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生物技1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8736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11KB
海南大学生物技1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海南大学生物技1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大学生物技1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将胚乳从母体上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人工培养,使其生长发育成为幼苗的过程。
19、花药培养:
是将一定发育期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20、花粉培养:
是将处于一定发育阶段的花粉从花药中分离出来,再加以离体培养。
21、原生质体:
指采用机械或酶解法去掉了细胞壁的裸露的且具有活力的细胞。
22、亚原生质体(subprotoplast):
指在质壁分离时,有时引起细胞内含物的断裂形成较小的原生质体有时包含细胞核,有时则无。
23、微小原生质体(miniprotoplast):
指由原生质膜和薄层细胞质包围细胞核形成,如果分离原生质体时细胞核正处于分裂状态,则可能获得带有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的微小原生质体。
24、原生质球(spheroplast):
指分离的原生质体带有残存的细胞壁但仍呈圆形。
25、原生质体培养:
指以植物原生质体为外植体所进行的离体培养。
即将植物细胞游离成原生质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依据细胞的全能性使其再生细胞壁,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6、植板率:
即形成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数量占所培养原生质体总数的百分比。
27、原生质体融合:
指在离体条件下将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的原生质体不经过有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融合创造杂种的过程。
28、病毒:
是有一种核酸、蛋白或其复合体构成的,具有繁殖、传染和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的能力的非细胞形态分子生物。
29、病毒的传播:
植物病毒从一植株转移或扩散到其他植株的过程
30、病毒的移动:
在植株组织器官之间转移或扩散的过程
31、基因克隆:
是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其核心技术是在体外将来自不同生物的基因与有自主复制能力的载体DNA分子通过酶切、连接等操作重新组装成杂合分子,并使之在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进行扩增,形成大量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32、基因芯片:
生物芯片的一种,只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上的高密度基因信息分子的微阵列(不确定)
33、基因库:
指某一生物类型全部基因的集合,这种集合以重组形式出现。
34、转基因植物:
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有益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内,从而改变其遗传组成,使之获得有益的生物特征而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植物新品种。
35、基因工程:
指应用人工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
然后将重组的DNA导入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从而改变它们的遗传品性;
有时还使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多肽或蛋白质)。
这种创造新生物并给予新生物以特殊功能的过程就称为基因工程,也称DNA重组技术。
36、无病毒原种:
通过不同脱毒方法所获得的脱毒植株,经鉴定确系无特顶病毒者
37、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遗传并可检测的特异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仅指DNA或RNA标记,而这个界定现在被广泛采纳。
38、等位酶:
有同一个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同种酶的不同类型,其功能相同但氨基酸序列不同。
39、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短时间内大量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技术。
40、标记基因:
是一种已知功能或已知序列的基因,能够起着特异性标记的作用
41、转基因沉默:
转基因在受体植物中往往不能稳定表达,有时甚至完全不表达的现象。
42、花粉管通道法: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外源DNA的技术。
43、细胞工程:
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的过程。
44、酶工程:
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意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
45、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称为发酵工程,有时也称微生物工程。
46、蛋白质工程:
指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从而达到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拼接以产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
47、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是以园艺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或改良种质或生产生物制品的一门技术。
48、胚抢救:
指对由于营养或生理原因造成的难以播种成苗或在发育早期阶段就败育、退化的胚进行早期分离培养
49、可溶性固形物:
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
包括糖、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等。
二、填空
1、生物技术由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组成。
2、植物生物技术由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三部分组成。
3、形态建成两种方式:
器官发生方式,胚胎发生方式。
4、人工种子:
体细胞胚(或芽)+人工种皮+人工胚乳
5、植物组织培养依外植体不同,可分为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按培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固体培养、液体培养、看护培养、饲喂层培养、微室培养;
按培养过程的不同,可分为:
初代培养、继代培养。
6、植物组织培养室的构成:
洗涤室、储存室、培养基配置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研究室、温室或苗圃。
7、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超净工作台、显微镜、培养箱、干燥箱、水纯化装置、冰箱、冷冻储存器、离心机、天平、高压消毒锅、消毒器、培养用器皿、培养操作机械。
8、植物组织培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各项操作都应在无毒害、无污染的培养环境中进行。
其操作技术环节主要包括:
洗涤、灭菌及无菌操作三个环节。
9、长期不用的培养室或接种室要用甲醛、高锰酸钾进行熏蒸。
10、国际上常用的五种培养基:
MSERB5SHHE
11、有机物质包括维生素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和一些其它的有机添加物
12、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具体作用看课件)
13、琼脂是一种由海藻获得的多糖类物质,是固体培养最好的固化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
14、离体培养的植物材料大多数要求弱酸性的环境,在灭菌之前培养基的PH一般使用1mol/LNaOH或11mol/LHCl调至5.0-6.0之间。
15、在培养基中往往因培养目的不同、植物材料不同,而加入一些成分,较常见的有活性炭、抗氧化剂、抗生素、诱变剂等。
16、根据无机盐的浓度,培养基分为:
高无机盐含量培养基、高硝态氮培养基、中等无机盐含量培养基、低无机盐含量培养基。
17、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8、目前利用原生质体进行转化最普遍的,国家公认的成熟的转化方法是电击法和PEG法。
19、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由Krens等最早在烟草上开展,并取得了成功。
20、细胞壁由三种主要成分构成:
纤维素25-50%、半纤维素53%和果胶5%.
21、常用的原生质体清洗培养基为Cocking教授等人采用pH5.6的CPW盐溶液。
22、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葡萄糖是最可靠的碳源,适当的谷氨酰胺对原生质体的再生,分裂和生长都有明显作用;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诱导细胞壁的形成核细胞分裂是必需的;
pH一般5.6-6.0为宜。
23、原生质体培养基不适宜高温高压灭菌,故采用醋酸纤维微孔滤膜过滤灭菌。
24、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体系的3个环节:
原生质体融合,选择融合体,杂种植株的再生和鉴定。
25、植物病毒的命名采用得最多的是英文俗名法:
寄主植物+症状。
目前国际上采用类似于拉丁双名法来命名植物病毒:
寄主名+症状+病毒属名。
我国园艺植物无病毒苗繁育生产体系:
国家级(或省级)脱毒中心—无病毒苗繁育基地—无病毒苗栽培示范基地—作物无病毒化生产。
三、简答题
(一)生物技术对园艺科学发展的贡献
1、脱毒与快繁技术广泛应用园艺作物种苗生产
2、花药培养以及小孢子培养获得单倍体以及纯合二倍体材料的最佳途径
3、胚抢救技术克服了果树早熟品种选育的技术难题
4、细胞融合技术创造出200多例柑橘体细胞杂种
5、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育种资源研究
6、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方兴未艾
(二)、园艺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1、快速繁殖:
运用组织培养的途径,一个单株一年可以繁殖几万到几百万个植株,而且均来自一单一的个体,遗传性状一致。
2、种苗脱毒: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有效地除去植物体内的病毒,得到大量的无病毒种苗。
主要的方法是培养植物茎尖分生组织,也可以采用热处理或加入化学试剂的方法达到脱毒的效果。
3、远缘杂交:
利用组织培养可以是难度很大的远缘杂交取得成功,从而育成一些罕见的新物种。
4、突变育种:
采用组织培养可以直接诱变和筛选出具抗病、抗盐、高赖氨酸、高蛋白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5、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主要研究DNA的转导,而基因转导后必须通过组织培养途径才能实现植株再生。
6、生物制品:
有些极其昂贵的生物制品,可以用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来直接生产。
7、种质保存:
繁殖量大,省空间,保存时间长。
(三)组织培养室设置的环境条件:
1、组织培养室空间大小及装备程度取决于实验室的功用、材料及人员规模和可周转的资金。
2、实验室位置应选在清洁、安静的地方,首先保证水、电的供应。
3、节省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实验室应朝向南,使采光面积和时数达到最大。
4、商业性实验室,交通是否便利应考虑。
(四)植物组织培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尽量避免或减少污染机会。
2、充分考虑光照和控温。
为了节省能源,充分利用自然光,窗户采光面积应尽量大;
用双层玻璃减少风沙、灰尘和昆虫进入室内造成污染,并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装备空调、电扇或暖气等控温设施。
3、恰当的平面布置。
单层房间布置,内有夹门或封闭过道,便于各室之间方便地转移玻璃器皿或培养物。
各室的安排宜按照一定顺序,应按洗涤室、储藏室、培养基配置室、灭菌室、接种室和培养室这样的顺序布置。
4、装备消防活栓、报警装置等,以保证运行过程的安全。
(五)培养基的污染的可能的来源及灭菌方法:
1、培养及本身
2、外植体
3、接种室的环境
4、培养容器
5、在接种和继代时用以操作植物材料的器械。
6、培养室的环境
灭菌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
如干热(烘烤和灼烧)、湿热(蒸煮或加压蒸煮)、射线处理、超声波、微波处理、过滤后的流体(空气、溶液)、离心沉淀、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技术措施。
化学方法:
如使用灭菌剂-升汞、福尔马林、双氧水、高锰酸钾、次氧酸钠及乙醇等。
(六)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1、接种时在近火焰处打开瓶口,使瓶倾斜,以免空气中微生物落入瓶中
2、整个接种操作应在近火焰处进行,且动作要迅速
3、接种过程尽可能达到悬空要求
4、接种时不得用手接触盖内壁或瓶口
5、瓶盖朝上放,接种完毕后立即盖好瓶口
6、接种完一瓶用火烧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产生
7、种子和分生组织:
培养时通常将其贴放在培养基表面,而不是插到培养基内部,以免供氧不足。
8、接种茎段:
注意形态学下端插入培养基内,而形态学上端露于空气中
(七)培养基的配制步骤
1、计量
2、移液
3、称取琼脂蔗糖备用
4、融化
5、混合
6、调PH
7、分装
8、包扎
9、培养基的灭菌
(八)胚培养与胚抢救
胚培养包括的范围的更广,如快速成苗,打破休眠,检测种子活力等。
胚抢救主要是对由于营养或生理原因造成的难以播种成苗或在发育早期阶段就败育、退化的胚进行早期离体培养。
(九)原生质体是否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答:
虽然植物原生质体去掉了细胞壁,但仍包含全部遗传物质DNA,且其各项生命活动如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光合和呼吸作用、膜系统功能等都仍在进行,在一定的离体培养条件下可再生细胞壁,形成完整的植物细胞。
(十)原生质体研究的意义
1、种质资源保存主要用于超低温保存。
2、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或体细胞杂交
3、可用于变异体的选择原生质体培养得到的再生植物群体中,自发变异频率高。
4、可进行外源DNA导入和遗传操作
5、进行基础研究
(十一)用原生质体进行诱变的优点
1、对外界的物理、化学因子较敏感;
2、可供处理的原生质体数量大、体积小、培养后分裂频率较高;
3、用单倍体原生质体作为材料,由于不存在隐形基因的问题,产生的突变体当代便能鉴别等。
一旦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体,很快便能在生产上应用。
(十二)原生质体成为基因工程的理想受体的原因?
1、人们可以利用一些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改变原生质体膜的通透性,以直接摄取外源遗传物质;
2、原生质体具有单细胞性质,在控制的条件下,可以对单个原生质体进行准确的遗传操作,避免产生嵌合体现象;
3、从一种植物的组织上可以产生大量的生理状态相对均匀一致的原生质体群。
(十三)原生质体分离外植体的来源:
生长旺盛、生命力强的组织和细胞是获得高活力原生质体的关键,幼嫩的叶片、萌发种子的胚轴、子叶、愈伤组织和悬浮培养物等均是原生质体的良好来源。
其中叶片使用较多,一次性可以分离出大量均匀一致的细胞。
另外,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系生长快速稳定、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容易获得大量高质量的原生质体。
(十四)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及其优缺点?
分离方法;
1、机械法2、酶解法
机械法是指利刃切割高度液泡化的细胞。
缺点:
原生质体的产量很低;
方法繁琐费力;
因必须高度质壁分离,故局限性大。
优点:
能够排除外加酶对离体原生质体的结构和代谢活性的有害影响。
酶解法优点:
收率高、活力强、完整性好;
分离原生质体最有效。
但需注意:
1、酶液渗透压2、材料预处理(暗处理,预处理和低温培养)3、酶解处理的条件(光、温度、时间)4、其他,例加入葡聚糖硫酸钾、CaCl2等盐类,目的是保护细胞膜、提高原生质体稳定性和活力。
(十六)用来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制剂主要种类:
1、纤维素酶从绿色木霉中提取的一种复合酶制剂,主要含有纤维素C;
作用于天然的和结晶的纤维素,具有分解天然纤维素的作用,还含有纤维素酶CX,作用于定形的纤维素,可分解短链纤维素。
2、半纤维素酶可以降解半纤维素为单糖或单糖衍生物。
3、果胶酶降解联结细胞的中胶层,使细胞从组织中分开,以及细胞与细胞分开。
4、离析酶离析形成单细胞。
(十七)酶解分离原生质体的方法:
1、顺序法先用果胶酶处理释放单个细胞,然后用纤维素酶消化细胞壁分离出原生质体。
2、直接法直接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等混合处理材料。
可以缩短原生质体的制备时间,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
但不同基因型、不同原生质体来源的组织或器官要试验酶混合液组成中各种酶的浓度组成、处理时间和条件等。
(十八)原生质体纯化方法及其原理
1、离心沉淀法原理:
应用原生质体的比重大于溶液,离心后原生质体沉于底部。
2、漂浮法原理:
应用渗透剂含量较高的洗涤液使原生质体漂浮在液体的表面。
3、接口法原理:
选两种不同渗透浓度的溶度,其中一种溶液的密度大于原生质体的密度,另一种溶液的密度小于原生质体的密度,原生质体介于两种溶液之间。
(十九)原生质体活力的测定方法:
1、形态识别形态上完整,呈圆形,含有饱满的细胞质,颜色鲜艳的原生质体即为存活的。
2、染色识别
(1)用0.1%酚番红或Evans蓝进行染色。
有活力的不被染色,死亡的被染上色。
(2)荧光素双醋酸酯(FDA)染色法(最常用)。
在活细胞中FDA经酯酶分解为荧光素,后者为具有荧光的极性物质,不能自由出入细胞膜,从而在细胞中积累。
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
相反如果是死细胞,则不会发出绿色荧光。
(二十)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1、植物材料和基因型
2、原生质体活力
3、原生质体起始
4、渗透压稳定剂
5、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二十一)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1、液体浅层培养一般适用于容易分裂的原生质体,特点是操作简单,可微量培养,细胞植板率高,在培养过程中容易添加新的培养液不足之处是原生质体容易发生粘连,细胞团聚集多,难成单细胞株系,也难定点观察,由于经常加入新鲜培养基,容易造成污染。
此外,与细胞培养相似,原生质体自身释放的有毒物质会影响到原生质体再生。
2、固体平板培养也称琼脂糖平板法或包埋培养法。
特点是原生质体分布均匀,利于分裂,容易获得单细胞株系,可定位观察。
原生质体受热伤害,易破碎,原生质体始终处于高渗透压胁迫下,生长发育缓慢,植板率低。
3、固液双层培养结合液体浅层培养和固体培养的优点,在培养皿底部先铺一层固体培养基,待凝固后再在其上进行液体浅层培养。
固体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被液体层的原生质体吸收利用,而原生质体产生的有毒物质可以被固体培养基吸收。
4、悬滴法培养将含一定密度原生质体的悬浮液滴在6cm培养皿盖内侧上,皿底加入培养液和渗透剂等液体保湿,此时培养小滴悬挂在皿盖内。
特点:
用材少,培养液消耗少,利于通风与观察,可做原生质体不同密度的培养对比试验,进行单细胞培养。
(二十二)原生质体融合与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
目前的基因工程,主要局限于单基因或少数基因控制的性状的转移,对微效多基因尚无对策,而一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主要育种目标为高产、稳产、优质与抗逆性,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性状;
加上有些植物的遗传背景还很不清楚,基因工程育种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原生质体融合显示出相对的优越性,是目前的基因工程所无法替代的。
(二十三)原生质体融合方法:
1、自发融合
2、诱发融合
(1)NaNO3法,NaNO3的作用是中和质膜的负电荷,使原生质体不再相互排斥,而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足:
诱导频率低(1%);
毒害作用。
(2)高pH-高钙法
(3)PEG法特点:
融合频率高;
可重复性强;
诱发融合无特异性(植物+植物,植物+动物,动物+酵母);
毒性较低
(4)电融合交流电场使原生质体表面电荷偶极化,沿着电极排列,形成串珠。
施加直流电场后,形成串珠的原生质体在质膜接触处发生穿孔,开始遗传物质的交流。
(5)微融合
(二十四)原生质体融合方式
1、对称融合也称标准融合,指两个完整的细胞原生质体融合。
2、非对称融合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某亲本的核或细胞质失活后再进行融合。
3、配子-体细胞融合
4、亚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
(二十五)如何获得细胞质杂种?
1、一个完整的原生质体和一个去核的原生质体融合
2、一个正常的原生质体和一个核失活的原生质体融合
3、异核体形成后其中一个核消失
4、在较晚的时期染色体选择性消除
(二十六)杂种细胞的筛选方法:
1、互补选择法利用2个亲本对培养基、抗代谢物、或温度等的敏感性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进行选择。
如:
a,激素自养型筛选;
b,营养缺陷型突变互补;
c,利用对抗代谢物质的敏感性互补进行筛选。
2、机械法此法方便,不用对培养物的生理性状有许多的了解,适用范围广。
a,根据可见标志选择;
b,利用荧光标记物标记进行选择
(二十七)体细胞杂种的鉴定方法:
1、形态学比较再生植株与融合亲本在形态上的异同。
观察的内容主要有株高、株型、叶片大小、形状、气孔的大小与多少,花的形状、大小及颜色。
2、细胞学主要是观察染色体的核型、染色体的形态差异和进行染色体计数。
3、遗传标记
(1)生化标记同工酶
(2)分子标记SSR、RFLP、RAPD、AFLP
(二十八)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
1、克服生殖障碍,创造新种质
2、转移有益性状,改良作物品质
3、转移部分染色体,创造非对称杂种
4、转移细胞质基因组,创造胞质杂种
(二十九)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
1.病毒是个体微小(观察需电子显微镜,度量尺度为纳米nm)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
2.专性寄生物,其繁殖需寄主提供原料和场所
(三十)植物病毒的危害:
组织和细胞病变;
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受到干扰;
外观表现不正常状态。
由于危害课通过营养体传给后代,病毒对寄生植物可造成毁灭性危害,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全株死亡。
世界作物生产中,病毒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
(三十一)植物病毒防治采取的措施
目前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基本策略是:
防重于治和综合防治。
一般采取的措施:
1、选育抗病品种。
选育病毒不能侵入或即使侵入也无法复制的抗病品种和对病毒感染有较强适应性的耐病品种。
2、消灭传毒昆虫。
利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或物理诱捕等方法治虫。
3、用无性繁殖法培育无病毒苗。
利用植物茎尖生长点并结合热处理(35-40℃)和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无病毒苗。
4、接种弱毒株来保护植物。
5、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
(三十二)应用植物脱毒技术意义
1、植物脱毒技术可使植物恢复原来优良特性,生长势增强,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产量的提高幅度最高可达300%。
2、植物脱毒技术不仅脱毒了病毒,还可以去除多种真菌、细菌以及线虫病害,使种性得以恢复,植株生长健壮,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了环境。
(三十三)园艺植物脱病毒的方法
1、组织培养
(1)茎尖培养
(2)茎尖微芽嫁接(STG)脱毒
(3)其他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方法脱毒除茎尖培养外,还可从花粉、花药、胚、胚珠及珠心等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4)愈伤组织培养脱毒将感染病毒的组织离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再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从而获得无病毒害植株的方法。
2、物理或化学方法
(1)、高温和低温处理①热处理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 大学 生物 考试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