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5021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09
- 大小:216.62KB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Word格式.docx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Word格式.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
外汇现金支票
外汇的含义
外汇汇率(汇价)
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三、考点疏理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劳动产品;
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统一: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
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
(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
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注意】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
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
一般说来,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的交换;
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
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
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
但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
所以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
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
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
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第一,区别:
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第二,联系:
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
有人说,流通手段强调的只是一个“点”,而商品流通则强调一条“线”。
(3)货币的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
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
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
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一般来说,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理解价值尺度职能,建议紧扣“衡量”、“表现”、“执行”。
4.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纸币
①纸币的产生与演变。
货币出现以后,推动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
而后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与面额价值的铸币;
后来有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
即:
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②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的优点有:
第一,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
第二,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第三,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③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④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1)纸币的发行量客观上是有一定的规定。
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2)共性:
它们都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实质与原因);
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与经济秩序(危害与影响);
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对策)。
(3)其实,它们的不同点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项目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实质与原因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下跌
危害
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秩序混乱,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社会稳定
直接引起物价下跌,影响企业与投资的积极性,市场销售困难,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
对策
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
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并努力扩大出口
5.结算与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经济往来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义: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作用:
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收据。
种类:
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发行牡丹卡、金穗卡、长城卡、龙卡。
6.外汇与汇率
(1)外汇
①外汇的含义及其特征。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既可用于国际支付,还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
②外汇与外币。
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它外汇资金等内容;
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2)汇率
①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的。
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
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我国采用100单位的外币兑换多少人民币这种直接标价法形成人民币外汇牌价。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
外汇供给与需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对于货币政策的干预、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与升值的变动。
汇率变动的影响,包括升值和贬值的影响。
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
对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2)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
(首先,外汇包含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
(3)外汇主要是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间的结算。
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不需要支付外汇,只要支付本国货币即可。
我国的本币就是人民币。
(4)下面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说明对于经济的影响。
第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一方面,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本币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劳务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本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5)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是从国家、人民、世界等三方面归纳。
8.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2)货币,俗称金钱。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
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3)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取金钱,如何使用金钱,体现出不同的金钱观。
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四、典例解析
【例1】
(09安徽文综)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的理解,考生要明确题中前面所提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后面甲生产者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
这样考生就可以调动运用教材的知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可以计算出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60/1+30%=200(元),而今年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数量增加了1倍,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今年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应该是200*2=400(元)。
答案是B
【答案】B
【例2】
(09全国文综I)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
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
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某小企业生产的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6元出售,即10万×
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
(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万件×
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
所以本题选B
【例3】
(09年五月蚌埠模拟试题)
材料2009年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到达7369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债总量的首位。
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再向市场“输血”1.15万亿美元。
舆论惊呼:
伯南克(美国财长)终于开启印钞机,“从直升机上撒钱”。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预测美国开启印钞机可能对中美两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解析】美国开启印钞机表面上看对美国有利,实则有很多不利影响:
导致美元贬值,不利于对外投资,并有损美国的信誉,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等等。
当然对于持有很多美国债的中国来说,会直接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贬值,企业出口能力下降等等。
对于同一个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答案】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纸币贬值,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对美国而言,则会导致美元贬值,不利于对外投资,并有损美国的信誉,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②对中国而言,美元贬值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贬值,企业出口能力下降,损害我国的国家利益。
五、巩固训练(见活页作业)
教后感: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重点:
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一、考点导航(教学目的)
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理解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它是通过
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
供不应求
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
影响价格的因素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多变的价格
价格变动引起对生活必需品
需求量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
对人们生活
的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互补商品
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
价格变动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对生产的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巧记方法:
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卖方市场:
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
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货多不值钱)
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二者的关系:
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的概念
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含义
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分类。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它分为两类:
一类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另一类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
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②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
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
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注意:
单纯的价格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
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
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四、典例精析
(09江苏卷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A.2B.4C.8D.16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电脑由原先的1台变为2台;
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的数量由原先的4部变为8部。
现在的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答案】B
(09安徽卷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解析】该题考查计算题,某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要发生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设为X,则1*260=(1+30%)X,得X=200元。
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那么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2*200=400元。
故选B
【答案】B
(09浙江卷28)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上述故事中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供求变化只接影响商品的价格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③
说法有误,③应该是价值决定供求
应该是价格涨跌通过供求实现的,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思想政治 必修 经济生活 精品 教案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