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26875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46.56KB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项,“循章摘句”的“循”应为“寻”,“寻章摘句”,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现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寻”,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十年前她的父亲被暗杀了,为十年前的事情真相,她女扮男装,踏上了一条荆棘满途的江湖路。
②我们这个团体人非常多,在这个团体中,我们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又身份特殊而。
③公司自去年起出现了经费紧张的情况。
今年第一季度,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团结一心,竟几百万元经费。
A.查访另眼相看节余B.察访刮目相看结余
C.查访刮目相看结余D.察访另眼相看节余
【答案】A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和成语的辨析。
考生应先分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分析具体的语境。
“查访”,调查打听案情;
“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
第一句中说的是“十年前她的父亲被暗杀了,为……十年前的事情真相”,此处应使用“查访”。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第二句中,此处是说用与对待其他人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应使用“另眼相看”。
“节余”,因节省而剩下的钱或东西;
“结余”,结算后的剩余。
第三句中,从前面“经费紧张”“精打细算”等可知,此处应是说因节省而剩下的钱,应使用“节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黑漆漆的夜晚,闪电划过宁静的天空,雷声是那样的振聋发聩,不久后雨点落了下来,它清洗着大地的尘埃;
风,呼啸而来,带来了丝丝的清凉。
B.12月25是圣诞节,很多人都给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买圣诞礼物,圣诞果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圣诞节过后,有些小店铺还摆放着没有卖出的圣诞果,可惜它们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
C.敌人的飞机俯冲下来的同时投下两颗炮弹,原本还在大街上行走的人迅速躲藏起来,很快就出现了万人空巷的情况。
D.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风华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例行公事进行的“让我走近高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教果。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B项,“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句中使用正确。
A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句中形容“雷声”,对象不当。
C项,“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此处望文生义,误用为“没有人”。
D项,“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句中说“取得了较好效果”,情感色彩不当。
点睛: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切忌望文生义,比如“万人空巷”,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没有人”,故错误。
第二,辨析感情。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比如“振聋发聩”,句中用来形容“雷声”,对象不当。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
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②我们向那个村庄幸存的老人询问当年病疫的情况,老人说:
“当年血吸虫病最猖獗的时候,不少村庄十室九空,到处都是死尸。
③家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曾告诉过我们,借了公家或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不能久假不归,否则就失去了信用。
④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作黄州团练副使的时候,也曾有过到山野求田问舍,过上舒服惬意的隐居生活的想法。
⑤火箭队和马剌队的比赛在火箭主场进行,火箭队一直遥遥领先,第四节出现了垃圾时间。
在剩下的几分钟里,火箭队球员们不为已甚,没有趁火打劫地继续扩大比分。
⑥窗外,春意阑珊的亭阁中,紫藤花儿开得空幽而烂漫。
远远望去,像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又像一片片紫微微的样云。
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⑥
【答案】C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句中望文生义,误把“捐”理解成“捐献”,故错误。
“十室九空”,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此处望文生义。
“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
句中说“紫藤花儿开得空幽而烂漫”,不合语境。
切忌望文生义,比如“细大不捐”,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大的小的都不捐献”,错误。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搶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
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产物,生物链和产业链开放,技术和资源共享,激发了人们创新创业的激情,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
D.在人社部多次证实延时退休政策将推行之后,《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政府机构的调研中,部分国企出现了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时收。
本题考查语病。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B项,中途易辙,“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这一句缺少谓语,第二句另起话头,以“征信机构”为主语,可以把“自从”提到“以美国为代表”前面。
C项,“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现象的出现”句式杂糅,选项把“催生了……”和“……出现”两句杂糅到一处。
D项,“部分国企出现了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时收入”成分残缺,“出现”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最后添加“……的现象”。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质,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B.3月29日,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在幸运地以2:
0击败卡塔尔后,全国球迷开始了狂欢,这是自2002年以来中国男足首次也世界杯预选赛的决赛阶段。
C.在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D.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这处古村落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岁月深处,像慈母般等待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回归乡情乡味。
A项,“加大……规范和管理”搭配不当。
B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句子没结束,后面主语变成“全国球迷”。
D项,“等待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回归乡情乡味”藕断丝连,“等待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回归”意思已经表达清楚,后面的“乡情乡味”多余,应删去“乡情乡味”。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宋元至明淸,淸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
第六句与第三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六句“旺盛的生殖力”与第三句“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存在因果的关系;
紧跟着第四句提到“将这种生命力转移”,自然紧跟在第三句后面;
第一句是第四句的目的,而前面所说的内容是第二句和第五句的原因。
1.抓中心。
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2.抓思路。
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
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
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3.抓标志。
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
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4.抓语境。
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
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视频
9.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A.田雨向老师请教如何每好作文,老师开门请她进来,田雨说:
“我不能久坐,我们就站在这儿简单聊聊吧!
”
B.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
“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钱包,如有拾到者.请迅速还我。
C.我今天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也许有人会说这老家伙是在倚老卖老,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
D.张老师,我有吟诗小趣,学习之余凑成几句,但自己不能斧正。
您是大手笔,望工作之余给以修改,不吝赐教。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考生应注意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C项,这是长者对晚辈的指教,语言表达得体。
A项,“我们就站在这儿简单聊聊吧”不当,句中是学生向老师请教如何写好作文,作为请教方要安排充裕的时间,虚心就座请教,而不是随便聊聊。
B项,“请迅速还我”不当,这是失物启事,语气过于强硬,表达不得体。
D项,“斧正”,敬辞,用于请人修改文章,句中是说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不当,可改为“改正”。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淸,原名自华,字佩弦。
现代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抒情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著作《朱自清全集》。
B.苏轼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陚》、《后赤壁陚》、《念奴娇·
赤壁怀古》。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
“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颂”分周颂、魯颂、商颂,是宫廷乐歌。
D.《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选自《蔡先培全集》,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1917—1928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情况。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积累,每一课的作者、朝代,每一篇文言文中的文化现象,要分门别类进行记忆。
C项,“‘雅’……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颂’……是宫廷乐歌”错误,“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
1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未尝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④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⑤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⑥不待盥涤,见辄除去⑦南声函胡,北音清越⑧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⑨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A.①③④⑦⑨B.②③⑤⑧⑨C.②③④⑦⑧D.③④⑥⑦⑨
题干要求选出“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凌;
③“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同“脱”,脱离,抽离;
④“蒲草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同“韧”;
⑦“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
⑧“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采”同“彩”;
⑨“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同“甫”,是古代对男性的一种书面尊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
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B.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D.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
B项,“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小人”,古义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指“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A项,“景气”,古义指“景色,气候”,今义指“生产增长、失业减少、信用活跃”。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清白”,古今意思一致,都指高洁的情操。
C项,“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至于”,古义指“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徘徊”古今意思一致,都指往返回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D项,“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浩荡”,古义“荒唐,糊涂”,今义“水势汹涌壮阔”。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澎湃”,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13.下列四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组是
A.而今安在哉古之人不余欺也
B.死生亦大矣此余之所得也
C.闻呼即至,甚见亲遇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D.高余冠之岌岌兮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导态者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四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组”,这是考查文言特殊句式,首先了解特殊句式的种类,主要有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然后依据每种句式的特点进行判断。
A项,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而今安在哉”,应为“而今在安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B项,都是判断句,“死生亦大矣”,“亦……矣”是标志;
“此余之所得也”,“此……也”是标志。
C项,“闻呼即至,甚见亲遇”是被动句,“见”表被动,被;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是宾语前置句,应为“君既若录见”,“见”,我。
D项,都是定语后置句,“高余冠之岌岌兮”应为“高余岌岌之冠兮”,“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导态者”应为“以为凡是州有异态之山水”。
14.下列各句式,加点词的意义相同一项是()
A.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②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B.①此地有崇山竣岭,茂林修竹②今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C.①故山殊可过②知是故人来
D.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式,加点词的意义相同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
C项,两个“故”都解释为“旧”。
A项,“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加”,增加。
B项,“此地有崇山竣岭,茂林修竹”,“修”,形容词,高高的;
“今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修”,动词,修整。
D项,“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名”,名词做动词,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名词做动词,说明白,指出来。
15.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②孔雀东南飞③高余冠之岌岌兮
④一觞一咏⑤固前圣之所厚⑥贼锋必是轻锐
⑦微风鼓浪⑧足以荣汝身⑨事不目见耳闻
⑩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⑪泣孤舟之嫠妇⑫大石侧立千尺
⑬常在于险远⑭火尚足以明⑮侣鱼虾而友麋鹿
A.①⑮/②⑨⑩⑫/③⑧⑪/④⑦/⑤⑭/⑥⑬
B.①/②⑨⑫/⑧⑪⑮/④⑦⑩/③⑤⑭/⑥⑬
C.①/②⑨⑫/⑧⑪⑮/④⑦⑩/③⑤/⑥⑬⑭
D.①⑮/②⑨⑫/③⑧⑪/④⑦⑩/⑤⑭/⑥⑬
1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始适还家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及其所之既倦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C.以尔车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審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D项,两个“替”都解释为“贬黜”。
A项,“始适还家门”,“适”,女子出嫁;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用,享受。
B项,“及其所之既倦”,“之”是动词,得到的,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之”,代词,代指石头。
C项,“以尔车来”,“以”,介词,把;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相当于“于”,在。
(二)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黄山记
(清)袁枚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
“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
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人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
“坠亦无妨。
”问:
“何也?
”曰:
“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
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
“此云铺海也。
”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注:
①兜笼:
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尖似小山轿。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仄:
狭窄
B.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胜:
尽
C.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逼:
急切
D.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族:
品类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B.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C.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D.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19.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
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第九 中学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