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半径补偿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73732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11.14KB
刀具半径补偿Word文档格式.docx
《刀具半径补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刀具半径补偿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际刀路
接近弧的终点切线或弧的开始点。
轮廓的接近路径和离开轮廓的路径必须大于刀尖圆弧半径R,否则程序会报警。
如果轮廓小于刀尖圆弧半径R,轮廓将发生错误。
软件会识别轮廓有没有错误并且会发生报警。
边缘点后面的接近或离开
激活刀具半径补偿后程序运行刀路。
内边缘刀路外边缘刀路>
90°
外边缘刀路<
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由G40来取消。
取消只能结合直线命令来完成(G00,G01)
G40可以在G00或G01的同一行或前一行。
G41刀具半径左补偿
如果编程刀路在被加工材料的左边,用G41来加上刀具半径补偿。
注意
不能再G41和G42之间直接转换—之前要用G40来取消
必须先定义刀具半径R和刀具位置T。
加刀具半径补偿要结合G00或G01来完成。
加刀补后不能改变刀具。
定义G41刀具半径左补偿
G42刀具半径右补偿
如果编程刀路在被加工材料的右边,用G42来加上刀具半径补偿。
注意见G41!
定义G42刀具半径右补偿
G70以英寸为单位
形式
N5G70
在程序中加入G70,其下面的程序将转变为以英寸为单位:
进给F【mm/min,inch/min,mm/rev,inch/rev】
偏移量(零点,几何,磨损....)
【mm,inch】
移动路径【mm,inch】
实际位置的显示【mm,inch】
速度【mm,inch】
G70应该在程序的一开始被定义
最后被编程的测量系统将被激活。
为了回到原来的测量系统,最好使用MDI模式(如MDIG70循环开始)
G71以米为单位
N5G71
见G70
G72精加工循环
N...G72P...Q...
P......精加工第一个程序段的号码
Q......精加工最后一个程序段的号码
通过G73,G74,G75完成粗加工后,用G72命令来执行精加工。
在P和Q之间的程序也是粗加工使用的程序,这些程序在精加工中将会以没有切深和偏置被重复执行。
在P和Q之间确定的F,S和T功能只对G72有效。
它们对G73,G74,G75没有效!
精加工循环G72只能在G73,G74,G75后使用。
在精加工循环G72之前,刀具必须在一个合适的开始点。
在P和Q之间没有没有预先的程序被执行。
G73车削轮廓循环
N...G73U1...R...
N...G73P...Q...U2+/-...W+/-...F...S...T...
第一个程序段U1切屑深度,增量,没有符号,图中显示如U1
R返回高度
第二个程序段P......第一个程序段的段号
Q......最后一个程序段的段号
U2x轴向精加工刀补的距离和方向
Wz轴向精加工刀补的距离和方向,增量,没有方向
F,S,T进给,速度,刀具
加工之前,刀具在C点。
在程序段P和Q之间的轮廓将被编程,它将以对应的精加工的切屑深度被加工。
在P和Q之间的F,S,和T功能被忽略
点C(循环前的刀具位置)必须在轮廓之外
从A到A’的第一个运动必须用G0或G1,这个运动只能在x轴并且只能以绝对坐标编程
在P和Q之间没有子程序被执行
在P和Q之间没有预先的程序被执行
例如G73车削轮廓循环:
加工轮廓在旁边显示。
程序:
O2000
N10G95G1F0.5
N11G0X45Z20
N12T0202
N20M3S3000
N30G00X45Z2(循环开始点)
N40G73U2R2
N50G73P60Q120U1W1(车削轮廓开始)
N60G0X10
N70G1Z-10(从N60到N120确定轮廓)
N80X20
N90X26Z-15
N100Z-25
N110X34
N120X40Z-30
N130G0X45Z20
N140S3000F0.6T0404(选择精加工刀具)
N150G0X45Z2(精加工开始点)
N160G72P60Q120(精加工循环)
N170M30
G74车削端面循环
N...G74W1...R...
N...G74P...Q...U+/-...W2+/-...F...S...T...
Ux轴向精加工刀补的距离和方向
W2z轴向精加工刀补的距离和方向,增量,没有方向
从A到A’的第一个运动必须用G0或G1,这个运动只能在z轴并且只能以绝对坐标编程
例如G74车削端面循环:
O2001
N40G74W2R2
N50G73P60Q120U1W1(车削端面开始)
N60G0Z-23
N70G1X36Z-23(从N60到N120确定轮廓)
N80Z-19
N90X24Z-17
N100X16Z-12
N110X10
N120Z0
G75重复模式
N...G75U1+/-...W1+/-...R...
N...G75P...Q...U2+/-...W2+/-...F...S...T...
第一个程序段U1循环x轴向的开始点,如图示U1
W1循环z轴向的开始点
R重复次数
G75允许加工平行于工件的形状,这个模式将会一步一步得转移到精加工。
对半精加工产品的应用(锻造,铸造件)
例如
O2002
N1G95G0Z0
N5M3S2000F0.5T0202
N10G75U5W5R5
N15G75P20Q80U2W1
N20G00X10
N30G1Z-12
N40G73X16
N50X30Z-19
N60Z-26
N70X38Z-37
N80X40
N90M30
轮廓在N20—N80将以第5行的进给加工。
G76深孔钻/车断面循环
N...G76R...
N...G76X(U)...Z(W)...P...Q...R2...F...
第一个程序段R1断屑返回高度,如图示R1
第二个程序段X(U),Z(W)边缘点K轮廓的绝对坐标
或
Z(W)......绝对钻孔深度
P......X方向的相对进给;
P<
刀宽
Q......Z方向的切屑深度(没有符号)
R2Z以下深度
F......进给速度
没有X(U)和P时,G76能在钻孔循环使用
在循环中,进给P必须比刀宽B小。
当第一次钻孔深度大于切深时,将一次钻屑完成。
切深必须是一个正值。
G77切削循环(X轴)
N...G77R...
N...G77X(U)...Z(W)...P...Q...R2...F...
P......X方向的切削深度(没有符号)
Q......Z方向的切增量进给(没有符号)
R2X以下深度,如图示R2
进给Q必须比刀宽B小。
在循环中不考虑刀宽。
第一次切削,没有根切被执行。
G78多头螺纹加工循环
N...G78P1...Q1...R1...
N...G78X(U)...Z(W)...R2...P2...Q2...F...
第一个程序段P1......其后有6个参数,每两个为一组
前两个参数定义精加工次数
中间两个参数定义倒角Pf(如图)
最后两个参数定义锥度
Q1......最小切削深度(增量)
R1......精加工刀补(增量)
第二个程序段X(U),Z(W)点K轮廓的绝对坐标
R2有符号的相对锥度(R=0圆柱螺纹)
P2螺纹深度(总是正的),如图所示P2
Q2第一次切削深度
F螺距
负的锥度参数R定义的锥度如图所示。
G98/G99
G98...刀具到达钻孔深度后返回到开始平面
G99...刀具到达钻孔深度后返回到退回平面—由参数R定义的平面
如果没有用G98或G99,刀具返回到开始平面。
如果G99(返回到退回平面)编程,必须定义R。
G98编程不需要定义R。
R定义的返回平面的高度是相对于最后点Z的位置(钻孔循环的开始点)。
R如果是负值,返回平面将在开始点下面,如果是正值,返回平面将在开始点上面。
运动顺序
1刀具以最大的速度从开始点到被定义的平面R。
2特定钻孔循环将加工到切深以下。
3退回平面有两种a:
用G98返回到开始平面和用G99返回到定义的返回平面。
G80取消钻孔循环(G83—G85)
N...G80
钻孔循环是模态。
它必须由G80或其他同组指令(G0,G1)来取消。
G83钻孔循环
N...G98(G99)G83X0Z(W)...(R...)Q...P...F...M...
G98(G99)...返回到开始平面(退回平面)
X0..............在X轴孔的位置
Z(W)....钻孔深度
R...............在Z轴相返回平面对于开始点的增量值
Q..............每刀钻孔深度
P...............孔底停留时间
F..............进给速度
M............主轴转向
K............循环次数
如果用G99编程,必须定义R。
G98则可以省略。
如果在前面的程序段中,刀具已经到达车削中心,则不需要在程序中写X0。
除非定义了Q,否则不加工多头螺纹,在一次加工中直接到达Z终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刀具 半径 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