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思考.doc
- 文档编号:2233415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31KB
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思考.doc
《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思考
吉安县实验小学邱舰
什么是管理?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对此有不同的定义。
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认为:
“管理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赫西.布来查尔特认为:
“管理是个人与个人与群体共事,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现代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西蒙认为,可以把“决策的制定当作管理的同义词。
”我国当代管理学者霍立林说:
“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来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已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
什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
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解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什么叫常规?
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
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
幼儿的常规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它能帮助幼儿逐步克服自我中心、自由散漫等不良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从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要求,应该说它也是幼儿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看似无形,因为它不象一次教学活动那么凸显成效,其实它无处不在,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需要我们老师用心、用脑去做。
我认为班级常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生活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生活常规:
入园离园常规、盥洗活动常规、饮食活动常规、睡眠活动常规、卫生习惯常规、散步常规等等;教育教学常规:
教学活动常规、游戏活动常规、班级环境管理常规等等。
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认为要想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对本班幼儿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为幼儿和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上、生理上和家庭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差异,教师如果能熟悉每个幼儿,了解他们各自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他们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接下来我把我这些年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做法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1、常规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求和规则要切合幼儿实际。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得常规管理重点。
如:
大班的老师要考虑到孩子已有了三年多的集体生活的经验,又即将升入小学,所以把常规管理的着重点放在学习习惯、为他人服务(如:
孩子如何做好值日生工作)、安全教育(如:
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三个方面。
中班的老师根据孩子入中班后,变化很大,学习、游戏的兴趣也表现得愈加明显了。
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帮助孩子改进和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学习、游戏规则。
如:
对幼儿提出上课发言先举手,上课时间尽量不去如厕,积极地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游戏时既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又能遵守游戏规则,等等。
小班的老师针对孩子年龄小、入园时间短等特点,应采用“从小处着手”的常规管理策略。
就是说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小班的老师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
如:
用儿歌的方式教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小朋友,来洗手。
卷起袖,淋湿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冲一冲,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孩子排队时可采用“开火车”的游戏方法引导,我每次看见小班的孩子牵着衣服出来都觉得他们特别可爱。
步履蹒跚,却遵守规则。
午餐前可以让孩子一边安静地欣赏儿歌、歌曲,一边耐心地等待。
2、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同班人员经常交流与沟通,步调一致。
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同班人员经常沟通,步调一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学习、生活的环境。
我们知道,小班时期是各种常规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情感依恋强烈,这就要求我们更要营造好与家庭相似的宽松、温馨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慢慢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比如:
在新生入园时,班上的老师都要每天主动热情地接待他们,和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呼唤孩子的乳名,和孩子交朋友,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孩子沟通与交流,争取最短的时间使孩子们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小朋友的亲近上来。
它是我们班级管理的前提。
孩子适应了班集体的生活,融入到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这时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对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常规培养了。
小班孩子刚开始进行教学常规的时候,班上的老师都要一起协助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位老师弹琴,一位老师在前面带着小朋友拍手,两位老师在教室后面拍手。
我和婆婆老师在这方面配合得很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组织与实施”中的“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明确指出: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在中大班时期,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而外,还注重了幼儿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如:
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幼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
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
鼓励中、大班的孩子一起来商量并制定班级里的常规,孩子们参与了规则的制定,那么他们一定更愿意去响应和维护这些规则。
3、常规管理中要注重细节,做到持之以恒。
良好的常规习惯是靠长期的要求和训练而形成的,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做好小事情,把小事做细、做实、做精,要注重细节的培养。
比如:
班内孩子喜欢看图书,一有空他们就会往图书角跑。
可由于他们的年龄小,还没有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每次看完图书,那书架子总是一片狼藉。
另外孩子们不爱护图书的现象也屡屡发生。
每次看到这个现象我就会思考,怎样才能管理好这个活动区,使孩子们较快的养成必要的阅读、整理习惯,更好的发挥其知识宝库的作用呢?
午餐后,我让看书的孩子呆在一边,玩玩具的孩子呆在另一边,我在中间监督,刚开始还有违规的,慢慢习惯形成了,我每两周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我班上换座位也比较有特色。
音乐一响起,第一组的孩子就会放好椅子背着书包往黑板处靠墙。
紧接着我做个动作,第二组就去第一组了,再动作,位置换好了。
其实刚开始很多孩子都做不到(每两周换一次位置),换过几次后动作都很快了。
如:
在培养孩子喝水的常规时,我发现幼儿的浪费水的现象很严重,有的幼儿会接一杯子的开水,但用却是几口,我就跟他们讲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知道水的用处很大,不能白白浪费掉,我还做了一个小实验给幼儿看,将水龙头只开一滴一滴的水,一节课下来,小朋友发现水早已经满了,通过实践,让幼儿从节约很不起眼的几滴水开始,当幼儿水龙头没有关紧时,我就及时提醒,逐步增强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幼儿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
4、在常规管理的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随时提醒,赏罚分明。
在做某一件事情时,教室要先说清楚规则,一定要简明扼要。
如:
午餐前我会问孩子问题,在玩玩具时,老师拍手表示什么意思?
在玩玩具时哪些危险事情是不能做的?
昨天××小朋友将玩具轻轻地放进玩具箱,他这样做对吗?
还有谁能做到,请举手。
在给玩具分类时,我就组织孩子做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经过多次的游戏训练,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
通过这种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自主性,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由传统的“要孩子们怎么做”转化成孩子们自主地“我要怎么做”。
在孩子们玩玩具时,如果有个别孩子不遵守规则,先小声提醒他,再不遵守规则,就拿个椅子请他靠边坐。
外出排队时,我会这样做:
孩子们如厕后,我弹奏“春天在哪里”,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第一组第一排的孩子向教室外面走,紧接着第二排第三排……走到教室外面分两组站在白线上。
等所有的孩子都出来了,我宣布下楼的规则,不说话,不回头,眼睛看着前面走。
下楼时没做到的孩子,回到班上后我会让他再走一遍。
5、做一个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在常规管理的方法上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智慧
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管理。
古语云:
“亲其师,信其道。
”要想使一个班级有好的面貌,使幼儿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幼儿发展的脚步。
因此,现在的班级管理呼唤充实型、钻研型、反思型的教师。
从我教书8年一直都带大班,我觉得,开学时是进行常规教育的最好时期,老师应做到不急不躁,指令清晰,简明扼要,多多练习。
常规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
我们可以利用“儿歌法”,通过一首朗朗上口的小儿歌,来告诉和提醒孩子回答问题要先举手。
运用“音乐指令法”以音乐为信号,提醒孩子怎样的音乐该做什么,让教室的氛围变得更亲切。
运用“游戏法”,利用师幼互动的小游戏来提示孩子接收老师的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受孩子欢迎。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还可以运用“榜样法”促进常规。
工作中我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展现出教师的智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班级 常规 管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