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的关注问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99626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36KB
中等生的关注问题Word格式.docx
《中等生的关注问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生的关注问题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后我跟她沟通了一下,她说没完成作业是因为这一段时间学几何证明,她没学会,老师一讲就明白,自己做就做不出来,她感觉很累,那天晚上她就先睡觉了,早上两点起来做试卷做到五点,还是有很多题不会,到学校老师说她懒不完成作业,她觉着委屈所以哭,哭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就是感觉自己很笨,很没有自信,老师平时也不大关注她,自己觉得很失败。
我想了想像她这种孩子,平时不太喜欢和老师沟通交流,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但也不差,在班里又不惹事,属于不太让老师操心的学生,在学习上碰到困难又不知自己如何解决,所以一出现问题时,老师就感觉其行为不可思议。
在现在的教育中,大家对于中等生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忽视中等生的教育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有不少人存在忽视中等生的问题。
优秀生表现突出,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学习成绩突出,很容易受到老师的青睐。
而后进生因为不能专注学习,爱说话,搞小动作,问题多多也易惹老师关注。
唯有中等生,表现平平,既得不到表扬,也挨不着批评,在班里感觉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很难引起老师关注。
也有一些老师认为,中等生的教育没有问题。
他们能管住自己,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只是在学习能力的表现上"
比优秀生稍逊一筹"
。
其实不然,中等生并不是一个"
稳固的团体"
,它是经常变化的:
有一部分学生如果学习积极刻苦,就会转化为优秀学生;
有一部分学生如果学习松懈,也会变成后进学生。
可见,如果老师放松了对中等生的教育和管理,形势就会直转而下,中等生就会向反方向发展,沦为后进学生。
2.中等生的教育问题不用老师操心
绝大部分老师都相信中等生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较好地履行老师的要求。
但是实际情况是,中等生在学习上往往比优等生更有依赖性,更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自控力较弱,因此更需要外界的引导。
一旦家庭、学校对其督促力度不够,这些学生就极易出现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兴趣等情况。
其实大多中等生成绩偏下并不是智力问题,这些学生的潜质、素养,可能还要胜于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如果能够真正找到其问题所在,说不定很多中等生会有出人意料的发展。
3.对中等生的期望值过高
在教学中,有些老师认识到了中等生是全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班的兴衰荣辱。
但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这些老师往往对中等生"
高看一眼"
,一味拔高对中等生的要求,常常按尖子生的标准要求他们,不顾实际的"
拔苗助长"
,一旦目标达不到就会严厉训斥、责罚他们,这就大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现在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每一个学生被教育,被关注的权利是平等的。
而中等学生一般占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不去关注这部分学生是教育的一大失误,因为对这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是不公平的。
中等生群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素质教育形势下显得越来越突出。
中等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新课程改革要想顺利发展,必须关注中等生,促使他们生动活泼的健康发展。
如何关注中等生
作者:
匡煜华出自:
《职业技术》发布时间:
2013-07-0315:
13:
32
摘要:
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会备受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也会备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
唯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生,往往处于被老师忽视的位置,备受冷落。
这个“普通”的“特殊群体”,教师如何关注“中等生”呢?
关键字:
中等生;
自尊与自信;
关爱与评价
一、中等生的现状剖析
众所周知,在学校里,优等生可以提高各个学科优秀率,在各种考试和竞赛中能为学校争光,也是老师教学绩效考核的“活广告”。
后进生的进步,则可以使父母化失望为希望,成为老师“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师德材料。
而占60%~70%的中等生呢?
他们在家长和老师面前“前不见得高分,后不见进步”,他们不能像优等生一样光环闪烁,也不会滑入后进生的行列,所以,相对于“优等生”得到的青睐、“后进生”得到的关注,这些“中等生”总是默默无闻,往往处于被老师忽视的位置,备受冷落,他们像一群灰色的小鸟,疲惫地行走在现行教育遗忘的边缘。
虽然中等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坏、安分守己,但思想不稳定、缺乏主见、从众意识强,缺乏与人竞争的意识、勇气和毅力,还缺乏在集体生活中唱“主角”的机会。
一部分人目标观念差、往往安于现状,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缺乏学习的热情,更缺乏刻苦攻读的意志和毅力,认为争上游太苦太累,而且也不一定有前途等。
他们敏感偏激、并且自我调控能力弱。
当这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肯定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不再上进、放任自我,最终导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以及人格魅力都产生了怀疑。
由此给他们带来多种问题:
厌学、早恋、自卑、抑郁、自闭、偏激、随大流……
然而,渴望被重视、被关爱是每个孩子的本性。
总体讲,中等生一般心细,善于察言观色,并且同样渴望教师的重视与关爱,他们渴望着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肯定的眼神接触,一个赞赏的手势。
如果老师给予同样的用心、关注、引导、对他们严格要求,则会给其人生路上注入无限动力,他们就会和优等生一起进步向上;
相反,如果对他们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他们就会失去机会,退步落后,甚至于滑落到后进生的行列。
二、如何关注“中等生”
(一)细心呵护中等生的自尊心
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检点自己的一言一行,看看是否有伤害中等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地方,要多一点和中等生的沟通、要多一分对中等生的理解。
例如:
有时课上看到学生趴在课桌上,教师绝不要马上训斥他,而是要问清原因,如果是生病而坚持上课的话,那就应该根据病情轻重,关心地询问或建议他立即就医;
如果他病情不重而坚持上课,那就应该很好地鼓励表扬他,让他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
(二)避免对中等生的消极评价
得到赏识是每个人的追求,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肯定、都希望快乐地成长。
中等生往往既自尊又自卑,既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同时也耿耿于家长和老师的批评。
因此,老师应该避免对中等生的消极评价。
尽管消极的评价有时是无意的,但对于中等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严重的伤害。
作为老师,应当多和中等生进行一些“平等”的交流,应当尊重中等生在班里的地位,应当多听听中等生的建设性意见,能够采纳自然很好,不采纳也应当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解释为什么,如此他们就会体验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尊重和信任,自然也就能够形成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尽心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用平常心去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心,例如:
学生能及时而工整地订正作业,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反映出该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满足他们的自尊心。
也就是说:
在中等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中等生的闪光点,要善于对他们说:
“你努力了”、“你进步了”、“你真捧”等等,并且要适时地、不断地鼓励他们将在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以促使中等生全面发展,从而增强中等生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寻找机会让中等生品尝成就感,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
第一,让中等生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成功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圆满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
比如:
能在课堂上较好地回答老师提出的略有一点难度的问题,能正确而熟练地完成一个实验操作。
第二,要鼓励中等生发掘自己的强项,展示自己的强项,要让中等生明白“成功和展示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会展示,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第三,应该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样不仅能培养中等生自信、勇敢、果断的品质,还能丰富中等生的知识与经验,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中等生的特点和强项,要善于创造条件,给中等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之在展示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从而帮助中等生寻找自信的支点,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总之,中等生就像一块撂荒的土地,需要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需要有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目光、温柔的动作、甜美的微笑去耕耘;
中等生渴望阳光、需要关注,老师应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用爱去呵护他们的心灵,理解他们的苦衷,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予鼓励和热切的期待,让他们心灵的深处扬起激情的风帆。
班主任如何关注中等生
一个班级是一所学校的缩影。
一个班级,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
班级中的优秀生和差生往往是班主任所倍加关注的对象。
班主任一般都会对优秀生给予“严爱”,对差生给予“偏爱”,而班中的那些中等生则常常被班主任所遗忘。
难怪有人说中等生就像一块撂荒的土地。
一般而言,中等生约占班级总人数的70%。
他们成绩不好不坏,性格安分守己,听话、顺从、默默无闻,这正是造成远离教师视野的原因,他们不能以优秀的成绩得到“严爱”,也不会惹出些让老师头疼的问题以博得老师的“偏爱”,可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博爱”。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对中等生机给予“博爱”呢?
一、给予关注,促其进步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有紧密的联系,中轨学生最能得益于教师的期望,而快轨学生得益最少。
”在中等生身上潜藏着许多积极因数,如要求进步、乐于为班级做事、有表现自己才能和智慧的要求,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依赖。
他们又是班级中可挖掘潜力最大的群体。
因此,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的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没把他们遗忘。
对胆小的同学,班主任常对其投以微笑,用鼓励的目光与他们交流,给他们真诚和鼓励,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要及时表扬,予以肯定,促使中等生主动要求进步,争取进步。
二、目标激励,激发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班主任可在班级体中每周安排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体育强将”、“金话筒”、“小作家”等单项奖,还可进行展示活动,如优秀作文、小制作、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手抄报等,让中等生有更多的目标,让他们跳起来就摘到苹果,使他们明白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
有利于增强自信,调动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三、创设机会,激发热情
教育是主动发展的教育。
安东尼·
罗宾说过: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潜能的金矿。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中等生创设机会,让他们从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弱势,给他们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帮助中等生用“望远镜”认识自我。
使他们明白:
只要自己通过努力并抓住机会,也能向优生一样优秀!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还需不断地磨练提高。
我希望能吸取到更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让我们给这个被遗忘的角落以特别的关心,让我们用爱来温暖角落里孩子们脆弱的心,让我们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教师都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
占班级大约1/5的优等生和另外1/5的后进生往往一直备受各科老师关注,而占班级3/5的中等生往往一直都沉默着,也缺乏老师的关注,大多数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
由此班级中形成了“橄榄型”的格局,但是从新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出发,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适当关注,这些“沉默的花朵”也理应得到悉心的灌溉。
本文通过分析中等生的定义及类型,希望能明确关注中等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
中等生
关注
培养
相应对策
自从09年8月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已将近半年。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也许是由于所接手的班级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我对于班级的优等生关注有加,对那几个后进生更是“关怀备至”。
在课堂上与我交流最多的是那些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优等生;
在课下,被我“请”到办公室促膝长谈的、时常伴我左右的恰恰又是那几位“名声响当当”的后进生。
然而,辛苦了一学期下来,在期末考试中,我却遭受了“惨败”,虽然优等生依旧遥遥领先,后进生稍有进步,让我诧异的是平时看似稳稳当当的好几名中等生出现了退步的现象,致使班级平均分“受创”。
几经反思,我想问题也许正出在这儿,在日常教学中,是我这个做老师、做班主任的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他们几乎成了我们教师的“blindspot(盲点)”,而有意思的是blind一词又可组成“blindside”,而这一词组在英语中解释为“弱点”,因而我想:
如果班级是一个“大花园”的话,那么除了那些“夺目的鲜花”之外,这些“沉默的花朵”也需要园丁的精心灌溉,,不要让他们在我们的“盲点”中沉默。
唯有如此,他们才不会成为“大花园”的“弱点”所在。
也唯有如此,才能收获真正的“春色满园”。
一、“中等生”定义的思考
“中等生”这一说法,虽然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使用,往往我们教师会单纯机械地以学习成绩去划分这些学生,但究其确切的内涵与外延,却好象很少有人去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宁夏教育》中有一篇相关文章中提到:
所谓中等生,是指由于思想意识、行为习惯、认识能力、价值取向、个性情感、意志和学习状况等原因形成的,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定向、定位偏离自我,在单位教育教学体中处于中间状态为特征的群体,是单位教育教学体中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群体,更是实现单位教育教学体整体推进目标不可忽视的群体[1]。
在中等生身上,同样存在优等生所具有的潜能,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在某个时期某种条件下处于中等状态。
他们有很大的可能向优等生转化,但若有何不当,也有很大可能向后进生分化。
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给予这些“沉默的鲜花”应有的关注,重视和加强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引导,对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中等生”类型的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和事实情况的收集与分析,中等生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有心无力型
这一类学生往往个人素质和思想基础都居良好水平,在平日的学习中,课上能积极思考,也会敢于回答问题,课下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真要往上游争抢,能力还是有限,有一颗渴望上进的心在,却往往一直在中游徘徊。
2、与世无争型
在班级中,不难发现有这么些“世外高人”,成绩居于中游,也许担任某学科的小组长,收发作业本,偶尔也能在班级中展现自我,但大多数时候甘于沉默和平凡,既不想“冒尖”,又不愿落后挨批评,与世无争的心态较为突出。
3、性格使然型
这一类型一般情况下都以女生居多,男生占少数。
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优点、长处,平时少言寡语,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甚少,更不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
他们的性格中往往还参杂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自我封闭的情况。
4、难以自控型
这一类型是中等生中比较难以捉摸和驾驭的一个群体,他们思想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绪忽高忽低,外部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自身能力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导致他们此方面一直无法有所突破而停留在中等水平。
形成中等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既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身体因素,又有主观和客观因素。
其中,教师对这一群体学生的忽视,也是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应当认真地分析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样才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三、关注培养“中等生”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
对于成绩总是处于中等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容易被我们教师忽视。
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最可塑的一个群体,一个班级是否能取得辉煌的成功,他们才是主要的“生力军”。
而培养他们并不会需要太多的精力,因为他们大多数本身具备良好的态度,有追求卓越的强烈愿望,只是心理上缺乏老师真诚的关爱以及必要的引导,只要给他们以自信,尤其在他们感到失落和无助的时候,我们恰到好处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就会兴奋不已而信心十足。
我认为对中等生给予关注和培养能带来一下几点积极的效应:
1、于班级,有助于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接手现在这个四年级班级到现在,我一直在寻找着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方法,试图在班级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班级中张贴有关积极学习的宣传语、开展有关学习方法的班队活动、请优秀学生讲述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以及考试后采取物质奖励等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只能看到少数的学生为之所动并更积极地学习,仅靠着几名出类拔萃的“尖子生”去引领远远不够。
大多数学生和这些“尖子生”之间差距很大,他们大多抱着“追不上就索性不追”的消极心理,缺乏学习上的竞争积极性。
但转念一想,中等生为数众多,如果能引导并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就足以营造出班级中浓厚的学习竞争氛围。
在新学期中,我试着往这方面去着手实施一些措施,例如:
在语文课上的小组讨论交流中,推翻以往小组成员自己推选代表发言的制度,因为那样的话学生总是把最好的一个“尖子生”推出来,而自己即使有这个本事也不愿表现,有些学生也因此变得愈来愈懒得思考。
现在实行小组发言轮流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也必须自己积极地去思考问题。
机会均等,这样一来,那些隐藏在中等生中的“尖子”就开始浮现出来了,我也随之而越来越多地去发掘他们。
此时,教师再加以引导、鼓励和赞许,这些学生从中找出或找回自信和学习的乐趣,成绩自然有所进步。
而班级其他学生也会由此而受到带动,现在班级里会提问、会思考的学生显然有增加,课下作业的质量也是如此。
由此,班级的学习氛围营造也应该会顺利许多。
2、于学生,有助于学业的进步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这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固然可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但我认为若教师对这个“沉默”的群体给予应有的关注能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更加重要的一个点。
中等生的“沉默”,有些往往隐含着诸多如自卑、抑郁、封闭等心理因素,而这些对于这些“花朵”的生长来说是毒药、是虫害,园丁们若能及时、正确地给予帮助和关怀,他们就能更加健康地成长,并最终欣然绽放。
班里的A同学原本是一个开朗活泼、成绩优异的学生,但由于家庭的变故使他心理上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他变得不爱说话了,眉头时常锁成个“川”字,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逐渐地,他成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中等生。
一般情况下他都很乖,但偶尔会搞一点小意外,比如上课时故意和老师唱反调,课后故意藏同学的东西,但出自对他的同情,大家都对他很宽容。
一次上课,他又搞恶作剧,被我当众批评了,便含着眼泪趴在桌上一声不吭直至下课。
下课后,我找他谈心,他也爱理不理,我离开后,他就开始摔东西,发泄之后,人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一动不动地坐着,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
事后过了一天,我等他情绪冷静了再与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谈,并告诉他有任何事都可以来和老师说一说。
交谈后他说道:
“老师,你从来没有跟我说过这么多的话,其实我很喜欢你,喜欢和你说话。
”一句话让我眼眶湿润了。
那之后,他经常在我身边帮忙做些小事,成绩有所上升,但让我最高兴的是我发现他的笑容明显比以前多了。
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令我最欣慰的。
3、于教师,从中发掘契机以减轻班级管理的负担
对这些“沉默的花朵”给予更多关注,其实对我们教师也是有益处的,说不定就能从中发掘出新契机,减轻我们班级管理的负担。
我带的班级是年级里显而易见的差班,班里的“人物”着实不少,因而带班显得的确有难度。
然而同样地,我发现这个班级中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优等生并不多,在班级中并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那几个难搞定的“人物”一来自己缺乏自身控制能力、二来班级里没有足够的势力去影响他们,因此更加有恃无恐,打架骂人等等,常常惹是生非。
一开始,我一味地批评、扣他们的分,但结果却是愈演愈烈,他们对此根本无所谓。
后来,我实行了一个针对每一个学生行为习惯的评比制度,并且是加分的,分数的积累可以兑换奖励。
如此,每天从评分表中能直观地看出每个人的表现如何,大家会发现除了那些优等生之外,还有许多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平时的行为习惯方面都是十分优秀的,他们也能拿到和优等生相同的分数。
那些“人物”似乎有所觉悟,平时行为方面收敛不少,也试图争取自己也能得到奖励。
这样,对我而言,班级管理的难度下降不少,而且在这些中等生中我更发现了几名有能者,能够委以重任,成为老师的帮手。
四、如何灌溉这些“沉默的花朵”
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去灌溉这些“沉默的花朵”呢?
该如何去关注和培养他们?
如何收获真正的“春色满园”?
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仅在此提出几点浅显的建议:
一、在“大花园”中给予他们同等的关注
”也就是说,是教师对他们期望的提高使他们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最大。
这对于性格内向的中等生尤为重要。
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纳入到课上、课间及学生的方方面面。
如上课前,可以摸摸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他们就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
提问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
用微笑、用目光做短暂的交流,给与学生以真诚和鼓励。
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能及时表扬予以肯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全班表扬,也可以在周记中私下表扬;
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
点点滴滴,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产生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就会得到强化。
二、给他们机会“不再沉默”
”而要挖掘潜能,自信是前提,成功记录越多,成绩越大,自信心越容易获得。
不断争取成功的机会,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等 关注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