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理解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29186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7.36KB
话语理解Word文件下载.docx
《话语理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语理解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姑母是我们家的霸王,除非父亲急了敢和她顶几句,其余的人对她是连眼皮也不敢往高里翻一翻的。
”而且下文又做了交代:
“姑母有过两个孩子,据她自己的评判,都是天下最俊秀的娃娃。
”但是都不幸夭折了,“所以,姑母老觉得别人的孩子活着有点奇怪,而且对生儿养女的消息得马虎过去就马虎过去,省得又想起那梳着甜锥锥的宝贝儿来。
”上下文语境帮助读者理解了老舍笔下姑母这个人物的性格和这段话语的意思。
(二)交际情景
交际情景是语境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含几下几个方面:
1.时间地点
言语交际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中进行的。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制度,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言语交际。
因此,话语需要在特定的时空语境下才能准确地理解其意义。
②王利发:
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
(老舍《茶馆》)
要准确理解王掌柜对茶客们说的“莫谈国事”这句劝告语,就必须依赖说这话的时空语境:
时间是1898年(戊戌)初秋,当时康梁变法维新运动刚刚失败;
地点是北京裕泰茶馆。
在这种时空语境下,老百姓谈国事是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2.交际场合
场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交际双方就某个话题,以某种方式,为某种目的(意图)进行言语交际的一种景况。
对话语的理解不能离开当时的交际场合。
③一位政府官员问波特金:
“大夫,请告诉我,做什么样的练习对减肥最有效。
”
“转动头部,从右至左,然后从左至右。
”波特金回答。
“什么时候做呢?
“当别人款待你的时候。
”(《外国名人辩才趣闻·
当别人款待你的时候》)
例②的具体时间是在前苏联有腐败滋生的时候,地点是在医生那里,交际的双方是医生和政府官员,他们的话题是怎样减肥,方式是官员向医生请教,官员的目的是想减肥,医生的目的是要教育官员。
在这样的场合下,医生的话语富有针对性,官员理解医生话语中的含义不会出现偏差。
阅读者也能够通过这一具体的交际场合正确地把握这段话语的意义。
3.交际对象
在话语交际中,发话对象和受话对象的个人特征及双方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话语理解的重要因素。
(1)双方关系
交际时,说话人和听话人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
是同盟还是敌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是长辈还是晚辈,是领导还是下级等等。
感情有亲疏之分,关系有性质之异,水平有高低之别,这些都会影响到话语的理解。
④有个叫丘浚的穷秀才,有一天到杭州去拜访一个叫做珊的和尚。
珊和尚见他一副穷酸相,因而傲慢无礼,出言狂妄。
一会儿后,杭州将官的公子也来拜访珊和尚,珊和尚立即下台阶恭迎,态度谦卑,一副奴才相。
丘浚见了心中十分不平,等那将官的公子走后,他责问珊和尚:
“你和尚接待我丘浚态度傲慢,可是接待将官的公子却那么恭敬,这是为什么?
珊和尚辩解说:
“接就是不接,不接就是接。
丘浚听了勃然大怒,顺手拿起一根棍子,对着珊和尚边打边说:
“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中国名人辩才趣闻·
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例④中的秀才原来是很尊敬和尚的,所以来“拜访”。
但和尚的所作所为改变了他对交际对象的认识,所以“责问”和尚,和尚觉得交际对象是个穷秀才,就胡乱辩解一番,秀才听出了对方话语中明显的轻慢之意,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身份·
职业·
性别
交际对象由于身份、职业等的不同,对话语的理解也会表现出差异。
⑤1964年11月,周恩来、贺龙等赴莫斯科参加庆祝十月革命的纪念活动。
在一次宴会上,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竟对贺龙说:
“我们现在已经把赫鲁晓夫搞掉了,你们也应该仿效我们,把毛泽东也搞下台去,这样我们就能和好。
贺龙当场顶回了对方的恶意煽动,并向周恩来如实作了汇报。
周恩来立即向勃列日涅夫提出抗议,并严肃指出:
马林诺夫斯基的讲话是对中国的严重挑衅。
勃列日涅夫对周恩来掩饰说:
“马林诺夫斯基今天喝醉了,是酒后失言,不必介意。
周恩来立即尖锐指出:
“这不是什么酒后失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是酒后吐真言》)
作为苏联国防部长的马林诺夫斯基,说出了非常不符合他身份的言论,贺龙和周恩来以中国领导人的身份和政治家的职业敏感性,敏锐地察觉了苏联人的阴谋,立即提出了严正的抗议,勃列日涅夫还想狡辩,周恩来识破了他的诡计,给予有力的驳斥。
贺龙和周恩来作为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与苏联人交际时根据自己的身份和职业,及时理解判断出苏联领导人的别有用心,对其话语作出了正确及时的反馈,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交际对象的性别,有时也会对话语交际产生影响。
⑥中学语文老师让学生打标点,是这样一句话:
“女人没有了男人很恐慌。
”结果,绝大多数男同学这样标点:
“女人没有了男人,很恐慌。
”而女同学绝大多数标成这样:
“女人没有了,男人很恐慌。
例⑤说明性别因素会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3)思想·
文化·
教养
思想、文化、教养是构成言语环境的主观因素。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教养程度,对话语的理解也有深刻的影响。
⑦一个乡村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时,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
“您有配偶吗?
”“啥哩?
”老太太愣了半天答不上来。
人口普查员急了,说:
“您有老伴没有?
”老太太一笑,说:
“什么‘配偶’,说‘老伴’不就得了!
例⑥的老太太没有文化,理解不了人口普查员书面语色彩浓厚的词语,使得双方的交际出现了障碍。
又如:
⑧(董斜川对方鸿渐说)你既不是文纨小姐的“倾国倾城貌”,又不是慎明先生的“多愁多病身”,我劝你还是“有酒只须醉”罢。
(钱钟书《围城》)
这段话是在赵辛楣举行的小型宴会上董斜川对方鸿渐说的。
出席宴会的人有哲学家褚慎明、诗人董斜川、留学归国的“洋博士”方鸿渐和苏文纨小姐。
这些人的文化水平和教养程度,使他们完全能够体味出董斜川话语的含义。
(三)民族文化和社会习俗
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有时还会造成理解的障碍。
⑨一位美国乘客在中国民航客机上看到一位中国空姐长得非常漂亮,就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来:
乘客:
小姐,您真漂亮!
空姐:
哪里,哪里。
(指着小姐的眼睛、鼻子)这里,这里。
美国人情感外向,喜欢直截了当地称赞别人,而中国人表达感情是含蓄的,“哪里,哪里”是中国人惯用的自谦语,意思是“我并不漂亮”。
美国人没有理解这一点,闹了笑话。
这里,空姐的话语也说明了她不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因此没有很好地理解美国乘客的意思,所以选择了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导致了交际的失误。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影响着人们的话语理解。
比如,中国人把“龙”视为高贵的、神通广大的吉祥神物,并用来象征前程远大。
中国封建时代的皇帝是“真龙天子”,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但学习汉语的英美留学生对这一点就不容易理解,因为在英美,“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为巫师或魔怪守护财富的怪物,甚至被视为“魔鬼、恶魔”。
他们更难以理解“亚洲四小龙”的真正意思(为使英美人士理解准确,英文报刊把“四小龙”翻译为“四只老虎”)。
说印欧语的西方人有时还很难理解中国人的交谈方式。
比如,朋友见面常问“吃了吗?
”“去哪儿?
”这实际上是问候语,但欧美人士会理解为真正的询问而心生不快。
中国人宴请宾客时总会殷勤劝食,西方人却认为这是一种强迫行为;
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对长者要用礼貌的称呼语“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而西方的老人,更愿意你直呼其名。
总之,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习俗,有时会造成人们话语理解的障碍。
二指示语的把握
指示语是指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话语中的指示信息是话语理解的重要方面,而指示信息的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一)人称指示
人称指示指言语交际中涉及的关于人物人称的指示。
人称指示最典型的是人称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人名、职务等。
人称指示可以分为三类:
1.第一人称指示
第一人称指示指说话人或包括说话人在内的群体,即“我”或“我们”、“咱们”。
第一人称指示语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复数形式在用法上又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不同。
比较:
①他是咱们班新来的同学,咱们都要关心他。
②他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你们班有没有新同学来?
例①“咱们”是包括式,例②“我们”是排除式。
但要注意,“我们”有时是排除式,有时是包括式,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人称指示语在话语中有时还可以变通使用,要注意正确理解。
2.第二人称指示
第二人称指示指听话人,即“你”或“你们”。
第二人称指示信息有时可以通过第一人称指示语来表达,如汉语的“我们”和“咱、咱们”都可以用来借指“你”或“你们”,在理解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③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一定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我们=你们)
④(对小孩儿)咱别闹了,一会儿我带你去逛公园。
(咱=你)
例③例④这种用法,能给听话人带来亲切感,在正式场合,多出自长者、领导之口;
非正式场合,则多为父母所使用。
第二人称指示语还可以以单数形式泛指任何人。
⑤你想将来有所作为,你就得刻苦学习,在各方面锻炼自己。
第二人称指示语有时还可以指第一人称“我”。
⑥这个人挺有意思,你向他借东西,他肯定会拒绝,他向你借东西倒是开得了口。
(你=我)
3.第三人称指示
第三人称指示是指第三方,即“他/她”或“她们/他们”,不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但在实际运用中,第三人称指示语有时也用来借指说话人和听话人。
⑦凤姐道:
“……至今珍大哥还抱怨后悔呢。
你这一来了,明儿你见了他,好歹描补描补,就说我年纪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他的。
”(曹雪芹《红楼梦》)
例⑦后边的一个“他”实际上是指说话人“我”。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人称指示语在话语中有时可以变通使用,或人称变换,或单复数变换,或泛指、借指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助语境来理解。
(二)时间指示
时间指示指话语交际中涉及的关于时间的指示。
时间指示通常以说话人的说话时刻为依据。
1.时间的类别
历法时间和度量时间。
历法时间指有固定起点和终点的时间,是由一定数量的小时段组成的有固定名称的时段。
如具体的年份“2002年”、月份“6月”,以及“五四以来”、“解放前”等。
度量时间指用以计算时段长短的时间,如从3月19日到4月18日是一个月,从去年9月1日到今年8月31日是一年等。
编码时间和解码时间。
面对面交谈,编码和解码几乎同时进行,编码时间和解码时间的差别不明显。
但如果是从地球的东半球打电话给西半球,这时,二者的时间差异就很大,当处在西方的人说“明天”时,处在东方的人应理解为“今天”;
处在东方的人说“明天”时,处在西方的人应理解为“后天”。
2.时间指示语的主要类别
时间名词:
从较长一段时间着眼,说话时间为“当今、现在”,说话前一段时间为“过去”,后一段时间为“将来”。
从某天着眼,说话时间为“今天”,过去的三天从近到远依次为“昨天、前天、大前天”;
未来的三天从近到远依次为“明天、后天、大后天”。
如果着眼于年,情况也大致一样。
方位词:
表示时间的方位词主要有“前、中、后”。
未到说话人选定的时间参照点,则为“前、以前、之前”;
在参照时间之内,则为“中、之中、时、期间”;
超过参照时间,则为“后、以后、之后”。
表示时间参照点的词语,放在方位词前面。
①吃饭之后,我们再仔细商量一下。
时间副词:
以说话时刻或说话人选定的时间为参照点,正说话时间为“正、正在”等,发生不久为“刚刚、刚”等,即将要发生为“马上、立刻”等。
在选定的时间参照点之前发生为“将要、就要”等。
②李老师正在上课,小王的手机响了。
③他准备妥当就要出发去旅游时,单位打来了电话。
趋向词:
以说话时间或说话人选定的时间为参照点,“起来”表示某个动作或某种状态时间上的起点及延伸,“下去”表示某个动作或某种状态时间上的继续。
④小宝的妈妈一关门出去,小宝就哭起来了。
⑤看样子他们俩要没完没了地扯下去了。
助词:
助词“着”表示动作的发生与说话时刻或说话人选定的时间参照点同时。
“了、过”表示动作发生在说话时刻或说话所选定的时间参照点之前,但“了”前的动作可能延续到现在,“过”前的动作不延续到现在。
⑥这本小说我只看了一半。
(可能还在看)
⑦这本小说我只看过一半。
(现在没看了)
3.时间指示语的特殊用法
时间指示语的特殊用法主要是指时间名词的换用和虚用。
“今天、昨天、明天”常用于指“当今、过去、未来”,“今天、明天”可虚指任何一天。
⑧世界的明天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明天=未来)
⑨你的电话今天今天打不通,明天明天打不通,你到底开机了没有?
(三)空间指示
空间指示指话语交际中涉及的关于处所、方位等的指示。
空间指示以说话人所处空间位置为依据。
1.相对位置关系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对于理解空间指示语至为重要。
这种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两种:
面对关系和同向关系。
面对关系:
说话人和听话人面对面时,某些表示空间的词语可能会产生歧义。
选择不同的参照点,它们有不同的含义。
说话人的左边,是听话人的右边;
说话人的前面,有时是听话人的前面,有时是听话人的后面。
例如;
①你找刘老师?
前面那位就是。
②你回头看看前面那座山,它好像并不是很高。
说话人为了准确表达,往往指明是听话人的哪一边,如“你的左边”、“你的前面”等。
同向关系:
说话人和听话人朝同一方向。
这时,双方对表示“前”、“后”的空间词语有共识,但对“左”、“右”的理解仍有选择参照点的问题。
汉语交际中,一般是以双方位置为参照点。
如果说话人以自己所在位置为参照点,一般说成“我左边”、“我右边”;
如果以听话人位置为参照点,则说成“你左边”、“你右边”。
2.空间指示语的主要类别
表示处所的代词:
表示处所的代词“这里、这边、这儿”指会话中双方所在地方;
“那里、那边、那儿”指离双方所在地有一定空间距离的地方。
电话中,指示说话人所在的地方一般用“我这里”,或单用“这里”;
指示听话人所在的地方一般用“你那里”。
方位词“东、南、西、北”和“前、后、左、右、中”是常用的空间指示语。
“东、南、西、北”是以天体为参照点,因此,听话人、说话人对它的理解比较一致。
“前、后、左、右”等是以听说双方自身为参照点的,因此,听说双方常常各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处于面对关系的时候。
③你看西边那座山,真高!
④你看右边那座山,真高!
“西边”听说双方有一致的理解。
“右边”则常指说话人的“右边”,也可能指听话人的“右边”。
动词“来、去”:
“来”指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的所在位置。
⑤她来不来参加晚会?
“去”指从说话人位置到听话人位置或另外的地方。
⑥我明天去你那儿拿书,你等着我。
⑦我下午去火车站接她,咱们一起去吧!
还有其他一些位移动词都有空间指示作用,如“回、走、离开”等。
3.空间指示语的换用和虚用
空间指示语的换用主要是“来”、“去”的换用。
如“我就去,你等着我”可以说成“我就来,你等着我”,这是一种以听话人为中心的表述方法,这样用“来”,实质上和“去”相当,只不过语用意义有所不同。
空间指示语的虚用,主要是在对举使用的时候。
⑧这儿也要人,那儿也要人,哪儿有那么多人?
⑨他带着球左边晃一下,右边晃一下,就是让你断不下来。
⑩一来二去,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
例⑧的“这儿”、“那儿”泛指所有的地方;
例⑨的“左边”、“右边”泛指不确定的某一边;
例⑩的“来”、“去”泛指互相之间的交往。
以上的人称指示、时间指示、空间指示,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指示。
这三种指示反映出语言的运用对语境的依赖作用。
三前提的推知
(一)前提
一般来说,任何一句有意义的话都有其特定的前提。
前提是包含在话语的意思之中的,而不表现在话语的字面形式上。
“到网吧把孩子找回来。
”这句话有一个前提:
“孩子在网吧里。
”言语交际中,人们既要理解话语的表面意义,也要把握话语的前提。
前提一般是交际双方共知的,也有的话语的前提是受话人所不知道的。
有时这种前提还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所在,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是间接、委婉的,需要受话人根据语境或从话语中去推知。
①[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
[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
[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
(王实甫《西厢记》)
《西厢记》中老夫人曾许诺:
谁能解孙飞虎之围就将崔莺莺许配给谁。
待张生解围后,老夫人却变了卦,可又不便明说,只好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
张生和崔莺莺已两情相悦,他们虽然不知道老夫人已经改变主意,但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下,很快推知到老夫人话语的前提(“张生是哥哥”),领会到老夫人话语的真正含义:
他们只能以兄妹相待,不能成亲。
(二)前提触发语
前提往往由特定的词语触发出来,这些触发前提的词语称为前提触发语。
交际中,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前提触发语来把握话语的前提。
前提触发语主要有以下几类:
1.助词“了”。
“了”一般表示动作的完成和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可以充当前提触发语。
①孩子们可以在村里读书了。
从“了”字可以推知,这句话包含“孩子们以前不能在村里读书”的前提。
2.某些表示状态变化的动词。
如“开始、停止、改正、纠正、解决”等。
②他现在开始每天早锻炼。
③上级下达了停止演习的命令。
例②的前提触发语是“开始”,含有“他以前没有早锻炼”的前提;
例③的前提触发语是“停止”,含有“演习正在进行”的前提。
3.某些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如“后悔、懊悔、忘记”等。
④小张后悔当初没有抓紧时间多学点英语。
例④的前提触发语是“后悔”,含有“小张当初没有好好学英语”的前提。
4.表示频率、时间等的副词。
如“又、再、也、还、马上、立刻”等。
⑤我明天还要去武汉大学听课。
⑥你别急,我马上就过来。
例⑤的前提触发语是“还”,含有“我已经去武汉大学听了课”的前提;
例⑥的前提触发语是“马上”,含有“我现在还没有过来”的前提。
5.疑问代词。
如“为什么、什么时候”等。
⑦你什么时候才能把文章写完?
⑧你舞跳得那么好,为什么不去参加舞会?
例⑦的前提触发语是“什么时候”,含有“文章还没有写完”的前提;
例⑧的前提触发语是“为什么”,含有“你没有去参加舞会”的前提。
6.表示选择、假设、让步等关系的词语。
如“要不是……就……”、“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如果……就……”、“虽然……但……”等等。
⑨你要么今天去报到,要么明天去报到,随便。
⑩如果你现在不来,那我就走了。
⑾虽然他身体不好,但每天仍然在外面奔波。
例⑨的前提触发语是“要么……要么……”,含有“必须去报到”的前提;
例⑩的前提触发语是“如果……就……”,含有“你现在还没来”的前提;
例⑾的前提触发语是“虽然……但……”,含有“身体不好就应当在家休息”的前提。
7.某些限定语和修饰语。
⑿我参加工作的时候才19岁。
⒀她懂事、体贴的10岁的女儿,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例⑿的前提触发语是“参加工作的时候”,含有“我已经参加工作”的前提;
例⒀的前提触发语是“懂事、体贴”,含有“女儿懂事、体贴”的前提。
(三)前提与话语理解
前提一般是话语交际双方共知的,有时受话人不知道发话人的前提,但可以通过语境来推知。
如果没有或无法从语境中推知话语的前提,受话人就难以领会发话人的意思,交际就会产生障碍。
①“你从实招来罢,免得吃苦。
我早都知道了。
招了可以放你。
”那光头的老头子看定了阿Q的脸,沉静的清楚的说。
“招罢!
”长衫人物也大声说。
“我本来要……来投……”阿Q胡里胡涂的想了一通,这才断断续续的说。
“那么,为什么不来的呢?
”老头子和气的问。
“假洋鬼子不准我!
“胡说!
此刻说,也迟了。
现在你的同党在哪里?
“什么?
……”
“那一晚打劫赵家的一伙人。
“他们没有来叫我。
他们自己搬走了。
”阿Q提起来便愤愤。
“走到哪里去了呢?
说出来便放你了。
”老头子更和气了。
“我不知道,……他们没有来叫我……”(鲁迅《阿Q正传》)
例①里,“老头子”的话语的前提是“阿Q参与了抢劫赵家”,所以要阿Q“从实招来”,但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因此阿Q并不能完全理解“老头子”的话,双方越说越说不到一起去,交际就出现了障碍。
可见,话语交际中,要理解对方的话语,首先要把握对方话语的前提。
四语用意义的推导
(一)语用意义
语用意义是在具体语境中获得的话语的临时意义,是话语的言外之意。
语用意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①边裁令旗一挥,太极虎就心领神会:
这一场要输基本上很难!
(《武汉晚报》2002年6月23日)
这个句子是在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裁判屡次误判,使韩国队连克数敌,闯进4强的语境下写出来的。
从“这一场要输基本上很难”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作者的言外之意:
讽刺韩国不完全是靠真本事进入4强的,而在相当程度上靠的是裁判。
话语的语用意义是根据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具体语境因素而推断出来的。
交际中,说话人总的说来是遵守着合作原则的,但有时却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以迫使听话人去推导话语的真正含义。
②苏沛敏:
“杰,你已经背了我三十年,整整三十年哪!
赵杰:
“我愿意再背你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
例②中苏沛敏(妻子,瘫痪)重复说“三十年”,其特殊的语用意义是:
“你背我的时间太长,吃的苦太多。
”而赵杰(丈夫)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其特殊的语用意义是“我愿意背你一辈子,愿意吃一辈子苦”,交谈双方有意不说简练的话,明显地违反了简明准则,听话人能从对方的话语中推导出特殊的语用含义,充分表达了患难夫妻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二)语用意义的推导
语用意义的推导,是听话人根据合作原则中的某项准则,对话语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以获取语用意义的过程。
言语交际中,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某项准则,可以造成语用意义。
话语理解时,一方面要了解话语的字面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要推导、领会话语的语用意义。
①朴:
(向下人)跟太太说,叫账房给鲁贵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们今天就走。
去吧。
萍:
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朴:
嗯,(呵欠)我很累了。
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
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点的普洱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话语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