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福利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5188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78.25KB
慈善福利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慈善福利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善福利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安康市慈善协会提供的相关资料;
5、报告编制人员现场收集的资料;
1.5研究范围
本报告的工作内容是对陕西安康慈善福利院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具体是对本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建设内容、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及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生存能力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
1.6项目建设单位情况介绍
本项目建设单位安康市慈善协会,1998年由原汉滨区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培祥为代表的一批老新闻工作者,自发创办了安康广播电视慈善协会;
2000年地改市后,正式更名为安康市慈善协会,由原安康地区人大工委主任熊邦高同志担任慈善协会会长;
2007年4月,市慈善协会换届,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吾勇同志担任第二届慈善协会会长。
从1998年至今,市慈善协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十年来,市慈善协会大力弘扬慈善理念,广泛募集慈善资金,积极开展慈善活动,累计募集各类慈善项目资金6500多万元,建校34所,修桥130座,资助贫困学生700多名。
同时还开展了救灾、助残、济困、助医、修路等一系列慈善项目,受助困难群众50多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从去年开始,我们加强了慈善组织建设,除已成立的5个县区慈善协会外,又新成立县慈善协会4个(紫阳、平利、汉阴、宁陕),正在筹备组建的1个(镇坪),建立乡镇慈善工作站30多个,全市发展慈善志愿者(会员)2000多名,其中市慈善协会800多名。
形式多样的慈善志愿者(会员)小组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此外,慈善协会10年来,多次为当地乡镇卫生院添置医疗设备,培训技术人员。
并且在境外慈善组织的援助下,与医院合作,陆续为210名唇腭裂少儿做了矫治手术。
安康市慈善协会在不断向公众传播着慈善理念,10年来,社会大众对慈善事业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曲解到理解,奉献爱心的人越来越多,从企业家,富翁到平民百姓,中小学生。
退休老教师韩正楷自慈善协会成立以来,每年都要捐几百元,直到临终时还给子女留下遗言,要求他们每年都要捐款支持慈善。
公众的善心、爱心和普遍参与,乃是慈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7项目建设地址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城办事处高井村二组(新城福利院东侧)。
1.8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老年公寓、医务室、餐厅、中央热水沐浴室、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影视报告厅、健身房、阅览室、会客室、医务室、小商场、洗衣房、网吧、厕所、工作人员住宿与办公楼等以及设备购置。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9000㎡,其中新建老年公寓楼12000㎡;
办公综合楼2500㎡;
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700㎡;
职工宿舍楼1800㎡。
购置的设备主要有:
电视、电脑、电话、空调、投影仪、洗衣机、对讲机、健身器械、医疗设备、现代化厨房设备以及其他生活和娱乐设备等。
1.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经计算,本项目总投资为4150万元,其中征地费用1250万元,工程费用2025.7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73.19万元。
1.10财务生存及偿债能力分析
本项目申请政府民生工程项目扶持4000万元,市慈善协会靠社会募捐150万元,社会募捐部分已经到位,现已存入银行(见附件:
中国工商银行安康汉滨支行资信证明书)。
项目计算期15年(含建设期2年)。
资金均由财政部门拨款和社会募捐,因此不存在借款偿还。
1.11研究结论
经研究论证,本项目的建设依据充分,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较好,建设方案合理可行。
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本项目能及早开工建设,努力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老年赡养比增加与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增长并存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向老龄化转型,老年赡养比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
1953年,老年赡养比为7.44,也就是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将近7个65岁以上老人,1953-2000年,基本上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的65岁以上老人数目在增加,但增幅并不明显。
赡养压力在2010年出现转折,2010年,需要由8个劳动年龄人口来共同负担1个65岁以上老人,2010-2050年,赡养压力显著增大,且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2040-2050年,届时不足3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赡养一名65岁以上老人。
老年赡养比上涨的部分原因是人口寿命延长,但主要还是由快速下降的生育率所致。
一方面,人口寿命延长使65岁以上老人绝对规模和相对比重得到增长,如果将退休生涯得到相应延长考虑在内,65岁以上老人赡养所需花费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显著增多无疑会放大需要社会转移支付的“池子”;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行的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同时,也使劳动力大军规模逐渐缩减,进而使得社会转移支付风险分担的“池子”缩小。
与老年赡养比增加相伴而来的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也得到增长。
从收养人数来看,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
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意愿而言,中国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为17.5%。
1982、1990、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数为0.42、0.63、0.87亿,乘以有意愿住养老机构的比例17.5%,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应收养人数为0.0735、0.1103、0.1523亿。
而实际上同期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为0.0023、0.0060、0.0083亿。
从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来看,发达国家该比例最低为3%,而中国1982、1990、2000年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床位数分别为28.2、78.0、113.0万,除以同期的60岁以上老年人数得到的比例分别为0.37%、0.80%、0.86%,离最低标准3%还有很大差距。
收养人数和床位数的实际供给和理论需求都表明,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绝对数很大,且增长很快。
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空缺”更进一步说明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有待进一步提高。
2.1.2福利社会化的实践及国家给予老年社会福利的优惠政策的支持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和要求。
同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兴办的老年服务机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民政部于当年召开了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是政府在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助下,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社会福利设施,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满足社会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
2001年,民政部颁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
工作要求和鉴定标准考核办法都作了规定。
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
推进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推进社区救助服务,鼓励并支持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等。
全国很多城市和地区于1998年后都开始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系统探索。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可为建设安康市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安康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长期稳步推进,我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安康城区常住和流动人口约32万人以上,60岁以上的人口4.2万多人,占城区总人口的13%以上,在册的城市低保户6596户14098人,农村五保户6700户11000余人.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由于受历史特定条件和政策的影响,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加之子女多、收入低、家庭负担重,不少人基本上没有经济积蓄,致使“人老体衰”,自我生存能力和供养能力很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生活来源仅靠有赡养义务和有经济能力的子女供养,还有相当一部分在政府救济下维持生活。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空巢家庭”,这些老人虽有一定经济条件,但十分孤独,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尚不完备,养老服务体系覆盖率较低,家庭供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拟建福利院或敬老院,实施集中供养,这将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鉴于目前安康城区建设的敬老院、老年公寓仅有3所(老城办、新城办和建民镇),供养着136名老人和五保户,仅占城区60岁以上老人的0.3%。
就目前现状,很难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供养养老需求。
为了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化解社会矛盾,缓解政府压力,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离退休老人、特困老人、五保户老人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靠问题,实行托管、托养、寄养等全程服务。
因此,拟建“陕西安康慈善福利院”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慈善项目资金注入安康。
2.2.2是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事业防患于未然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十一·
五”期间,西部地区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西部的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也将越来越高,西部地区也将面临人口老化的问题,且西部有些地区人口老年现象已非常严重,西部地区的养老压力也将越来越大。
安康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减少“十一·
五”期间人口老化给西部带来更多的问题,迫切需要建设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设施。
2.2.3有利于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水平的提高
“十一·
五”期间,安康的养老福利服务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各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研究,必须对“十·
五”期间安康市的养老福利服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从而找出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安康养老福利服务水平的提高。
2.2.4是建设符合安康市特点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的必然要求
安康目前仍处于西部较为贫困的地区,其经济社会状况、居民收入状况、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加强对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是建设符合西部特点的养老福利服务设施体系,使该地区的养老福利服务设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安康的老年人都能分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的成果,都能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晚年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符合西部特点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的必然要求。
2.2.5本项目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和谐可以很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研究与建设,可以促进安康市养老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从而保障安康市老年人的利益、维持家庭和睦、促进安康市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投资项目市场分析
2.3.1中国老年福利院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社会福利社会化在中国的发展实践和政策(仅选取与老年人社会福利关联紧密的部分实践和政策)大致可以2000年作为转折点(这一年,以国务院名义首次发布了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分为1979-2000年,2000年-至今两个阶段:
1979年,民政部召开全国城市救济福利工作会议提出,做好“三无”老人收养工作的前提下,开展孤老职工的自费收养工作,为社会福利扩大保障范围开了先河。
1983年,民政部酝酿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提出国家和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举办社会福利事业。
1984年,民政部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指导思想,使社会福利事业从单一、封闭、由国家包办的体制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人共办,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举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
1986年,民政部制定1986-1990五年规划,提出社会福利事业改革发展的纲要,负担方式由单一的国家负担为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福利事业由“救济型”转为“福利型”,服务方式由“供养型”转为“供养与康复相结合”。
部分地区民政部门主办的社会福利院开始向非“三无”老人开放,民办养老院也在一些地方出现。
1993年,民政部发布《国家级福利院评定标准》,提出社会福利院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标准。
同年,民政部会同国务院13个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的意见》,使社区服务步入制度化管理轨道,社区服务的规模和范围得到不断扩大。
1994年,民政部发布《中国福利彩票管理办法》、《有奖募捐社会福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对福利彩票作为筹集福利资金的新兴渠道作了相应规范。
同年,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部长报告指出了“深化福利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要求,“在政府倡导、支持下,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吸引外资兴办社会福利设施,探索政府资助、社团经办、企事业单位入股合办、法人承包等发展福利事业的路子,使福利事业单位向民办公助、法人治理的方向发展。
”1996年,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条件,可以在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对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等。
”同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司提出:
社会福利院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大力收养社会上老人。
1997年,民政部与国家计委联合颁布《民政事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福利社会化的改革目标与政策取向。
1998年,民政部发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概念作了界定,对登记条件管理机关和管理办法作了规定。
民政部在1998年以后,综合各地的探索与实践,在13个城市(广州、上海、温州、苏州等)进行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试点。
1999年,建设部、民政部联合下发《老年人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设计要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对建筑各个部分设计作了详细规定。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用法律形式规范社会捐赠。
同年,民政部颁布《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看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意见》,开始将各种福利机构与公益机构纳入统一规范的制度中。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和要求。
上海、广州、温州、大连等城市和地区都各自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一些城市也已经在社会工作福利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例如,上海市社会福利社会化方面取得的经验有:
政府对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高度重视,有关部分长期以来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的支持;
政府出台各种法规,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社会福利机构;
改革养老机构;
所有社会福利机构中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3.2老年福利院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注重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福利企业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从1978年~2004年的福利企业统计情况看,全国福利企业的利润在逐年上升,而企业个数和残疾人就业人数却逐年下降,出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对失衡。
200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这样描述这一情况:
“福利企业继续减员增效。
2002年全国共有福利企业3.6万个,比上一年减少0.2万个,残疾职工68.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1.7万人,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实现利润14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9%。
”
中国福利企业年发展情况表
2.3.3老年福利院企业市场发展特征分析
随着快速整合进入国际资本主义体系和随之而来的社会差距增大,东亚地区不得不面临结构改革的挑战。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为了能使经济政策得到更为有效的推行,政府对社会政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社会福利制度虽滞后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但仍是在渐进而缓慢的变革着。
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社会福利社会化不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福利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客观必然选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应对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变化的挑战。
加强老年福利院企业建设可以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有效需求”,加强老年福利院企业建设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加强老年福利院企业建设可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老年人社会福利需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建设地址
3.1.1选址原则与项目区概况
1、选址原则
为使福利院建设能在以后的较长时间里充分发挥作用,安康市委、市政府对该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并对福利院选址分别作了下列规定:
(1)福利院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福利院内应有设置活动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2)福利院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福利院与各类污染源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3)福利院公寓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4)福利院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老人身心健康以及危及老人安全的场所毗邻。
(5)福利院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本项目按照设计规范,结合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址、设计,力争创造一个环境优雅宜人、生活设施齐备的生活环境。
2、项目区概况
汉滨区位于安康市中部,跨汉江两岸。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因安置入境迁徙流民,取“安宁康泰”之意,故得此名。
面积3652平方千米。
辖区4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876个行政村,69个居委会。
人口94.1万(2006年),是陕西省人口最多的县级行政单位。
汉滨区地处东径108°
30′----109°
23′,北纬32°
22′-37°
17′。
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汉江上游安康市腹地,东接旬阳县,西连紫阳县、汉阴县,北靠商洛市镇安县、安康市宁陕县,南与平利县、岚皋县接壤。
汉滨区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穿过区境中部,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
南北都有2000米以上的高大山峰,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貌特点,垂直高差达1900米,境内地形起伏,群山叠障,沟壑纵横,最高点为叶坪佛爷岭,海拔2141米,最低处216米,主要山脉有凤凰山、牛山、文武山、平头山等。
本区主要地貌分为川道、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
本区位于秦巴山区东段,北依秦岭,南踞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南北高山夹峙,河谷向东开口的基本地貌。
由于地处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
C左右,最低气温3°
C以上。
年降水量750-1100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
境内山青水缘,四季分明,有“灵蓄南国一派秀,势承秦巴二脉雄”的独特风光。
本地区自然环境良好,适合老年人长期生活。
3.1.2场址选择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建设地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城办事处高井村二组(新城福利院东侧)。
陕西安康慈善福利院位于建设地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城办事处高井村二组(新城福利院东侧),西邻安康二桥,东邻安康市中医院、北邻安康金州广场和安康市体育场,南靠鸟语花香的香溪洞风景区山下。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地形、地貌、气候及交通条件
1、社会条件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水横贯其中,是素负盛名的陕南重镇。
全市面积2339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
安康市辖汉滨区、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旬阳、镇坪、平利、白河10县(区),总人口298万人。
2、自然条件
秦岭为我国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分界线,安康地处秦岭南麓。
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适中,气候温和。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东,频率9%。
年平均气温15.5°
C,年降雨量636.9-1100毫米,日照时数1770小时,无霜期210-270天左右。
30′-109°
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汉江上游安康市(原安康地区)腹地,东接旬阳,西连紫阳、汉阴,北靠镇安、宁陕,南与平利、岚皋接壤。
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穿过区境中部,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
3、气候条件
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799.3mm,60%集中在7、8、9月,最低值540.3mm(1966年),最大值为1109.2mm(1983年)相差568.9mm;
无霜期254天,年日照时数1811.5小时,年≥10℃积温为4000℃-4400℃,历时220天;
年太阳总辐射量107.53千卡/cm2,全区过境河容水总量为213.33亿m3,自产水13.061亿m3。
其中地表水10.654亿m3,地下水3.001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1420m3。
境内河流纵横,沟溪密布,汉江(长江一级支流),境内流长工110.2公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7条,5km2以上的河沟有210条。
汇入区境汉江段的二级支流有蒿坪河、流水河、月河、神滩河、岚河、吉河、黄洋河;
汇入的较大三级支流有恒河、付家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55mm,年均径流总量为13.06亿m3。
4、交通状况
安康市地处成渝、江汉、关中三大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地带,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优势。
境内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四种运输形式具全。
阳安、襄渝、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慈善 福利院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