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36024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05KB
阅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阅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
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
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
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
见了汪丽娜,我就想:
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
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
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
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
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
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
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
“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
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
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
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注]①打烊(yá
ng):
关门停止营业。
②旖旎(yǐnǐ):
柔和美好。
1.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
(3分)
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捂着眼凑近着退远点B.凑近着捂着眼退远点
C.凑近着退远点捂着眼D.退远点捂着眼凑近着
3.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6分)
→我找到卖后书包的文具店→→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4.文中画线句子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4分)
修改前:
晚上,妈妈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5.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那些内容?
(答出三点即可)(6分)
答案:
1.对美的无比热爱,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
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虚荣心在作怪,也想人前显贵。
2.C(3分)
3.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磨父母买红书包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6分)
4.把“妈妈”改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的情节相照应,还和后文写红书包来之不易并受到父亲的教育相一致。
这样一改不但结构上更加严谨,而且更能体现父母对“我”疼爱。
(4分,意思对即可)
5.
(1)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
(2)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
(6分)
放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
“怎么啦?
”妈妈生气地说:
还问怎么啦!
你过来给我坐下!
”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
”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
”“真的没有呀!
”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
”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
”安安点点头:
“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l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
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
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
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
妈妈很辛苦地等着。
12点15分。
⑩史提方转弯。
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
差不多了吧!
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
安安停下来。
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
一块工地。
他奔跑过去。
妈妈心一沉。
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
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
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
12点25分。
⑩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
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
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
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
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⑩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
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作者:
龙应台。
有删改)
1.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分)
2.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塾?
3.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
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5.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
儿童成长。
你赞同哪种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
(一)(共16分)
7.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卜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地的时间来计算的。
(1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耽误了回家的时问。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8.①—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罴的。
②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
(每点1分,共2分)
9.“词语运用”示例:
第⑧段“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一句中“蹑手蹑脚”“尖叫”“摸”等词语传神地刻画出孩子们逗狗时既害怕又异常兴奋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
(相关语句,1分;
句通顺,1分:
分析,2分,共4分)“修辞方法”示铡:
第⑦段中“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
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对跳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性。
修辞方法,1分;
分析,2分,,共4分)“细节描写”示例:
第⑨段中“地面上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限苍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细节描写,1分;
分析,2分。
共4分)
(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
10.①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
②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
③时间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
④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
(意思对即可。
每点1分,共4务)
11.示例一:
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
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
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丽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
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重趣。
文章使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
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
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
不应完全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呵护他们成长。
(观点,1分;
结合内容,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