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11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9605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2.41KB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11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11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11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非是用乐子换来的。
观众为什么舍得花那么多钱?
一大半原因是买明星的名,一小半是为了去上模仿秀节目,继之也成为明星。
必须承认:
世上既然出现了娱乐业,就表明任何人都需要娱乐,这是正常的。
就像药品中的兴奋剂,适量地使用一点也无妨。
关键是娱乐的比重过大,兴奋剂的使用量超标,就不是健康社会应有的现象了。
当前演艺界的为乐而乐,已经波及社会各界。
政界中的人在下指示、做报告、四处发言时,都喜欢在内容中添加一点笑料;
文学界中写出的作品,也都习惯于注入“幽默”因素;
学术界的说古论今,也常常使用笑谈、戏说、杂侃来增彩。
总之,社会各界都趋于娱乐化。
中国真的进入时时欢乐、处处快乐的盛世了吗?
不必回答,看看天灾人祸频出、不公平之事仍多的现象就可以了。
世上有一些以娱乐为业的人,为社会增添一点娱乐因素无可非议。
但是娱乐比重太大,把不喜欢搞娱乐、一心办正事的严肃之人弄到台下场外,恭请演艺明星走上贵宾席,这只能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诚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
但乐观主义往往也有一个天敌,就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毫无忧患意识。
即使在戏剧舞台上上演的是百分之百的喜剧,扫尽了所有的悲剧,这样的舞台也只能称之为贱舞台,审美价值很低。
(选自《北京日报》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娱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娱乐在历史和现代社会中均是专门行业,但其比重、价值的大小及其认定,值得高度重视。
B.《诗经》中的内容并不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内容,才使其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不太多。
C.中国古代的《诗经》所收录的诗均能唱诵,其功能之一“侑酒”便是娱乐,即让王公大臣、达官贵人取乐。
D.解放前,从事娱乐业的艺人被鄙夷为“娼优”,这说明艺人的地位低下,娱乐业没有得到重视。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解放后,文人、艺人被誉为文艺工作者,得到社会尊重,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B.文艺极为重要,但不能将其抬高到不适当的地位,即使是严肃的、有价值的文艺也应如此。
C.一个无处不充斥娱乐的盛世,或许会导致社会文明的虚弱化、泡沫化与浮躁化。
D.中国的娱乐业空前繁荣,这从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对演艺明星的顶礼膜拜中可见一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京剧拼不过现代的通俗歌曲的原因就是京剧从属于文化,从事京剧事业的人需要去背诵带有古文意味的唱词,需要苦练合于章法的唱、念、做、打功夫。
B.当前娱乐之风盛行,是正常的。
不过政界、文学界、学术界均趋于娱乐化,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C.身处盛世,娱乐本无可非议,但娱乐的比重过大,将会使人们失去忧患意识,使整个社会浮躁起来。
D.作者认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必须具备乐观主义精神,但不可盲目乐观,或者说是不要毫无忧患意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
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
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
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
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
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
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
“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
”升车而去。
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
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
到界,移书曰:
“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
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喜等闻,惧,即时降散。
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
“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
“欲何言?
”宣曰: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
”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
“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
“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
“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
董宣传》)
【注】:
①文叔: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②枹鼓不鸣:
没有人击鼓鸣冤。
《汉书·
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诣:
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具:
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
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数:
数落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
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8~9题。
独坐①
李贽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
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
客久翻②疑梦,朋来不忆家。
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
①此诗是作者晚年之作。
②翻:
反而。
8.这首诗一、二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独坐时的心境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9.有人认为,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和感伤,又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豪情。
你是否同意?
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3)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
﹙庄周《逍遥游》﹚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红发卡
刘永飞
北风像急着进屋找什么人,它尖厉地喊叫,围着房屋一圈一圈旋转。
终于,它从窗缝和墙缝里进入,却谁也没找到,又不肯离去,就在屋里疯窜,于是那豆大的灯光,始终飘摇不定。
哥哥身披棉袄坐在被窝里,手心握着一只红发卡静静发呆。
脚那头是用被子蒙着脑袋的弟弟,身体一缩,一缩。
冷?
嗯。
哥哥脱掉棉袄,盖在弟弟身上,转身吹灭灯。
弟弟不为所动,身体仍是一缩,一缩。
哥?
后天是二十七了。
……
那天,姐姐出门时开心地对他们说,二十七是姐的生日,姐晚上给你们弄好吃的。
说完,将散乱在额头的头发抿入围巾,出了门。
他们记得那天的风很大,阳光从窗棂的空隙里透进来,将室内切割得凌乱不堪。
红发卡是哥哥转身叠被子时发现的,大概是姐姐围围巾时不小心弄掉的。
他想到姐姐今天是戴一只发卡出去的,本想叫住姐姐,可是没有,他的脑袋一顿,笑了,笑得有些诡异。
他将发卡放入口袋,他知道姐姐长大了,要是知道发卡丢了一只,不定怎么着急呢……
天亮了。
亮得有些刺眼。
“下雪了”弟弟看着从门缝里挤进来的雪说。
哥哥从炉膛里扒出两块烧好的红薯,大的递给弟弟,小的留给自己。
弟弟看着哥哥将红薯剥露出黄灿灿的肉来。
哥,你帮我剥,我手疼。
哥哥看了看弟弟冻得“气蛤蟆”似的手背,将自己的红薯递给弟弟,接过弟弟的剥起来。
弟弟转身去摘墙上的书包,他咬了一口手里酥酥甜甜的红薯说,哥,我先走了。
弟弟拉门时被哥哥叫住,哥哥从抽屉里找出两根布条,将弟弟的裤脚牢牢扎紧。
你自己去学校吧,我得去给姐姐买礼物。
哥哥说完,将剥了一半的红薯塞给弟弟,又从弟弟手里取过自己的红薯,开门离去。
弟弟看哥哥在雪地里渐行渐远,他吸吸鼻子,出门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哥哥径直来到村西新盖的院子前。
敲门。
门开了,开门的男人很惊讶。
你?
我是来干活的。
不不不,我不用童工。
那你哥为啥用我姐。
男人仿佛被什么击中,身子一个趔趄,他赶紧用手扶住门框。
哥哥趁机从他腋下钻过去。
快过年了,屋里一派忙碌。
村里的人看到哥哥进来,都很吃惊。
一会瞅他,一会瞅他身后的男人。
他拉个马扎坐下,随手拾起脚下的一把引芯,一根根熟练地往装了火药的炮筒里放。
其间,男人一直没动弹,他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渐渐,孩子的手慢了,放引芯的手僵硬起来,一个引芯要多次才能放入。
咋不去上学?
问你呢,咋不去上学?
明天我姐生日。
男人没问下去。
少顷,眼泪已经流至嘴角。
这是五块钱,给小凤随便买点什么吧。
以后,离我这儿远点,危险!
哥哥接过五块钱,迎着风雪,头也不回地朝镇上走去。
又一个清晨,风雪不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
两个一高一低的男孩,踩着过膝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朝后山走去。
后山的一片空地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坟茔出现了。
坟茔深深陷在积雪里,显得越发矮小。
坟茔的顶上有一棵蒿草顽强地刺破雪的覆盖,寒风里,那业已干枯的茎在风雪里艰难地摇曳,像一只被埋在土里的小手,拼了命地在抓扯着什么。
可是风过后,又静止了,仿佛什么也没抓到,依然孤零零地在那里沉默。
两个男孩来到坟茔前。
站立。
哥哥从口袋里掏出一对饱含体温的红发卡,缓缓成“八”字形摆放在坟茔上。
退回原处,和弟弟双双跪倒。
姐。
我想你。
我也想你。
一阵风吹过,坟上的蒿草跳动起来,像是迎接自己的兄弟似的,戴着漂亮红发卡精灵般欢快地舞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兄弟两人的性格不同,在困难面前哥哥勇毅坚决,弟弟胆小柔弱,通过这一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人性之高贵与卑微的思索。
B.这篇小说的人物对话富有特色,虽然用语精短平淡,但是问答之间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C.划线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交代了红发卡的由来,又引出了哥哥为给姐姐买生日礼物而去鞭炮厂做工的事件。
D.村里的人看到哥哥进来,都很吃惊,一会瞅他,一会瞅他身后的男人。
这表明村民对鞭炮厂雇佣童工现象也很愤恨,只是敢怒不敢言。
E.两兄弟失去了姐姐,鞭炮厂的男人也失去了哥哥,所以他们同命相怜,这就把小说的主题从一个家庭层面提升了到一个社会的层面。
(2)小说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风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有多处细节表现哥哥这一形象,请找出并简要分析。
(4)本篇小说题为“红发卡”,红发卡代表着姐姐,而小说描写姐姐的文字少,描写两兄弟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罗永浩:
彪悍地叩开新东方的大门
任泽平
网络世界里,几乎没有人完全没有听过或传过老罗语录。
正是这些竞相疯传的语录,让大家认识了前新东方传奇的英语教师罗永浩。
这个貌不惊人的胖子思想激进,言谈幽默。
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上学时的最高学历是高二。
但这并不妨碍他今日的成功,他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更是一时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众多青年人的座右铭。
老罗的彪悍往事,不少年轻人几乎都能倒背如流。
时至今日让老罗最不能忘却的是他入职新东方之前的一段经历,正是这段经历给他现在的生活开启了理想之门。
入职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之前,28岁的罗永浩已有了差不多十年的“江湖”经验。
除了在家读了三年书,其余时间他似一个游走江湖的流浪汉把社会上所有的职业都干了一遍。
逢着年节回家,兄弟姐妹都给父母拿出自己买的礼品,唯独他自己两手空空。
尽管父母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宽容,可亲友们私下里看自己的异样的眼神让他有种难言的痛苦。
20多岁的罗永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
事情的转机是他后来认识了几个天津外院的学生。
罗永浩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认为这个人更适合去新东方给学生们讲课。
由于担心自己的学历太低,他试着给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写了封信,在信中他坦陈了自己想来面试但学历太低的顾虑。
俞敏洪丝毫不以为意,回复说:
欢迎前来面试。
得到这一消息,罗永浩霎时激动起来。
罗永浩自己清楚,人生到了关键时刻,唯有拼搏,才能给未来杀出一条血路,通向光明……
2000年6月的京郊鹫峰山,罗永浩在此度过了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刻”。
当时的学习条件极为艰苦,四五百人的教室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外面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教室内往往达到40多度,许多人都难禁溽暑昏倒在地。
罗永浩虽然没有昏倒过,但却因为压力大,心里焦虑流出了鼻血,以至于上课时不得不用卫生纸塞住自己的鼻孔。
那是阴雨天刚刚放晴,蓝天白云难得出现的出游天气,他兴高采烈地给市中心的朋友打了电话正准备出去,那时他随手抽了一本书,翻了不到三页就看到一句不啻于醍醐灌顶的格言:
不怕苦,吃苦半辈子;
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他在后来的演讲中是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反应的:
“我仿佛被雷劈到一样,嚎啕大哭,跪在地上用头撞墙,然后满地打滚,就觉得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一位作家在几十年前写的一句话就专门给我看的。
”枯燥乏味的自修生活,他几乎每隔两天就想要放弃一次,好在每次都有那么多励志类书籍——被他称为精神鸦片的东西给他鼓劲。
当一百多斤的励志书籍被他全部看完时,他在这里已经整整过了5个月。
罗永浩信心十足地去见新东方的校长俞敏洪。
罗永浩第一次站在好几百人面前试讲却失败了。
尽管此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一走上讲台,他浑身便不由自主地冒起冷汗,舌头僵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这次讲完没多久,新东方又给他安排了第二次试讲,他第二次试讲的情况甚至还不如第一次。
俞敏洪认为他不可能讲好课了,建议他不要再无意义地讲下去。
闻听此言,罗永浩受到很大打击,但他并不认为自己讲不好了,就问能否再讲一次。
“第三次试讲?
可以。
不过,你到春节后吧。
”俞敏洪如是回复他。
罗永浩这年独自过了一个凄凉的春节。
春节过后的三月份,罗永浩迎来了他在新东方的第三次试讲。
当他气定神闲地走上讲台,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轻松流畅地完成了试讲内容后,台下的打分迅速出来,罗永浩高分被新东方录取。
在将近而立之年,浪荡江湖多年的罗永浩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选自《当代青年》,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罗永浩的事迹告诉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勇于拼搏,就完全能够成功。
B.“彪悍的人生”是指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惧任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态度。
C.罗永浩的成功告诉我们,在一个人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学历并非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的拼搏与努力。
D.在对罗永浩走向成功过程的叙述中,作者仅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对其进行了形象地刻画,生动、感人。
E.入职新东方之前,罗永浩已有了十多年的“江湖”经验,没有这十多年的锻炼,他就不可能走上新东方的课堂。
(2)文章第二段说罗永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他“迷茫”的原因是什么?
(6分)
(3)请结合全文,概括出罗永浩从一名只有高二学历的流浪汉成为新东方传奇英语教师的原因。
(4)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不怕苦,吃苦半辈子;
怕吃苦,吃苦一辈子”这句话的认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资深作家说:
“要写出好作品,一定要头顶有天,脚下有地,眼中有人。
”在座的文学爱好者们听后拍手称快。
其实,不仅写作如此,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无不如此。
B.21世纪,物质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空前高涨。
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很多人饮食睡眠无规律,亚健康开始群体性爆发,营养师将成为国内最有价值且炙手可热的阳光职业之一。
C.正因为执着于文学,执着于生活,所以不论世事如何变幻,韩寒始终能保留着心中那一份最初的浪漫与纯真,尽管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
D.经过长时间、大力度的宣传,老百姓对张艺谋导演的贺岁电影《金陵十三钗》早已耳熟能详了。
12月15号,这部众人期盼已久的电影在全国各大影院上线公映,影迷们争相前往观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机遇改变中国,机遇改变你我:
新世纪头十年的发展成就昭示,能否找准历史方位,抓住战略机遇,是掌握主动、赢得优势、拥有未来的关键。
B.《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
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
C.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
谢克特曼获得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是由于他发现了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准晶体。
D.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6日发表演讲时十次提到中国,称美国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科研创新和教育的投资力度,否则,在未来的竞争中有落后的危险。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②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③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④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⑤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
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
⑥离开了“魂”,“体”就失去了精神价值的支撑,失去思想性和生命力,甚至偏离正确的方向;
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就难以发挥教育引领的作用。
A.④⑤②③①⑥B.③⑤②④①⑥C.③⑤②①④⑥D.①②④⑥③⑤
16.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虚词,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盗窃故宫的犯罪嫌疑人石柏魁,被北京警方抓获。
看看作案过程,石柏魁①身手不凡的江洋大盗,又非“高智商、高科技”作案,他只是一个无知又无畏、贪财又愚昧的小蟊贼,但是小蟊贼竟然在故宫作成惊天大案,可见故宫②漏洞大、隐患多,才出现这样的事件。
如今,石柏魁③已被抓获,④人们对故宫里的事⑤更为关注。
抓住一个贼,又牵出故宫几多事!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选择”为话题,续写两句话。
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在佛山南海,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
而且,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
最后,虽在好心人陈贤妹的帮助下送往医院救治,但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小悦悦的死,立即引发社会热议。
有人痛心于小悦悦的死,有人怒斥路人,还有人盛赞陈贤妹……
阅读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
要求:
⑴题目自拟,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⑶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⑷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答案解析
1.B原文“但所唱的那些内容,又并非是为逗乐而逗乐的,其中不乏斥政、哀民的,所以后来儒家将《诗经》定为五经之首,也是有道理的。
加上《诗经》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不同于人人都能唱的通俗歌曲,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六 中学 1112 学年度 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