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302051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50
- 大小:55.29KB
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如“资产负债简表”(财决08表)、“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6表)和“机构人员情况表”(财决附07表)等,原则上仅按预算管理关系报送,但实际由非本级财政部门负担人员经费的,财决附06表中人员情况应按经费比例或实际负担人数拆分报送。
(二)一级预算单位拨给企业和其他不属于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单位的财政性资金,可由拨款单位根据用款单位经费使用情况代编决算,填报有关经费表。
代编报表的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1.报表封面信息中“单位基本性质”选择“其他”填列;
“单位执行会计制度”选择“其他”填列;
“报表类型”选择“经费差额表”填列;
其他项目标识全部按填报单位实际情况填列。
2.表中内容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划分,需要按项目填列的要逐项填列。
3.代编经费报表的单位原则上仅限于一级预算单位,各级财政部门不得使用“经费差额表”。
(三)一级预算单位和各级财政部门汇总本套决算时应进行单位户数核对,检查新报因素和上年代码填报正确。
(四)本套决算审核公式分为基本平衡公式、逻辑性公式和核实性公式三种类型。
1.基本平衡公式:
用于审核表内平衡关系。
软件中公式报错表现为红色。
应保持公式审核全部正确,不出现报错信息。
2.逻辑性公式:
用于审核表内、表间相关数据逻辑关系。
软件中公式报错表现为橙色。
原则上不应出现报错信息。
如有公式报错,单位经核实并出具相关文件依据等,可保留报错信息,并在填报说明中列示有关依据。
3.核实性公式:
用于审核表内、表间有关数据的合理性。
软件中公式报错表现为绿色。
如有公式报错,单位应根据会计账簿和有关台账进行核实,有错调整,无错保留,并在填报说明中进行说明。
审核中如出现多条公式报错或同一条公式涉及多个单位报错,建议从明细报表或基层单位开始核查。
多条公式或多个单位提示同一类内容报错,经逐条核实报错公式后,可在填报说明中分类归总说明。
(五)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填列的报表,应填列到最底级的科目。
(六)本套报表的填报和分户录入金额单位为“元”(保留两位小数),汇总打印报表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七)正式上报的部门决算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按照上报文件、填报说明、分析报告、决算报表的顺序装订。
五、封面填报方法
(一)单位名称:
填列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单位行政公章。
一级预算单位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
(二)组织机构代码:
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码填列。
(三)财政预算代码:
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填列,二级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其一级预算单位编码,后三位由主管部门从001-799依次自行编制。
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地方单位,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
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可参照上述方法编制预算单位代码。
(四)单位基本性质:
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性质,在“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其他”和“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四种类型中选择填列。
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本项可不填列。
“其他”:
由列入2008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企业集团、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非事业编制单位、一级预算单位代编“经费差额表”或“调整表”,以及财政部门编制“调整表”或“乡镇汇总录入表”时选择填列。
(五)单位执行会计制度:
按单位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选择填列。
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叠加汇总所属单位决算时不填列本项。
由一级预算单位在编报“经费差额表”或“调整表”,以及财政部门编制“调整表”或“乡镇汇总录入表”时选择填列。
(六)预算管理级次:
按单位预算分级管理的级次选择填列。
单位向非本级财政部门报送决算时,应按拨款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级次填列。
(七)隶属关系:
由“隶属关系”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以9位代码表示。
具体填报方法如下:
中央单位:
前六个空格均填零,后三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4657-2002)编制。
地方单位:
前六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编制。
具体编制方法:
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如湖北省省属单位一律填“420000”;
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四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市属单位一律填列“421100”;
县级(含乡镇)所属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本身6位数表示,如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县级及乡镇级单位一律填列“421122”。
后三个空格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4657-2002)填报。
(八)补充资料表标识:
按单位应填报的补充资料表的代码选择填列。
(九)报表类型:
按单位具体填报的报表类型选择填列。
其中:
“0”表示单户表,由独立核算单位录入本单位数据时使用。
“1”表示经费差额表,由一级预算单位代资金使用单位编制报表或单位向非本级财政部门编制报表时使用。
要求以正数填报相关表,一般不填报财决附06表和财决附07表等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
“2”表示调整表,由汇总单位剔除重复汇总数据时使用。
汇总单位只能用调整表剔除因叠加汇总而导致的上下级单位收入、支出虚增部分,不得用于调整基层单位上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数据。
要求以负数填报相关报表,一般不填报财决附06表和财决附07表等按单位整体情况反映的报表。
调整表和经费差额表的内容应分别填报,不能将两类表的内容混编在同一套报表中。
“3”表示行政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行政单位数据时使用。
“4”表示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事业单位数据时使用。
“5”表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数据时使用。
“6”表示乡镇汇总录入表,由乡镇汇总录入决算数据时使用。
“7”表示叠加汇总表,单位报表汇总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8”表示其他单位汇总录入表,由县级以下(含县级)主管部门汇总录入其他单位数据时使用。
(十)新报因素:
根据单位实际报送部门决算情况选择填列。
“0”表示连续上报,由连续编报决算报表且报表类型未改变的单位使用。
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
“1”表示新增单位,由新增报表编报单位使用。
“2”表示上年应报未报,由上一年度应编未编决算报表的单位使用。
“3”表示报表类别改变,由编报决算报表类型发生改变的单位使用,包括单位由汇总录入表改单户表编报等情况。
“4”表示其他,决算编报单位出现上述以外的情况时使用。
(十一)上年代码:
新报因素不为“新增单位”时,单位应填报上年代码,填报规则为“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
(十二)审核公式
1.基本平衡公式
单位名称应多于三个汉字;
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应多于两个汉字;
电话号码区号首位应为“0”,电话号码不应为空;
邮政编码应为六位;
单位地址、单位所在地区、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部门标识代码、新报因素、补充资料表标识不应为空。
当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时,必须填报财政预算代码。
当报表类型=“1”(经费差额表)或“2”(调整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3”(其他单位),单位执行会计制度应选“5”(其他)。
中央单位的隶属关系码应为“000000”,省级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后四位应为零,地(市)级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后两位应为零,县级或乡(镇)级隶属关系代码后两位不应为零。
地方单位的部门标识不为企业集团。
当报表类型=“3”(行政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1”(行政单位);
当报表类型=“4”(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2”(事业单位);
当报表类型=“5”(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4”(经费自理事业单位);
当报表类型=“8”(其他单位汇总录入表)时,单位基本性质应选“3”(其他单位)。
当预算管理级次为乡(镇)级时,报表类型应为“0”(单户表)、“1”(经费差额表)、“6”(乡镇汇总录入表)或“7”(叠加汇总表)。
当新报因素=“0”(连续上报)时,上年代码不应为空,且应为10位(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
当新报因素=“1”(新增单位)时,上年代码应为空。
如果上年代码为空,则新报因素不应为连续上报。
2.逻辑性公式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5”(其他)时,报表类型应为“1”(经费差额表)、“2”(调整表)或“6”(乡镇汇总录入表)。
3.核实性公式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财决附02、03表应为空。
如果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则行补03至05表不应有数。
六、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年度的总收支和年末结余情况,包括行政事业类资金和基本建设类资金。
本表可自动生成,各项数据从本套决算的其他报表中提取。
审核公式
18行=(1+3+4+5+7+8+9)行;
20行=(21+23+25)行;
30行=(18+19+20)行;
48行=(49+50+…+58)行;
65行=(31+32+…+38+40+…+46)行=(48+59+60+61)行;
66行=(67+68+69+70)行;
71行=(72+74+76)行;
77行=(65+66+71)行;
30行=77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
1行≥2行;
5行≥6行;
9行≥(10+11)行;
21行≥22行;
23行≥24行;
72行≥73行;
74行≥75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19行、22行、24行、31至70行、73行、75行≥0。
当报表类型=“1”(经费差额表)时,各行各列≥0。
当报表类型=“2”(调整表)时,各行各列≤0。
七、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年度收入、支出、结余及结余分配等情况。
根据单位行政事业账和基本建设账的收入支出总账、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
具体填列要求如下:
(一)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编码、名称:
按照《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类”、“款”、“项”的编码和名称填列(下同)。
单位取得的除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以外的各项收支,应按照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的性质,比照《200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相关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选择科目编码和名称(下同)。
(二)上年结余:
填列单位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和经营结余。
本栏数据不包括事业单位净资产项下的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1.基本支出结余:
填列单位基本支出收支相抵后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包括事业单位未转入事业基金的基本支出结余。
2.项目支出结余:
填列单位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等取得,需要结转本年继续使用的项目支出收支累计余额。
3.基本建设资金专项结余和净结余:
填列单位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基本建设类资金中非偿还性资金结转本年使用的累计余额。
中央单位参照《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办法》(财预[2006]489号)相关规定填报;
地方单位按照各省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并予以说明。
4.经营结余:
填列事业单位上年度未进行分配并结转本年使用的经营收支结余,以及按制度规定结转的经营亏损(以负数填报)。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未分配利润在此填列。
(三)本年收入:
填列单位本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行政事业类资金收入和基本建设类资金收入。
(四)本年支出:
填列单位本年度全部支出,包括行政事业类资金支出和基本建设类资金支出。
(五)结余分配:
填列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
根据《关于制发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字[1996]435号)、《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部分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2]359号)等文件规定,政府性基金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应进行结余分配。
其他:
反映单位除交纳所得税、提取职工福利基金、转入事业基金以外的结余分配情况。
单位按规定交回的基本建设结余资金在此项目填列。
(六)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
填列单位用事业基金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数额。
(七)年末结余:
填列单位结转下年的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和经营结余。
除事业单位经营亏损和事业单位行业会计制度明确可列负结余的情况外,一般不应有负数。
(八)审核公式
1栏各行=(2+3+5)栏各行;
8栏各行=(9+10+11)栏各行=(1+6-7)栏各行;
13栏各行=(14+15+16+17)栏各行;
18栏各行=(19+20+22)栏各行=(1+6-7+12-13)栏各行。
如果预算管理级次≠“10”(中央级),则地方单位不应使用“地方禁用预算科目”。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6、7栏各行、12至17栏各行≥0。
1栏合计行=财决01表20行;
2栏合计行=财决01表21行;
3栏合计行=财决01表23行;
5栏合计行=财决01表25行;
6栏合计行=财决01表18行;
7栏合计行=财决01表65行;
12栏合计行=财决01表19行;
13栏合计行=财决01表66行;
14栏合计行=财决01表67行;
15栏合计行=财决01表68行;
16栏合计行=财决01表69行;
17栏合计行=财决01表70行;
18栏合计行=财决01表71行;
19栏合计行=财决01表72行;
20栏合计行=财决01表74行;
22栏合计行=财决01表76行。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在“基金预算支出科目”范围时,13栏各行=0。
当(12+13)栏各行=0时:
9栏各行=19栏各行,10栏各行=20栏各行,11栏各行=22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2至4栏各行、19至21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5栏、11至17栏、22栏各行均为零。
如果单位执行会计制度=“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报表类型≠“7”(叠加汇总表)且11栏各行>
0,则22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3”(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时,5栏、11至17栏、22栏各行均为零。
当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0805”(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2080503“离退休人员管理机构”除外)时,13栏各行均为0。
八、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情况。
根据单位行政事业账和基本建设账的收入总账、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
单位由行政事业账转入基本建设账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包括结转自筹基建和转拨的财政拨款),根据行政事业账实际资金来源分别填入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栏目。
(一)财政拨款:
填列单位本年度取得的本级财政拨款,包括一般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拨款。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执行财政部财库[2004]190号关于年终结余资金账务处理规定的单位,本年度财政拨款等于单位实际收到的本年预算财政拨款和结存在国库的本年预算指标之和。
一级预算单位收到的应拨给下级单位使用的款项,年终决算时尚未拨出的,在编报时列为本单位财政拨款。
(二)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
填列行政单位收到的预算外财政专户实际核拨数(单位未缴留用的预算外资金在此反映,需附说明)。
(三)上级补助收入:
填列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事业收入:
填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
预算外资金收入填列事业单位收到的预算外财政专户实际核拨数(单位未缴留用的预算外资金在此反映,需附说明)。
(五)经营收入:
填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附属单位缴款:
填列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七)其他收入:
填列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未纳入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各单位“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从本级财政部门以外的“同级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和“非本级财政拨款”填列在本项内。
1栏各行=(2+3+4+5+7+8+9)栏各行。
1栏各行=财决02表6栏各行;
1栏合计行=财决01表18行;
2栏合计行=财决01表1行;
3栏合计行=财决01表3行;
4栏合计行=财决01表4行;
5栏合计行=财决01表5行;
6栏合计行=财决01表6行;
7栏合计行=财决01表7行;
8栏合计行=财决01表8行;
9栏合计行=财决01表9行;
10栏合计行=财决01表10行;
11栏合计行=财决01表11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11栏各行≥0,5栏各行≥6栏各行,9栏各行≥(10+11)栏各行。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4至8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3栏各行=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3”(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时,3栏、4栏、7栏、8栏各行=0。
九、支出决算表(财决04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年度全部支出情况。
根据单位行政事业账和基本建设账的支出总账、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分析填列。
单位由行政事业账转入基本建设账的基本建设类资金(包括结转自筹基建和转拨的财政拨款),按照基本建设账支出数在“项目支出”栏下反映。
(一)基本支出:
填列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该类支出明细还应在“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中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反映。
(二)项目支出:
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该类支出明细还应在“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中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反映。
(三)上缴上级支出:
填列实行收入上缴办法的事业单位按规定的定额或比例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四)经营支出:
填列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五)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填列事业单位发生的用非财政预算资金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
(六)主管部门在汇总决算时,应使用调整表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与收入表中“附属单位上缴”、“上级补助收入”进行冲抵。
(七)审核公式
1栏各行=(2+3+4+5+6)栏各行。
1栏各行=财决02表7栏各行;
1栏合计行=财决01表65行;
1栏对应类合计行=财决01表31至38行、40至46行;
(2+3)栏合计行=财决01表48行;
4栏合计行=财决01表59行;
5栏合计行=财决01表60行;
6栏合计行=财决01表61行。
5栏各行=(财决03表7栏+财决02表5栏-财决02表11栏)各行。
如果报表类型≠“2”(调整表),则1至6栏≥0。
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1”(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时,4至6栏各行=0。
十、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年度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明细情况。
本表为自动生成表,各项数据从“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自动提取。
1栏各行=(2+11+37+52+62+76+81+87+90+94)栏各行;
2栏各行=(3+4+…+10)栏各行;
11栏各行=(12+13+…+36)栏各行;
37栏各行=(38+39+…+51)栏各行;
52栏各行=(53+54+…+61)栏各行;
62栏各行=(63+64+…+75)栏各行;
76栏各行=(77+78+79+80)栏各行;
81栏各行=(82+83+84+85+86)栏各行;
87栏各行=(88+89)栏各行;
90栏各行=(91+92+93)栏各行。
2栏合计行=财决01表49行;
11栏合计行=财决01表50行;
37栏合计行=财决01表51行;
52栏合计行=财决01表55行;
62栏合计行=财决01表56行;
76栏合计行=财决01表52行;
81栏合计行=财决01表54行;
87栏合计行=财决01表53行;
90栏合计行=财决01表57行;
94栏合计行=财决01表58行。
十一、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
本表反映单位本年度基本支出的明细情况。
根据单位行政事业账基本支出明细账的发生数,按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分“类”、“款”、“项”填列。
(一)本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门 决算 报表 编制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