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绘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215139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1.12KB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绘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绘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有效阅读绘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只讲狗狗就好了吗?
不,我们还要做第二件事,丰富形容
从指物命名,「这是狗」,到你们一起形容它的叫声、它的颜色、它的体型,当你和孩子对话的用词愈来愈丰富,句子愈来愈长,就已经在做第三件事,口语的延展。
这时候我们在帮助孩子往叙事方面走了,当他有了这些能力之后,才会顺利迈入第三个阶段,你所期待的专心也就慢慢出现了。
我们引导孩子去观察绘本的画面,然后带着孩子指出画面上所有东西的名称,再加上形容,包括这东西的大小、颜色、形状、数量。
当孩子每说出一点或者说出一个新的描述时,你要做的就是要先称赞他。
等到孩子做了很多描述后,你也不要翻页,接着你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把孩子刚刚讲出来的所有词汇和形容,用自己的话串成完整的句子。
说到这里,你会问,这是在干嘛呢?
这是在给孩子长大写作文打基础。
不是夸张,上小学写作文,如果一个孩子写:
“这边有一只毛毛虫,
一只好大好大的毛毛虫”,这样能拿几分?
孩子写作的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在你陪他共读的时候你每次都这样做,孩子观察的能力、描述的能力、串成完整语句的能力,就会培养出来。
在图片期这个阶段,除了利用图片练习指物命名,丰富形容,做口语延展,仔细观察和描述画面,那要怎么能让孩子知道,这一页又一页的画面之间是有关联的?
现在我来分享下,在这阶段怎么跟孩子讲故事。
这个阶段你要有耐心,因为一本故事书,至少要讲五六遍,而且每一遍的方法还要稍做调整。
第一遍:
不讨论,不发挥,逐字念。
给孩子第一遍讲故事的时候是不讨论的,为什么?
因为孩子第一次听故事,他对内容完全陌生,他也看不懂字,他只能听大人讲。
所以第一遍讲的时候,就一字一句,按照书上写的,把故事从头讲到尾,巴拉巴拉,讲完了就结束了,那个时刻孩子的耐心大概也就耗尽了。
第二遍,启发观察。
第二天,又拿出相同的故事来,继续讲,可是第二天跟第一天的不同是,孩子已经知道故事的大概内容了,所以第二次再讲的时候,需要做些改变。
第二天,我们可以边讲边问孩子诸如:
「然后呢?
接着呢?
后来怎么样呢?
真的吗?
发生了什么?
等等这些
虽然主要还是我在讲,但是孩子已经知道内容,他们就会去回答,他
们会帮忙补充内容妈妈们发现了吗?
我们越讲,内容就越少,越到后面越不说内容了,
我们负责讲连接词
「然后呢」、
「接下来」、
「然后呢」。
说故事的主角变成谁?
变成我们的孩子。
当孩子对故事越来越熟,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天妈妈累了,你讲给我
听,你当妈妈我当宝宝,开始吧。
我们只要在一旁「喔,真的喔,真不错,你表达的很清晰,我喜欢你讲故事的样子等等」这样就好。
所以,这个阶段说故事的原则就是,第一次不讨论,先让孩子熟悉故事,之后一天一天重复讲,在重复中做变化,一次一次的把主动权给孩子。
你只要学会这种有技巧的偷懒,就会发现,说故事的主角,从你变成了孩子。
孩子原本在听你讲,现在是你听他讲。
善用这些方式,你光是讲一本就非常值得,如果能讲个十几二十本,孩子的能力一定会出来。
只要你家的孩子正在看绘本,每一本新故事,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读起来
在说故事的时候,第一遍不讨论,等他熟悉故事后就重复讲,在重复中做变化,在变化中把能力慢慢的放给孩子。
今天和大家分享儿童阅读的第三个阶段:
故事期,有讨论的阅读才是好的阅读。
这一讲和大家分享在孩子的阅读能力进入“故事期”以后,怎样和他共读绘本。
首先,要怎么判断你的孩子已经进入故事期了呢?
你可以去观察,当你在念故事的时候,孩子还是像之前一样,爱看什么画面就看什么画面,还是开始忽略那些跟故事轴线无关的画面,而是去看跟故事有关的画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时候他会去观察主角在做什么,而不是观察配角,这就表示他开始能够留意故事,进入故事期了。
大家看一下,我们并没有说几岁到几岁是"
图片期"
,几岁到几岁是"
故事期"
。
不和大家说年龄,而是给妈妈们一些判断信号。
因为孩子成长有快有慢,阅读能力也有落差,所以我们要留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判断这个时候孩子可能进入什么时期,要用什么方法引导。
一旦孩子进入故事期,这个阶段你要做两件事。
第一个就是延续之前「读图期」阶段的共读技巧,也就是上节课讲的:
指物命名、丰富形容和口语延展。
第二件事
就是当孩子可以专心听你讲故事,而且能够很丰富很流利的叙事之后,接下来你就要跟他进行口语讨论了。
阅读不只是在做语言能力的扩展,它还有很多的理解能力和因果逻辑思考在里面,
所以口语的讨论就成了这个阶段的重点。
当他在看东西的时候,引导他加上描述,让他尽可能用完整的语句一
直讲下去,提高孩子的叙事能力。
那口语讨论该怎么做呢?
有三个方式:
第一个,确认理解。
你要先确认孩子到底有没有听懂,他知不知道这个故事在干嘛。
第二个,预测和回想。
什么叫预测?
就是你看到这一页,然后问问孩子「接下来会怎样呢?
那然后呢?
你觉得之后会怎样?
第三个,延伸讨论。
就是除了讲故事本身文本内的讯息,还可以去做天马行空的发挥我现在一个个详细解释给大家,如何用这三个方式来跟孩子做口语的讨论。
孩子的认知层次有时候跟我们大人不太一样。
你讲得很清楚,他却听得很模糊;
或是你以为你讲的他已经了解了,
他却是完全解读成另外一回事。
所以确认理解非常重要,是口语讨论最基本的要求。
例如,故事里写「和风徐徐」,你别自己换成「有点风在吹」,意境就全没了,或是有些古典的童话会出现「寒暄」,例如王员外和李员外寒暄,老实说,孩子大概也不会听不懂,从上下文和画面,孩子总不至于把寒暄当成寒冷。
你可以暂停一下问问孩子知不知道什么是寒暄,如果孩子说大概是打招呼吧,就表示他懂了,如果不懂,就跟他解释一下。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会在阅读中不断累积新的语汇,如果你每次都先帮孩子简化,他反而就学不到新词了。
有些父母会把故事中比较难的字,自行替换成简单的口语,这是不必
要的
因为好的绘本和文章,字字句句都是经过推敲的,建议大家先照念,如果觉得这个词难,就问问孩子知不知道意思,如果孩子知道,就过去了,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解释一下。
举个栗子,你可以在故事有出人意料的发展时,问孩子说「这只小熊走进森林里了,我们要看下一页之前,你知不知道他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孩子可能会说他的想象。
那你就可以问他「为什么他会发生这个事情呢?
你觉得呢?
让孩子往下做预测。
一本书孩子还不熟悉时,通常都会要求你反复讲好几次,在每次反复讲的过程中,我们每次都可以问问预测的问题。
可以冋冋「接下来呢?
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
」这个步骤就是推测,同时也是复习。
当孩子熟悉情节之后,就可以把预测再进一步,改成「如果他当时不这么做,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或是「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
让孩子试想不同的结局和可能性。
这又比预测更高一层,进入沙盘推演、多角度思考的境界。
为什么孩子可以做预测?
预测不是乱猜,而是孩子根据之前阅读的经验,根据故事里头的线索,去揣测接下来的情节。
所以我们叫孩子去预测故事,就是让他练习整理之前得到的讯息、然后去推论的一个逻辑思考过程。
不管孩子怎么答,别批评他,可以说「真的啊,你觉得会这样啊!
」
你也可以顺便分享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也来预测预测、推演推演,孩子会从你的分享得到新的领悟,于是一次一次的预测推演,他就会产生新的想法。
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大人也是。
再往下一个策略叫做
回想
就是故事讲完之后问问孩子「你还记不记得这个故事讲什么?
你叫他讲,就会发现,孩子刚开始回想的时候,他是跳跃式的。
明明
一个故事你是很顺的讲下来,他回想的时候,一下讲这里、一下讲那里。
那什么叫回想?
讲完故事之后你问他「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呢?
你还记得多少?
」所以读一本书,你可以适时的让孩子往后预测,往前回想。
最主要的原因是:
每一个人的注意力本来就高高低低,专注的点也不一样,而且,每一个人理解事情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对同一本书,同一个人物形象,有千百种解读,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这个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的变化,你能体会到他的思考质量和口语的进步过程。
千万千万别小看“回想”这件事,
脑袋想和嘴巴说出来是两回事,要能回想又说出来,孩子要有好的
组织能力,才能把脑袋中散乱回想到的讯息,通过口语,串连成完整的语句。
因此,一开始孩子通常是随便的点状的乱回想,想到什么说什么;
慢慢地他的回想会变成线状的,甚至依故事的时序来回想;
最后发展成能用口语有顺序的把故事情节完整说出来,
这就说明孩子在用大脑重新整理和组织内容了。
「回想」这个方式可以让你知道他听到什么、他留意到什么、他为什么这样留意,他的这个回馈,不只对孩子能力非常有帮助,其实也为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讯息。
所以你讲一个故事给孩子听,讲完之后你问他说刚刚我讲什么,
你会发现孩子说出来的点可能让你非常惊讶。
做了「预测和回想」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到「延伸讨论」了。
你可以问问孩子
「这本书里面,你喜欢谁?
为什么你喜欢他?
你讨厌谁?
为什么你讨厌他?
哪里让你觉得有趣?
哪些地方令人难过?
问问孩子对于这个故事的想法跟感受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可以让他练习发表个人评价,这是批判性思维的起步。
故事都会有个结局,你还可以问问孩子说“这个结尾你喜不喜欢?
如果不喜欢的话,这本书换你写,你觉得应该要怎么收尾?
”这样的讨论可以让他去想象不同的结尾,让他练习编故事。
表达看法和感受的能力永远永远是重要的,不管是拿来考试,还是写文章或人际相处,都需要这个能力。
同样,他讲了什么,你都要稍微夸张点,表示一下你的惊讶、认同和赞美,然后你也说说你的想法和感受,父母的分享会让孩子的思考质量再提升。
不过一定要记得,你分享的时候千万别长篇大论,点到为止就好。
你要一直一直提醒自己,孩子才是阅读的主角,不是我
如果你的“延伸讨论”都在借机教训,说故事对孩子来说就变成一种惩罚、一种检讨。
你觉得孩子会喜欢吗?
我遇过一个例子,妈妈讲完故事又猛讲大道理,孩子忍耐听着,直到忍不住问妈妈:
“好了吗?
我可以去玩了吗?
”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千万不要把亲子共读当成课堂教学,只有保持阅读的愉快和弹性,才能让你们彼此都能乐在其中。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一一文字期,我
们该如何陪孩子阅读。
如果你是持续在陪孩子共读,一般来说,当孩子大概到幼儿园中班、大班的时候,就会进入到文字的阅读。
孩子会逐渐发现,他看的是图,可是你念的是字,所以他就开始会对文字有兴趣,他会想要去认读这些文字。
翻书期〜图片期〜故事期〜文字期。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孩子进入这一阶段的年龄是不一定的,有的孩子早一些,有的晚一些。
晚的孩子父母也不要着急,你要看孩子的反应来调整共读策略。
你要怎么知道孩子开始进入这个阶段了呢?
如果有一本书,你照字念,每次都念一样,孩子有照相机一样的记忆,会一字不漏记下来。
要是放开书你自己讲,一定会跟原文不太一样,如果这时候孩子说“妈妈,你不要乱讲,明明这个就不是这样”你就知道啦,哈哈哈,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出来了。
这是一个判断信号。
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事情是,赶快支持他,把他的注意力往文字上引导,那接下来他就可以逐步向独立阅读的方向去发展了。
那,在“文字期”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做什么事呢?
第一件事:
逐字指读你可以选一些孩子已经很熟悉的故事。
你在读的时候,手指拿出来指着字念,因为孩子对故事熟悉,他可以跟着读。
指读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下次跟你去街上,他就会跟你说“这个字我认识,我在书里看过,这个是大。
那个字我也看过,那个是宝”,等等等等这过程孩子会发现中国文字“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也会发现文字的排列顺序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
逐字指读”是帮助孩子认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
孩子一旦进入文字期,你给孩子念书就乖乖地按文字照念就好。
固定的内容重复念,他就能比对文字,这样认字就会非常快。
我朋友家孩子在文字期,就是疯狂听牛听听里面的绘本音频,一边听一边看.因为音频的故事都是一字不漏的读下来,他就特别喜欢,无形中,很多字就这样认识了
如果他对故事够熟,他就自己可以指读,你会看到他明明看不认识某些字,却装模作样地用手比着字在念,
且能一字一句读完整,这样时候,妈妈们肯定和我一样激动,哇,
孩子真的开始认字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进行 有效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