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4517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15.67KB
浙教版科学九上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教版科学九上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上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
知识点2看懂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5、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循环到达指端.由指端返回心脏时,将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
再经怎样的路径才可能到达脚趾?
( )
A.右心房、肺循环与体循环B.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
C.左心房、肺循环D.右心房、体循环
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其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指端处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脚趾处毛细血管。
即首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然后通过肺循环,再通过体循环到达脚趾。
A。
6、如图是人体心脏模式图,其中体循环血液流经的结构是( )
A.⑤①③⑥B.⑧④②⑦C.②⑧⑤①D.④⑦⑤①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如图:
7、下列对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B.含氧和养料多的血是动脉血,含二氧化碳和废物多的血是静脉血
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是静脉血
D.能流动的血是动脉血,不能流动的血是静脉血
A、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A错误;
B、动脉血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含养料不一定多,如肝门静脉含养料多;
静脉血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B错误;
C、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C正确;
D、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
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不管是动脉还是静脉血都能流动的,D错误。
C。
知识点3说明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和测置方法。
8、甬温线动车事故造成许多重伤员需要输血治疗,温州市民连夜排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奉献爱心.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B.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D.输血时血型不符会造成血液凝固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因此O型血既可以输给O型血的人,也可以输给其他血型的人,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D中说的凝固不准确,应该是凝集反应。
可见D符合题意。
9、(2019春•曲阜市期中)医生给某病人先后测量血压和切脉,分别需要对哪两条血管进行检测( )
A.颈动脉、桡动脉B.颈动脉、肱动脉
C.肱动脉、桡动脉D.桡动脉、肱动脉
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
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10、(2018秋•吴兴区期末)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 血型系统,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
据此推测,AB型血的模型图是( )
A.
B.
C.
D.
ABO血型的对比:
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B
无
O型
抗A、抗B
根据模型可以看出,AB型血液中红细胞上应该同时具备两种凝集原,其血浆中就没有凝集素。
11、当一个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急救.
(1)某血型为O型的病人急需输血抢救,应该输入型血.
(2)临床上又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桨成分输入体内,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给他们输入含的成分血.
(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
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2)、临床上又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桨成分输入体内,如,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应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故答案为:
(1)O
(2)红细胞
12、生物课本上对血压做了如下定义: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健康成年人收缩压正常值的变动范围为12Kpa~18.7KPa…”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选填“压强”或“压力”)。
由压强的定义知: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就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所以这里“血压”的“压”是指的压强。
压强。
13、(2018春•黔东南州期末)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A、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而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错误;
B、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因此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后变成动脉血而不是体循环,错误;
C、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而不是只是携带、运输氧,错误;
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正确。
14、如图表示哺乳动物体内循环的一部分,从心脏出发依次流过血管ABC后,又回到心脏.图中标明了血液流动过程中血压和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则C血管是( )
A.肺动脉B.肺静脉
C.主动脉D.上、下腔静脉
血液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流经途中A血管→血管B→血管C后,又回到心脏。
氧气含量增高,所以,A血管是肺动脉,B血管是肺部的毛细血管,C血管是肺静脉。
B。
15、下列图示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
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
(2)通常情况下,我们应使用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
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4)若要把视野右下方的血管c移到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移动。
(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a,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c,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图中b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所以把视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
(1)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低。
(3)血流方向;
红细胞是单行通过(4)右下方
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由(
)
A.
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B.
心脏和血管组成
C.
由心脏、血管和肺组成
D.
由心脏、血管和瓣膜组成
【答案】A
【解析】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
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如果分为两大部分,即为血管和心脏组成。
2.患病时可选择臀部进行注射,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主动脉
肺动脉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答案】C
【解析】根据血液循环图可知,臀部进行注射时,药物进入血液经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患处,因此,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血管是上腔静脉。
故答案为:
C
3.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
【解析】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C、在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D:
经体循环后血液变为静脉血,经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动脉血.
4.如图为人体肺内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
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
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
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解析】肺循环的路线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a肺动脉内流静脉血,c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5.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血管⑤比⑥的管壁厚,弹性大
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2次,才能排出体外
【答案】D
【解析】A、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肺泡中的高、氧气的含量比肺泡中的低,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A不符合题意。
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B不符合题意。
C、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⑤动脉比⑥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小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泡→呼吸道→体外.可见组织细胞处产生的二氧化碳至少经过心脏1次,就能排出体外,D符合题意。
D
6.下图是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显微图像,其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①→②→③
②→①→③
③→②→①
①→③→②
【解析】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7.如图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在流经某些结构的过程中,含量变化情况示意图。
纵坐标代表某种物质含量,横坐标代表血液流经的某些结构和血流方向,Ⅰ、Ⅱ、Ⅲ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时,氧气的含量________,I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
(2)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的器官是________,II中流动的是________血。
(3)若该物质为有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的是________;
若该物质为含氮废物,则表示肾脏的是________。
【答案】
(1)增加;
肺
(2)肺;
静脉(3)Ⅰ;
Ⅲ
【解析】
(1)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表示的器官是肺。
(2)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Ⅲ处减少,因此Ⅲ表示的器官是肺;
根据血液流动方向,II是肺动脉,肺动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3)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有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的是I,若该物质为含氮废物,则表示肾脏的是Ⅲ。
(1)增加;
Ⅲ
8.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________,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________。
此血管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________(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成熟的红细胞中________(填“有”或“无”)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
(1)毛细血管;
慢;
进行物质交换
(2)小肠(3)无
(1)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具有数量多、管壁薄、管腔窄、血流慢的特点,与其他血管相比,该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此血管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因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氧气由肺扩散进入血液,所以细胞从该血管中获得的物质主要有氧气和营养物质。
(3)成熟的红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它的寿命只有120天左右。
(1)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2)小肠(3)无
9.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
请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________(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________(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米,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________(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4)在某次户外比赛中,甲运动员受伤而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现有乙、丙、丁三人愿意为甲输血,医生用B型血的血清检验4人的血型,结果只有甲、乙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
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____。
A型
B型
O型
(5)已知每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能释放16千焦的能量,某举重运动员在一次比赛时,将180千克的杠铃从地面举到2米高处,需消耗的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__克(g取10牛/千克,并设举重的能量全部来自体内葡萄糖的有氧代谢)。
【答案】
(1)增高
(2)减小(3)减小(4)D(5)0.225
【解析】解:
(1)在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的能量多,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是为了给呼吸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故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增高;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一氧化碳与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阻止了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故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减小;
(3)由于西藏拉萨市海拔高,空气稀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比例极小,故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减小;
(4)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结素,而甲、乙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甲、乙红细胞中均含有A凝结原,则甲、乙的血型可能为A或AB;
丙、丁红细胞未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丙、丁红细胞中不含A凝结原,故丙、丁血型可能为B或O型。
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可知,甲的血型一定为A型,丁的血型一定为O型,乙的血型为AB型;
(5)W=GF=mgF=180kg×
10N/kg×
2m=3600J,3600J÷
16000J×
1g=0.225g
(1)增高;
(2)减小;
(3)减小;
(4)D;
(5)0.225。
10.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
(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________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________。
(3)区间Ⅱ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________
。
【答案】
(1)86(81~88之间均可)
(2)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
(3)C
(1)由图可知,两个最高点之间则是心脏跳动一次,约为0.7s,则一分钟跳动的次数为60÷
0.7=86;
(2)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而左心房血压较低时,方便血液从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3)区间Ⅱ时,是心脏压强最大的时候,即左心室收缩的时候,血液是从左心室进入主动脉;
故C符合;
(1)86(81~88之间均可);
(2)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
(3)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科学九上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 浙教版 科学 体内 物质 运输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