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修养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6527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0.22KB
学会修养Word文件下载.docx
《学会修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修养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会修养,并不是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同一个样式。
人的才能和性格各有不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禀(bǐng)赋和长处,向好的一面尽量去培养和发展。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自暴自弃。
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好好地修养自己的身心。
学会修养,不是束缚,而是解放。
一个人的修养程度,决定自身的潜在智慧能否充分发挥,从而决定人在事业上的成败。
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20%有成就的对象和20%最无成就的对象,发现他们之间最大的显著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意志、信念、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
可以说,智慧和修养是一对孪生子。
学会修养也是哲学。
每一个人都是塑造自己的工程师。
通过修养,使人严肃又不孤僻,活泼又不放荡,稳重又不呆板,热情又不轻狂,沉着又不寡言,和气又不盲从。
顺境时靠美德节制,逆境时靠美德坚忍。
属于主观的,改之在己,属于客观的,改之在人。
虽然金无足赤,修养却可完善自我。
学会修养是人的第二个太阳。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一个领袖人物,一个杰出人物,乃至一个天才,他们的道德品质比之他们纯粹的智慧结晶,对于一代人以及对于历史进程,也许具有更巨大的意义。
一个人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是国家的一分子,也是世界的一分子。
如果人人都能修养,向好的方面去学,向好的方面去做,家庭就能和谐,社会就会安宁。
现在我们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各个国家、地区都卷入了这场竞争,竞争的实质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如果有适当的环境,中国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不会比世界上其他民族差。
为了在这场竞争中成为优胜者,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每个现代人都应自觉地加强自身多方面的修养。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学会完善
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正是由于他们为着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矢志不渝,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创造出世人瞩目的丰功伟绩。
有则寓言说,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走下来,走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边。
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决定穿越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
“也许这样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
”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周围响起一阵低沉的声音:
“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啊。
”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
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
“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也无法跨越这个沙漠。
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
只要你愿意改变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
”沙漠用低沉的声音这样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
“放弃我现在的样子,那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
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呢问。
“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
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前进。
”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沙漠答道,“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汽,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
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
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似乎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自我完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在长期的自我完善过程中,自我责求、自我改变、自我提高,就能在道德修养和成就事业方面都获得丰硕的成果。
不是吗?
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是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们又为实现这些理想,刻苦研究、探索,一生殚精竭虑,终于登上了一座座高峰。
学会完善,是一条开拓积极人生的康庄大道。
而青年阶段是塑造未来形象的最佳时期。
因此,对于青年人来说,自我完善的意义尤为重要。
学会完善,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学会完善,应从小处入手,培育自己的良好品德。
《淮南子缪称训》说得好:
“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
”意思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认为细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而舍弃它,细小的好事积累起来就成为大的好事。
《荀子·
劝学》提出“积善成德”,即一点一滴地积累善行,日久天长,习惯成自然,便可养成美好的品德。
雷锋的成长过程让人们从他短暂一生中所做的大量好事可以看出:
雷锋把远大的革命理想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时时处处从身边小事做起,显示了一个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操。
学会完善,要针对自己的缺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改正措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这是长期形成的,只有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正,才能见效。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有的人性情暴烈,便在案头床前写上“制怒”的警语;
有的人办事拖拉,便在案头床前贴上“今日事,今日毕”的字幅,以此提醒自己,劝诫自己,努力克服缺点,逐步完善自我。
学会完善,要多读好书,从中汲取营养。
高尔基说,“书籍为理智和心
灵插上了翅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赫尔岑说: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
”雨果说:
“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
它对于人类之所以
必需,就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
”哲人们的论述,说明了读书对于自我
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在华夏神州,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从书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成长为中华民族的顶天立地的脊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古代书籍中闪光的语言,今天读来,仍令人受益匪浅。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
读读许多当代杰出人物的传记,往往很受启发、教育和鼓舞,从中加深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找到人生的正确之路。
学会完善,要多读好书。
好书是规划人生的座右铭,好书是指导行动的指南针。
学会完善,要持之以恒,奋力攀登从善的巅峰。
古人云:
“从善如登,从
恶如崩。
”意为顺从好的像登山那样吃力费劲,而学坏则如江河崩堤,一泻千里。
可见,自我完善不易,必须下大功夫。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敬老爱幼、真诚善良、信用节义、扶危救难、勤奋顽强、勇于进取、谦虚谨慎、坚持真理、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这些美好高尚的品德,是自我完善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它们有如从善之山巅峰的一簇簇鲜花,只有在自我完善过程中永不停步、登攀不止的人,才能采撷它、获取它。
学会完善并不是名人、伟人的专利。
人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完善而达致理想的道德境界的能力。
任何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普通,经历多么平凡,或是受过什么挫折,跌过什么跟头,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孜孜以求,都能够如毛泽东所说,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尊人者人恒尊之
学会自尊
自尊就是力量,自尊的力量,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荣光。
有位年轻人天生左手残疾,而他的国家当时正好处在战乱之中。
为了谋生,他便来到了相邻的矮人国,想找一份工作维持生活。
“啊,可怜的人!
快进来吧,我将给你一个热乎乎的烙饼充饥。
”当年轻人经过一个小矮人开的烙饼店时,店主上前对他说。
“谢谢你,好心的店主。
但在吃你的那个烙饼之前,请允许我先帮你做一件事,否则,我就不会接受你的烙饼。
”年轻人认真地说。
“可是,你只有一只手能干什么活呀?
我好心送你一个烙饼,你还死要面子。
”店主说完,砰地一声关上了店门。
一位挑柴的老看见了,说:
“小伙子,我看你有一只健全的手,还能干活,请你帮我把这担柴火挑到我家,我将给你一个烙饼,作为你付出劳动的报酬。
”年轻人高兴地答应了。
一个过路的人见了,不解地问年轻人:
“现成的烙饼你不吃,却偏偏要通过劳动来换取一个烙饼,值吗?
”“当然值!
因为这个烙饼是我通过劳动换来的,我才吃得下去。
我虽然贫穷,但没有丢掉自己做人的尊严。
自尊,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处处体现出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是中华民族道德心理素质的精华。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也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
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它有助于激励人们维护自己的尊严,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缺点,推动人们去实现所向往的目标。
所以说,自尊心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自尊心一经消失,人格就要变质,人品就要变味。
人皆有自尊,人皆需自尊。
自尊,犹如一面旗帜,赫然凌驾于地位尊卑、家资贫富、能力大小、条件优劣等尘世俗念之上,在人类精神和灵魂的制高点高高飘扬!
自尊就是力量。
自尊的力量,足以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荣光。
古有司马迁宫刑而作《史记》,孙膑刖([yuè
]
【字义】:
1.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脚砍掉)足而修兵法;
今有华罗庚跛脚而成数学王子,张海迪高位截瘫而为时代楷模。
试观寰宇,多少人杰,就是这样高擎着自尊的旗帜,凭着自尊的力量,在逆厄中奋起,在困挫中挺进,披荆斩棘,一路豪歌,而终于冲上了事业的巅峰。
学会自尊,既不是傲慢,也不是自贱。
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必然是重信义,善交际,不为环境所牵制,不做情欲之奴隶,不傲慢,不自轻,不自贱。
他们知道:
自狂会妨碍自己的进步,自贱会丢掉自己的人格。
因而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能冷静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决不失去自尊,总是不停地向前走去。
生活的辩证法使人想起了邹韬奋的名言:
“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
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之心不可有。
学会自尊,不能惟我独尊。
“惟我独尊”源于一个佛教故事。
据传说,佛
教祖师释迦牟尼刚刚生下来的时候,身材高大,不光会说话,还会走路。
他
在大地上来回走了一圈。
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又向周围走了七步,大
声向四方说:
“天上地上,惟我独尊。
”这个故事说明,释迦牟尼一生下来就
极端地自以为是。
当然,这个故事是佛教徒虚构出来的。
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人也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或者像西楚霸王那样目中无人,那就不仅会降低自己的人格,而且要遭到历史的惩罚与世人的唾弃。
学会自尊,是在互尊互敬的气氛中形成的。
要想人家尊敬你,你必先尊敬别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人者人恒尊之。
”不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自尊心。
一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人,不论地位有多高,才能有多大,人们也不会尊重他。
学会自尊,必须抛掉自卑。
一个人既不要狂妄自大,又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为了取悦于人而不顾自己的人格。
否则,一个人哪谈得上自尊呢?
别人又怎会敬重他呢?
学会自尊,在受挫时要用理智来维护。
自尊心往往与理智连在一起。
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万万不可丧失理智,而要学会冷静思考。
如若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不能冷静对待,就可能怒从心头起,祸起天上来,既会招来不可想像的后果,又会降低自己的人品,自尊心反而会被自己践踏。
自尊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个人的自尊心,一种是民族的自尊心。
一个人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容他人歧视和侮辱的心理意识,叫作个人的自尊心;
一个民族维护自己尊严的群众意识,叫作民族自尊心。
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要像先贤那样,发扬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民族的尊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学会自强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带他的儿子出征。
父亲是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
他郑重地对儿子说:
“这是家传的宝箭,你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这一个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
儿子非常高兴,心里猜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掠过嗖嗖的箭声,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时,他再也禁不住得胜利的喜悦,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呼地一声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
骤然,他惊呆了。
箭囊里装着一只断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
”顿时他出了一身冷汗,仿佛失去了支撑,一下子垮了。
结果不言自明,这场战争失败了。
战后,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孩子,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永远坚强不起来的,也永远打不了胜仗。
”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不停息。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论是移山填海向大自然的开战,还是改朝换代对颓废势力的革新;
无论是华夏灿烂文化的远播弘扬,还是面对邪恶势力歪风邪气的批判,都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多少年来,人们被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所感动;
被“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浩歌所震撼;
被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所警策;
被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壮志所激
励。
这些无一不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
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坚强的信念和强烈的自豪感,激励着中华儿女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我们现代人在改革大潮的激流涌浪中,勇做弄潮儿,要鄙燕雀之小志,羡鸿鹄之高翔,不做温室里的花朵。
这就要继承发扬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停歇、锐意进取的精神,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大展宏图。
自强不息最早出现于《易经》,其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
载,意思是说,时间永恒地流逝,天体却运行不止,一时一刻都不休息,所以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应当仿效这种精神,积极有为,奋力向前,永不停息。
自强不息者顶住压力,排除前进路上的困难,继续攀登,永往直前,终究会达到光辉的顶点;
志衰者则会屈服于压力,畏手畏脚,停步不前,必将会导致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
在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都比较优裕,读书、工作、生活
大都是一帆风顺,有的人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一种自食其力、奋发图强的精神。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但在艰难困苦中需要发扬,在和平的环境中更需要光大,尤其是要把这种精神注入到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之中。
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它鼓励人们不能满足于现实,激发和引导人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翻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靠自强不息精神,奋发有力者不可尽数,他们刚健果行,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精神,曾激励无数英雄豪杰奋斗不止。
如今我们有的人遇到暂时的困难与挫折,便叹息生不逢时,以致意志低沉。
应该懂得,人的志气是不能为外来力量所剥夺的,我们主张人格的独立和不断完善。
要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屈不能屈”的境界,必须要有一种强烈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通过自身的努力,勤勤恳恳地为国操劳,忠心耿耿地为民服务。
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石是爱国主义。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同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司马迁曾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讲述了一个人对国家的义务。
明末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把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国家的义务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我们当今的时代与顾炎武、孙中山所处的时代虽然完全不同了,但读到这些至理名言时,不禁热血涌流,有肩荷重任之感。
学会自强,是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动力。
詹天佑以爱国精神和求实态度,自力更生创新路,采用“竖井施工法”,设计了“人”字形路线铺轨,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经过试验得成功的。
前途似锦,来日方长。
人生没有停靠站。
无论何时何地,现代人都要自
强不息;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实现我
们的宏伟事业。
天生我才必有用
学会自信
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
------梁启超
安妮,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是一个总爱低着头走路的女孩,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
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她心里是很高兴,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觉得。
当她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安妮,你昂起头来真美!
”老师夸奖她说。
那一天,她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
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
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一碰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
自信,指自己相信自己。
我们不论办任何事情都希望它成功,而拥有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每个人都有长处,如果正常地把它发挥出来,就可以充分实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就可以增强自己搞好事业的信心,而这种信心则必然成为自己行动的精神依托。
当我们的祖先在岩石上刻画出第一笔岩画的时候,就有一种要把自己劳动的场景、形态留在固定物体上进行欣赏的意愿。
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在坚硬岩石上留下的雕刻,是人的勇气与信心、劳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所以说,“信心给人带来生活与做事的勇气”。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自我存在价值与改造社会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信心与自信成为成功的先决条件。
轩辕皇帝在风吹草团滚动前进的启示下造出了车子、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民众治理河道以及愚公挖山不止等传说,都蕴藏着要使事业成功的强大的自信与敢向大自然挑战的信念。
梁启超说过:
“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无自信心。
”可见自信心对一个要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多么重要!
当你走向社会,从事着各自的工作,就要有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信心与勇气。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我一定行”的信念,这样才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
而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学会自信呢?
要学会自信,就要提高自我评价。
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
”也就是说,我能生临人世,必定是人世需要我,我能发挥出对社会有益的作用。
我们当然不能狂妄自大,而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
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身对社会应有的作用。
在自己的心灵中描绘着美好的蓝图,培养自信心,启发对理想的追求。
学会自信,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把自己估计得过低。
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特别是要认识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
学会自信,要自己相信自己。
成功的大小往往取决于你对自己信任的程度。
要正确评价自己,确立科学的目标,并要千方百计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有人说,信心好比是左右我们一生成就的“调温器”。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一个平庸的人,总觉得自己不重要,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因而他扮演的始终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这样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行为中都显示出缺乏信心。
实践证明,否定自己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它常常使人走向失败;
而一个乐观自信的人,则常常踏上成功之路。
所以说,信心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开拓事业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它可以成就伟大而神圣的使命。
成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信,在这自信背后又融注着无数的艰辛,相信自己努力进取能有所作为。
有了自信心,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并凝聚成神奇的创造力;
有了自信心,才能在最佳心态下去从事前人没有从事过的伟大事业。
在逆境中,更需要拥有自信,应该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手提智慧剑,身披忍辱甲”。
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古人可以在逆境之中信心百倍地成就一番事业,今人不是更应该克服惰性,刻苦学习,勤勤恳恳,励精图治,毫不松懈地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美好的未来吗?
未有爱人而不自爱者
学会自爱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
过于自爱,则一无所为。
-----吕坤
国王和皇后都是虔诚的修行者。
他俩常在皇宫里同一个禅房内观。
一天国王问皇后:
“若有人问你,你最爱的人是谁?
你会怎么回答?
她说: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浮现出来,后来我发现其实除了自己,我谁也不爱。
国王笑着说:
“好极了!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于是他俩一起去见佛陀禀告此事,佛陀说:
“说得好!
说得好!
人世间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爱。
自爱,指的是一个人对自我存在的肯定、爱护和珍惜。
清人申涵煜(yù
)在《省心短语》中说:
“未有爱人而不自爱者,此人心也;
未有害人而不自害者,此天理也。
”所以,差不多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都有某种“自恋”的倾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爱,既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天然的本能,又可以说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自我尊重的一种基本人格品质。
所以自爱这个东西,很宝贵,应该加倍珍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自觉或不自觉地丢失了自爱这一“本能”,变得很不懂自爱,不会自爱。
他们不是想方设法维护自我的形象,而是有意无意地放纵自己、作贱自己、糟蹋自己,实际上是在作贱自爱,糟蹋自爱。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有的人如此不懂得自爱呢?
不懂自爱的人往往是那些过于自卑的人。
这些人太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缺乏信心,总认为自己无能,总觉得自己要比他人“低一等”,办事缺乏信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暴自弃。
因为彻底“看扁”了自己,将自尊压抑了下去,因此也就不懂得如何自爱了。
不懂自爱的人往往是那些在生活中受到严重挫折、心灵创伤严重的人。
他们总认为自己这一辈子是完了,总认为他人在自己背后指手划脚地“笑话”自己。
因此,总是表现出一副妄自菲薄、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会 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