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考阅读合集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3902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7.30KB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考阅读合集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考阅读合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常考阅读合集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详尽
(2)连月不开开:
指天气放晴
(3)薄暮冥冥薄:
迫近,接近
(4)沙鸥翔集集:
停息
(5)不以物喜以:
因为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的“衔”“吞”二字有何妙处?
“衔”“吞”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非凡的特点。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第二、三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只是为了传达出游人的“览物之情”。
B.第四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
”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解析】不只是“游人的‘览物之情’”,更是景与情相互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行者休于树 于:
介词,在
(2)杂然而前陈者陈:
陈列,摆开
(3)宴酣之乐酣:
尽兴地喝酒
(4)觥筹交错交错:
交互错杂
(5)太守之乐其乐也乐:
以……为乐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水边上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啊。
3.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为写“太守乐”做铺垫,反映太守治理有方,滁地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4.选文第二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写了哪几乐?
日暮醉归图。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是日更定矣 是:
代词,这
(2)拥毳衣炉火拥:
裹,围
(3)雾凇沆砀沆砀:
白汽弥漫的样子
(4)上下一白一:
全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
还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3.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文章是从三个角度来写的:
①未游西湖时,从听觉角度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游西湖时,总写全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游西湖时,具体描写近景(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文章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二、对比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横无际涯 际涯:
边际
(2)南极潇湘极:
至,到达
(3)野芳发而幽香芳:
花
(4)佳木秀而繁阴秀:
茂盛
(5)山间之四时也时:
季节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像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3.【甲】【乙】两段选文中,表达观景时感触的句子分别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和“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4.请从内容和写作角度两个方面说说【甲】【乙】两段选文写景的不同之处。
内容:
【甲】文写的是洞庭湖水景,阔大壮观;
【乙】文写的是琅琊山山景,秀美多变。
写作角度:
【甲】文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写景,【乙】文仅从时间角度写早晚、四时之景。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乙】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①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②曰:
“恐成疾,不可。
”太宗曰:
“所冀移灾朕③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
自是蝗不复为灾。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务农第三十》)
[注]①苑:
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②谏:
委婉地规劝。
③朕:
古代皇帝的自称。
(1)浊浪排空 排:
冲向
(2)把酒临风把:
持,执
(3)吾谁与归与:
和,同
(4)掇数枚而咒曰掇:
拾取
(5)所冀移灾朕躬躬:
身体
(1)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2)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
3.【甲】文描写了一阴一晴两种自然景象,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引出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做铺垫。
4.【甲】文中的范仲淹和【乙】文中的唐太宗共同具有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忧国忧民,以民为本。
【参考译文】
【乙】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
唐太宗进入园林察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
“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
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在于我一人,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
”说着就要将蝗虫吞下去。
周围的人忙规劝道:
“吃了恐怕要生病的,不能吃啊。
”太宗说道:
“我真希望它能把给百姓的灾难移到我身上。
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
”(说完)就把它吞了。
从此蝗虫不再成灾。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野芳发而幽香 发:
开放
(2)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
背着东西的人
(3)泉香而酒洌洌:
清
(4)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乃:
于是,就
(5)遂书以名其亭焉名:
命名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3.【甲】【乙】两文在写景上有何异同?
同:
语言简洁;
借四季美景,抒“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情。
异:
【甲】文一句一季景色;
且抓住每个季节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直接描写四季景色之美。
【乙】文一句两季景色;
且分别通过人的动作和心理感受,侧面突出四季景色之美。
4.两文在写景叙事中共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乙】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的时候,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季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当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
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习惯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
【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册 文言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