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6131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34KB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Word格式.docx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谓综合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
与分析方法相比,综合方法作为认识过程与之正好相反。
应当指出的是,综合并不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简单地累加、拼凑起来,而是按照研究对象各部分间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整体上把它们有机的整合起来,以达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这也是综合方法的最终目的。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不仅存在加和性关系,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非加和性关系。
而从实际情况看,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恰恰主要是由非加和性关系所决定的。
综合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它可以使人们看到事物的组成部分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克服了分析方法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孤立的个体,不见它们之间的联系的思想局限性。
正因为如此,在整理观察实验资料时,综合方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
(三)分析和综合的关系
分析和综合作为人们整理科学事实的思维方法,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首先,分析和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一方面,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对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特性的具体细致的分析,就谈不上什么综合。
或者说,没有对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的特性的具体认识,就不可能有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另一方面,分析也离不开综合,分析必须以某种综合的成果或对事物的整体性的认识为指导,为出发点,否则分析就失去了目标,就会带有盲目性。
而且没有综合,认识就是零碎的、片断的枝节之见,不能统一为整体,也难以对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形成正确的理解。
其次,分析和综合可以相互转化。
众所周知,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一方面的本质到多方面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从现象到本质的飞跃是以分析为主的,但是人们在达到了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后并不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而是进一步运用这一本质来说明、解释原有的现象,这就是提出假说,建立理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以综合为方主。
随着人们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认识层次的不断深入,会出现用原有本质不能说明和解释的新现象,这时人们的认识过程又一次转入分析,以寻找事物的其他方面的本质,人们的认识就是在这种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二、归纳和演绎
(一)归纳
从观察实验中获得的关于研究对象的有关信息属于感性知识,感性知识是人们对客体表面的、具体的、个别的认识。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属于理性知识,因此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归纳。
归纳,就从个别或特殊事实中概括出共同本质的或一般原理的思想方法。
归纳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
(二)演绎
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结论的认识方法。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只要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其结论就必然正确。
在科学研究中,演绎常常用在科学理论建立和完善上。
(三)归纳与演绎的关系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归纳和演绎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把归纳和演绎完全对立起来,简单地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是错误的,恩格斯早就说过:
“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地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上天去,应当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请注意他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
”
实际上归纳和演绎都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只不过由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因此它多用于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从经验向理论的过渡阶段;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因此它多用于以理论为指导对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认识的过程。
二者在科学认识中有特定的功能,归纳法可以获取新知识,演绎法有科学证明、科学预见、建构理论的功能。
其次,归纳演绎在运用中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演绎的大前提是科学的一般原理,它从哪里来呢?
并不像演绎主义者说的,它来自人类“先天的直觉”或“天赋观念”,而是来自对经验的归纳。
所以说,演绎是从归纳结束的地方开始的,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
其三、单纯依靠归纳或演绎本身无法克服各自的缺陷。
总之,归纳和演绎紧密联系,互为条件,共同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
三、从抽象到具体
(一)抽象
抽象指思维经过对感性具体的分析所抽取出来的一个个单一的规定性,它是客观对象众多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它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的中间环节
(二)具体
具体有两个含义,第一,感性具体指感官能直接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对象、具体事物,它是思维逻辑行程的起点;
第二,思维具体指在抽象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的理性的具体。
(三)从抽象到具体
辩证思维的一个基本原则,揭示出主体观念地复制和再现客体的逻辑道路,是一个从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而达到思维具体的有规律的逻辑上升过程。
马克思指出,思维的逻辑运动中存在着两条方向相反的道路,第一条道路是“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第二条道路是“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这两条道路首尾相接,构成“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也就是人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一)历史
历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客观世界自身历史发展过程、人类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本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作为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二)逻辑
逻辑是按照理性要求制定的思维规则和形式,它以抽象为基本特征,通过对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个别属性分析思考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间接地反映理实。
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性,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
这一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要把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
在逻辑和历史的关系上,历史的东西是第一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意义;
逻辑的东西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历史在思维中的反映。
历史是逻辑的客观来源和依据,逻辑要以历史为原型和准则。
恩格斯所说的思维规律要和客观世界规律在本质相一致,列宁指出逻辑的规律因人类实践的亿万次的重复才具有公理的性质等,都是强调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
在思维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要求:
(1)思维的逻辑过程与客观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事物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的逻辑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
以历史起点为逻辑起点,以历史进程为逻辑的进程,按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来具体地、历史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2)思维的逻辑进程与思维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思维的逻辑进程是对思维的历史过程的概括,而思维的历史进程是思维的逻辑进程的基础。
思维的逻辑进程是以概括的形式再现思维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和灵魂。
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
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创新思维,就是思维要素的辩证组合与重新配置。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除了表现为运用规范性的辩证思维形式之外,还体现为收敛性与发散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抽象性和形象性的对立统一等辩证思维特征。
在这些具有对立方向的特性之间保持张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特征,也是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特征。
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
(一)收敛思维特征
收敛思维也叫做“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和解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最终得出一个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
它的特点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将各种信息重新进行组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这个中心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这就好比凸透镜的聚焦作用,它可以使不同方向的光线集中到一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
(二)发散思维特征
发散思维(Divergent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
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人尽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
这个方法就叫做“头脑风暴”。
(三)思维的收敛与发散
如果说,发散思维是由“一到多”的话,那么,收敛思维则是由"
多到一"
。
当然在集中到中心点的过程中也要收敛思维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
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只重视其中的一个,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
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如洗衣机的发明就是运用收敛和发散思维的结果。
首先围绕“洗”这个关键问题,列出各种各样的洗涤方法,如洗衣板搓洗、用刷子刷洗、用棒槌敲打、在河中漂洗、用流水冲洗、用脚踩洗等等,然后再进行收敛思维,对各种洗涤方法进行分析和综合,充分吸收各种方法的优点,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制订出设计方案,然后再不断改进。
发散、收敛思维只是创造性解决问题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应与横向思维、纵向思维,正向、逆向思维形成互补,形成交错,而不能只用单一的思维过程去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因为“创造性思考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多元思维的整合”。
二、思维的逻辑性和非逻辑性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二)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运用包括演绎、类比、归纳等逻辑方法。
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具有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而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
类比推理常常是科学技术研究从已知跨越到未知的桥梁。
(三)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
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有:
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
主要介绍两种非逻辑思维形式:
直觉与顿悟
1.直觉
直觉指不以人的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特性,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特性。
直觉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认识发生的突发性。
直觉是认识主体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而突然产生的随机过程。
第二,认识过程的突变性。
直觉是思维过程的实现质变的、表现为逻辑上跳跃的突变形式。
它要以一下子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使不知转化为知。
第三,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直觉能打破常规的思路,突破思维定式和逻辑的束缚,从而成为突破性创造的“催生婆”。
直觉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非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直觉是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主体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主体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豁然贯通。
2.顿悟
顿悟是一种突然的颖悟。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指出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顿悟。
当人们对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并产生了顿悟和理解。
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情绪性。
三、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移植、交叉与跨学科的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
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
(一)移植方法
所谓移植,即把其他学科中已经运用的方法或研究方式移到要研究的新领域或新学科中,加以运用或加以改造后的研究方法。
移植方法包括概念移植、对象移植方法或技术移植。
移植方法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移植法有助于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如对生命现象的研究,都是通过力学、物理学、化学等的最新成果不断向生物学领域移植才得以深化的。
移植法还有助于提出科学假说,因为在探索新的研究对象时,开始总是事实甚少、知之不多,这时移入某个方面类似而又相对熟的另一领域思想、方法,往往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新颖假说,从而取得奇迹般结果。
移植法也有助于开辟新的科学研究领域,当把一门学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另一门学科,不但可以揭示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也可以带来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加速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交叉学科。
(二)学科交叉方法或跨学科方法
1.学科交叉方法
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跨学科方法
跨学科方法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第三节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
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
”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系统思维是把事物视为系统来处理的思维方法。
系统思维是一种整体性和关联性很强的思维方法。
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
数学方法是所有成熟的数理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
数学方法包括多种形式。
(一)数学方程方法
方程是一种把事物的关键关系抽象出来,建立某种关于事物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如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抽象地描述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让人们理解了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生态系统的运行。
(二)数学建模方法
模型是科学抽象的一种,是科学家考察和介入自然事物的中介和桥梁。
数学在建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模型比实物模型更能反映事物内在属性的抽象的关系。
(三)数学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人类对事物总体数量、类型及其关系的认识方法。
统计方法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来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方法。
数学统计方法对于认识事物总体状况、分布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四)数学实验方法
数学实验是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在计算机上以数学方法设计实现的理想实验。
数学实验方法有助于人类更加精确和在整体上认识事物内部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理想关系。
数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实验的概念,扩展了实验的内容,是一种理想化的数学实践。
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系统方法是指20世纪40-90年代出现的系统科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这些方法对于从横断方面抽象认识对象的物质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有重要作用。
(一)系统分析与系统综合方法
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进行分解,对其要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思维与思考方法。
2.系统综合
系统综合是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做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进行辩证综合的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法。
系统综合是与系统分析相反的逆向思维思维方法。
系统综合强调从系统整体出发,综合和分析同步进行,以综合统摄分析,强调从部分与整体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规律。
(二)反馈与控制方法
1.反馈方法
反馈本为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反馈方法是指运用反馈概念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以结果反过来影响进一步产生事物或原因的思考方法。
2.控制方法
控制是指事物起因、发展及结果的全过程的一种把握,能预测和了解并决定事物的结果。
控制方法有多种具体形态。
控制方法的核心是一种在系统视野里
如何处理好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的辩证关系。
运用控制方法对复杂对象进行研究时,是对其控制流程加以综合性的考察,是以事物的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立场观察事物。
(三)信息方法
信息方法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的运动过程看做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某一复杂的系统运动过程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信息方法的优点是不割断系统的联系,通过流经系统结构的信息,考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变化发展,用联系的、全面的、功能化的观点去综合分析系统运动过程。
第四节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发现、发明与创造,科学技术实践是科学技术活动中最基本的和最基础的活动。
以往的西方科学哲学以一种“理论至上”的观点看待科学,把科学主要看成一种理论体系,而不是活动,割裂了科学和技术的联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科学的形象,而且贬低了技术在整个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实践,科学实践是人类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科学实践的方法
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有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和科学仪器的运用。
其中涉及观察、实验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涉及研究主体、工具与研究对象,以及与研究环境的复杂关系。
(一)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研究客体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科学方法。
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的含义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其一,它不是一种无意识、无计划的活动,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
其二,这种观察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没有任何理论介入的纯观察是不存在的,纯观察也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科学事实。
其三,它还包括对感知到的有关客体的信息的理解和陈述。
科学观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观察,又称作纯感官观察。
另一种是间接观察,又称作仪器观察。
直接观察主要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进行。
人类最早从事观察活动就采用过这种方法。
在直接观察中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彼此保持着直接的联系。
直接观察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同时避免了因仪器偏差面可能出现的认识上的偏差。
但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的感官使观察的范围受到局限。
人的感官是有一定的阈值的,超过这个限度,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就不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
其次,人的感官使观察的精度和速度受到局限。
单纯凭人的感官只能对观察对象作出大概估计,而难以精确地定量测定。
而且人体感官直接观察还容易受条件影响而产生错觉。
但是也应看到,即使是使用仪器的间接观察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观察仪器的运用有可能导致错误的观察结果。
这是因为:
首先,观察仪器的制造总是以某种理论为根据而设计出来的,如果假说本身不正确或不严密,则必然导致观察结果的错误或不精确;
其次,在制造或操作仪器时由于技术方法的原因而造成的误差,也可能导致错误的观察结果。
第二,在观察范围内无论使用何种仪器,观察者都不能改变对象的自然状态,这样对象的许多属性就不能为人们所认识。
这就要求人们以人工手段去变革和控制自然现象,纯化观察对象,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
于是科学观察就转化为科学实验,从观察方法到实验方法的发展标志着经验认识方法的巨大进步。
科学观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之分,又有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之别,如此等等。
不同类型的观察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就如何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和能否在观察中取得可靠的科学资料而言,无疑是有共同规律的。
科学观察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科学观察的首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观察中如实地按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不加任何主观因素,实事求是地获取客观材料。
但观察总是由主体在一定背景知识之下进行的,它受观察者的理论知识、经验素养和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坚持观察的客观性,首先,要求按照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记载,绝不能忽视那些与预定目的不符然而却是真实的情况;
其次,还要求在观察记录中把想到的和看到的严格区分开来,绝不能以主观臆造代替客观事实,否则将有损于观察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结论,甚至可能导致虚假和谬误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2)全面性原则。
科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其本质和规律的外部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科学探索中,必须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观察,才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武汉理工大学 自然辩证法 讲义第三章 自然 辩证法 讲义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