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知识药动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23788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72.18KB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知识药动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知识药动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药师考试复习专业知识药动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40%
C.50%
D.60%
E.90%
『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
10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10-1
※总结:
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到达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到达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酸性药易分布于碱性中〕
或“酸酸碱碱促吸收;
酸碱碱酸促排泄”
1、某弱酸性药物pKa=3.4,假设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值分别是1.4,7.4和8.4。
问该药物在理论上到达平衡时,哪里的浓度高?
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
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
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
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
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
『答案解析』方法一: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分布少。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方法二:
由题目已知为弱酸性药物,则:
在胃液:
10=10-2
在血液:
10=104=10000
在碱性尿液:
10=105=100000
只有非解离型药物才能跨膜转运,理论上到达平衡时,非解离型药物
在各种体液中的量相等。
为便于计算,设非解离型药物的量是1,则:
胃液中药物浓度=非解离型+解离型=1+0.01=1.01;
血液中药物浓度=非解离型+解离型=1+10000=10001;
碱性尿液中药物浓度=非解离型+解离型=1+100000=100001;
故:
碱性尿液>血液>胃液
2、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答案解析』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减少,非离子型药物增多,容易跨膜,因此重吸收增加,排泄减慢。
特点:
①需要载体,有特异性和选择性;
②消耗能量;
③有饱和现象;
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如:
青霉素与丙磺舒
⑤与膜两侧的浓度无关
※主动转运可使药物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组织。
〔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1.概念: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方式:
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静脉给药不存在吸收过程。
吸收快——显效快;
吸收多——作用强;
2.影响吸收的因素:
〔1〕理化因素如:
脂溶性、分子量
〔2〕给药途径〔吸收途径〕
〔3〕吸收环境如:
PH值
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
〔4〕剂型
1.〔1〕消化道吸收:
①吸收方式:
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②口服给药:
1〉主要吸收部位:
小肠〔面积大、血流量大、肠腔内pH4.8~8.2〕
2〉吸收途径:
肠道内吸收→毛细血管→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体循环
3〉首过效应:
首关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如硝酸甘油〔首关效应明显,舌下给药〕
③舌下给药:
经口腔粘膜吸收
速度快,无首过效应
④直肠给药:
经痔〔上/中/下〕静脉吸收入血
血流较丰富,首过消除<
口服〔痔上静脉经肝脏入血〕;
缺点:
吸收不规则、不完全;
药物可对直肠粘膜有刺激
⑤吸收环境的影响:
胃内的pH值〔影响药物的解离〕;
胃排空、肠蠕动速度〔影响吸收的时间〕;
肠内容物多少〔影响吸收面积〕
〔2〕注射给药的吸收
1〉特点:
吸收迅速、完全
2〉吸收方式:
简单扩散,滤过
3〉影响因素:
*注射部位血流量越丰富,吸收越快且完全;
*疾病状态影响注射部位血流,影响药物吸收;
*药物剂型:
水溶液吸收迅速;
油剂、混悬剂等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
〔3〕呼吸道吸收:
经肺泡上皮细胞或呼吸道粘膜吸收
速度快〔似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
剂量难控制,药物可能对肺泡上皮有刺激性。
适用的物质:
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药物或气体。
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有机磷酸酯类等。
〔4〕皮肤和黏膜吸收:
黏膜>皮肤
经皮给药:
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
经皮给药的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透皮吸收〕,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鼻腔给药:
吸收面积大,血管丰富,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
分子量1000吸收迅速。
略
〔三〕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概念:
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血药浓度下降〕药物自血浆消除的方式之一;
药物分布不均匀,不同步;
大多数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如果以主动转运方式转运,则药物可集中于某一组织器官
〔1〕与血浆蛋白结合
〔2〕体内特殊屏障
〔3〕组织亲和力
〔4〕局部器官血流量
〔5〕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1〕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血浆蛋白有:
清蛋白〔白蛋白〕、β-球蛋白、酸性白蛋白等。
一般规律:
酸性药物多与白蛋白结合;
碱性药物多与α1-糖蛋白结合;
可逆性:
饱和性;
竞争性〔竞争排挤,浓度增加〕;
临床联系:
竞争排挤,浓度增加
华发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氯丙嗪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2〕体内的特殊屏障:
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的屏障,有利于维持中枢NS内环境相对稳定。
致密,通透性差;
病理状态下通透性可增加
透过方式:
脂溶扩散和主动转运
◇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物质易于通过
胎盘屏障
通透性高。
妊娠用药禁忌!
!
血眼屏障局部给药。
〔3〕组织的亲和力:
碘——甲状腺
但不一定是作用的靶器官:
硫喷妥钠——脂肪组织;
四环素与钙络合沉积于骨骼及牙齿中
〔4〕局部器官血流量〔再分布〕
人体脏器的血流量以肝最多,肾、脑、心次之。
这些器官血流丰富、血流量大,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迅速到达较高浓度。
药物从血流丰富的器官到其他组织器官的过程叫再分布。
硫喷妥钠
〔5〕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pH约7.4〕;
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pH约7.0〕浓度较高。
举例:
口服碳酸氢钠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四〕药物的代谢
1.代谢:
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或称生物转化.
2.代谢部位:
主要是肝脏;
3.药物代谢过程:
Ⅰ相反应:
氧化、复原、水解;
Ⅱ相反应:
结合〔与葡萄糖醛酸或乙酰基、甘氨酸、硫酸等结合〕
5.药物代谢酶:
◇专一性酶:
AChECOMTMAO
◇非专一性酶:
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CYP〕〕
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CYP〕
〔1〕选择性低:
针对各种药物均有作用;
〔2〕变异性较大:
个体差异大,先天,年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状态,疾病等均可影响其含量及活性;
〔3〕易受外界因素诱导或抑制
◇肝药酶诱导剂,使药酶的数量增加,或活性提高。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地塞米松等。
孕妇在产前两周服用苯巴比妥60mg/d,可诱导新生儿肝微粒体酶,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从胆汁排出,可用于预防新生儿的核黄疸。
◇肝药酶抑制剂,使药酶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
氯霉素、对氨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等。
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苯妥英钠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可引起毒性反应。
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五〕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作用彻底清除的过程。
2.排泄器官:
肾脏〔主要〕、肺〔挥发性药物及气体〕、胆汁、腺体〔乳腺,汗腺,唾液腺汁〕。
一些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的弱酸性药物和弱碱性药物
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
阿司匹林吗啡
头孢噻啶哌替啶
呋塞米氨苯蝶啶
青霉素多巴胺
噻嗪类利尿药
丙磺舒
〔1〕途径:
肝脏——胆汁——肠腔——粪便
〔2〕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体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
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洋地黄毒苷的肝肠循环比例25%,T1/2:
5~7天,作用消失需2~3周。
乳汁、经肺呼出、粪便、唾液等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要点:
药-时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消除率等。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给药后药物随时间迁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曲线图,为时-量曲线;
药效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为时-效曲线;
〔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意义
1.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
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值及其出现的时间。
◇血管外途径给药的3期:
①潜伏期:
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
②持续期:
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
③残留期:
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
2.曲线下面积〔AUC〕:
——反应一段时间药物在体内的累积量。
3.生物利用度〔F〕
指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
公式为:
4.药物的消除:
〔1〕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①消除速度〔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与当时药量成正比。
故又称定比消除〔线性消除〕。
即单位时间消除药物比例固定;
◇先快后慢
②t1/2〔半衰期〕恒定,与给药剂量和药物浓度无关;
③是绝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的消除方式;
④单次给药经5个t1/2基本消除;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时量曲线
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μμg/ml,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
D.3小时
『答案解析』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半衰期是固定的,则第一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150÷
2=75;
第二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75÷
÷
2=18.75。
证明经过3个半衰期血药浓度从150降到了18.75。
时间间隔是9小时,9÷
3=3,故半衰期是3个小时
☆多次给药的特点:
5个t1/2血浆中药物浓度到达稳态浓度〔CSS〕
——又称坪值。
2.到达CSS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半衰期数一次用药体内存留量多次用药体内蓄积量
1、100%×
0.5=50%50%
2、100%×
〔0.5〕2=25%75%
3、100%×
〔0.5〕3=12.5%87.5%
4、100%×
〔0.5〕4=6.25%93.5%
5、100%×
〔0.5〕5=3.125%96.5%
6、100%×
〔0.5〕6=1.56%98.4%
7、100%×
〔0.5〕7=0.78%99.2%
说明:
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经5个t1/2〔半衰期〕达稳态血药浓度;
每个一个半衰期给药,达坪时间需经5个t1/2〔半衰期〕。
4.坪值高低与单位时间内〔每日〕药量成正比。
药量越大,坪值越高;
药量越小,坪值越低。
5.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取决于给药间隔。
给药间隔越短,血药浓度的波动越小;
反之波动越大。
给药量不变,则坪值不变。
给药间隔越小,波动越小;
间隔越大,波动越大。
静脉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最小。
7.首剂加倍:
是指第一次用药量是常规剂量的两倍。
可使血药浓度迅速到达坪值;
停药后经5个t1/2消除95%以上;
〔适用于半衰期长的药物〕
例如:
洋地黄毒苷半衰期为36个小时,达坪需一周时间。
采取首剂加倍,可迅速达坪。
配伍选择题
A.经2~3个t1/2后可达稳态浓度。
B.稳态浓度水平提高,但达稳态浓度时间不变
D.时量曲线呈脉冲式变化,药物浓度无累积现象
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小于1个t1/2,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不改变给药间隔时B
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大于1个t1/2,不改变给药剂量时D
重复给药,给药间隔等于1个t1/2,首次给予负荷量E
重复给药,不改变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C
〔1〕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①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是固定的值,故又称恒量消除〔非线性消除〕;
②这个恒定的速率就是最大消除速率;
③只有极少数药物,或当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的时候,〔超出的部分药物〕药物按恒量消除;
④没有固定的半衰期。
5.表观分布容积〔Vd〕
Vd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有体液容积,以L或L/kg表示,而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
Vd的意义:
①进行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
②可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③Vd越大,药物排泄越慢;
Vd越小,药物排泄越快。
一60kg体重的人,体液总量约为42L。
假设Vd为5L
血浆中
假设Vd为10~20L
细胞外液
假设Vd为40L
全身体液
假设Vd为100L
全身+于某一器官或组织中蓄积
某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为40L,如欲立即到达4mg/L的稳态血药浓度,应给的负荷剂量是
E.160mg
『答案解析』Vd=D/c,D=Vd·
C=40L·
4mg/L=160mg
6.清除率
◇来自生理学肌酐清除率的概念
◇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
◇反映肝肾功能
单位:
L/h或ml/min
CL=CL肾脏+CL肝脏+CL其他
计算公式:
CL=Vd·
ke=A/AUC
可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指标是A
可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指标是B
可反映药物在体内基本分布情况的指标是E
可用于确定给药间隔的参考指标是C
三、药动学模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药师 考试 复习 专业知识 药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