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211866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23KB
河北省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河北省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顾此失彼B.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左支右绌
C.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顾此失彼D.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霍金写了《时间简史》,被人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B.米芾,湖北襄阳人,是北宋著名画家,生活在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包括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
C.靠增强安保力量制止“医闹”的发生让人怀疑,因为这样的举措只保护了医生的安全,忽视了对相关医生医德的要求。
D.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本着以公平均衡为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的院校。
B.国家接二连三地宣布降低药价,而降价幅度大的药品,却很快从市场上消失了,代之同类的高价药,这让消费者非常不满。
C.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D.法新社援引李克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话称,李克强的表态意味着中央政府将在大范围削减开支上做出表率。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又称御试。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明经科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之一。
隋朝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D.凡本省的秀才和监生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
8、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
徒,空
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
难道,哪能
C、召有司案图案:
根据
D、因厚赂单于赂:
赠送礼物
9、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而君幸于赵王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
周飞亚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
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
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
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
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因之雍容华贵;
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遇到巨大阻力,因为王公大臣认为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是一种罪过。
B.在当代中国,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好像逐渐衰弱了。
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中式礼服。
C.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因此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D.民族服饰,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赵武灵王“革衣服之制”的内容相反,魏孝文帝“禁胡服,改汉服”,但他们都由此达到了融入汉族的目的。
B.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历经流变可谓博大精深。
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都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C.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我们的重视程度好像还不够。
D.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是“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的一种体现。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不太符合当下审美观的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B.“探讨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可以证明,当下有不少人正在试图弥补我们没有“国服”的缺憾。
C.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D.大唐盛世雍容华贵之服,彰显开放自信。
服饰反映社会,因此在国家崛起之今日,我们都应该把“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当成一件大事。
三、古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狄仁杰以资授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黜陟河南,仁杰为吏人诬告,立本惊谢曰:
“仲尼云:
‘观过,斯知仁矣。
’足下可谓海曲明珠,东南遗宝。
”特荐为并州法曹。
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
“吾亲所居,近此云下。
”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①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
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
仁杰曰: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
”高宗涕泣曰:
“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
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
”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②之例,曰:
“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
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
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
”高宗曰:
“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
须法外杀之。
”仁杰曰:
“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高宗意乃解,曰: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命编入史。
又曰:
“仁杰为善才正朕,岂不能为朕正天下耶?
”授侍御史。
后因谏事,高宗笑曰:
“卿得权善才便也。
”时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用事,朝廷惧之,仁杰按之,请付法。
高宗特原之,仁杰奏曰:
“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高宗乃许之。
由是朝廷肃然。
【注】①飞骑:
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
②张释之:
西汉人,以善谏闻名。
辛毗:
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
③象魏: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也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B.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C.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D.虽国之英秀/岂少本立之类/陛下何惜罪人而亏王法/必不欲/推问请曲赦之/弃臣于无人之境/以为忠贞将来之戒/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其中“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
B.“高宗”指帝王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年号,如宋太祖、清仁宗。
C.“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D.“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
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
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15、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凭着资历、声望被授予汴州判佐之职,却被吏人诬告,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得悉他的冤情后连忙向他道歉,并推荐他为并州法曹。
B.将军权善才查办了犯法的飞骑兵,得罪了飞骑兵,飞骑兵为了报复,到唐高宗面前捏造权善才的罪行,诬告其砍伐昭陵的柏树。
唐高宗听了悲伤得痛哭流涕。
C.狄仁杰坚持为权善才进谏,在侍中张文瓘挥动笏板命令其出去时,狄仁杰援引古例强行劝谏,称赞高宗有如尧舜,最终说服了高宗,挽救了权善才的生命。
D.第二、三两段关于狄仁杰执法的故事,刻画人物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典型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对话,充分表现了狄仁杰高超的辩才和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第Ⅱ卷(45分)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
”(5分)
②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
阮郎归梅词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
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
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注释】①儿家:
我家。
17、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18、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7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分,每空1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3)《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汪国真:
触摸生命的极致
①他不是诗人,不是书法家,不是画家,不是作曲家,他是汪国真——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
“一代人的文化偶像”汪国真走了,享年59岁,青春成为诗人最后一个注脚!
②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他的名字曾与诗歌紧密相连,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
③在大学期间,汪国真便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很少有哪个诗人像汪国真一样,在诗集出版之前就拥有了那么多的读者。
到90年代,汪国真出了五六十种诗文集,研究赏析其诗歌作品的书多达十几种,随之“汪国真热”席卷全国。
1990年,汪国真的诗集大卖,有人把这一年称为出版界的“汪国真年”。
甚至有人把当时的热潮称为“风暴”。
④1985年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至今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曾有评论说:
有青春的年代,就有汪国真的诗行。
⑤积极、昂扬的诗歌主题,让汪国真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诗刊》编辑、诗人彭敏说:
“汪国真是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本身。
”
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烙印,并继续发挥着社会影响。
正如网友的悼词:
“人生最艰难的时期,您的诗为我释怀。
如今,夕阳涂满小路,荆棘已化杜鹃,您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您的温暖真诚继续伴我们风雨兼程。
⑦细心人会发现,现在的许多报刊的一些栏目刊头的书写笔风一致,似乎一人所为。
不错,这都是汪国真留的“墨迹”。
汪国真书法作品乍看笔画舒展,章法潇洒,疏密有致,细赏稳健刚劲,豪迈磅礴,又不失典雅之美。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宪章先生曾称汪国真是“书法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⑧汪国真什么时候开始涉足书法界?
让人颇为不解。
其实,汪国真从诗家到书法家,追根溯源全是因为签名“惹的祸”。
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
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
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
“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
”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
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
⑨让汪国真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字画店里看到自己的两页信待沽,他上前问值多少钱。
店主说少于千元不卖。
汪国真问真值这么多钱吗?
店主说,世上有两种字最值钱,名人写的字即名人字和书法家写的字即字名人,而汪国真的字兼二者而有之,能不值钱吗?
而今,汪国真的书法已高达每平尺万元。
在《中国百年书画走红名家》上,竟也赫然列着汪国真的大名。
当书法小有所成,他又开始学绘画。
这两年,汪国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保利、瀚海等拍卖会上,成交价从数万到20多万元不等。
最近的一次成交是1月24日的保利拍卖会,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卖到712.65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究与创作,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汪国真这么评价:
“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
”这样的一生,何止“诗人”二字所能概括。
汪国真的身体最早发出预警是在1999年前后。
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
编辑刘志宏是他这种生活的见证者。
每次给汪国真寄送图书样稿时,刘志宏都得先打电话弄清楚汪国真在什么地方,以便他能及时看稿。
刘志宏曾问汪国真,你各方面都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拼。
汪国真告诉他:
“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
”这让他感受很深。
汪国真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张宝瑞用“他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来形容汪国真当时的状态——到处开办工作室、主持电视节目、作品越来越得到认同,“好像有一个收藏家一年要收藏他200幅作品”。
汪国真还是不愿错过任何机会,“他就想重新来个‘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葬礼上,有副挽联来自书画家吴欢:
“有人说汪国真不算好诗人,但好诗人不如汪国真。
人生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风景或许是悲凉的,或许是温暖的,或许是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
正如汪国真所说“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将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可能,才算不虚此生。
褪去这些璀璨的光环,汪国真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影响一代人的又何止是他的诗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汪国真的诗歌充满正能量,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从而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B.“再过10年,有可能,我的音乐作品的影响力会超过诗歌”,由此可见,汪国真一直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
C.“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意在强调面对人生的悲凉、失败迎难而上的努力和付出给人生带来的意义。
D.“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这里的神态描写凸显了汪国真的羞愧心理,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
E.“不管多大岁数,也得努力啊”,反映了汪国真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璨光环而采取的人生态度。
(2)本文说汪国真是一个触摸生命极致的勇者,你认为“触摸生命极致”包含哪些内涵?
请分条概述。
(6分)
(3)汪国真被誉为“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可作者为什么说“他不是诗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60分)
美国一家网站调查了1000位成功人士。
在这些人士中,99%记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成功;
在成功之前,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走向成功的计划书。
随后网站又向公众征集1000份最完美的成功计划书。
评选出来的成功的计划书可谓十分完美,不仅极具诱惑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作家、企业家及各类超级明星等),且具可操作性,它们详尽地列出了为了成功每年、每月、每天直至每小时应该做的事,还列出了启动资金和所需的费用。
经网站了解,这1000人全是未成功人士:
正在努力追求实现梦想但还未成功。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发和联想?
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什么?
请联系社会的、个人的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2、B3、D
4、答案 D(A.主语残缺。
“被人”前加“这部书”。
B.结构混乱。
“包括……无所不画”应删掉“包括”。
C.搭配不当。
“保护……安全”应改为“保证……安全”。
)
5、答案 D解析(A.句式杂糅。
应为“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或“必须以公平均衡为原则”。
B.“代之”后加“以”。
C.中“减轻”改为“降低”。
6、A(注意关键字“逊”和“输”)7、D解析:
乡试的第一名称解元。
8、C、案:
审察,察看9、B
10、C“作为礼仪之邦的我们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原因不是“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11、A选项A张冠李戴。
12、C“只有……才……”表达条件关系绝对化了。
13、C14、B(“高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5、B.B中,从狄仁杰与高宗的对话,对应的句子是“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
句中“数株小柏”表明权善才的确是有“砍伐陵柏”的行为,并不存在飞骑兵为了报复,“捏造”并“诬陷”。
16、①往南望着天空中一朵白云孤独飘飞,对跟随的人说:
“我的亲人居住的地方,在白云的下面附近的地方啊。
”(“南”“左右”“所居”各1分,大意2分);
②法律既然没有恒久的固定的标准,那么天下人该往哪里放置自己的手脚呢?
陛下您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吧。
(“恒”“万方”“措”各1分,大意2分)
17、春”在句中指代梅花,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烈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18、词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闺中女子。
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寂寞;
她肌肤雪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打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
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弥漫,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
19、默写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
(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B项,“汪国真一直希望成为一名音乐家”理解错误,这里主要是凸显汪国真的自信的性格。
D项,“也表现了他作为名人觉得有失颜面的虚荣心”不符合文章主旨。
E项,“为了让自己每个人生阶段都获得璀璨光环”错。
(2)①坚持笔耕不辍二十余年,诗集文集众多,影响巨大,“汪国真热”席卷全国;
②“字没诗好”成为汪国真刻苦练习书法的契机,并在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成就;
③汪国真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辗转各地,为了工作,完全在扮演一个空中飞人,要掀起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每点2分)
(3)①汪国真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本身。
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