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江西省物理中考操作考试实验专辑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24798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7.49KB
人教版江西省物理中考操作考试实验专辑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江西省物理中考操作考试实验专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江西省物理中考操作考试实验专辑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习使用停表
观察停表的最小刻度
安放斜面和挡板(金属片)
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
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测小车运动时间
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
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
计算全程
平均速度
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并根据所测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再次测量
进行第二次测量(误差不管)
实验完毕,仪器归整复位
姓名:
停表的最小刻度:
路程S(cm)
时间t(s)
速度V(cm/s)
实验三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会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能大致估测温度。
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估测热水的温度
把手指伸入水中,估测水的温度,记录估测的温度(记录温度要有数字和单位。
)
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
1.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温度计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
(2分)
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水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分)
4
记录数据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把器材放回原位,动作要轻。
量程
分度值
估计温度(℃)
测量结果(℃)
实验四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准备工作
1.设计并画出简单的记录表格。
2.将备用的开水(热水)倒在烧杯里。
3.照课本图4─14那样,学校组装好
4.点燃酒精灯,(点燃酒精灯的方法不对扣分)
给水,观察温度变化情况
5.用酒精灯给盛了水的烧杯加热。
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6.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1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3分钟左右为止。
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7.把记录的温度填在表格中。
(记录起始温度和时间间隔可以不严格按规定,但必须与记录表中所述相符。
记录每错一个扣0.5分,最多扣2分)(为节省时间,加热时可边观察、边记录、边作图。
作出沸腾图象
8.在记录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图像应是曲线,画成折线的扣1分,标错数据扣2分)
分析得出结论
9.从沸腾图像得出水的沸腾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10.实验完毕,仪器归整复位。
分值合计
加热时间(秒)
水的温度
(℃)
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温度(℃)
热时间(秒)
水的沸腾温度是℃
实验五研究凸透镜成像
观察凸透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的条件。
摆放、调整器材设计记录表
1.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2.点燃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高度,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把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观察成像.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及像的特点
(2)。
4.移动物体,使物距增大,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及像的特点。
(2分)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根据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熄灭蜡烛,将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物距(cm)
成像的特点
结论:
实验六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
调整天平
1.在桌面上把天平放平,观察天平的最大秤量值以及游码标尺上的最小刻度值并写在记录纸上。
取下垫圈,把砝码盒放在天平的右侧。
(2)
2.用镊子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1)(不用镊子不扣分)
3.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1)(2、3步骤颠倒扣分)
称固体(金属块)
的质量
4.称量时,物左码右。
(1)(物、码倒置扣分)
5.用镊子取、换砝码。
(2)(不用镊子,或不遵守从大到小的顺序不得分)
6.用镊子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7.能以克为单位记录称量数值。
(数值或单位错均不得分)
8.实验完毕,仪器归整复位。
合计
天平的称量(g)
天平的最小分度值(g)
固体的质量(g)
实验七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
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调节天平平衡
测量金属块质量
用天平测量并记录金属块的质量
测金属块的体积
把烧杯中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录水的体积,再将金属块放入量筒,记录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并填表。
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将量筒中的水倒回烧杯
金属块的质量(g)
水的体积(ml)
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ml)
金属的体积(ml)
金属块的密度
(g/cm⒊)
实验八用弹簧秤测力
认识弹簧秤的刻度和量程,掌握用弹簧秤测量力的方法。
观察弹簧秤
观察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并调节好零点。
记录弹簧秤的量程、分度值,
用弹簧秤测力
将钩码挂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并用正确方法测量钩码重力
(钩码重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记录钩码重力
正确读出和记录钩码所受到的重力。
把器材放回原位
量程:
分度值:
钩码数量
弹簧秤示数∕N
实验九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等概念的理解。
2.根据对实验的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支架(或铁架台)、细线、刻度尺、0.5N的钩码1盒(10个)
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调节平衡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挂物后重新调平衡
按照实验要求,把钩码挂在杠杆两边,调节钩码位置直至杠杆重新恢复水平位置平衡,并将实验数据记录。
重新实验
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力臂,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整理器材
实验完毕,仪器归整复位
实验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动力×
动力臂
(N×
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阻力×
阻力臂(N×
实验结论:
实验十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知道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
器材准备:
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小灯泡两个,灯座两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并由以上器材事先组成一个串联或并联电路。
实验要求:
先识别已有电路的连接方式。
然后将两个灯泡的串联(或并联)连接,转换为并联(或串联)连接,开关能控制两个灯泡。
实验内容
识别电路
正确判定已有电路连接方式
变更电路
将已有电路变更成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电路。
要求:
1.画出新电路图(开关能控制两个灯泡)
(2)
2.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
(1)
检查电路
3.逐个接点检查电路(3)
4.确认电路连接无误后,试触开关,再闭合开关,观察电路工作情况
(1)
实验结束
实验结束,断开开关,保持变更后的状态不变
合计
说明:
未接正确扣分,灯坏不扣分
判断原有电路连接方式
电路连接方式变更后电路图
原有电路连接方式:
实验十一用电流表测电流,并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会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电源、电流表、两个定值电阻(或两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画电路图
根据实验要求,画好电路图(只用一个电流表,学生自己画)
连接电路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须断开
测量三个位置
电流
取A、B、C三个具有测量意义位置,分别将电流表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
(要求:
“十”、“一”接线柱无误,量程选择适当)
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测量一次,并根据实验数据,正确得出结论
请在下面画出实验用电路图:
实验记录: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十二用电压表测电压,并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用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L1L2串联后总电压。
3.在记录单上记录数据,并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电池组(6v)一个、小灯座L1(2﹒5V∕5Ω)一只、小灯座L2(3﹒8∕10Ω)一只、单刀开关(闭合状态)一个、电压表(0—3v0—15v)一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操作规则及评分标准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
试触估测电压
选择15v量程,将两根导线的一根接电压表负接线柱上,另一根接电压表正接线柱上。
用电压表分别试触L1、L2两端电压和L1L2串联后两端的总电压
测量电压
选择合适量程,用电压表分别正确测量L1两端电压、L2两端电压,L1L2串联后两端的总电压,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
测量一次
正确记录数据填入表格中
断开开关,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整理器材,拆除电路,将器材摆放整齐。
合 计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L1L2串联后总电压/V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实验十三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功率。
检查器材,画出实验用电路图,设计记录表
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记录。
(1分)
检查开关是否断开。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分)
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按照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3分)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滑片至合适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
2.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正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分)
实验完毕,应能按先断开开关,后拆电源,再拆线路的顺序拆开电路。
仪器归整复位。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V)
电压U(V)
电流I(A)
功率P(W)
实验十四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带支架的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确定垂直)、刻度尺一把、火柴(或打火机)。
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铺纸、放置平板玻璃
1.在桌面上铺白纸,在白纸上竖直地放置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确定第一组物、像关系
2.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适当的位置。
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3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确定第二组物、像关系
移动物体,按步骤2的标准完成实验。
测量并记录数据
正确测量并正确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
根据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位。
白纸正好放置,白纸上打格字,用方格纸
数据
物距L(cm)
像距S(cm)
根据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十五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练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画出实验用电路图
画出相应的实验电路图。
正确连接电路
按照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连电路时开关断开,且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最大值。
测量、记录
三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分别记录三组对应的电压、电流表示数
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位
定值电阻R=
实验十六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一块、长方体木块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细绳一段。
测力计的调节
将弹簧测力计调零,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
组装仪器
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细绳的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连接并穿过定滑轮。
测量拉力
匀速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在拉动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并记录在表格中
计算摩擦力大小
利用表中实验数据,计算出摩擦力
整理仪器
分度值:
利用表中实验数据,计算出摩擦力f=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滑动摩擦力F(N)
实验十七 探究浮力大小与浸入体积的关系
实验准备
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测物体重力
测出圆柱形金属块重力
测物体部分浸入时的重力
1.读出金属块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定性记录金属块浸入水中体积。
测物体全部浸没时的重力
2.读出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3.当金属块全部浸没时,增加金属块在水中深度,读出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示数。
金属块重G=N
浸入体积
部分浸入
全部浸入
增加深度
根据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十八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验器材:
平面镜1个。
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可转动)的光屏1个。
按要求组装器材
测入射角和反射角
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重复以上实验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重复以上实验2次,并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入射角i1
反射角i2
。
实验十九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观察小磁针
摆放好小磁针,指出小磁针南、北极的指向,闭合电键,观察并指出小磁针南、北极指向的变化,并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改变电流方向
改变电流方向,闭合电键,观察并指出小磁针南、北极指向的变化
北极指向
实验顺序
小磁针1
小磁针2
小磁针3
小磁针4
实验前
闭合开关
实验二十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导体运动
闭合开关后,让导体、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并使导体在磁场中上下、左右运动,记录电流表是否有示数。
断开和闭合开关
断开和闭合开关,让导体在磁场中左右运动,比较两种情况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并将观察情况记录表格中。
实验电路图
开关
切割方向
电流表是否有示数
闭合
上下
左右
断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江西省 物理 中考 操作 考试 实验 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