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今异义辨析例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4706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60KB
古代汉语古今异义辨析例Word格式.docx
《古代汉语古今异义辨析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古今异义辨析例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吳王濞列傳》:
“誘受天下亡命罪人,亂天下~”。
[斃]
“斃”字在現代是“死”的意思,一般用於貶義;
在上古都是“倒下去”的意思。
哀公二年》:
“鄭人擊簡子,中肩,~于車中。
魏晉以後,“斃”無疑已是“死”的意思。
[兵]
“兵”在上古主要指兵器,沒有現代漢語士兵、戰士的意思。
《山海經·
大荒北經》:
“蚩尤作~,伐黃帝。
”由兵器引申爲武裝力量,軍隊。
觸龍說趙太后》:
“必以長安君爲質,~乃出。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用作這一意義時,一般沒有“兵多少”的說法,似乎重在武器;
漢以後意義重點可能已轉爲指人員,相當於今天的“軍隊”了。
有時候“兵”字也指軍事、戰爭、戰陣之類。
《孫子兵法·
謀攻》:
“故上~伐謀,其次伐交。
[池]
在上古,“池”字主要用來指護城河。
齊桓公伐楚》: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
“池”是有水的,於是也用來指“池塘”。
《孟子·
梁蕙王上》:
“數罟不入汙~”。
“池塘”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也還是常用意義。
[除]
“除”字在古代主要有兩種意義。
一個是宮殿的臺階。
《世說新語·
政事》:
“聽事前~,雪後猶濕。
”另一個意義是“除去”。
《荀子·
勸學》:
“~其害持養之。
”但是,古代由“除去”一義引申的一些其他意義現在已不存在了。
如《詩經·
小雅·
小明》“日月方~”,指新年後不久的初春季節,“除”有除舊生新的意思。
“除”指對官吏的任命,這個意思在古代很常見。
[黨]
在古代漢語裏,“黨”有好幾個意義。
最早是指一種居民組織單位。
據《周禮》,一萬二千五百家爲“鄉”,五百家爲“黨”。
《論語·
子路》:
“吾~有直躬者。
”(直躬:
坦白直率。
)古代“鄉党”常常連用,後來用來泛指鄉里(本鄉本土)。
“党”的另一個意義由利害關係結成的集團,這可能是由第一個意義引申來的。
離騷》:
“惟夫~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古代漢語的“黨”字指集團時,一般只用於貶義。
“黨”還有“偏袒”的意思,顯然是由“朋黨”引申出來的。
襄公三年》:
“舉其偏,不爲~。
”現在還有成語“~同伐異”。
現在的“黨”一般是政黨的意思。
[貳]
“貳”“和”二“在古代就同音,但意義並不相同。
現在“貳”字則只是“二”的大寫形式,音義毫無區別。
“貳”最早是“副”的意思。
《周禮·
秋官·
大行人》中“~車九乘”,指副車。
先秦時期,“貳”的另一個常用意義是指重復一次。
雍也》:
“不~過。
”同時從屬於兩個君主也叫“貳”。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於己。
”貳於己:
在從屬原來君主的同時又從屬自己。
由此進一步引申爲不專一或不一致,成爲“壹”(專一)的反義詞。
天論》中“修道而不~,則天不能禍”是不專一的意思。
先秦以後,“貳”的意義逐漸和“二”接近,到現在只作爲“二”的大寫形式保存下來。
[訪]
“訪”在現代漢語裏,一般是“探望”、“拜訪”的意思,例如“~友”,“來~”。
上古漢語裏“訪”卻不是一般的探望,而是諮詢,即向人徵求意見。
僖公三十二年》:
“穆公~諸蹇叔。
”“訪”的賓語是事,不是人。
“拜訪”是中古才産生的意義,杜甫《贈衛八處士》:
“~舊半爲鬼,驚呼熱中腸。
”引申爲“尋求”,“尋訪”。
至於上古的“諮詢”一義,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存在了。
[憤]
“憤”字在上古是憋悶的意思。
述而》:
“不~不啓。
”上古時期“憤”字不常見,它和“怒”的意義差別很大,“發憤”和“發怒”的意義全不相干。
現代漢語繼承了“發憤”這個詞,也完全不是“發怒”的意思。
從漢代開始,“憤”字才由憋悶引申爲因不滿而感情激動。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北雖貌敬,實則~怒。
”中古以後,“憤”和“忿”的意義逐漸接近,兩字有時就可以通用了。
[糞]
在古代漢語中,“糞”字並不指糞便,而是“掃除”的意思。
強國》:
“堂上不~,則郊草不芸。
”“糞”字在古代另一個常用意義是給禾苗除草、培土和加肥料。
《禮記·
月令》:
“可以~田疇。
”古代“糞”也可以作名詞,指被除的穢土(垃圾)。
先秦常常“糞土”連用。
例如《論語·
公冶長》:
“~土之牆不可圬也。
”後來“糞”指糞便,顯然是由穢土的意義引申來的,這意義在漢以後已經出現。
[羹]
羹在上古是一種帶汁的肉食,不同于唐宋以後的羹湯。
“公賜之食。
食舍肉。
公問之。
對曰:
‘小人有母,未嘗君之~,請以遺之。
’”
[購]
古代“購”字和“買”的意思有很大的差別。
“購”字在古代是懸賞徵求的意思。
購求的物件可以是敵人或罪犯,也可以是要爭取的人。
項羽本紀》:
“吾聞漢~我頭千金,邑萬戶。
”直到宋代,“購”字也只表示重價收買,和一般的“買”還是有差別的。
[館]
在上古漢語裏,“館”字的基本意義是客舍,相當於現代的招待所或賓館。
《詩經·
鄭風·
緇衣》:
“適子之~兮。
”在上古,“館”字還可用作動詞,是客居、暫住的意思。
漢以後,“館”的詞義有了發展。
它可用來指宏偉華麗的宮殿。
唐宋以後,“館”字又用於教學的地方。
[國]
先秦時,“國”字常用來指諸侯的封地。
季氏將伐顓臾》: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現代“國”指“國家”就是由古代的“國”的這一意義發展出來的,它的意義範圍擴大了。
“國”字在上古還有首都的意思,這是今義所沒有的。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国之一。
[恨]
“恨”在古代主要是“遺憾”的意思。
先秦一般用“憾”,漢代以後才常用“恨”。
淮陰侯列傳》:
“大王失職入漢中,秦民無不~者。
”引申爲悔恨。
晁錯傳》於是景帝默然良久,曰:
‘公言善,吾亦~之。
’”古代“恨”的程度比“怨”輕,實際是“不滿”的意思;
“仇恨”的意思一般只用“怨”。
到了現代則相反,“懷恨在心”,程度都比“怨”重得多。
[給]
在上古,“給”的常用意義有二。
一是形容詞,食用豐足的意思。
梁惠王下》:
“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
”二是動詞,供應。
“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給?
”現代的“給”是給予,此外現在“給”還有表示被動的用法,如“錢給花完了”等,这也是古代所沒有的。
[憐]
在古代漢語裏,“憐”的常用意義是愛,這和現代的憐憫意義是不同的。
“丈夫亦愛~其少子乎?
”現代“憐”字的憐憫、哀憐意義大約是漢代以後才有的。
杜甫《月夜》詩:
“遙~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但在唐以後的詩詞中,“憐”和“愛”交互運用的時候,“憐”字往往仍然是喜愛的意思。
在唐宋詩詞裏,“可憐”二字連用,除“可憐憫”、“可喜愛”的意思外,還有“可羨”、“可惜”“可怪”等意義。
白居易《長恨歌》:
“可~光彩生門戶。
[臉]
“臉”是後起字,到中古時期它才被廣泛使用。
古人所說的“臉”,仅指颧骨部分,範圍要比現在小得多。
晏殊《破陣子》:
“笑從雙臉生。
”古人所說的“面”相當於現在的“臉”,“臉”和“面”的區分在古代是很清楚的。
現在“臉”和“面”變成同義詞了。
[賂]
“賂”字在現代只用於“賄賂”一詞中,指用來賄賂別人的財物,也指用財物賄賂別人。
古代“賂”可以單用,指贈送的財物,也指用財物贈送別人。
莊公二十八年》:
“數之以王命,取~而還”。
今義“賄賂”正是由贈送這一義而來,但由褒義變成了貶義。
今義“賄賂”在上古叫做“賕”。
《漢書·
刑法志》:
“吏坐受賕枉法。
[勤]
在古代,“勤”字的基本意義是辛勞、辛苦。
子路從而後》:
“四體不~,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現代漢語“勤”字的常用意義是努力工作、不偷懶,但在“勤務員”、“勤工儉學”等詞語裏,還保存了古義。
[窮]
“窮”字在古代主要是“極”、“盡”的意思。
“梧鼠五技而~。
”引申爲尋究。
陶潛《桃花源記》:
“欲~其林。
”古代“窮”字另一個常見意義是“生活困難,境遇不好”。
趙策》:
“振困~,補不足。
”“窮”和“通”或“達”相對,《莊子·
讓王》:
“古之得道者,~亦樂。
“窮”和“貧”在古代不是同義詞。
缺乏衣食錢財,一般叫“貧”不叫“窮”;
生活困難或不得仕進叫“窮”不叫“貧”。
“貧”的對面是“富”,“窮”的對面是“通”或“達”。
這種區別在上古是比較清楚的。
[去]
現代漢語的“去上海”,是到上海去,古代漢語則是“離開上海”,意思正好相反。
“去”字上古最常用的意義是“離開(某地或某人)”。
公孫丑下》:
“孟子~齊。
”現代管人死去叫“去世”,即離開了人世,正是沿用了古代意義。
“去”在古代也指離開或放棄某一職位,常與“就”相對。
屈原賈生列傳》:
“同死生,輕~就。
”在上古,“去”還有“距離”的意思。
離婁上》:
“地之相~也千有餘里。
[勸]
古代的“勸”是勸勉、獎勵的意思。
《管子·
立政》:
“~勉百姓。
”“勸”的反義詞是“懲”、“戒”或“沮”。
《墨子·
非命中》:
“明賞罰以~沮。
”現代“勸”的勸說義是由勸勉義引申來的。
這在漢代就産生了。
商君列傳》:
“~秦王顯岩穴之士。
[乳]
上古時,“乳”本指生殖。
“乳”在古代還常用来形容哺乳期間的動物。
《莊子·
盜蹠》:
“案劍嗔目,聲如~虎。
“乳”的“生殖”和“形容哺乳期間的動物”兩項意義,現在已經不用了。
現在常用的“乳房”、“乳汁”等意義,古代也有,這是古今相同的。
[色]
古代的“色”相當於現代的“臉色”。
“太后之~稍解。
”“色”指臉上的神色。
漁父》:
“顔~憔悴,形容枯槁。
”至於指婦女貌美,這是古今一致的。
“寡人有疾,寡人好~。
[售]
“售”的古義是“把東西賣出去”。
《廣韻》:
“售,賣物出手”,正是符合古義的解釋。
邶風·
谷風》:
“賈用不~。
[樹]
“樹”字在上古經常用作動詞,是種植、栽種的意思。
梁惠王上》:
“五畝之宅,~之以桑。
”“樹木”在現代是聯合式雙音詞,在上古則是動賓結構短語。
權修》:
“十年之計,莫如~木,終身之計,莫如~人。
”動詞“樹”用於抽象的意義就是樹立,建立的意思。
秦策》:
“內自虛,而外~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睡]
“睡”指坐着打盹兒。
“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弗聽。
”大概在唐宋以後的口語裏,“睡”的詞義擴大,代替了“眠”,意義才和現代一樣。
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去。
[塘]
“塘”在上古只有堤防,堤壩的意思。
達生》:
“數百步而出,被發行歌而遊於~下。
”“塘”指水塘大約起於漢代。
《廣雅·
釋地》:
“塘,池也。
[涕]
“涕”的本義是眼淚。
衛風·
氓》:
“泣~漣漣。
”上古鼻涕叫“泗”。
“淚”字到漢代才産生,從此“涕”字才有了鼻涕的意思。
漢王褒《童約》:
“目淚下落,鼻~長一尺。
”是較早的材料。
[誣]
“誣”就是沒有事實根據的虛言假语。
《韓非子·
顯學》:
“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
弗能必而據之者,~也。
”《大戴禮記·
曾子立事》:
“不能行而言之,~也。
”誣又有欺騙的意思。
司馬遷《報任安書》:
“因爲~上,卒從吏議。
”“誣”的今義是捏造事實構造罪名。
[寫]
“寫”字在上古的常用意義是鑄刻。
《國語·
越語》:
“王命金工以良金~范蠡之狀而朝禮之。
”摹擬、摹仿也叫“寫”。
十過》:
“因靜坐撫琴而~之。
”在漢魏以後又有描寫、描畫的意思。
《史记·
秦始皇本紀》:
“秦每破諸侯,~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
”“寫”字在漢魏以後又有謄寫,抄錄的意思。
《後漢書·
班超傳》:
“爲官~書受直,以养老母。
”在上古漢語裏,“寫”字又爲“瀉”字的本字,意思是傾注、傾瀉。
泉水》:
“駕言出遊,以~我憂。
[臭]
在上古漢語裏,“臭”字用作名詞,當氣味講,是上古最常用的用法。
《周易·
系詞上》:
“同心之言,其~如蘭。
”大約在漢代以後,由名詞變爲形容詞,專指氣味難聞。
劉向《說菀。
尊賢》:
“廚中有~肉。
上古的“臭”用作動詞時,是用鼻子辨別氣味,聞的意思。
禮論》:
“三~之,不食也。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嗅”。
[淫]
“淫”在上古較早的意義是“浸潤”。
考工記·
匠人》:
“善防者水~之。
”“淫”在古代常見的意思是“過分,過度”。
《尚書·
大禹謨》:
“罔~于樂。
”引申爲邪淫。
昭公三十一年》:
“善人勸焉,~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特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
天論》:
“內外無別,男女~亂,父子相疑。
[獄]
“獄”指官司、案件。
莊公十年》:
“小大之~,雖不能察,必以情。
”“獄”指監牢開始於漢代。
鄒陽列傳》:
“恐死而負累,乃從~中上書。
[逐]
“逐”字的本義是追逐,追捕。
費誓》:
“臣妾逋逃,無敢越~。
”“逐”字用於戰事,則有追擊的意思。
“遂~齊師。
”“逐”字在古代還有驅逐,放逐的意思。
李斯列傳》:
“非秦者去,爲客者~。
[走]
“走”字的基本意義是跑。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
古代的“走”也常用於逃跑。
“三國疾攻楚,楚必~。
”在古代漢語裏,“走”字還可以用作名詞,指被驅使的人。
襄公三十年》:
“吏~問諸朝。
”又用作自謙之詞。
張衡《東京賦》:
“~雖不敏,庶斯達矣。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古今 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