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9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9173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1.99KB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9Word格式.docx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9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总复习9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末“”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8.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答:
9.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1.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口技》
[一]阅读全文回答:
1、本文节选自《》是清代编选的小说。
作者,字,人。
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会宾客大宴()
(2)众妙毕备()
(3)宾客意少舒()(4)不能名其一处也()
3.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一时齐发”指文中
5.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6.文中描写宾客听表演后神态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7.文中用写声之远,用、和写声之近,用写声之大,用写声之小、夜之静。
8.文章正面描写了,侧面描写了,都是为了突出。
9.在听口技表演时,本文居然写道“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你认为这可信吗?
谈谈你的独到见解。
10.口技人在表演时,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动动脑筋,想想看,这有什么作用呢?
[二]阅读第二段回答: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妇抚儿乳()
(2)既而儿醒()
(3)一时齐发()(4)众妙毕备()
2.用“//”将本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段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这段文字描绘一家人由睡到醒的情况,主要运用了、的描写方法。
4.本文段描写听众的情态,有何作用?
5.本文段描写听众表现的文字中,说明听众入了神,唯恐听漏,同时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的词语是;
表示听众心领神会,感到满足的词语是;
说明听众为之折服,但又不便忘形叫好的词语是。
6.翻译: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三]阅读第四段回答: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虽人有百手()
(3)不能名其一处()(4)两股战战()
2.直接称赞口技者的句子是;
从侧面烘托口技者的句子是。
3.直接表现火势凶猛的句子是。
4.表现大火中人们行动的声音是。
5.描写听众表现的句子是。
6.翻译。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四)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
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⑶弃其杖,化为邓林
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5.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6.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7.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
请简述理由。
8.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翻译下列句子。
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译:
⑵天柱折,地维绝
⑶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5.对共工与颛顼为帝而“争”,你是怎么看的?
6.你认为共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狼》
[一]第一组习题:
1.本文选自代小说家写的短篇小说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缀行甚远()
(2)恐前后受其敌()
(3)其一犬坐于前()(4)一狼洞其中()
3.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译文:
。
⑵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⑶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
[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目似瞑,意暇甚D.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有剩骨
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久之,目似瞑②又数刀毙之③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我能用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
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
、(两句);
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
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
我认为:
7.阐述本文主旨。
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夸父这一人物的认识。
2、《夸父逐日》从哪些方面看出它的想象力与神奇性?
(原文回答)
3、从“弃其杖,化为邓林。
”可以看出夸父怎样的性格特点?
4、从《夸父逐日》要表达古代人民怎样的愿望与精神?
5、“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6、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参考答案:
1、夸父是一位执著、勇敢,敢于追求,乐于奉献,愿为人类造福的英雄。
2、从以下内容可以看出:
“饮于河、渭;
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3、从中可以看出夸父愿为人类造福的奉献精神。
4、要表达古代人民想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与精神。
5、“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
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6、古代人民不了解自然现象,把各种自然现象归结于神的支配与作为。
本文中用神话解释的自然现象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
写作部分略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比较阅读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夸父逐日》
1、译文
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
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二、文学常识积累
1、出处: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夸父逐日》体裁是神话。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夸父逐日(追赶太阳;
)
(2)与日逐走(竞跑、赛跑)(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4)欲得饮:
想要(5)饮于河(于,到)(河,黄河)(6)河渭不足(黄河、渭水)(7)北饮大泽(向北、“去北方”;
大湖)(8)未至(到达)(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10)道渴而死(道,“在半路上”而,表修饰)(11)弃其杖(弃,遗弃;
其,他的)(12)化为邓林(即桃林)
四、成语1、“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五、课文理解
中心思想(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怎样认识神话主题?
):
《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六、内容填空题原文回答:
1、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
2、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
4、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
七、开放性试题
1、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你如何理解(怎样认识)这一人物形象?
夸父是位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位善于奔跑的巨人,与太阳“逐走”。
夸父有明确追求,他勇敢、执着;
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造福。
这一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色彩。
2、“逐日”的意思是:
追逐太阳 怎样理解这一行为?
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
)
此题为开放题,①从积极角度看:
表现了夸父宏大的志向、勇敢追求,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英勇的气概。
为人类造福死而后已的积极意义②从消极角度看:
表现了夸父不自量力。
4、不是,“夸父与日逐走”,夸父是不是自不量力?
这个神话主要是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和豪壮的气魄,也正是因为日不可以逐,才更加显现出夸父那令人赞叹和佩服的勇气。
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
”的结尾?
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分)
6、若夸父没有渴死在半路上,他最终能赶上太阳吗?
说说理由。
不能。
因为太阳和地球是不同的两个星球,没有一条供夸父赶到太阳的路。
这样写具有超现实的理想,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7、《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
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
说说看答①《精卫填海》。
②《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后羿射日》中的后羿。
8、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解之《共工怒触不周山》
一、译文
「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黄帝,(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
大地的东南角陷塌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方向流去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三、生字读音。
颛顼(zhuānxū)水潦(lǎo)折(shé
四、重点字词解释
①(昔)从前②争为(做)帝③怒而触(撞、碰)④地维(绳子)绝(断)⑤故(所以)……焉(代词兼语气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
)⑥水潦:
这里泛指大地上的江河。
(潦:
积水)。
⑦尘埃:
尘土,这里指泥沙。
⑧归:
归向,这里指流向。
五、开放性试题
1、了解文章内容,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正面:
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面:
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2、“怒而触不周之山”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
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5、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华夏民族的英雄。
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
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自我牺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