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其以而的用法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2134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3.10KB
之其以而的用法Word文件下载.docx
《之其以而的用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之其以而的用法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⑥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这。
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⑦之歌者,谁欤?
(这)
(二)动词
相当于往,到......去。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音节助词,无义)。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然后之杭,之扬,之金陵。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
“牛何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⑧然后驱而之善。
(向)
(三)助词
有多种情况。
(1)结构助词“的”。
①三五之夜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也可不译)
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⑦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⑧《谐》之言曰
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夫晋,何厌之有?
(按照现代汉语的顺序,是晋有何厌?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
④勾践曰:
“苟得闻子大夫之(助词,的)言,何后之有?
⑤诗云: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代词,它。
)。
”──夫子之谓也。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3)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用翻译,只有语法意义。
其作用是把常用于中心语前面的定语,放到了之的后面了。
这类句子在现代汉语中的顺序应该为“……之……”,如“高高的山”,但古代汉语中却成了“山之高高”。
①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现代汉语语序为“陆离之铗”,“崔嵬之切云”。
陆离,长长的,崔嵬,高高的,都是形容词。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察察,洁净的;
汶汶,肮脏的。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4)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③是造物者之(的)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⑧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调整音节,只相当于一个音节,无实义。
①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音节助词,不译)
③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其
可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⑴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其:
它,代小舟)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其:
它)
③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
它,代阿房宫,也可看作助词,不译)
④杳不知其所之也(其:
它,代宫车)
⑤成以其小,劣之。
(其:
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它们)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⑵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其:
他们的。
②恐前后受其敌。
它们的。
③其夫呓语。
她的。
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它的)
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他:
她们的。
⑦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他的)
⑧上这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⑶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译为“自己的”)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自己的)
③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其:
我们,第二个“其”指那些)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我的)
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自己)
⑷其中,其中的。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⑸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①其后六年,室坏不修……其后二年……。
(那。
②几世几年,剽掠其人(译为“那里的人民”。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本义项指后一个“其”:
那些。
前一个其为助词,无义,充当衬字。
④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那一天)
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其往:
其后,将来)
⑥未必有其实。
那样。
⑹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种”)。
①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可译为“这里”,代阿房宫。
②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这,这里面。
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
(此其:
这种。
此、其同义连用。
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这种)
(二)语气助词,主要表示反问,祈使,揣测,商量等四种语气。
本用法相当重要,考试时常用。
(1)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岂“,译为“难道”、"
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难道。
其如土石何:
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②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表祈使语气,译为“可”、“还是”。
“一定”等。
①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表祈使,译为“千万”、“一定”。
②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可要)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可,一定。
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3)表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4)婉商语气,译为“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还是。
有婉转商量的语气)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
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③其然乎?
其不然乎?
④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
其不知也邪?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3)表示假设关系的后一分句,相当于“那么”。
①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以
1、因为,由于:
①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②臣是以无请也。
③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⑥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⑦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⑧卒以吾郡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⑨不赂者以赂者丧。
⑩以心中有足乐者。
⑾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相当于“而”,凡而之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如并列,顺承,表目的等各种连接关系,大都可以用“以”。
⑴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表目的,译为”来”)
⑵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以:
表目的,以便)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表顺承关系,译为“就”)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轲。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
⑴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⑵以当南日,室始洞然。
⑶娘以指叩门扉曰……
⑷具以情告。
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⑹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
可以。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以为)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译为“可以”,足以,即完全可以。
5、凭,靠。
⑴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注意,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可以;
以,凭)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6、按照,依照。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法从事。
7、根据。
⑴奚以知其然也?
(以:
根据。
根据什么知道它能这样?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表范围)
10、在。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去以六月息者也。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
12、通假,“能”
而征一国者。
13、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如果。
以啮人,无御之者。
如果)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以为:
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而
(一)连词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①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表转折,可是。
也可译作“如”,而今,即“如今”。
④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⑸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
表转折关系,译为“却”、“但”)
(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⑵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侣鱼虾而友糜鹿。
(表并列,也可不译)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可看作连接两个动词之间的连词,也可看作修饰关系,修饰怎么样地“歌”,)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⑶表示承递(顺承)关系,相当于“就”、“并且”或不译。
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连接句子,可不译。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可不译。
④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接两个动词,表承接关系,或不译。
⑸谁得而族灭也?
⑹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不译)
(7)骊山北构而西折(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然后”)
(8)乃投水而死。
(9)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⑷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④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连接因果关系的后一句。
⑸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或不译。
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也可不译)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也可不译)
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④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5)表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呱呱而泣。
②客喜而笑,。
③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理解为修饰关系,也可表示连接两个动词,可不译。
)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而飞,怒是飞的状态,故,“而”是修饰。
(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二)代词。
相当于“尔”,译成“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同“如”:
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四)语气词,与其它词一起组成固定结构表语气。
[而已]罢了。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