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文11doc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18536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2.18KB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文11doc文档格式.docx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文11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作文11doc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对批评和指责,作为天子的她不仅不愠,反而欣然接受。
她敢于直视自己的错误,如玫瑰般铿锵的她从不为自己歌功颂德,而为自己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她深知,无字,方能不朽;
无言,方能万言!
雅量,让一代女皇,托起日月当空!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
而雅量,却如同那幽谷芝兰,香飘千年,至今仍在。
坚净斋里,他挥毫泼墨,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
”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他有着博大精深、无所不容的学问,也有着隽秀洒脱、卓尔不群的书法。
可即使如此,他仍常常虚心请教于人,每当别人指出他的不足时,他便欣然如一个得到礼物的孩童。
这便是雅量。
对待不足敢于直视,胸怀如天地广。
雅量,让一代大家山高水长!
雅量让铁凝与莫言真挚感谢为他们挑错的人,让他们的作品更上一层楼。
于人如此,于国家,未尝不是如此。
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泱泱大国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
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面对。
于是,有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他们以年华为桨,涉万里河疆。
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帜飘扬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井冈山的杜鹃开出血与火的颜色,南海边的渔村也地覆天翻,北京奥运火炬点亮中华……
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
而我当代青年,更要直视错误,虚心改正,不计过往,意气风发,铿锵前行,因为——腹有雅量气自华!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先咏他物,然后引出所咏之物”的起兴手法。
由眼前河流的雅量写起,由物及人,古今结合,联想到武则天、启功以及铁凝、莫言等人直视错误的气魄、胸襟,再由个人上升到国家,叙述一代代直视错误并虚心改正的国人的雅量,层层深入,结构紧凑,过渡自然,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这也是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一个主要原因。
再者,此文题目“腹有雅量气自宽”很有特色,使得文章主旨鲜明,让人耳目一新,可见考生无论是在对文题的理解上还是在选材上都高人一筹。
另外此文诗一般的语言,流畅通顺,夹叙夹议,长短句结合,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也为作文增色不少。
《猛虎与蔷薇》(13年湖南卷)
英国诗人西格夫里·
萨松留下了一行不朽的诗句来描述自己的心灵:
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诚如斯言,在一个人的心中,猛虎代表着刚劲、激烈、奋斗,蔷薇则暗示着柔和、宁静、平淡。
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存在这看似矛盾的两面,但无论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记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少年派,他的生命就像一头猛虎,勇敢、坚强、奋斗,寒冷、饥饿,风雨、海浪都不能阻止他的步伐,他毅然决然,在太平洋上漂流了数几个月。
虽然他全身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但他的内心却充实而满足,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价值。
也记得那个貌不惊人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他叫雷鸣声,他的生活也如猛虎般顽强。
为了开发一款新的刷机软件,他一连几个月都每天持续工作二十个小时以上,终于获得了成功,二十岁出头就成了千万富翁。
当人们惊羡雷鸣声的成功时,又有几人懂得他猛虎般的内心?
心有猛虎,他才能不停地奋斗,无止的拼搏,心有猛虎,他才能蔑视一切困难,扫平一切坎坷;
心有猛虎,他才内心实在而满足,人生才能获得成功。
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但蔷薇般的人生同样精彩美好。
还记得丰子恺先生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吗?
那画面上,只见淡月一弯,竹帘半卷,椅子几把,剩茶几盏,子恺先生此时想必在心中细嗅蔷薇吧!
这种宁静的幸福,让人心中无比安适。
蔷薇般的人生也是值得歌颂的,因为这种宁静的幸福,也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华兹华斯生活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他自称是“漂流在天空中的一朵白云”,他不选择热闹的伦敦城市生活,而选择与金色的水仙花作伴。
“凝眼看花又看花,同花共舞天上曲”,他的心中亦有蔷薇在悄然盛开,他宁静、悠然地生活,亦体验了生命的真谛。
华兹华斯正因心中细嗅蔷薇,他才虽身处山林但内心依旧满足,他过他的宁静生活,也实现了他生命的价值。
其实,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是刚是柔,是奋斗还是宁静,是激烈还是平淡,都没有错,就如猛虎和蔷薇,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2)借用通俗艺术话语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13年安徽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新型的东西正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许多不可能的事早已成为现实。
所以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正如萧伯纳说的那样: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
‘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
‘为什么不能这样?
’”
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早已超乎了我们每个人的想象,卡尔?
?
本茨发明的第一台内燃机汽车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美国莱特兄弟则将文明的梦想带上蓝天,人类的交通已经变得越来越便捷;
从尤利?
加加林第一次走出大气层,到阿莫斯特朗在月球上那简单的一小步,人类的足迹早已不再只局限于我们的地球。
从古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到现在的深海潜水器的不断下潜,地球上唯一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也终将被我们了解。
试问,在这一项项天才的发现问世之前,有多少人愿意或是敢于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呢?
电灯问世前,有谁能相信有物体在黑夜里发出持续的光亮;
电话问世前,有谁能相信有东西可以让远隔两地的人通话;
电视问世前,有谁能相信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间百态;
电脑问世前,有谁能相信人们可以在家中做许多以前做不了的事。
敢想未必就一定能实现,而不敢想则会停滞不前,没有进步。
的确,有些天才般的想法,在被证实前,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证实前,有谁愿意接受自己的祖先竟是一群原本生活在树上的猴子呢?
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前,有人敢怀疑牛顿当年所确定的三大定律吗?
在两颗球同时从斜塔上落下之前,有人会去相信物体下落的速度竟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吗?
人类社会之所以还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有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一类头脑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并敢于将这些疯狂的想法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变为现实的人存在于我们的社会。
天才的想法总是疯狂的,在那些庸才眼里,天才的想法总是不现实的、不合乎情理。
但就是这一类被旁人视为“疯子”的人们,不断地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庸才追随历史,天才改变世界,我始终这样认为。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作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题鲜明,层次清晰。
本文紧扣材料,三言两语就引出“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一观点,接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证,最后上升到“只有天才才能改变世界”的高度。
说理透彻,逻辑性强。
二、事理结合,例证丰富。
本文从所给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并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一项发明问世之前,有多少人愿意或敢于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从而引出了“人类社会之所以还在以飞快的速度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有天才的想法”,令人信服。
三、遣词造句,生动优美;
句式修辞,音乐和谐。
作者在文中不断拿出“杀手锏”让排比及反问修辞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既使文章的语言生色,又极有气势,很能震撼人心。
(3)组合陌生词语
《当慈善遭遇傲骨》(13年广东卷)
随着首富比尔·
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
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
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
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
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
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
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
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
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
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
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
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
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
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
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
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
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
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
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
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
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
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
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点评】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题精准。
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
相较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
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文章指出,意气用事,盲目拒绝,并不代表所谓尊严、傲骨,正确方式应该像受助者黄中天那样,用自己的善意回报社会。
文章着意发掘此例证蕴含的施受双方传播善意的慈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立意深刻。
此文结尾,以浇水施肥喻示施受双方的本真关系,进一步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
纵观全文,观点辩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得当。
但此文亦存在一些瑕疵,如“挤走骨气”的表述不准确,傲骨与回报之间的逻辑关联略显牵强,还出现一个错别字“拙”,尽管如此仍不失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4)呈现矛盾悬念
《闻吾过,心窃喜》(13年山东卷)
三闾大夫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
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那么,圣贤和庸人的区别在哪里呢?
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
闻过则怒,是为庸人;
闻过则喜,是为圣贤。
孔老夫子说: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
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
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
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
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
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
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
如果他一意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
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
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去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
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
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
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
闻吾过,心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
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名师点评】在考场上,难见这样一篇颇具杂文风格的好文章——睿智深刻而不消极,语句锤炼彰显生动。
考生匠心独运,题目用“闻吾过,心窃喜”一语,句式工整,既概括了文章主旨,更彰显了考生的文言文功底。
考生以三闾大夫的名言做开门之句,引人入胜,用孔老夫子的名言过渡,承上启下,借唐太宗的话收束全篇,这些名言的引用彰显了文章的厚度。
令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的是,文章多处反问连用,增强了气势,大大增强了论证的效果。
此外,文章开篇提出论点,并逐层深入摆事实讲道理,可谓精彩。
(5)设置诗般意象
《最是那初放的安详》(13年浙江卷)
总以为满地的荷花不再绽放,总以为漂泊的白云找不到家,那澄澈的婴孩的瞳孔里,装不下太多太多的世界。
那散发着乳香和麦香的童谣已随风逝去,惟有清浅的童年清浅地映在湖面上,清浅地照出我初放时安详的模样。
孩提王国的童话光环不知何时被掷落在地,安徒生的天国花园大概早已沉入冰穹。
我想走入那密集的汹涌的人潮,只为寻找一双赤子般透澈明净的眼睛。
我为这年岁渐长,而心灵提前僵化的世界感到惶恐;
我为这不再皓洁,蒙上尘埃的心灵之窗感到悲哀。
有时候,我站在人声螬杂的街头,渴望寻求这人间烟火中不俗的一瞥,却只看到孩提时代的我拉起同伴的手奔走在春天的原野上,那样快乐,那样奔放,那样与世无争。
有时候,我坐在窗前静夜独思,却是书页翻卷的聒噪时时扰乱心绪。
哦,那总在夏夜仰望星空,用童稚的思想一寸一寸掀开宇宙面纱的“我”已何去?
也许正如菲尔丁所言的那样,我们一旦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就是真正的沉沦。
而我不,我要紧紧抓住童真的尾巴,将赤子的纯净朴实的底色留存永久。
那么,不妨就做一个不断“增岁”的孩子吧。
让那些荣辱,悲欣,名利,乃至容颜的消殒都不再来打搅我们的赤子世界。
只做一个孩子,像檐前呢喃的紫燕那样盼着冬去春来;
做一个孩子,像屋顶上的明月那样保留着纯白的底色。
或者拿起笔,在某个微寒的深秋的早晨,记下第一滴晨露落地的时刻;
或者闭上眼,在幽香阵阵的花房里,用心聆听夜合花绽放的妙音。
做一个孩子,让眼里的纷扰与羁绊少一些,在少一些。
做一个孩子,让心灵与自然的距离,贴近一些,再近一些。
我只愿成为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我有我的思想,我亦有我的童真:
我不放弃纯粹,我亦追求缤纷。
像那个诗人所言,我在我的世界里,保持着初放时安详的模样。
听风涌起,
待雨来过,我只是世界小小的婴孩。
(6)表现哲理思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13年云南卷)
著作《丧钟为谁而鸣》里写道: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的确,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世界里,一种待人处事的准则更是作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纵是人心难测,我们也无法将自己独立于尘世之外。
尽管如此,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依然令我咋舌。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发生的一起事故,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一位学生,因与其室友发生了一点矛盾,便在饮水机内投毒,最终导致室友死亡。
且不论这一事件引发的后果如何,但这确实反映了如今一些学生的人性的残缺。
这一事件发生后,更是有网友戏言:
看来我得发一条短信给我曾经的室友,感谢他们当年的不杀之恩。
这是玩笑吗?
是,这俨然是一个笑话,一个严肃到不行的黑色幽默。
于我看来,一室不处,何以处天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总是要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形形色色的事,因此,我们要学会的,并非逞一时之快,被一时的冲动冲昏头脑,而是学会理解,学会包容。
在包容中成长,在包容中蜕变。
青春年少的我们,好比一群激情大于理智的水手,在我们人生的漫漫征途中,我们需要燃烧的激情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但请不要忘记,保留一份理智,否则便只会渐渐迷失自我。
人与人的相处也一样,在矛盾来临时,按下冲动的火苗,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如此,孰是孰非便自有定论。
正如前人所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人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在这众多的个体中,偏偏只遇到那些特别的人,我想,这便是缘分了。
因为有缘,所以格外珍惜。
与我本身,感情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
一直都很享受和朋友一起手牵手在操场边散步,看运动场上同学们挥汗如雨,或是一起嬉笑怒骂,肆意喜忧。
每当此时,心中总是被一股浓浓的满足填满,我想,这就是感动。
当然,我不否认在我们的相处中,也会有摩擦,也会意见不合,发生争执。
可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包容,因为在乎,所以允许彼此的一些小情绪,这也是一种相知吧!
我一直坚信,无人分享、无人支持的个人奋斗无法长远,因为孤立的人生是难以自全的,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令人无法靠近。
善待他人吧,从中,你也可以收获很多。
既然无法“遗世而独立”,那便接纳他人吧!
【评语】文章以名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为中心展开论述,分析了近来发生的令人痛心的事件,认为无人分享、无人支持的个人奋斗无法长久,人与人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学会理解与包容,才是人与人之间长久相处之道。
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明晰,首尾呼应,文笔娴熟、流畅,语言朴实,读来余味无穷。
(7)呈现生活情趣
《毕业季》(13年云南卷)
与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
我唯有,迎着八分钟前的灿烂朝阳,才不会,忘记你的绚丽的光芒;
我唯有,顶着万米高空落下的滴滴泪雨,才不会,忘记你我风雨同舟;
我唯有,记得无数欢声笑语,才不会,忘记你我一起走过的青葱岁月。
曾经以为毕业是那么遥远的一件事,而今已经发生;
曾经以为读书的痛苦离开以后才知道,其实学校才是天堂;
曾经以为同学之间的情感只是友谊,现在才知道有一份感叫做一别就是永世。
毕业留言很伤感,可是不写有会不会遗憾呢?
我不知道,只想以后用那张纸赚点眼泪,足矣。
有位挚友兰交写着:
“信不封好,就寄不出去。
是不是不给你毕业留言,我们就不用分离?
”多么直击心脏的话呀!
一直因为高考,六月是黑色的,可是它真的很悲伤。
因为纯真的褪去,五月最煽情,它承载了太多的回忆。
不擅长文艺的人们,毕业留言就像是回忆录,回忆着两个人的点滴。
无论是亲近的朋友还是一般的同学,只有回忆才建立联系,但我不愿过多的去回忆,因为我都记得。
人总是很善良的,尽管我与你和不来面对伤悲,总是心软的,总是愿意释放自己的爱,哪怕只有一点,但足够了,因为人对于不熟悉和不了解更容易满足。
就像从不笑的人只给你一个微笑,你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
我的同学并不是每个都可以进入内心,但他们一直默默陪伴,用他们的体温、欢笑还有最可贵的梦想。
一旦触及了心灵最软的地方,又有谁还会回忆痛苦呢?
我想更多的是感动吧!
没有高三以前看到任何关于高考的讯息时,不禁问自己如果到了自己的毕业季能否坦然面对呢?
如今真的到了,却也是既来之则安之。
小时候多羡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现在即将体味到也算是一种梦想成真了吧。
越长大越相信轮回。
每年的六月都是毕业季。
只是不同的人毕业而已。
这群毕业的人紧张的参加“毕业考”;
考完开始呼喊释放;
不知不觉学长学姐卖书成为传统;
每年回来聚餐开始诉说当年的糗事……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因为这个季节我最幸福。
年少时的我们十七岁便忘了十六岁的样子,而十八岁却成了永恒,我们开始了新的旅途,尽管知道有些事如何艰难,可我自己不去感受有多苦又怎么会知道呢?
越来越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
所以我们在同样的季节才会有同样的错误。
出发吧,只有不断出发才能获得重生。
所以,这个季节我毕业了,却不会向你诉说,更不会去回忆,因为我都可以记下那三千场中的笑与泪。
当被质疑的时候,我可以大声的说:
“我不去回忆,因为我都记得。
”
谨以此,纪念我们青春的重生。
【评语】这篇作文抒情性很强,作者饱含着情感抒发了毕业之际对离别、对友情、对同学关系的感悟和思考。
题记“与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从苏东坡《南乡子》化用而来,用在毕业季的离别场景倒也贴切。
开篇运用几个排比句,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整篇文章围绕着“毕业季”的所思所感娓娓道来,用情真挚,有些语句在轻声诉说中体现出了思想的深度,比如“我的同学并不是每一个都可以进入内心,但他们一直默默陪伴,用他们的体温、欢笑还有最可贵的梦想。
”这样的话语,是作者内心情感体验的外泄,所以能够打动人。
整篇作文的语言也颇有文采。
不足的是文中出现了少数错别字。
《陈抖擞二三事》(13年上海卷)
陈抖擞年方二十,说高不高,说帅不帅,说富那是一定不富。
号称一米七五的身高,平时驮着背,四舍五入买一送一,估计也就一米七。
戴着朴素的金丝眼镜,乍看之下略添几分书生意气。
但骨子里,是个在课堂上对老师温润一笑,张嘴就为“下笔有神助”对出“文思如尿崩”这般下联的纯种骚客。
抖擞的青春走马灯没啥大看头。
小学时代最辉煌:
三条杠,纯正太,人称月湾小学一枝花。
刚进初中那会儿也还是个好学生,暗恋前排女生,女生笑眯眯拿了他的棒棒糖后将其无情告发。
班主任心里也是嘿嘿一笑,玩味地喊他谈话。
结果,人还未语呢他吓得涕泪先流,直呼洗心革面、天天向上。
不过自此屈辱一役,抖擞也明白了现实生活中女人的多变与可憎,一夜升华——经年后的某个夜晚,抖擞满脸红晕地对我说,他在《我的妹妹不可能那么可爱》(?
)中找到了此生挚爱。
我不明,但仍礼貌性地表示,甚喜。
抖擞与我能维持长期的羁绊,也是一大妙事,特别是当我就是上文那个前排女生的时候。
陈抖擞对这个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不是说着“打杀小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一轮 复习 作文 11 doc