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辅导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5326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4.24KB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辅导报告文档格式.docx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辅导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辅导报告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欧为缓解危机、走出困境,已经大量增发并将持续增发货币。
为了降低发达国家大量增发货币带来的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推出宽松货币政策。
这样一来,势必加剧全球流动性泛滥,并导致通货膨胀长期化。
同时,世界主要产油区的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稳,还有可能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并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经济衰退加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滞胀。
历史经验表明,治理滞胀比单纯治理通胀或者摆脱经济衰退要复杂得多、艰难得多。
此外,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1倍多,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
欧债危机的复杂性以及欧盟经济衰退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不可低估。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在一个相对繁荣和宽松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实现的。
眼下,不仅国际环境恶化特别是外需疲软,而且世界总需求不足还将成为一个中长期现象。
因此,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将不会是短期的波动,而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
同时,美债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虽然短期内是有限的,但中长期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的影响,则需要引起警惕。
新的挑战还在于,全球性通货膨胀长期化的态势,使我们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一时难以化解,这种状况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国内物价总水平显然是不利的,对于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综合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比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更为复杂,某些方面甚至更为严峻。
正因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
三十多年来,我国经历了高速增长带来的长足发展。
但眼下经济增长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能源需求大幅增长,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进口石油已占总需求的50%(发改委报告说2015年将上升至60%),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环境资源被严重透支,外部增长方式的变化正倒逼加工贸易转型,增长方式粗放等矛盾还没有得到实质性扭转。
今年,东部发达省市经济增长明显回落,基础设施投资的潜力和空间也在缩小,这很可能预示着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
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后期。
首先,短期需求存在下行压力。
受国际经济放缓影响,出口增速将下降。
我国出口增长预计从今年20%左右下降到10%左右。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
出口增速回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制造业投资扩张。
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
2012年保障房投资新开工面积有较大下降,公租房和廉租房融资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投资增速也可能回落。
预计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20%左右,比今年回落4个百分点。
(三)2012年隐患因素和潜在风险凸显,但仍拥有诸多战略机遇
我国宏观经济在2012年面临一些不利和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因素给政策调控的力度、幅度和节奏带来较大的挑战。
比如,2012年将延续2011年宏观经济的持续回落的惯性;
物价虽然下降,但仍在4%以上的较高水平,并存在反弹的压力;
欧债危机将进一步恶化,导致我国外部需求减少,制造业出口增长乏力;
房地产市场将在“限购”、“限贷”以及“市场秩序整顿”的持续压力下出现全面调整,导致房地产以及相关消费出现明显下滑;
出口的回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直接导致内生性的、市场自发投资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经济下挫的惯性和力量较大;
部分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产品增长仍然较快,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各种下滑力量的作用幅度和作用方式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
2012年我国要高度关注几个领域的潜在风险,并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比如:
明年投融资平台将迎来集中还款高峰,局部地区可能面临一定偿付压力;
当增长放缓后,产能过剩问题凸显,部分行业可能出现较大面积亏损;
如果房价较大幅度下降,银行、地方政府都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和泡沫经济结合,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可能引发较大冲击和群体事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
并提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种风险。
因此,尽管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2012年仍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而不会出现很多西方学者预测的“中国式的金融危机”、“房地产硬着陆”以及“宏观经济的二次探底”。
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在2012年依然存在几个方面的有利因素:
1.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中有进”的经济政策定位,为治理2012年经济回落趋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2.积极的财政政策定位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来有效地对冲各种下滑的力量。
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得到明显缓解,经济泡沫也将逐步得到根本性治理,从而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放松空间。
3.2011年农业的丰收直接保证了2012年粮食供应的相对充裕和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从而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基础。
4.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决定了中国消费正处于消费升级和消费加速的临界期,只要收入水平保持持续增长、消费刺激恰当,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指日可待。
5.城乡和区域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我国发展的纵深空间依然广阔。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产业的进一步梯度转移,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存在很大的空间,只要把握好投资的领域和方式,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可以弥补外需下滑带来的需求缺口。
6.虽然目前民间融资、地方投融资平台、银行表外融资以及房地产金融面临风险上扬的问题,但中国各类资产负债表都十分健康,部分增量的恶化难以从根本上带来系统性的风险,我国不会出现“中国式次贷危机”或“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房地产不会出现“硬着陆”。
此外,从长远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更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格局。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正因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经济工作总基调定位为“稳中求进”。
(四)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中国经济再平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稳中求进总基调的提出,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决策,不仅显示了2012年我国的宏观政策取向,而且为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海外媒体和专家也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面对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中国确保经济“稳中求进”将对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是给惶惶不安的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
其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在为1998年定调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就曾提出稳重求进的政策基调,10多年后再次提起,环境已变得更加严峻,内涵也更加丰富。
1.准确理解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内涵和实质。
稳中求进是一个多重含义的关键词,我们既要看到“稳”的一面,也要看到“进”的潜台词。
正如会议所指,“稳”的内容涉及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稳定以及社会稳定;
“进”的内容则涵盖了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这些内容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的全新概括。
所谓“稳”,首要内容是稳定增长,但是,稳增长指的是使经济适度快速增长,而不是指把增长稳定在很高的水平上。
其次是稳物价,稳物价也不意味着物价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变动,而是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人们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再者,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强调的则是在宏观政策大体稳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做适度调整。
“进”,是从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做出的战略性考量,是为长期发展奠定更牢固的基础。
“稳”和“进”的关系是辩证的,没有“稳”,“进”就没有前提;
没有“进”,“稳”就没有基础。
如果没有“进”,为“稳”而“稳”,可能会付出较大的代价,长远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稳”和“进”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是“进”更重要。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的现实,应该把“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在保“稳”方面,中央最为强调的是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这也被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因为只有防止经济增速回落加快,稳定经济增长,才能避免引发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求“进”方面,中央最为强调的是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核心是扩大内需,切实提高最终消费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因为只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调整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重大扭曲关系,我们才能在明年保持物价稳定,而且能够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还能为整个“十二五”和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平稳较快增长创造条件。
2.明确实现稳中求进总基调的路径方式。
怎么才能实现稳中求进呢?
要实现“稳”,就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就应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及中期效果,增强弹性和灵活性,要视条件变化而相机决策,努力化解各种风险。
要实现“进”,就要在政策导向方面,在抑制资产泡沫的同时,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同时,着力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在调整和优化结构的过程中,着力推进各种类型的创新活动;
在促进内外平衡的过程中,着力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我国产业的长期竞争力,切实将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调结构、促改革、转方式上来,稳步朝“十二五”预定目标迈进。
3.从重启经济再平衡的高度理解稳中求进总基调。
稳中求进总基调的提出,宣示着我国全面重启经济发展再平衡。
刚刚落幕的“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秉承了“追求增长的品质和有品质的增长”的理念,正是对稳重求进总基调的根本遵循。
在世界经济平衡木上,我国正谨慎而坚定、步步均为营。
之所以既要谨慎,又要坚定,是因为我国经济走得太慢,增长就失去了力量;
走得太快,增长则会失去含量与质量。
稳中求进,说明我国不能也不再愿意简单地以民生、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冷冰冰的增长数字”,陷入“民生债务”“资源陷阱”“环境逆差”的困境。
推动我国经济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方面:
“清洁能源”正在追赶“高碳能源”,推动中国能源结构的再平衡;
“集约式增长”正在追赶“粗放型增长”,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再平衡。
(2)中观方面:
“中小企业”正在追赶“大型企业”,推动中国企业分配结构的再平衡;
“自主创新”正在追赶“合资引进”,推动中国企业“市场换技术”思路的再平衡;
“信息产业”正在追赶“传统产业”,推动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再平衡。
(3)微观方面:
“平台建构”正在追赶“产品生产”,推动老牌企业战略的再平衡;
“企业社会责任”正在追赶“丛林法则”,推动中国商业精神的再平衡。
从重启我国经济再平衡的战略高度理解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内涵,就能更好地理解党中央对经济工作部署的高瞻远瞩,我国在布一个发展大局,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二五”时期,而是关系整个现代化建设。
二、全面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内容,准确把握2012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10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
从7月份开始,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就开始加紧收集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的材料。
会议召开前两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密集在各地调研各类企业。
作为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现任组长为温家宝,副组长为李克强,秘书长是王岐山。
会议回应了人们热切关心的形势判断、政策基调、主要任务、重点难点等重大问题,可以用三个“一”、四个“牢牢把握”、四个“保持”、四个“着力”、五大主要任务、六大工作目标来概括。
三个“一”,就是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总基调,就是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六大工作目标,就是“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稳增长,就是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调结构,就是突出主题,贯穿主线,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抓改革,就是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促和谐,就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
可以说,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总基调和六大工作目标一起,构成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指针。
四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四个“牢牢把握”是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六大工作目标的思想保障和思想遵循。
同时,只有做到四个“牢牢把握”,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行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四个“着力”,具体说,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四个“着力”与四个“牢牢把握”紧密关联,内容上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不同。
四个“着力”是从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抓住重点来说的,重在落实。
四个“牢牢把握”是从如何坚持正确方向、确保不偏离轨道来说的。
四个“保持”,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这主要是针对稳中求进总基调而言的。
中央是用四个“保持”来强调“稳”的内涵,第一个“保持”概括了总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后三个“保持”是阐述“稳增长”、“控物价”、“促和谐”三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
做到四个“保持”,是为了更好地“进”。
“进”则是针对“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三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而言的,具体说,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五大主要任务是:
1)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
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可以说,五大任务是“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的具体抓手,而完成好五大任务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为此,中央特别强调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会议指出,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纵观本次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多有交叉,对重点内容更是一再强调,虽然侧重点和表达方式不同,但贯彻其中的始终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和稳中求进的基调。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大家树立一个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我梳理出本次会议释放的8个信号或称8大看点,与大家分享。
1.总基调“稳中求进”,防止经济波动风险。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切实把握好各项目标、任务之间的平衡,稳中求进。
从表述中可以发现,与今年以保持物价稳定为首要任务不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有所转变,稳增长被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这表明,政府并不希望看到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着经济回落的预期,但政府并没有提出“保增长”的字眼。
从“保增长”到“稳增长”,主要是强调经济平缓下行,重点在于防止风险和波动,这也意味着政府不会像以往那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应对目前经济下滑的局面。
那2012年靠什么来刺激经济增长呢?
会议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扩大内需,而且首次提到战略基点的高度,这意味着政府要在改善民生、发展服务业以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作出诸多努力,而加大减税的力度和覆盖面无疑是一条重要措施。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明年资金面“相对宽松”。
会议提出,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四省地方政府实施自行发债试点,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模式。
这些也表明,未来我国财政政策或将一改扩张趋势,呈现回归收敛的状态。
根据11月份的公共财政收支数据,今年可能出现3700亿元的财政盈余,而此前在年末都会追加预算。
政府开支缩减、财政收敛,明年资金面会“相对宽松”。
随着政府经济活动减弱和财政需求的下降,中国的结构性减税空间也将得到拓展。
3.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巩固通胀治理成果。
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12月5日,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释放出近4000亿资金,成为银根松动的一个信号。
虽然明年货币政策仍然被定调为稳健,但货币环境将逐步趋于宽松,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仍会有一定的灵活空间。
但未来会否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其力度和进度如何,仍将取决于通胀回落的程度,以及外汇占款释放流动性的变化。
目前,总体通胀水平虽然已经回落,但同比水平仍然较高,在国外货币政策也在放松的情况下,将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可以进一步巩固目前通胀治理的成果。
4.充分运用税改工具,顺应民意呼声。
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会议称将充分运用税制改革这一工具。
指出,要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全面改革资源税制度,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税改革。
这些提法都让老百姓对结构性减税充满期待。
2011年以来,“结构性减税”不断进入公众视线。
今年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3500元,纳税人数由现在的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广大中等与低收入者个税获得减免。
在业界普遍预期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元再创新高之际,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实现更为公平的分配方式,回应更多的民意呼声,成为新一轮税改大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税制改革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坚实的基础。
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为例,11月17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发布,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将施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答记者问时表示,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
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
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
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将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无疑将使得受惠范围更为广阔。
明年我国应该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一目标上取得突破。
我国的债券市场刚刚起步,要鼓励经营较好的企业发行债券,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么有利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从而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5.
发挥资本市场积极作用,债市有望获得更大发展。
与历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此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中,就有两项工作任务直接与“资本市场”相关。
首先,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内容中提出,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然后,在“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工作内容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可以预见,明年我国将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一目标上取得突破。
现在我国股票市场占资本市场比重超过70%,但发达国家在资本市场中往往是债券市场占到逾70%的比重。
我国的债券市场刚刚起步,要鼓励经营较好的企业发行债券,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6.坚持楼市调控政策不动摇,体现中央决心。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行明确定调:
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扩大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拉动投资、保障民生、调控楼市的重要抓手,“保障性住房”在会议中继续得到强调:
“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要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
这次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入 学习 贯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神 辅导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