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信贷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0977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30KB
汽车消费信贷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汽车消费信贷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消费信贷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在介入汽车消费信贷,其主要目的一是防止竞争对手过于垄断汽车消费信贷市场;
另一方面,很多商业银行也将消费信贷业务作为银行业务品种多样化的一个宣传。
由于政策的限制,我国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无论资金实力还是网点设备等方面都无法全面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还无法像国外汽车集团财务公司一样,成为为汽车购买者提供消费信贷的主要力量,而且,在短时间内更不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汽车财务公司从自身销售出发,降低消费信贷的利息,让利于消费者,以实现整个汽车集团公司的利润计划。
虽然商业银行是汽车消费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但商业银行由于在违约车辆回收、拍卖、变现等方面缺乏经验,缺少专家,也影响违约车辆的处理,兼之社会其他配套措施不健全,所以,银行为尽量降低违约率,避免对违约车辆进行处理,总是制定非常苛刻的贷款条件,要求借款者提供足够的担保,进行保险,而且只贷给相当于担保物价值70%左右的资金。
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的,银行高度的防风险措施,使其推出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无论是从方便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都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所以目前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基本上还处于问者多,贷者少的局面。
1999年,建行宣布恢复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并在北京、上海、广州分行试点。
10月16日,建行率先同首批汽车贷款用户签订协议。
这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不准介入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禁令正式解除。
同年,人民银行制定并出台了《汽车消费信贷的管理办法》。
汽车消费信贷的问题
影响汽车消费信贷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借款方、贷款方和社会(包括政府和其他社会环境)。
借款方方面:
我国已经存在汽车消费信贷的目标客户群,他们能够从心理上接受汽车消费信贷,如果条件吸引人,就会贷款买车,这一点已经可以得到肯定。
但由于市场、金融体系、社会配套体系建设等原因使购买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这导致目前许多客户认为贷款买车是不经济的,这也影响了汽车消费信贷的推行。
购买成本问题
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讲,首先要考虑消费成本问题:
是买车合适还是坐出租车合适,在两者花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般消费者会选择买车,若两者相差较大,消费者就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最经济、成本最低的消费方式。
购买成本的问题自然也就引出了汽车生产成本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的价格不完全是根据市场供需来定价,而是在我国国产轿车生产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定价。
由于汽车产业的落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含量低,使国产轿车的单辆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同类汽车。
这种国产轿车的定价方式,使国内消费者购车成本加大,这是一个影响潜在汽车消费市场转化成现实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国内能够买得起汽车和想买汽车的消费群并不小,但是甘于花高于国际市场一倍以上价格买车的消费群则大打折扣。
可以说,购车成本不降低,国产轿车的消费量就永远难以实现大的飞跃。
国产车成本一方面牵涉到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问题,另一方面是管理水平问题,第三方面是车型选择和市场定位问题。
提高生产技术、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车型的选择则是一个管理者市场眼光和预测能力的问题。
交易成本问题
保险费的问题。
保险公司的介入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银行要求降低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保险公司的介入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因为保险费的最终负担者是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信贷的运作过程中,保险公司对桑塔纳、捷达、富康等车型按进口轿车收取履约保证费,即由原来一次性付清的期限保险变成每年付一次的年保险,从而又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举例说明,一辆9万元的轿车按照车价的1%交纳履约保证金,即为900元,这是按照期限保险一次性付清的金额。
当履约保证金改为年保险时,保证费就变成每年900元,若还款期限为3年,则保证费就变成2700元,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不利于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
这种额外的成本是由于银行不信任消费者个人信用而单方面要求加上的。
两者的矛盾也是制约汽车消费信贷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银行利率、手续问题。
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银行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贷,采用和工商企业同期贷款利率相同的利息率,也增加了贷款购车的成本。
尽管分期付款可以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作为一次性付款观念较深的中国消费者,接受和工商企业相同的利率还要有个过程。
在各种信用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着过多的风险,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需调查很多本应由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信用资料,要求消费者出具大量的证明,这无疑造成办理消费信贷手续繁杂,造成消费者时间和精力上的成本增加,有些消费者因为嫌麻烦而放弃了消费信贷方式。
贷款方方面:
和国外有所不同,我国参与汽车消费信贷的市场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汽车制造商的财务公司还无权做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人民银行限制财务公司向商业银行融资和借贷,所以,汽车财务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做这项业务,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就更加弱小,而且在经营金融业务方面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严格限制。
这种市场现状,反映在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问题就是:
——提供信贷的主体单一,银行消费信贷的还款方式缺乏可选择性。
国际上通行的消费信贷还款方式有多种,每种方式最终还本付息的总额是有差异的。
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意愿,选择自己认为方便而又实惠的还款方式。
而我国各个银行大都事先印制了统一的还款合同格式,根本没考虑给申请者还款方式的选择权。
——能够办理的地区少。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经营网络,网点多,信誉好,资金充足,这是进行消费信贷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正是汽车财务公司进行汽车消费信贷的瓶颈之一。
但是,目前商业银行开办汽车消费信贷的地区仍然很少。
——期限固定,没有对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区别对待。
商业银行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还款期限目前主要是1至5年,而实际在运作过程中,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个人用车和运营用车的贷款期限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私家购车希望将贷款期限放长些,以减少每月还贷的压力。
发达地区还款期限可以缩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款期限在1至2年就可以了,而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还款期限要拉长一些。
对汽车消费信贷的建议
建议放宽汽车财务公司的融资渠道
建议允许汽车财务公司向商业银行融资,允许向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商业票据贴现和转贴现等,以利于开展汽车消费信贷。
汽车集团本身有着很好的信用,有较强的偿还商业银行借款能力,而且资金运用在风险可以控制的个人汽车消费信贷上,融资风险较小。
事实上,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向汽车集团公司提供的生产性信贷资金数以百亿计,国家金融政策现在也正在将资金投放方向由原来的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部分消费领域。
汽车财务公司是汽车集团公司系统内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金融服务,促进企业集团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财务公司会将汽车公司的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财务公司办理汽车消费信贷有着商业银行所没有的优势:
一方面,无论在经济景气还是不景气时,财务公司都会努力推动汽车消费信贷的开展,因为汽车消费信贷数量的增加就意味着汽车销售量的增加,就意味着汽车集团公司效益增加,这是财务公司经营目的之一,也正是财务公司和商业银行不同的地方。
商业银行在经济不景气,私人或者企业信誉不好时,会萎缩业务,以防止风险,而这时,财务公司不会萎缩业务,并且会积极想办法拓展业务。
另一方面,由于背靠汽车集团公司,财务公司在违约车辆的回收处理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商业银行对于违约车辆的处理,本身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在旧车作价和回收处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国又缺乏专门为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服务的各种中介机构,所以,银行在向消费者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同时,要建立庞大的人员队伍,用来审批数量巨大,额度不大的汽车贷款,还要占用庞大的人员队伍,用于催收每月的付款和处理违约车辆,对违约车辆进行估价和拍卖等等,在专业分工不细和中介机构不健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处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不具有优势。
财务公司在这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利用汽车集团公司的专业人才对违约旧车进行评估、利用自己的经营渠道进行拍卖,不需要中介机构的参与。
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给财务公司融资的权利,让财务公司有足够的资金为顾客提供汽车信贷。
建议放宽对汽车财务公司设置网点的限制
国外汽车集团财务公司或者金融服务公司职能非常多,而且网点遍布世界各地,大大支持了汽车集团的生产和销售,如在1994年改组建立的大众汽车金融服务股份公司,集中了大众汽车集团所有金融子公司的金融战略和业务组织,形成了强大的国际性金融服务企业,其在全球融资或租赁车辆共有193万辆的保有量,大众集团新车销售的1/3是由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提供融资或租赁服务的。
大众金融服务公司的总资产为295亿马克,相当于大众汽车集团总资产的30%左右。
大众汽车金融公司的中心任务是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大众、奥迪等品牌提供销售服务,包括标准购车贷款、个案购车贷款、企业职工购车贷款、私车和商务车租赁、库存车融资、配件融资、投资贷款等各种金融服务业务,为大众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在中国,放开口子任由财务公司建立网点,一方面不符合经济原则,造成汽车财务公司滥上规模,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我国的金融制度,不利于汽车财务公司的经营安全性。
所以,建议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政策制订部门慎重地从汽车财务公司特殊性和整个财务公司监管的一致性考虑,既要放宽对汽车财务公司网点建设的限制,又要防止滥上网点。
建议根据汽车财务公司发放消费贷款的特殊性,允许其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代理点,业务范围限制在向客户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等相关服务。
建议在我国建立信用公司
信用公司可以有以下方式:
专门向社会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和建立社会统一的信用体系,包括建立个人专用帐号;
或者由政府牵头,由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社会企业实体共同投资控股形成信用公司。
信用局的运作:
信用局作为一级国家机关,执行国家交给的行政任务,有着制订政策、执行和监督的职能。
建立两个以上信用局,分别为两个信用局划分不同的行业管理范围或者职责范围,利于分工,同时也利于产生竞争机制。
信用局接受银行、企业等的信用调查委托,广泛建立社会企业的信用档案,研究个人信用的建立模式和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
信用局对掌握的信用资料有保密义务,同时又向社会提供信用调查和查询服务,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收取合理的查询费或者咨询费。
信用局通过自己的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我国的信用等级制度,研究不同等级的风险性和应该提供何种程度的风险担保等。
信用局还有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账号,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银行账号,也就是社会保障账号。
这一方面利于个人信用资料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改变我国一直使用现金交易的金融现状,使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尽可能通过银行转账,改变我国在私人金融服务方面的落后面貌。
这也利于对个人税收的征管,防止税款的流失。
信用公司的运作:
信用公司一方面接受企业或者社会团体的委托,为企业、集体或者个人提供信用评价资料,另一方面,接受企业的委托,就各行业或各个指标进行评价,逐步建立起我国权威的企业民间评价机制。
信用评级公司接受企业法人的委托,对目标企业或个人进行信用调查,对金融机构贷款单位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为金融机构或其他委托单位提供信用资料和信用等级评定,具有法律效力,负有法律责任,收取一定的费用。
信用公司对所取得信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法律责任,信用公司对被调查单位资料提供之后的信用变化不负责任,仅对被调查单位的历史和现实信用情况负责。
信用公司为被调查单位或个人的信用资料保密。
委托信用公司调查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被调查单位、个人的隐私权,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泄漏被调查单位秘密或个人隐私。
国家在允许建立信用评价公司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规范其行为的法律或法规条例。
因提供的信用资料不符合实际情况,造成委托单位损失的,信用公司要负法律责任。
建议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记录
经济的发展与信用基础的优劣关系极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
真正的金融信用,是借钱与还钱实际发生情况的记录。
中国素有“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古训,对金融机构来说,更准确的表述应为“有借准时还,再借就不难”。
因为个人在银行的信用,基本上是“有借准时还”的记录,借得越多,还得越多,个人信用就越好,再借便更容易。
而一个人持有财富的多寡则与其在银行的信用并无太大关系。
过去,受传统观念、小农经济和发展水平制约,中国人先消费后付款的观念淡薄。
同时,由于受抵押物困扰和经营风险影响,传统的金融业务又极少关注个人的贷款需求。
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借钱消费已从不可能走向可能。
买房子、买车、旅游、上学,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逐步熟悉消费信贷,因此,尽快建立个人良好的信用记录就显得尤为迫切。
从银行方面来看,传统业务的利润正日趋减少。
现在,多数商业银行已开展了一直被忽略的个人金融业务,且成长很快。
传统业务中的个人金融业务仅指吸储,而现今的个人金融业务则指针对个人的不同贷款和投资理财。
某些国外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利润已超过其总利润的50%,高于对公业务。
而支付卡实际上是为银行提供抓住客户的渠道,以有效地开拓个人金融。
为迎合这种金融经济的要求,我们应尽快建立个人信用记录,这个工作需要银行与消费者个人的配合。
(本文摘自《中国家用汽车消费若干政策问题研究》国家软课题组所作的《汽车消费金融环境的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伊志宏
内容总结
(1)汽车消费信贷研究
2002-04-16 何谓汽车消费信贷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包括直接汽车贷款和间接汽车贷款,直接汽车贷款是用于汽车购买并以所购汽车为动产质押的消费贷款
(2)汽车消费信贷研究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包括直接汽车贷款和间接汽车贷款,直接汽车贷款是用于汽车购买并以所购汽车为动产质押的消费贷款(3)交易成本问题
保险费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消费信贷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