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8 测试题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211665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91.71K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8 测试题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8 测试题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8 测试题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这段言论评价错误的是()
A.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在华垄断
B.客观分析了中西方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度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解析】依据材料“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可知是担心百姓失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题干从中西国情的角度去分析,故B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依据材料“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可知通铁路带来民众失业,故C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依据材料“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可知带来了各行业的失业,故D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4.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
“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
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
”对此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
这段史料说明()
A.近代航运企业夺利于民说明洋务运动的局限
B.片面追求经济变革而不动政治体制只能失败
C.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
D.社会的转型发展往往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
【答案】D
5.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B
盐铁官营
官府对盐和铁的生产销售实行垄断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意在考查调动使用知识实行判断分析的水平。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重农抑商”是指发展农耕经济,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不是“禁止商业活动”,排除A项;
“盐铁官营”是政府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而不是“生产”,排除B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
6.民国二十二年学者张素民提出:
“……我以为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
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
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
……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实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
”下列说法与材料主张不相符的是()
A.实行统制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C.大力发展官僚资本主义以求取现代化
D.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首先要注意材料所给的时间民国二十二年,即20世纪30年代,再结合材料中的表述,作者认为中国应该大力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政府对经济的节制或限制,中国的现代化应使用政府的力量,这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故A、B、D三项符合材料中的信息。
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故选C项。
7.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B.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C.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8.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
表中数据表明()
年代
钢(吨)
生铁(吨)
煤(吨)
锰矿石(吨)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9.从下列两表中能看到的本质问题是()
表1《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年平均量5000
1847年
8500
22000
1853年
10122
62000
1871年
1022159
126000
表21842~1860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输出总额(单位:
英镑)
1842
969381
1843
1456180
1845
2394827
1860
5983257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水准持续提升
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题干图表主要体现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和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说明了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不能体现中国农产品商品化水准的提升,故A项错误;
题干图表没有提到手工棉纺织业,故B项错误;
题干图表体现出了中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从而能够说明中国正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准确;
题干图表信息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无关,故D项错误。
10.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9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煤矿
1873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亏损
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据汉冶萍公司档案记载:
1908年,汉阳铁厂与另外两家企业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
下图为该公司发行的股票。
这些记载和图片()
A.表明中国企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
B.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
C.表明洋务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
D.说明洋务企业就此开始走向市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水平。
依据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质是完全商办公司,显然不是依靠政府投资,A项错误;
汉阳铁厂本身就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且在此之前产品即已进入市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C、D两项错误;
结合图片中的文字信息,一定水准上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的筹资情况。
故本题选B项。
【答案】B
12.清末立宪派代表人物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以后,附近各县因棉纱供应方便,土布业因之获得很大发展,盛极一时。
这说明()
A.洋务运动有利于经济发展
B.洋务企业有利于抵制侵略
C.君主立宪有利于社会进步
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13.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持续推动,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
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动宪政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水平。
依据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持续推动,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可知若推行西装必然会有损中国的民族经济,引发国家经济权利之争,A项准确。
B、C、D三项表述没有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本质。
14.《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能够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材料中促成“我”婚姻态度转变的社会条件不包括()
A.社会制度的变革B.社团组织的支持
C.法律保障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材料中离婚事件说明与社会制度转变相关,故A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家庭妇联……能够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说明与社团组织相关,故B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婚姻法”信息说明法律保护,故C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信息,故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15.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
“又谕,电寄张之洞等。
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上述谕旨中的“电”应是指()
A.电车B.有线电报
C.电话D.无线电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变迁。
依据所学,A项是交通工具,明显与题意不符;
19世纪70年代,中国在台湾架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而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情况,故B项符合题意;
C项是有声通讯工具,与题意不符;
无线电报出现在20世纪初,时间上与题意不符。
故选B项。
16.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
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
①广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饰
③建筑的风格④出行的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纪事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香港版出刊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水平。
根据材料“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从材料中的“匪”用词看,不能说明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B项错误,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可得出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A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193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可得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C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可推断出《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准确,不符合题意。
18.《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
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
约会时事、新闻两门”。
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
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
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
A.该报使用白话文
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维新派曾注重此报
D.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19.“洋楼层叠,大厦云连。
建筑宏伟,雕刻优美。
电线铁道,纵横如网。
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
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
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
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
吐气成球,漫濛如雾。
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
”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A.近代交通工具B.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C.物质生活的近代化D.近代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从材料中提及的近代文明成果:
建筑、通讯、交通、城市、工业等可知,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近代物质生活的近代化,故C项准确;
近代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近代工业的发展的说法不全面,故A、B、D三项错误。
20.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
“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
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
”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
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21.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
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
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点转变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材料前半部主要叙述近代轮船交通的优越性,后半部分叙说了该“小地主”让儿子离开私塾而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的情况,“受此刺激”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主人翁观点变化的转折点。
A、B两项所述仅仅表面现象,与题干的“主要反映出”不符,C项中“生活习俗”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
22.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
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据此材料能够用来研究()
①近代社会习俗变革史②“西学东渐”史
③大众报业发展史④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梁启超曰:
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
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
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
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
……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
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
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义·
论女学》
材料四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所以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
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
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分别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结合明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实行分析,可得出明朝中后期婚恋观的成因。
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信息“历史地看”可得出材料的评价方法是历史的评价,由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评价可知是辩证的评价;
第二小问,结合影响可得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答案】
(1)婚恋观:
材料一遵守礼制(三从四德),坚守妇道;
材料二追求个性、婚恋自由。
成因: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2)特点:
把妇女受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或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影响:
解放人们的思想;
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
推动女子教育的发展;
提升了妇女救亡图存的使命感。
(3)方法:
历史的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辩证的评价。
关系:
妇女价值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持续更新,妇女观点的解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
24.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商务印书馆大事年表
事件
1897年
夏瑞芳、高凤池等人于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1901年
张元济投资商务印书馆
1904年
《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出版并被全国各地的学堂采用
1905年
发行严复编译《天演论》,后再版20余次
1913年
首次使用自动铸字机,开始经营原版西书
1915年
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聘美籍技师指导;
出版中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
发行《科学》杂志
1916年
参展的书籍印刷品及出版物获美国费城博览会甲等大奖
“一·
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总管理处,总厂及编译所等被日军炸毁,损失巨大
设总管理处于长沙,编印《战时常识丛书》、《抗战丛刊》等
1949年
张元济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54年
总管理处迁京,实行公私合营
1983年
商务印书馆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签约,合作出版《英汉汉英词典》
1993年
由京、港、台、新、马五家商务印书馆合营的商务国际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
商务印书馆计算机语料库编纂系统启动
——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
(1)阅读上表,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商务印书馆发展的历史阶段并说明理由。
(提示:
从企业发展、企业性质等角度划分)
(2)概括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的作用。
(3)简述百年商务发展得到的启示。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水平。
能够根据所学知识从企业发展角度、企业性质角度、企业经营角度任选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分为创业发展阶段、曲折阶段和企业改革阶段;
从企业的性质来分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水平。
根据材料“《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出版并被全国各地的学堂采用”“发行严复编译《天演论》”“商务印书馆计算机语料库编纂系统启动”等能够概括出商务印书馆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的作用。
(1)发展阶段:
①从企业发展角度:
阶段划分及阶段名称
1897~1932年创业发展阶段
1932~1949年曲折阶段
1949年至今企业改革(扩大)阶段
②从企业性质角度:
阶段划分及阶段名称
1897~1954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54年至今社会主义企业
(2)作用:
拓展国人视野;
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宣传,开启民智;
开创现代出版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动近代教育发展。
(3)启示:
民族工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独立、社会稳定;
民族工业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扶植;
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25.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材料一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
“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
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
”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建立原料基地,设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也是农业生产结构性变动的一个表现。
福建沿海平原盛产蔗糖……商人施景辉等人集股20万元,在……闽侯尚干乡办起了“华兴机器制糖公司”。
该公司以高价采购甘蔗,“各乡闻风而起,遂多种蔗,即以新洲而论,所种视往年增三分之一,各乡略同”。
材料三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为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
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
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
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
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
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
(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表现的新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押题专练专题08 测试题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押题 专题 08 测试 教师版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