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资料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5993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62
- 大小:84.27KB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资料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资料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资料简答题Word文档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优秀哲学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而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当时的社会实践,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对之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
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克服了它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在此基础上,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艰苦努力,才最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⑴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旧哲学,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哲学的研究对象,把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它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⑵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相分离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是相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使唯物主义成为辩证的唯物主义,使辩证法成为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唯物辩证法。
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依赖,互为前提,是同时铸成的一块整钢。
⑶在社会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旧哲学从总体上说是剥削阶级哲学,它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的阶级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无产阶级、劳动群众和人类进步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⑷在本质特征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经受实践的检验,并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以各门具体科学发展为依据,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是创新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创新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科学性和创新性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统一在实践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从研究对象、内容、作用和本质特征四个方面,形成与旧哲学完全不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
谈谈你的体会。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哲学思想的优秀成果的总结,又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终结,而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起点。
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概括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20世纪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课题,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必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⑶事实也证明,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不断发展着。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就不断用新的内容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全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经验,形成毛泽东思想,在哲学基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军事辩证法等等都作了全面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推向新的阶段,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新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江泽民为首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⑷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发展,与时俱进,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是背离和败坏马克思主义。
正确态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坚持与发展相结合,要坚持就必须发展,发展才是坚持的正确途径,离开发展谈坚持,结果只能是窒息和扼杀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
根据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无产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
⑵旧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研究中国实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年努力,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人民斗争的实践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继承并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⑶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它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在哲学上的贡献在于:
第一,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第二,强调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
第三,强调发展的观点,提出“发展是硬道理”;
第四,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五,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等。
⑷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
当世界观还停留在不系统的、零散的状态,还缺乏理论论证时,它还不是哲学。
哲学是在概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发的世界观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哲学家经过理论论证的、形成逻辑体系的思想理论。
上述命题混淆了哲学与自发的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的问题;
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所以,不能把哲学基本问题只归结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3.为理想而奋斗的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只能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来确定,这是唯一正确的划分标准。
凡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
除此之外不能用其他的划分标准,上述命题是用错误的划分标准来美化唯心主义,贬低唯物主义。
4.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不能等同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不同哲学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区别的。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了知论的立场。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是可知论者。
只有一部分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5.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错误。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具体事物是物的各种表现形态。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不变的、绝对的;
具体事物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
作为高度抽象的概念,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寓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但把两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陷入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局限。
6.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性——客观实在性的抽象概括。
人们虽然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物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来感知物质。
“绝对精神”、“上帝”则是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人们无法感知的。
7.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
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回答,不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
由于形而上学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其本质上是通向唯心主义的。
上述观点仅表达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而并未表达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
8.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正确。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9.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物质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不同的,运动不是一种物质,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观念的东西来自于客观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才说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
其次,从意识的形成来看,先要有客观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对它的映象,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
此外,还要有人脑的作用,对感觉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11.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能说是主观自生。
因为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看起来如何远离现实生活,都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来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
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错误的理论、荒唐的观念、离奇的幻想,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存在”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物质现象,也可以指精神现象。
如果以“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就会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掩盖它们之间的对立。
因为唯心主义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并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
所以,必须坚决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
13.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意义。
割下来的手,由于它脱离了整个有机整体,失去了生命,丧失了它原来具有的能够劳动的性质和功能,因而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手,而只是名义上的手。
14.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
也不能根据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新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1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作用。
因为⑴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作用,不能随意加以否定和取消。
⑵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但这个核心正是相对于其他范畴的非核心地位而言的,如果否定了其他规律和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也就没有意义了。
16.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现实中充满矛盾。
当现实中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出来,就构成辩证矛盾。
混乱的思想往往是由于违反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则,造成思想中的自相矛盾,即犯逻辑矛盾的错误,它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和辩证矛盾是不同的。
17.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
这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说它能够打破既有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的斗争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形式和界限。
所以,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来看,说矛盾的斗争不受限制也是错误的。
18.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是指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它不包括具体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点。
所以,不能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这种说法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们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而存在。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普遍性、共性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方面大致地概括特殊,它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或特殊的本质,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
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20.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
在研究某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
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
两点论是有重点、有主次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等量齐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
重点论是在两点基础上的重点,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
均衡论和一点论是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21.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不可分割,没有无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质。
其次,当某事物的质发生变化,那么该事物也就转化为其他事物,即“质变则物变”。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也不会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
22.事物的“度”是指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度的范围和界限的两端就是关节点,也叫临界点,它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变化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到了这个关节点,量变就要引起质变。
所以,度包含了关节点,但并不就是关节点。
2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不能等同。
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说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辨别。
不能混淆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与量变的区别,更不能由此取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2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新旧事物的决裂,但这种决裂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扬弃”的态度。
上述观点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2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正确。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它是一种“扬弃”。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因素。
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非连续性,事物的发展是非连续性(间断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2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
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性,但有因果关系的不一定都是必然现象。
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一样也有它产生的原因。
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特征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推论。
2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
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假象是事物本质反面的、扭曲的反映。
假象作为事物的某种外部联系,同真象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假象作为现象的一种形式,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一个环节。
假象歪曲地反映本质,也是由本质和具体条件所决定的。
所以,说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是错误的。
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与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原理 复习资料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