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第三章地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361931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5.86KB
自然地理第三章地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然地理第三章地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第三章地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貌是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生成和发展
内营力:
地球内能造成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引起岩层的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地球上巨型、大型地貌主要是内力所造成的
外营力:
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动下通过大气、流水和生物所起的作用
风化、流水、冰川、波浪、潮汐等,外力作用活跃,易于被察觉
关键2:
物质组成
地表物质组成包括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
岩性不同造成岩石对外力抵抗力的差异
关键3:
时间
内外力作用时间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地貌形态也有区别,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地貌的规模
星体地貌例如,陆地和海洋(占据面积在几十万和几百万km2以上)
巨地貌如:
山系(占据面积在几万和几十万km2以上)
大地貌如:
山脉(占据面积在几百和几千km2以上)
中地貌如:
河谷盆地(占据面积在几十km2)
小地貌如:
单个洪积扇
微地貌如:
沙波纹
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
一、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即内力对地貌发育的作用
岩石圈构造运动造成地表形态,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产物,称为构造地貌或内营力地貌
构造地貌按规模可以分为3个等级:
1.全球构造地貌大陆、海洋
2.大地构造地貌山系、高原、平原、洋中脊、洋盆
3.地质构造地貌火山,单面山,向斜谷
(二)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即外力对地貌发育的作用
大多数地貌外营力受气候因素的控制,气候水热组合条件的差异导致外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形成不同地貌类型及组合
(三)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即物质组成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四)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二.基本地貌类型
根据形态特征划分、忽略地貌成因可以将基本地貌类型分为:
山地(和丘陵)平原(和高原)盆地
山地
山地是指高于周围平地,而内部又有一定高差的正地形;
呈带状延伸的山地称为山脉;
丘陵是海拔高度500m以下,相对高度<100m的正地形。
中山(1000~3500m)低山500~1000m
平原
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形态类型
低平原:
海拔高度小于200m
高平原,简称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成都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盆地
平原四周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新的地貌单元-盆地
三、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地表热量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二)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
(三)地貌对生物界影响
(四)地貌对地域分异的影响
(五)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学习要求:
掌握地貌学习的基本方法,内外力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其实质是岩石本身离开地壳深处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在出露或接近地表后,为了适应地表常温、常压的新环境而必然发生的一种变化过程
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落,指岩石发生物理疏松崩解等机械破坏过程,一般不引起化学成分的改变
造成物理风化主要原因有:
(1)岩石卸荷释重引起剥落
(2)外来晶体在岩石裂隙中的挤压作用
(3)温度变化引起岩石体积发生膨胀与收缩
(4)生物活动对岩石机械风化作用的影响
地壳深层的岩石(多为花岗岩),由于地壳抬升,上覆岩石逐渐被侵蚀,释放原先受压的应力,引起岩石膨胀,当膨胀超过弹性限度后,岩石发生破裂产生许多裂隙或隐伏纹理,称为卸荷裂隙。
这种裂隙大致平行于地表,也称为席状节理,厚度十几cm到几m不等,深处厚度大,地表裂隙厚度薄且多
冰楔作用: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水,在气温达到冰点凝结成冰时,体积膨胀。
对裂隙周边壁施加很大压力,使裂隙加宽。
冰化时水沿扩大的裂隙渗入,再次冻结,如此反复冻融,裂隙逐渐增大,以致将岩石崩解成碎块
此外,岩石裂隙中的水常溶解大量矿物质,当水分蒸发,溶液浓度逐渐达到饱和,便发生结晶,这是体积增大,产生膨胀压力,可以迅速岩石崩落
因温差变化,致使岩石体积膨胀和收缩而引起岩石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取决于温度变化的速度,所以受日温差影响较大,年温差影响较小
岩石中各种矿物的热力膨胀系数不同,当日温差发生剧烈变化时,各种矿物膨胀变形量不同,削弱了彼此间的聚结力,逐步崩解为松散状态的矿物或岩屑
具有等粒结构的厚层砂岩或岩浆岩地区,风化过程常由节理先把岩石分割成块,而后节理棱角部分岩石的温差变化最大且最迅速,最易收剥落,棱角逐渐剥落使石块圆化形成石蛋地形
根劈作用:
树根沿岩石裂隙生长,楔入岩隙,扩展裂隙,将岩石挤开
植物的支根、须根等细小根系可以在岩石裂隙中盘根错节,甚至深入到极细的裂隙中,加速岩石破坏
2.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大气、水、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地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岩石,当其逐渐接近或暴露出地表,因发生散热的化学反应而风化,产生低密度和较大体积的新化合物,所以化学风化同样可以看作是岩石为了适应地表常压、常温新环境而改变化学成分和性质的一种过程
影响化学风化的因素很多,
最重要的是水、大气和温度
化学风化主要有
(1)溶解作用
(2)水解作用(3)水化作用(4)碳酸盐化作用(5)氧化作用
(1)溶解作用
(1)溶解作用:
指水对矿物的直接溶解,溶解的速度虽然较慢,但在长时间作用下,许多难溶矿物也可被溶解,随后渗入地下,成为壤中水、泉水等地下水的组分
常见岩石矿物溶解的难易程度为:
食盐>
石膏>
方解石>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滑石>
蛇纹石>
绿帘石>
长石>
黑云母>
白云母>
石英
溶解作用增加了岩石的孔隙,破化岩石结构、削弱了岩石抵抗风化的能力,有利于物理风化的进行
(2)水解作用
是指矿物与水发生反应而分解的作用。
水中存在游离的H+和OH-离子,可以使弱酸强碱和强酸弱碱的盐类矿物,在水中出现离解,其离子能和H+和OH-离子结合成新的矿物
如长石的水解反应是地表最普遍的化学风化作用
(3)水化作用
指水与一些不含水的矿物相结合,水参与到矿物晶格中去,改变了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矿物
水化作用使原矿物的物理性质发生很大改变,如硬度变小、密度降低,引起体积膨胀,加速了岩石的物理崩解
如:
硬石膏水化为石膏,体积膨胀30%
CaSO4+2H2O→CaSO4·
2H2O
(4)碳酸盐化作用
碳酸(雨水中溶解的CO2,以及植物腐殖酸中的CO2)与岩石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形成碳酸盐的作用
碳酸盐化反应在石灰岩地区最为明显,方解石(CaCO3)在纯水中溶解速度很慢,但发生碳酸盐化作用,形成碳酸氢钙(Ca(HCO2)2)则可迅速溶解,以致形成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CaCO3+H2O+CO2→Ca(HCO2)2
(5)氧化作用
在水或水气的参与下,通过空气和水中游离氧进行氧化作用
许多变价元素在地下缺氧条件下常形成低价元素矿物,出露地表后在氧化环境下,这些不稳定的低价元素容易氧化为高价元素的新矿物,以适应新的环境,其中多为金属元素,以Fe元素氧化最为常见.如黄铁矿氧化成硫酸铁,以砂岩最明显
4FeS2+15O2+10H2O→4FeO(OH)+8H2SO4
(二)风化壳
被风化了的岩石圈的疏松表层称为风化壳
风化作用所能达到的深度即是风化壳的厚度,主要取决于气候、岩性、构造、地貌和发育时间,厚度从几十cm、几十m到几百m不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风化壳厚度不大,湿热的热带地区可以达到100~200m
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岩浆岩)
二.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重力地貌主要发生在坡地,也称为坡地重力地貌
由坡地块体运动造成崩落→崩塌地滑落→滑坡地貌蠕动→
使坡地发生运动的自然营力最主要的是重力和水的作用
摩擦力τ并不会无限增大,当块体与坡面间摩擦力达到最大值τf,且块体静止时,这时的块体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即T=τf,此时相对应的坡角成为临界坡角,称为内摩擦角(φ),它反映了块体沿坡下滑刚好起动的坡角
(一)崩落与崩塌地貌
陡坡上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形成的地貌为:
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与坡麓的倒石堆
倒石堆是一种倾卸式的急剧堆积,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大小混杂无层理,较大的石块相对翻滚较远
崩塌的形成条件
(1)地貌条件:
主要是坡度,当坡地由松散碎屑组成时,当坡度超过休止角后可出现崩塌,坚硬岩石组成的坡地一般要在50~60°
以上时方可形成大型崩塌出现在深切的高山峡谷,海蚀崖等
(2)地质条件:
主要指岩性和结构,如岩性差异、岩石节理等
(3)气候条件:
日(年)温差大的干旱地区、高山或高纬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地区
崩塌的触发因素
暴雨、强烈的融冰化雪、爆破、地震等都可以引起崩塌
根据坡地的组成物质、地貌部位以及运动特征,可划分为崩塌(山崩)和散落(落石)等类型
(二)滑落和滑坡地貌
由岩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
滑坡的形成条件
(1)斜坡的地貌特征:
斜坡的高度、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如高陡的山坡或陡崖,斜坡上部的软弱面形成临空状态,加大滑动力减小抗滑力
(2)斜坡的物质组成和地质结构:
岩层的构造面如层面、片理面、断层面、节理面等常成为滑动带的软弱面;
特别当岩层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一致,岩层倾角又小于斜坡的坡角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下水的作用:
地下水浸湿斜坡上的物质,可以显著降低其抗剪强度
促使滑坡滑动的原因
(1)斜坡形态的改变:
如河流凹岸侧蚀、人工开挖坡脚或坡顶堆积弃土、建筑房屋
(2)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变化:
(3)震动影响:
(三)蠕动
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称为蠕动
蠕动的速度每年只有若干mm,大的也仅有几十cm
蠕动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根据蠕动的规模和性质,可以将蠕动分为:
(1)疏松碎屑物的蠕动
(2)岩层蠕动
引起疏松碎屑物的蠕动的主要因素有
A较强的温差变化和干湿变化:
热胀冷缩或冻融过程
B一定的粘土含量:
粘土含量越多蠕动现象越明显
C一定的坡度:
25~30°
岩层蠕动
岩层发生弯曲,但并不扰动层序
问题1:
造成物理风化有哪几种原因,请举例说明
2:
化学风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
3:
什么是风化壳,试论述其主要发育阶段
4:
块体运动有哪几种,相对应的重力地貌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
5:
崩塌地貌有什么特点(崩塌崖壁、倒石堆)
6:
滑坡地貌组成和特点,滑坡的形成条件
第三节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
流水是形成陆地地貌的主要外营力之一,流水在运动过程中,使沿程的物质发生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这类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各类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一.流水作用
地表流水作用包括坡面流水、沟谷流水和河流流水三类。
流水具有动能,能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流水动能的大小取决于其流速及流量。
1.侵蚀作用:
指流水破坏地表,并带走地表物质的作用;
化学溶蚀——水对可溶性物质的溶解;
机械侵蚀——流水以其动能使物质脱离地面,进入水中。
流水机械侵蚀的类型
①片蚀(面蚀):
面状水流对地表的侵蚀,结果使地面高度均匀降低;
②下蚀(下切、垂直侵蚀):
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加深;
下蚀在上游及山地区最强烈;
③侧蚀(旁蚀、侧向侵蚀):
线状水流对河谷或沟谷两坡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拓宽;
侧蚀主要发生在河(沟)床凹岸;
④溯源侵蚀:
线状水流向河谷或沟谷的源头进行的侵蚀,结果使河谷(沟谷)伸长;
2.搬运作用
指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移的过程
搬运方式:
推移、跃移、悬移、溶解质搬运;
3.堆积作用
由于流水搬运能力下降而造成泥沙堆积(原因包括:
流速降低、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
二.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一)坡面流水地貌
坡面径流是地表流水形成的初期阶段,具有水层薄、流路广、作用时间和流程短的特点,无无固定流向
坡面径流是坡地发育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
(二)沟谷流水地貌
坡面细流最终将汇集为相对固定流路,侵蚀能力显著增强的沟谷水流,并形成沟谷地貌。
沟谷——由沟谷水流侵蚀形成的长条状的凹地,长度几米至几十公里不等。
1.沟谷水流的特点:
①流量变化极大,暴涨暴落;
②水流湍急,侵蚀力很强;
③含沙量大,可能形成泥石流。
2、沟谷的发育与形态:
细沟→切沟→冲沟→坳沟
切沟:
通常发育在裸露的坡地上,水流顺坡流动,往往聚成多条股流,侵蚀后形成大致平行的细沟,细沟不断侵蚀扩大,发展成冲沟(宽深约1~2m,横剖面呈V型)
冲沟:
由切沟进一步发育而成,在水流溯源侵蚀作用下,沟头不断后退,产生陡坎和跌水。
由于侧蚀作用,沟槽加宽,横剖面呈V型,长度达数千米~数十千米,深宽度为数米~数十米
坳沟:
冲沟发育到一定程度,溯源和下切侵蚀减弱,不再加深沟底,坡度变得和缓
3.沟谷地貌组合
在山区范围内,沟谷形成的地貌分布广泛,垂直分带明显,自上而下一般由3部分组成:
集水盆、沟谷主干、洪积扇
集水盆:
沟谷上游小型集水洼地
沟谷主干:
集水盆地水、沙通道
洪积扇:
沟谷出山口后,坡降骤减,沟谷水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山麓地带,洪积扇发育非常典型、普遍。
在暴雨或冰雪融化时巨大洪流流出山口,迅速展开成辐射状散流,流水搬运能力迅速下降,形成以沟口为中心的半圆形扇形堆积体
扇顶:
舌状重叠的砾石堆积体,砾石间常有砂、粘土填充,堆积体厚度大、坡度5~10°
,分选差、透水性强
扇中:
主要由砾石、砂和粉砂组成
扇缘:
组成物质较细,主要由亚砂土和亚粘土组成,坡度1~2°
,分选较好,具有水平层理
(三)泥石流
是山区常见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1.大量松散的固体物质:
经风化作用等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块体运动进入沟槽,成为泥沙流发生的物质基础
2.暴雨和洪水:
松散物质受暴雨浸润、冲蚀成为塑性状态,洪水巨大的侵蚀搬运能力使其成为泥石流
3.陡峻的沟谷:
泥石流沟的源头多为环形洼地,有利于固体物质和水流的积聚,比降较大的沟床使其形成泥石流
三.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发育
河谷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
河谷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谷坡和谷底两部分
河谷的发育阶段
1.峡谷:
河谷发育的初期,河流以下蚀为主,往往形成深狭的峡谷,谷底常见急流、瀑布和壶穴;
按形态可分为隘谷或V形谷
2.宽谷:
随着河流侧蚀的加强,河谷逐渐展宽,在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作用下形成连续河湾和交错山嘴,形成曲流河床,河床左右不对称,开始发育河漫滩
3.成熟河谷:
为宽浅U形,以河流堆积作用为,形成泛滥平原
峡谷:
河谷发育的初期,河流以下蚀为主,往往形成深狭的峡谷,形态多为V形谷
宽谷:
成熟河谷:
为宽浅U形,以河流堆积作用为,形成泛滥平原,发育曲流
(二)河床与河漫滩
河床地貌:
平水期淹没的河槽称为河床(常年有水),河漫滩(季节性有水)则是位于河床两侧在洪水期淹没,平水期出露的谷底
河床的纵剖面
河床纵剖面:
从河源到河口,沿河床最低点所作的剖面图。
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侵蚀深度不是无止境,通常下切到到接近某一水平面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水平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当河床的侵蚀和堆积达到了冲淤平衡时出现的河床纵剖面称为均衡剖面(平衡剖面)
侵蚀基准面的改变必然引起河流纵剖面的重新调整,以达到均衡状态
侵蚀基准面上升,水面比降减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河流发生堆积
侵蚀基准面下降,水面比降增大,水流侵蚀能力加强,在新出露的河段发生侵蚀,逐渐向上游发展,发生溯源侵蚀
第四节喀斯特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或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由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营力:
喀斯特作用(溶岩作用)
水的化学过程(溶解、沉淀)+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崩塌与堆积等)
物质:
岩石、(流动)水、CO2
可溶性岩石:
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质灰岩)
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
卤盐类岩石(石盐、钾盐)
岩石的可溶性取决于岩石的成分和结构
溶解度卤盐类>
硫酸盐类>
碳酸盐类
碳酸盐溶解度:
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
一.喀斯特作用
(一)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大气中的CO2向水中浸入时成为溶解的CO2,它在水中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与H2O化合成为碳酸(化学CO2)
一部分保持气体状态(物理CO2)
CO2+H2OH2CO3
碳酸离解后产生H+和HCO3-
H2CO3
H++HCO3-
H++CaCO3
HCO3-+Ca2+(碳酸盐化作用)
CaCO3+CO2+H2O
2HCO3-+Ca2+
这种反应是可逆的,当空气中的CO2,或水中的物理CO2减少时,化学CO2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其结果使水中碳酸含量减少,从而引起CaCO3重新沉淀
(二)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2.岩石的透水性
3.水的溶蚀力
4.水的流动性
岩石的透水性对岩石的溶蚀速度和地下岩溶的发育有着重大影响。
透水性不良的岩石,溶蚀作用只限于岩石表面,很难深入岩石内部;
透水性好的岩石,地表和地下溶蚀都很强,地貌发育也好。
透水性强弱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和裂隙大小和多少。
一般石灰岩的原生孔隙度都很小<3%,透水性较弱;
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受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各种裂隙所控制。
总之,岩石构造越破碎、岩石纯度越高、岩层越厚,则透水性就越好;
水的溶蚀力取决于水的化学成分、温度、气压等方面因素。
水中酸的含量越高,溶蚀力也越强;
酸的来源主要由大气中的CO2溶入水中而成。
温度越高,溶蚀力越强;
虽然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反比,但水的化学反应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气压越高,溶蚀力越强;
水中CO2的含量与气压成正比。
气候越湿热,水的溶蚀力就越强,喀斯特发育就越快。
经常流动的水体,能大大提高水的溶蚀力。
流水经常与空气保持接触,能不断地补充因溶蚀岩石所消耗的CO2,使水体不易达到饱和。
处于流动状态的水,有时虽然达到饱和,但当几种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可变为不饱和而重新获得溶蚀能力。
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水流量大、水循环快,加上气温高及生物作用强,岩溶发育最快。
如亚热带广西碳酸盐岩溶蚀量为0.12~0.3mm/a,是暖温带的河北(溶蚀量为0.02~0.03mm/a)的5~9倍。
(三)喀斯特水的动态
喀斯特水的运动形式有多种,包括孔隙水、裂隙水、沿管道运动的管道水以及沿溶洞流动的溶洞水
有些喀斯特水以垂直下渗为主,有些以水平流动为主
有的呈自由水面,也有呈承压状态的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垂直分带的特点
1.垂直渗透带:
地面以下丰水期潜水面之上,水流垂直运动为主,生成垂直的洞穴
2.季节变动带:
丰水期潜水面和枯水期潜水面之间,丰水期水平运动、枯水期垂直运动,有利于垂直-水平溶洞的发育
3.水平流动带:
枯水期潜水面以下,地下水常年存在,水溶蚀力较大,可形成规模较大的水平溶洞
4.深部滞缓带:
水平流动带以下,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好,有深部溶洞(规模小)
二.喀斯特地貌
(一)地表喀斯特地貌
1.石芽与溶沟
可溶性岩石表面沟槽状溶蚀部分和沟间突起部分
溶沟:
地表流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时所溶蚀出来的石质小沟,深度一般在半米以上至数米
石芽:
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称为石芽,当石芽和溶沟连成一片,称为石牙地
裸露石芽:
山脊式、石林式、车轨式
埋藏石芽
石林式石芽较高大,高度可达10m以上,是厚层、质纯、倾角平缓和具有较疏的垂直节理的石灰岩,以及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2.溶斗与落水洞
溶斗(漏斗)和落水洞是喀斯特地面上发育最广泛的漏陷地貌。
溶斗是一种碟状、漏斗形、圆筒形的小型封闭式圆洼地,直径从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深度一般小于直径。
按成因可分为溶蚀溶斗和塌陷溶斗
溶蚀溶斗:
地表径流沿裂隙密集地段溶蚀而成
深度不大、斗壁和缓、斗缘不明显,进一步向下加深后便显得急峻和明显的斗缘,成为漏斗状
喀斯特谷地底部的溶斗呈串珠状出现时,说明可能存在地下河
落水洞
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和盆地、洼地底部,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物,开口于地面而通往地下深处的裂隙、地下河或溶洞的洞穴。
落水洞的深度比宽度大得多,一般宽度很少超过10m,深度可达100m以上
落水洞按形态可分为两类:
1.裂隙状落水洞
2.井状落水洞
落水洞的生成,除了溶蚀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侵蚀作用和重力作用,地表水汇集到落水洞之后,流量增大,倾入洞内的砂砾同时冲击和磨蚀洞壁,加之地下河及溶洞顶板崩塌,使之迅速扩大
3.溶蚀洼地与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
通常由溶蚀漏斗扩大合并而成,面积小于10km2,具封闭性
溶蚀谷地:
也称为岩溶盆地、坡立谷。
俗称“坝”、“坝子”,宽几百米至几公里,长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在一定构造条件下经长期溶蚀、侵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地理 第三章 地貌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