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醋柴胡生产工艺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30862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05.81KB
柴胡醋柴胡生产工艺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柴胡醋柴胡生产工艺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胡醋柴胡生产工艺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制定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
5产品概述:
5.1产品基本信息
5.1.1产品名称:
柴胡、醋柴胡
5.1.2规格:
厚片
5.1.3性状:
北柴胡:
本品呈不规则厚片。
外表皮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和支根痕。
切面淡黄白色,纤维性。
质硬。
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黑褐色。
有时可见根头处具细密环纹或有细毛状枯叶纤维。
切面黄白色,平坦。
具败油气。
醋北柴胡:
本品形如北柴胡片,表面淡棕黄色,微有醋香气,味微苦。
醋南柴胡:
本品形如南柴胡片,微有醋香气。
5.1.4企业内部代码:
5.1.5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
归肝、胆、肺经。
5.1.6功能与主治: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5.1.7用法与用量3~10g。
5.1.8注意:
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5.1.9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5.1.10包装规格:
3g/袋;
5g/袋;
10g/袋;
60g/罐;
80g/罐;
100g/罐;
0.5kg/袋;
1kg/袋;
10kg/袋;
15kg/袋;
18kg/袋;
20kg/袋;
25kg/袋;
30kg/袋;
50kg/袋。
5.1.11贮存期限:
36个月
5.2生产批量:
5~10000kg
5.3辅料:
米醋
每100kg柴胡,用米醋20kg。
5.4生产环境:
一般生产区
6生产操作过程:
6.1柴胡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
※为质量控制要点
6.2醋柴胡生产工艺流程图:
6.3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
6.3.1领料
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柴胡原料。
6.3.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药材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3.2净制:
6.3.2.1取原料,置于不锈钢挑选台上,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手工挑选,除去杂质和残茎。
将净柴胡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3.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柴胡转至下道
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2.3质量要求
6.3.2.3.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2.3.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2.3.3净制标准
(1)抽样方法:
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检查杂质数量。
(2)合格标准:
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杂质不得过3%。
6.3.2.4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
指标:
95-100%。
计算公式如下:
6.3.2.5偏差处理:
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3.3洗、润:
按照《洗、润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将药材从滚筒口送入洗药机中后,按《洗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启动机器,开启水泵,饮用水将通过水泵喷水管喷入旋转着的洗药筒内,使洗药筒内的药物得到充分清洗后,肉眼观察无泥沙。
将洗净的柴胡置于洗药池润透或置于软化箱软化,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温度40-50℃,时间10-15分钟以内),不得重复软化。
6.3.3.1洗、润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洗、润后柴胡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3.1质量要求
6.3.3.1.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3.1.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3.1.3洗润标准
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
用目测法、弯曲法检查,应符合标准。
用肉眼观察无泥沙,药材弯曲而不折断,润药程度符合规定。
6.3.3.1.4偏差处理:
6.3.4切制:
按照《切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切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调整好切药机后,启动切药机,然后不断将药材加入料槽内,每30分钟检查出料情况,不符合规格的异形片不得超过10%。
6.3.4.1切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切制后的饮片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4.2质量要求
6.3.4.2.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4.2.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4.2.3切制标准
随机取样3次,每次100g。
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标准。
异形片不得过10%
6.3.4.3切制材物料平衡限度
90~99%。
6.3.4.4偏差处理:
6.3.5干燥:
按照《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将饮片分别均匀装在烘盘中,架在烘车上,推入热风循环烘箱内,设定温度60-80℃,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持续60-90分钟,或置阳光棚晾晒。
6.3.6干燥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干燥后的饮片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6.1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3.6.2质量要求:
6.3.6.2.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6.2.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6.2.3干燥标准:
(1)取样方法:
随机在不同物料筐中取样5处,每次100g。
用“四分法”取样约100g。
用《水分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5)测定,应不得过13.0%。
6.3.6.2.4物料平衡:
(1)物料平衡指标:
≥60%。
(2)物料平衡公式:
(3)投料量按净制后药材数量计算。
6.3.6.3偏差处理:
6.3.7炒制:
醋柴胡:
取净柴胡片投入炒药机内,按照《饮片炮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及《炒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照醋炙法用文火(60-90℃)炒20-30min炒干。
6.3.7.1炮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炮制后的饮片运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3.7.2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3.7.3质量要求
6.3.7.3.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3.7.3.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3.7.3.3炮制标准
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检查炮制的颜色。
炒至表面淡棕黄色。
6.3.7.4偏差处理:
6.3.8包装
6.3.8.1内包装
6.3.8.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3.8.1.2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3.8.1.3标签(合格证)领取:
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3.8.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
6.3.8.1.5各种包装内包重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
项目
塑料袋、PE罐
编织袋
贴标签
手工在塑料袋、PE罐的指定位置固定位置贴上标签
手工在编织袋的合格证在封口时一并缝上,位置:
袋口左侧10cm处,上边与袋子上边缘平齐,缝制深度约1~2cm
分装
手工分装
称量
包装的重量应为:
净重+皮重
复核
应符合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
封口方式
热封袋口、封罐
用手提高速封包机线缝
6.3.8.1.6装量误差:
应符合下表规定。
技术参数
装量(kg)
≤0.5
1
2
5
10~50
偏差(g)≤
±
10
30
6.3.8.1.7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部取样,待检验合格后换绿色标识。
6.3.8.2内包装标准:
随机取样5袋。
复核重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
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3.8.3物料平衡限度:
6.3.8.3.1内包装物料平衡
(1)标准:
98-100%
(2)计算公式如下:
6.3.8.3.2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00%
6.3.8.4偏差处理:
6.3.8.5外包装:
6.3.8.5.1按《批包装指令》单中规定的包装规格,领取外包材;
6.3.8.5.2检查核对:
对指定批号的柴胡饮片,逐件核对《物料状态卡》和数量应正确一致。
6.3.8.5.3标签(合格证)领取:
6.3.8.5.4装箱或装袋:
按指定数量,整齐码放在纸箱或编织袋内,保证内包装袋(PE罐)之间松紧适宜。
6.3.8.5.5封口:
纸箱:
胶带在纸箱开口处粘贴,要求平整牢固;
编织袋用手提高速缝包机封口。
6.3.8.5.6挂签:
在编织袋的右上角位置缝上或在纸箱的右上角空白位置贴上标签。
6.3.8.5.7交料:
经QA检查合格,将外包合格的饮片交仓库待验。
6.3.8.5.8清场:
包装结束,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6.3.9包装完毕,及时填写饮片包装生产记录,入成品库待验,贴黄色待验标识。
6.3.10外包装标准:
随机取样3件。
复核数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6.3.11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2)计算公式:
6.3.12总收率
(1)控制标准:
≥80%
6.3.13工艺环境卫生要求:
6.3.13.1设备、容器、器具,生产场所,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物料必须按程序净化。
(详见第10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6.3.13.2产品生产结束后按各岗位清场SOP要求,严格清洁、清场,并由QA监督检查合格后颁发清场合格证。
6.3.13.3生产全过程,由QA质量管理员监督。
7原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详见第10条工艺操作过程中支持文件。
8物料平衡:
各工序的物料平衡标准值一年修订一次,修订依据为该岗位上一年生产物料平衡的平均值为下一年的标准值,除包装工序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柴胡 生产工艺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