质教育的内涵一致,反映了乐安四小师生的精神追求和风貌。
四、教风
1.定义:
教风就是教师在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2.乐安县第四小学的教风:
松之高洁水之善润
3.阐释:
松之高洁: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松之本性在于其高洁之魂。
形之高,品之洁,于人,则喻其技高,德洁。
作为耕耘的园丁,培育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位教师首先应有高尚的师德。
踏踏实实为师,堂堂正正从教,倾爱于教研,撒爱于学生,酿教育之美酒,书良师之画卷。
其次,教师应有如松高之才学,观古览今,学中贯西,积深厚底蕴,筑知识堡垒,鉴优取精,提自身技能,辟育人新径,长为学之识,启学生智慧。
乐安县第四小学的每位教师都应在廉·正文化氛围下,长如松,成如松,这是对乐安本土“红色”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红色”精神的呈现和彰显。
水之善润:
教师承乐安钟灵毓秀之古邑传统,借其地域绿色教育资源以显为广泛,集水韵之精华以响善润之风。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之性在其柔,柔以致善,水之质在其润,润以化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守“善”以传道,尊重学生个性,教学生养善良之根,善学之基,善为之本;秉“善”以授业,务实高效、追求卓越、尽美尽善;持“善”以解惑,使学生养善的品性,长善学之能,修完善之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应承“润”,寓情于教、施情于教,践行人文教育及爱心教育;应执“润”,言爱传爱、以爱育爱、以心启智,达春风风人,春雨雨人之效。
五、学风
1.定义: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2.乐安县第四小学的学风:
乐学精思 美言美行
3.阐释:
乐学精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学是指学生对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乐安县 第四 小学 理念 文化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