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到活动到成长浅谈2+2+1模式在班级管理中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5164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49KB
从学习到活动到成长浅谈2+2+1模式在班级管理中Word下载.docx
《从学习到活动到成长浅谈2+2+1模式在班级管理中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习到活动到成长浅谈2+2+1模式在班级管理中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社会交往不断扩大而且多元化;
第七,追求时尚。
这些特点从正面和反面都影响着现在大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学习还生活甚至是自己的未来发展,都需要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着。
分析各方面的问题,找到真确的解决措施,才是管理培养学生的重点任务,针对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现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在校学习现状分析
1、学习目的务实性
学习目的作为产生和保持学习动力的因素,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促进作用,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足够的学习动力。
根据调查显示,学习目的选择“完善与实现自我”的比例最高,“谋求职业自食其力”居第二位,接着是“努力提高社会地位”、“报答父母”和“多挣钱追求物质生活”。
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为了“完善与实现自我”、“努力提高社会地位”,还是“多挣钱追求物质生活”等,都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和进取心。
但是,人生目标是有层次的,只有上升到崇高的人生目标,将学习与精神价值联系起来时,动力才能持久。
2、学习激情缺乏性
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现状比较满意,但仍有19.56%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现状不甚乐观或完全没有激情。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动力处于一般水平,当问及自身或周围同学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时,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42.39%的学生表示自己比较浮躁,学习时无法专心,38.04%的学生表示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
还有不少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学了没用。
这种结果与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关。
学校要善于将国家、社会责任和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有效地统一在一起,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包括强制目标和激励目标。
强制目标包括教学大纲、过级考试、毕业和取得学位证书所必须完成的要求等,作用在学生身上体现为一种压力,是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时期的不同阶段予以完成的短期目标。
设计强制目标时需要注意目标难度选择,过大则易使学生气馁,失去信心;
过易则不能对学生构成压力,发挥不了作用,所以目标设计要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赋予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跳一跳就能达到。
3、先玩后学的原则误区性
大部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处于一般水平,对于认为自己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来说,53.26%的认为主要与自己的学习习惯有关,25%的认为自习内容太难太乏味,16.3%的认为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不好,其他原因所占比例较低。
在学习过程中,44.57%的大学生表示已经习惯了大学学习,心理状态表现平和,但真正对学习感到愉快的仅占10.87%。
带有情绪学习的学生占绝大部分,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
认为自己学习努力和很努力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1.52%,当学习与娱乐发生冲突时,45.65%的学生选择先学习后娱乐;
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学习内动力不足,表示自己学习不太努力的占22.83%,十分不努力的占7.61%,而选择先娱乐后学习的有38.04%。
大学三年级学生,从心理上逐渐趋于稳定,在社会角色上需要做好走向社会的过渡。
在大学阶段,正是心理和生物因素、心理和社会学因素综合体现时期,许多大三学生面对重复了两年的大学生活方式、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及人际关系,失去了新鲜感,思考即将走入社会而需要面对的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
4、好高骛远,不思学习。
有不少的学生有较高的成才目标,也有较强的成才动机,如有的学生立志考研,有的学生想出国留学。
有的学生想进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
这其中有许多学生是具有实现这些目标的实力的,可是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具体表现就是这些学生不思学习。
缺乏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
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主要途径,但部分大学生,虽有较强的成才动机,可是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知欲不强。
专业兴趣不高,坐不得冷板凳。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重视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是把远大的目标与现在的学习结合起来,仅有理想,却没有刻苦勤奋、求真务实的精神。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影响了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2)学生对就业的基本形势和趋势缺乏明确的认识。
许多人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职位竞争将加剧等,因而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二)当代大学生业余活动现状分析
1、追求活动“高档化”。
随着现代化生活的推进,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同时带动了娱乐活动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趣味性的活动,都随即产生、诸如定向越野、爬山、攀岩等等、都倍受人们的青睐。
同时,针对大学生的业余活动也开始走向现代化,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更多学生将活动与钱进行挂钩,不惜一切代价地进行自己的业余活动,无论是参加轮滑社、还是参加登山运动社,都会给自己配上满意的装备。
而正真的组织班级的体育活动、班会活动等,大多数人就存在着了慵懒的心理,直接将“无聊”两字将其意义直接概括。
所谓诸如班会、球赛等抵挡次的活动,很多学生抱着随便看一看的状态,很少具有以前的大学活动的凝聚力。
越来越多的新式活动逐渐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对于这些社会最时尚的人群,也会把这些内容看的是很高尚的,不管是否在整个活动中存在组织方的猫腻行为,只要能享受到其中的快乐就是最后的结果。
把这样一种现代化的活动看成是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
这些“高档次”的活动,虽然有他自身的意义所在,但是让众多的学生沉迷于这样一种现代化的陶醉中。
所谓学生活动的目的性,是更好的构建班级的凝聚力、团队合作力、自理能力等等,综合来进行自身的锻炼。
虽然这样的高档次活动是有意义、但是我们不是将其一棒子打死,而是合理的进行利用,更多是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两者相结合地进行着。
2、注重社会性活动缺乏客观性
在很多大学里,大部分学生会利用业余活动时间进行自己的校外兼职活动,其中属家教最热门,更包括营销、宣传等社会性比较强的兼职活动。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注重走向社会需要用的能力上的锻炼,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会去尝试。
现在也有很多有相关能力的人大都会利用大学生这种心理,开设诸如经营师、营养师这样的培训班级,在这些老师的讲述下,很多学生无形的被“洗脑”,参加系列的培训班,最终的结果却与想象的有很大的区别。
从心理学生讲,这些与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具有一定的联系,正式因为触动了学生内心的一丝思想萌芽,让其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信心,一旦兴趣被激发,所爆发出的无形力量是无法磨灭的。
但是很少有人会客观分析自身的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兼职活动。
3、体育活动缺乏,体育素质下降,目的狭隘
《现代教育学》中对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的规定中有一条是对体质的要求,“有健康的体魄,有一、二项终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其身体素质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生活节奏”。
要求在校的大学生在学习阶段,要掌握一二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动作技能,形成终生健身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活动的习惯。
但是,目前大学生的体育素质较低,表现为体育意识淡薄,基础知识差,缺少体育技能,一些常见体育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或一些田径项目,如投铅球、掷铁饼、投标枪等基本动作都不会做,或做得不规范。
其原因是第一、大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少有时间从事体育活动,即使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也只是为了消遣、娱乐甚至只是用来减肥的,当达到自己的减肥目的后,便会停止自己的体育锻炼活动,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学习研究某种体育项目的动作技术要领。
第二,为了提高升学率,中学的体育课也只是种形式,体育课中只是领着学生做活动,锻炼身体,至于掌握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没有放到教学的目标上,这种教学状况使中学生很难掌握某些体育项目动作技能,所以表现不出高水平的动作技能。
第三,现在的大学生很少会在课外选择体育活动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更多的是在学校的强制比赛压迫下进行的。
选择体育锻炼的目的狭隘,有的是建立在以前的兴趣基础上进行的,有的是应为课程的需要进行硬式训练通过体育考试,有的用来进行心理的发泄,纯净的锻炼动机就更加缺乏了。
(三)当代大学生在校生活及成长状况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希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由于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解放。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的消极因素、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从个人成长过程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知上的偏离。
所谓认知上的偏离,是说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偏离了传统的正确的理念,偏离了社会主流意识。
受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集体,不关心祖国前途、民族命运。
一切向钱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二是心理上的偏失。
一些大学生不善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缺乏辨别和承受能力,而导致心理失衡、人格缺陷。
在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查中我们发现,有21.2%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处于亚健康状态。
主要表现为:
自卑狭隘,心理脆弱,敏感多疑,情绪不稳等等。
三是情感上的偏激。
当代大学生情感上往往容易偏激、偏执,缺乏把握的尺度。
如把哥们义气当正气,把友情当爱情;
对待教师的教育、学校的管理常常出现逆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
正面宣传反向思考,先进人物无端否定,不良倾向极易认同;
在学习与评优、评先、综合测评等问题上,嫉妒作崇,主观情绪第一,不认同别人的优势和取得的成绩。
(2)大学生成长中存在的误区
1、功利心强,只顾眼前利益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在专业的选择上,市场上什么热,就选什么学。
“专业不深,热门就行”。
据有关高校统计,有49.5%的大学生把“经济收入高”作为考虑毕业分配去向的先决条件。
现在的大学生中掷地有声的口号是“到外资企业去,到城市去,到最有钱的地方去”。
还有一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勤工助学或兼职上.而忽视了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图眼前之利,而无长远眼光。
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和同学交往相处,对己有利则交,无利则疏,甚至对老师、领导也是如此,为追求个人目的,千方百计拉关系,一旦大功告成,就判若两人。
2、成才的心理素质较差
成才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大学生成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据研究发现,大学生成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素质:
一是坚定的思想、信念,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是培养自己有益的兴趣爱好和专长;
三是勤奋的精神、执着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是勤于思考.善于“知疑”,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五是勇于开拓,标新立异,不断探索真理的创造精神。
六是受挫能力。
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成才心理素质较差的状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另外,少数学生的成才心理素质较弱,还表现在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无法摆脱种种心理的困扰,无法使压力化为积极的动力.在遇到挫折或不幸时,情绪常常一落千丈,痛苦而不能自拔,对学习不感兴趣,有时会严重影响生活。
二、如何改变现状
1、刚柔并进,以人为本的2+2+1创新式管理模式
集合班级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师范类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2+2+1班级管理模式,即班级内每周进行两次晚自习、两次体育活动,每月进行一次班级活动。
在管理模式的运行时采取刚柔并进,以人为本的原则,每周两次玩自习是针对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即考虑到了部分学习的学生的需要,也对部分过于活跃的学生进行遏制,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每周两次体育活动也是针对班级的共同需要所设置的,活动同时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体制进行提高。
这样的模式是在一步步探究和实践中探索出来的。
2、每周两次晚自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生是否应该上晚自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辩证性,但是正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无目的性、突击性强、好高骛远却不思进取,为了推进学习的自主性,以人为本地采取相关自主性学习政策,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性学习。
(1)每周两次晚自习,建立以人为本的双重学习管理制度。
每周周二、周四进行强制性晚自习,提供集体性学习场所,主要让学生安排自己的课前预习工作和课后复习工作。
大学生的自由不是绝对,针对自由的约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学生能对自己的思想收放自如,构建人性化的约束尺度,让学生合理进行时间的安排。
同时进行双重管理,除了由系辅导员、教师参与监督管理外,主要由学生管理组织自行进行管理和监督,共同构建和谐的自习氛围。
(2)晚自习互帮互助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晚自习除了让学生自行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同时为广大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的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互帮互助的模式构建,晚自习期间解决遗留的问题,除了接受帮助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知识的复习整理,让学生不断的整理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学会自主性学习,自主的进行知识体系的整理、自主的安排学习的结构、自主的学会复习和问题分析,通过这样的模式性自主学习,逐步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每周两次体育锻炼(活动),增强身体素质
每周两次体育锻炼(活动),在生理上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针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将体育锻炼的短期目的性转化成为永久的增强身体素质目的,从本质来接受体育锻炼,长期为身体健康带来益处;
在心理上为学生提供了健康的发泄空间,通过体育活动来释放心理压抑的情感,让学生在心理上能够健康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竞取、团队合作理念,更好的为发展自身。
(1)、以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相结合,激发锻炼兴致
每周两次体育类活动或是体育锻炼,将活动和锻炼进行结合,通过个人及团队比赛竞技、素质拓展、自由锻炼等形式进行实施,诸如趣味篮球赛、拔河比赛、全班性接力比赛等,让学生在玩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从生理上和心理上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致,一味的强制性锻炼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让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和抵制心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慢慢解决学生的锻炼慵懒的特性。
(2)、常规锻炼形式专业化,推进专业化训练
所有的体育锻炼都有其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有的锻炼项目方法错误或是不规范只会适得其反,因此需开展常规项目的专业化培训,通过请教专业性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授课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的开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规范式的体育锻炼。
另外,可以通过网络和视频指导,进行专项式锻炼,真正的开始专业化,从根本上来锻炼学会的身体素质,这样避免了体育锻炼的盲目性和误区性。
除此之外,统一购买或订阅相关期刊,学习专业性动作要领,一帮一式的进行体育锻炼,以点盖面促进学生锻炼的兴致。
(3)、体育锻炼(活动)多样性,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除了常规的篮球、足球、排球等常见球类外,可以开展新式的体育活动。
不仅要考虑到男生的需求和兴趣,既要考虑到女生的体育锻炼兴致所在,全面地进行实施,常规锻炼专业化,新式锻炼普及化。
从小运动量的活动开始,以男生为中心顾及女生的能力共同进行锻炼,到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或活动,适量的进行,循序渐进的进行体制的增强。
从很小的头部运动的体操、全身性的广播操、长短跑、球类运动,到班级的野外素质拓展,全面的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4)、班级内配置相应的体育硬件设施,随时满足学生的需要
购买自己班级里的运动器材(包括:
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长麻绳、跳绳、户外运动套件),减少了向器材室借器材的麻烦,并且随时的为坚持每天锻炼的学生提供学要,人性化的完善每周两次体育活动的制度,多方面发展身体素质。
4、每月一次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1)建立活动人性化管理制度,提供学生主动发展的机会。
人性化管理,就是有关学生的各项活动的管理,做到各项班级活动有学生参与组织,各项工作有学生监督,各项评比有学生意见。
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2)开展激励性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1、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是学校最主要的活动。
通过教学中设计的内容让学生很快地融入到专业化的教学课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丰富有趣的学科竞赛活动。
通过设计了各种有趣的学科竞赛活动,例如化学趣味实验表演,化学实验重做,化学知识竞赛等,为学生创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
4、建立激励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这是提高他们主动发展水平的必要环节,也是检验他们主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3)听取学生意见,开展多样的特色活动。
我们要办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才能够激起他们活动的热情。
并且我们也要充分展现我们90后青年人的个性,举办特色活动,如:
街舞秀活动等等。
(3)丰富活动的内容、提高活动质量。
这方面就对活动的组织者提出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避免活动内容的低俗性,另一方面在策划和活动期间的组织等等步骤方面,要认真负责。
所以也要求我们的学生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办更多成功的活动。
三、2+2+1模式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1、在开展每周两次晚自习之前,大多数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有的甚至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或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到了期末考试挂科一大堆,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最终导致学生厌学甚至恶性循环。
这无疑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开展每周两次晚自习之后,学生开始适应上自习,尤其是大一新生上自习明显班里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了,是彼此之间互相熟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一个有效途径。
另外晚自习可使同学们浮躁的心安静下来避免大学里各种各样的诱惑;
可让同学利用上自习的时间读万卷书,增加知识储备,为今后谋生做准备;
让同学培养自学能力以及自己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的良好习气,更应该弄清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个别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或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消极被动学习的学生,要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材施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摆正自己在新环境的正确位置,把自己融入到良好的班集体之中。
当代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较差,意志力较为薄弱,遇到挫折时,往往容易产生消极、抑郁、焦虑和烦躁的不良情绪,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由于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甚至产生心理危机的现象。
班主任要针对独生子女这一心理特质,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产生挫折感的具体原因。
对主观因素要有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保持进取向上的个性。
培养他们适应和改变恶劣环境的能力,既能忍受磨难,又有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他们从小事做起,在学习上,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排除干扰专心听讲。
如每天读一个小时的英语,每天练一个小时的书法等,都是一种对自己意志的磨炼。
鼓励他们敢于向困难挑战,逐步培养坚持到底、抵抗诱惑、克服胆怯的品质。
这些日常行为在不断地磨炼着意志,塑造着他们的性格。
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近期目标,设置难易适度的困难,在实践活动中去克服困难,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在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
2、在开展每周两次体育锻炼之前,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过着较为单调生活,例如许多学生只是忙于各种等级考试和专业考试,有的学生甚至是沉溺于网络世界,过着缺乏与人沟,与社会沟通,萎靡不振的大学生活,这些完全丧失了大学生活的意义,也加大了班主任管理缺乏凝聚力的班级体。
而每周两次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每周两次体育锻炼的益处及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帮助:
如:
在体育比赛中对方侵人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
对裁判员的误判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
比赛胜利时,是骄横自大,还是认真总结经验,戒骄戒躁。
这都是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为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
学校体育的心理品质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使人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自信心、自制力、进取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使严峻的考验,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
因此,每周两次体育活动或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学生的心里品质提高了,避免了班主任的直接说教,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帮助。
3、大学生活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课外生活明显增多,为陶冶学生情操,加强班委协作能力,合理开展班级活动势在必行,每月一次的班级活动是我系班级管理模式中的一大特色。
按照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
从这一观点出发,每月一次班级专题性活动具有目的明确和较强的导向意识,每月一次班级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把集体活动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是学生心理品质养成的较好途径。
开展文体比赛、郊游等活动,培育学生合群心理。
另外,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活动、体育锻炼活动、自我服务劳动等都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途径。
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人格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班主任要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以情感人,情理并济,循循善诱,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进而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每月一次的文体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健全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充实、自我平衡的人格机制。
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高雅审美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注重提高大学生恪守法定规范的人格行为及责任能力。
从而逐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活动 成长 浅谈 模式 班级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