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育生态化课堂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59535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99.60KB
构建教育生态化课堂文档格式.docx
《构建教育生态化课堂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教育生态化课堂文档格式.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
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
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
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所以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和有效。
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
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去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
第二,闹。
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
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甚至连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
为了应付场面,有时不得不故作姿态,故作矫情。
现在课堂上很少看到那种会心的笑,爽朗的笑,发自内心的笑。
老师和学生缺少激情,这种情况令人不安。
我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片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
第三,杂。
由于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展,因而另一种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线。
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
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
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
有些问题脱离了时代背景,远离了学生实际。
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
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有的只是老师才艺的展现。
还有一些好像是语文活动的东西也塞进了课堂,耽误了教学时间。
比如举办记者招待会、电视访谈、实话实说,等等。
这些形式偶尔为之也可以,但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由于只是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效果不大。
第四,碎。
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
当前有些课随意宰割、支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
在教学中,要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难道不感兴趣的就不读了吗?
最后又不返回整体;
有的课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课文中的一句话;
有的老师让学生在预习后写下对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一句话,难道学生就对一句话感兴趣,其他都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就不学了吗?
随意性很大。
由于大量使用课件,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课文整体。
第五,偏。
当前在某些实验区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
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无知即无能,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
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由于轻视知识,导致轻视讲解、轻视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
由于轻视知识传授,还导致了完全否定分析。
我们过去所否定的是繁琐分析,新课标修改稿明确提出:
“不应完全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
说明部分的分析还是必要的。
比如说,面对文章整体要找一个切入点,当然要分析;
在具体形象的描绘后,或在情感活动的熏陶后,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提炼、归纳,作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当然要分析;
对段意的归纳,对中心思想的体会,都离不开必要的分析。
当然,分析不宜多而杂,更不能变成繁琐分析。
所以,分析要适时,不宜处处分析,尽可能以读或其他个体的言语实践取代。
再者,由于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因此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揣摩、体验。
总之,分析和综合要交替使用,分析是在综合的基础上的分析,是在整体背景上的分析,分析之后又必须回到整体。
偏,还反映在弱化教师职能,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中错误的言行也不敢批评,廉价表扬,普遍肯定。
我们说,赏识学生是必要的,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必要的;
愉快学习是必要的,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更是必要的。
当前,尤其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决心、恒心和信心,培养学生的韧性和知难而进的精神。
上述现象,反映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现时成果的认同和吸纳不够,对我国的国情实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以致缺乏厚实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依托和生动的教育实践的支撑。
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语文课又怎么啦!
语文课文该怎么样?
语文课应怎么教?
我国哲学家在探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之时,曾发问道:
我们能否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平凡、真实和快乐地生活?
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文化传统中陈义太高,对人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事实上即使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这就不可避免的弄虚作假。
”使我们难以过上平凡、真实、快乐的生活。
加之“我们精神文化中尚有许多神圣的、虚灵的幻象需要消解。
”(参见《新华文摘》2O05年20期孙利天著文《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希望》)其实,平凡、真实、快乐地生活正是人们对自身解放的吁求。
冷静思考着这个简单而又平凡的生活真理,朴素地追问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希望,让我们平淡地、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难道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发自内心的希望吗?
一、平平淡淡教语文
《现代汉语辞典》对“平淡”的解释是“平常;
没有曲折。
”本文拟改其意而用之。
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
平淡为真。
返于自然之色,归于纯净无欺。
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跟文本、跟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和学生作真诚的交流。
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平淡致静。
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糜,不求浮华。
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
这就是潜移默化,也就是“不言之教”。
即所谓“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欧阳修)。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
平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
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
平平淡淡教语文,方露语文本色。
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生气远出,妙造自然”。
又如苏轼所言“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可见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平平淡淡更像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二、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
不要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
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不要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强,把什么都“综合”了起来,也不因为语文和其他方面的关系、联系很多和什么“结合”、与什么“统一”很多,结果把自身也“综合”掉了、“‘统一”掉了,使语文本体淡化了,削弱了,甚至销溶了。
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画面太多、音乐太响)。
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
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
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
技能如何能熟练?
鉴于此,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化繁为简,消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
所以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抠“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
再次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
言其少也、精也。
不是说只有一个要求,一项任务。
也要重提“精讲多练”,精讲,即讲精炼,讲精华,讲精髓,画龙点睛,提要钩玄,要言不繁,惜时如金。
当然也要求学生的问答简明扼要。
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即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以及“用学生的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体言语实践”的现象,因此要强调,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
荀子说: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
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
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三、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
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
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记得老一辈特级教师袁瑢执教《少年闰土》,文中有“秕谷”一词,学生查字典回答:
“秕谷是干瘪的谷子”。
一般来说,到此为止就够了,可袁老师又问学生:
“能不能说秕枣啊!
”学生答:
“不能”。
袁老师笑问;
“为什么?
”学生答:
“因为秕字是禾旁,是专用来形容谷子的”。
解释一个“秕”字,增长了多少见识啊!
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
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迂有错误要及时矫正,迂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
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也不要虚晃一枪,虚以应付。
由于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撚”,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
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穿针引线,因势利导。
实,不是僵硬死板,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使语文教师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四、轻轻松松教语文
当前语文教学,师生都感到负担重。
广东某地一位教师写信给我说,班额大,作业多,师生不堪重负,考试频繁,加之统考,压力太大。
他呼喊:
救救老师,救救孩子!
但愿这不是普遍现象。
为何老师负担重、不轻松、不开心,有教育体制的制约,尤其是考试制度的羁绊,也有学校自身的问题。
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挤得满满的,填得死死的,作业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就一堂课而言,也是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
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要留下空白,留有弹性。
所谓留下空白,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所谓留有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势,能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
一是由浅到深之间的弹性,使全班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自由选择,自主发挥;
二是从一种思路到多种思路的弹性。
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
三是从一元结论到多元结论的弹性,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
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果能如上述四点,我想,这就是语文本色,或称之为本色语文。
刘勰说: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刘勰《文心雕龙》)。
的确,人生有尽,知识无涯,在有限的人生里,去穷尽万物之奥妙真是太难了。
还是凭着天性,顺乎自然去做吧!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反璞归真,与时俱进!
本色之一:
语文课要充分体现“读”的特点
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不开水。
这几年,语文课模式层出不穷。
殊不知语文课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没有语文味了。
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
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都忽视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改。
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
例如教毛泽东的《政论两则》,对初一学生无需做过多的文体分析,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读等形式,读出毛泽东文章特有的议论风生,读出富有表现力的祖国语言的语感。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美国教育家吉姆·
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
他说:
“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
”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很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
本色之二: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内化过程
综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工具性”到“人文性”,再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克服了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浮躁与功利的弊病。
因此,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那份用心和敏感,在生活中用语文、学语文。
美国教育家华特·
B·
科勒斯涅克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课最忌教师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肢解为多个知识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难倒学生后教师点破。
把语文课上成纯理论课,是语文教师的罪过,是语文学习的悲剧。
叶圣陶先生说:
“课本无非是个例子”,他强调语文学习要举一反三,有道理。
相反,通过大量阅读、感悟和体验,举“三”反“一”,同样有道理。
儿童从咿呀学语到会自如地说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在初中时和现在同样阅读《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感觉自然迥异,这里面有个“阅读年龄”的问题。
“内化过程”不全是靠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外力”能奏效的。
语文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的心灵历程,主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要引导学生体会月下荷塘的静美和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态。
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不只是理解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更要领悟在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里,尽管孔乙己不愿脱下长衫又有些坏习惯,但周围的人竟是如此不公地对待这样一个苦人儿,竟是没有一点同情与怜悯!
这是最能触动人心的。
读高士其的美文《笑》,要在诵读中让学生体会“笑”在学校、“笑”在家庭、“笑”在我心里,读出会心的微笑,读出舒心的大笑,懂得笑口常开,笑对人生。
读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疏通文字语句固然需要,更要引发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忧在天下人先、乐在天下人后的博大胸襟,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学会做人”的教育。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抛开把读书当成步入仕途的“敲门砖”不说,在崇尚个性张扬的今天,语文教师再也不能囿于教参的解释和传统的定论,要善于引导与点拨,容得下学生的见仁见智,甚至“异端邪说”,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展更加宽泛的大语文教学。
说到语文课的“本色”,我不禁想起返朴归真、铅华洗尽、清水芙蓉这些美好的词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无乃两个字——本色。
淄博十八中魏耀蕃(特级教师齐鲁名师)
(一)要看早些来,大文章全凭起首;
须观完了去,好结果总在后头。
(二)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
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整合教学与课程
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做”;
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
两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外围战,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
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华东师大吴刚平博士把课程分为条件性课程和素材性课程。
吴博士认为条件性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保证,如场地、物资、设施、设备等,没有这些基本条件,课程是无法展开的。
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教学的素材或直接来源,是学生学习、获取或内化的对象,又可分为预设和不可预设的,可预设的如教材,不可预设的就是动态生成的资源,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教学过程不仅是使用教材,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选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9日第六版)。
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的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
面对此情此景,钟启泉先生欣喜地说,“这种改革是需要教育家也是能够造就教育家的改革。
”
(二)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
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交往中,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
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而且是多边的整体的交往。
交往中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
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转换: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促进者。
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也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学习为了什么?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会说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家长会说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教师会说为了传授更多的知识。
在已经的课题研究中,无论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和寻找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归宿。
在我们的教育概念中,学习就是教师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掌握确定无疑的知识;
教材对学生来说,成了权威知识发布的载体,导致了我们所讽刺的“考考考,教师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学习的意义究竟的什么?
学习的意义在于能不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
因此,问题意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事例,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
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建 教育 生态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